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2016-07-27黄志杰
黄志杰
摘 要】阐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特点和意义,分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保障机制、规范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合作机制等方面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71-02
随着校企合作深度的不断增强,当前社会产生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方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在实际教学当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这一教学模式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构建良好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更好地培养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人才。
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特点
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当中,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具有很多的特点,例如校企之间全方位、持续性、深入性的合作,以及由企业承担较大的育人成本和育人责任等。不同于传统校企合作的是,在现代学徒制之下,校企合作对双元育人更为注重。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综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制订,以及招工招生、学徒岗位确定、学生评价考核、教学组织实施、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内容确定等方面,都体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在校企合作当中,从前期的组建班级、招工招生,到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进行共同的参与合作。在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也需要校企之间深入的合作。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中,学生同时也作为企业的意向员工。因此,企业会在学生学习成长当中,对相应的培养协议进行签订,因而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企业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意义
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当中,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校企技术的对接、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教师角色的转换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随着我国产业转型的不断加快,汽车运用维修专业对于高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技术与技能,才能够满足现代汽车运用维修的实际工作要求。通过构建基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一要求,让学生同时学习和锻炼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实现校企技术的对接。基于当前的学校管理体制、教学组织模式等,需要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更好的工学交替。在校企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培养机制,科学地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从而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过程管理。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教学当中,要想更好地落实现代学徒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应掌握汽车运用维修的工作流程,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教学当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当中,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是较为主要的问题,例如学校自身认识偏差、学校课程无法对接企业实际需求等问题,都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当前很多校企合作当中,学校对于企业实践、顶岗实习、校外实训等较为重视,而对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却缺乏关注。在对企业进行索取的同时,忽略了对企业的给予,这对于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对于汽车运用维修的实际工作需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因而学生在工作岗位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理论知识迁移,工作能力也很难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另外,很多时候学校在校企合作当中,往往没有切实地落到实处,对于企业的现实需求也缺乏充分的思考。
(二)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从企业方面来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企业缺乏积极性、企业不认可学生技能等。很多企业认为学校应承担培养人才的职责,而自己只需要从学校当中选择优秀的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中缺乏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建立了校企合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关心经济效益外,对于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能否满足汽车运用维修实际工作的需求,企业也通常较为重视。而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在学生培养教育中,企业缺少积极的参与,因而在教学当中缺乏专门针对汽车运用维修工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实践,使得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教学模式构建。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当中,教学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当中,针对汽车运用维修专业,在教学组织模式的构建当中应充分地认识到汽车运用维修的实际工作需要,从而更好地衔接校企之间的合作。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当中,企业负责较大比例的教学内容,因此应当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与工作需要,对教学组织模式进行适当的构建。对于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来说,可以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让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然后到企业当中由师傅带领进行实践,最终实现综合工作能力的提升。
(二)保障机制构建。在资金保障机制的构建中,应在筹资当中充分发挥企业、学校、政府的作用,从而确保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人才联合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有充分的资金做保障。另外,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企业的用工权利,以及学徒制所享受的就业机会、福利待遇等权利,都要提供充足的保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明确和落实,为其提供充分的保障,能够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
(三)规范机制构建。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中,应当综合学校、企业、行业、教育主管部门等,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从而审核认定校企合作中企业、学校、专业的准入标准和资质。在校企合作当中,进行充分的监督,全面考察校企合作中的合作内容、合作过程、合作形式等,确保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统一的岗位标准、专业标准等,从而为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另外,对于招生制度,也应进行相应的创新,充分贴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四)约束机制构建。在校企合作当中,由于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因此为了保障各方面的合法利益,除了依靠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外,还应当在校企之间构建有效的约束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对当事人的义务、权利、职责等加以明确。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当中,应当签订企业与学校的校企合作协议,以及学生与企业的培养协议。前者是对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当中的义务、权利等进行规范和明确,后者则是对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义务、权利等进行规范和界定。在约束机制的构建中,应注重良好的可操作性、具体性、明确性,从而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激励机制构建。激励机制的构建对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企业、学校的参与,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推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合理运用政府购买岗位、减免税收等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机会。例如基于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适当的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使企业在校企合作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对于优秀学生参与的吸引,可通过学费的减免优惠等方式,使其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当中,使校企合作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六)合作机制构建。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当中,必须确保良好的合作共赢机制,使学校、企业、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理想的收益,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持续发展动力。在企业的发展当中,通过校企合作,吸收知识技能、忠诚度都比较高的人才,同时在智力、技术方面向学校寻求支持。而学校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总体办学水平、就业质量、就业率、服务社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等。学生则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空间,在毕业后拿到理想的工作和薪资。对此,在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学校应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当中的技术、人才等问题,企业则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空间、待遇、工作,通过多方合作,实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真正构建。
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是当前技术专业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汽车运用维修当中,对学生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汽车运用维修专业的特点,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李晶华,李海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
[2]李晴.招工招生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实践途径探析——以福建省校企合作模式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4)
[3]王向岭.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与战略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
[4]黄汝群.高职院校互动融合式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5]黄顺杨.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高职校企合作探析——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6]吴建新,欧阳河,黄韬,陈凯.专家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的调查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5)
[7]李建荣,王庭俊,薛亚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8]毛怀东,于宁.基于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