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现状的研究①
2016-07-27文志祥何昱坤金育强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文志祥 何昱坤 金育强(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现状的研究①
文志祥 何昱坤 金育强*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2)
摘 要:从游泳馆的管理模式,游泳馆设施管理和人员管理3个维度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信息搜索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管理现状进行研究。目的是根据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使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高效化。
关键词:沈阳体育学院 游泳馆 管理 现状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于2006年修建,是一座现代化的恒温游泳馆,主要用途是为体育教育服务,开展体育教学、竞技训练和各类课外体育活动服务以及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为了提供周全的服务支持,形成沈阳体育学院馆的品牌效益,促进沈阳体育学院馆可持续发展,拥有一套完整化、安全保障化、管理规范化的体育场管理体系,提高沈阳体育学院馆的整体管理能力、综合智能化能力、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和分析沈阳体育学院的游泳馆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求对沈阳体院游泳馆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1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管理模式现状
所谓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形式或样式,它与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各自使用的范围和所处的层次上。我们可以将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依次看成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概念,而且层次越低所指向的内容越具体[1]。以下仅从管理方法和方式的层次入手,对沈阳体育学院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1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方法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是学校专门机构管理模式。在游泳馆的调查中,游泳馆有比较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以纸质的形式打印出来粘贴在进馆的地方。详细规定了馆里面的规章制度。据笔者现场调查,发现游泳馆里面的规章制度的实施力度不足。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并有少数人不负责任。二是缺乏政府和法规的支持和保护,整体的管理处于一种自发的低水平和低效率的运行状态。三是规章制度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等都有待改善。
1.2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是指管理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一般管理方式分为:体育部门集体管理、学校统一管理、单位间协作管理和个人责任制管理等[3]。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采用体育部门集体管理馆的方式进行管理。体育部门在管理体育馆方面具有政策、制度、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优势。实行对外开放、进行经营性管理和有偿服务。
综上所述,在当前,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方法是学校专门机构管理,管理方式则以体育部门集体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法和方式构成的模式虽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但也尚有不妥和需要改进之处。从实践来看,目前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现状仍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所实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等缺点。这些都不利于馆资源的利用和效益的提高。
表1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工作时间和收费标准表
2 沈阳体育学院的设施管理现状分析
主要是对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游泳建筑设施,游泳器材设施,游泳卫生设施3方面管理进行分析。
2.1 游泳建筑设施管理现状
游泳馆的建筑设施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游泳馆管理的严谨性。墙面污渍很多,周边也长满杂草,馆内设施逐渐老化,损坏的现象。游泳池底部,侧壁有一些瓷砖已经掉落,而且有一些瓷砖半残于墙面,危险隐患很大,游泳者会因为这些掉落的瓷砖割到脚等等一些情况。跳台上面的扶梯也锈迹斑斑,让人没安全感。晚上馆里面的灯光亮度不够,并且有老化坏掉没有及时更换的灯存在。
2.2 游泳器材设施管理现状
游泳器材设施是指在游泳比赛或者游泳活动中间,使用的有利于游泳的活动设备,器具。在对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现场调查中发现,游泳器材少量损坏或者数量不够。救生圈数量稀少,人均拥有20%不到,下水扶梯,局部有尖锐部分和顶端固定不牢,有划伤和跌落的可能。
2.3 游泳场地卫生管理现状
泳池换水的频率是衡量游泳馆卫生首要标准,按照《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游泳池必须每天更换新水,而更换的比例通常在5%~10%。而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换水率,据悉是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才换一次,即使有每天大量的漂白粉撒入,但是换水的频率低,导致水质不佳。而没有及时地换水游泳馆就会被大量、反复使用聚合氯化铝沉淀剂,吸附水中悬浮物。肉眼看上去清澈透明,实际上水体富含大量铝离子,会对人体尤其是眼睛带来损害。泳池口水,塑料袋,饮料瓶等等一些垃圾到处可见。馆内卫生令人堪忧。
综上所述,游泳馆从建成到使用已经10年了,出现了墙面污渍多,设施破坏严重,灯光老化等不可逆的损坏,也出现必要的救生器材缺少,泳池换水率低等可改正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是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恰当,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本着高标准,高要求,给使用者最好的体验的管理原则,坚持持续性经营,走自主经营,独立运作的路线方针,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建议场馆中心直接负责场馆财务管理,校内财务处、纪监审、资产处等部门监控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场馆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实现更大的发展。
3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人员现状
3.1 管理人员年龄结构现状
对游泳馆工作人员9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年龄段18~25岁有1人,25~40岁有3人,40~60岁有两人,60~65岁有4人,60岁以上的占了44.44%,说明管理人员老龄化比较严重,应该吸纳年轻人进入馆内工作,以利于游泳馆更好地发展。
3.2 管理人员学历结构现状
在调查的9名游泳馆管理人员发现,学历在高中以下有6人,本科有2人,研究生1人,管理者的学历是对一个游泳池的文化素质的表现。可以看出9名管理人员,高中以下管理人员占66.66%,本科以上管理人员占33.33%,这说明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管理人员队伍是一支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受教育水平不高的队伍。
3.3 管理人员职称和身份结构现状
在调查的9名游泳馆管理人员发现,6人无职称,3人是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没有可以得出,无职称的管理人员达66.66%,职称反应了员工对于馆技能了解的程度,职称越高,则对馆越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更强。同时看出馆内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无职称的人员,说明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管理者大部分人员是没有专业管理技能的人士。
综上所述,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管理人员是一支老龄化严重的队伍,人员的文化素质,职称普遍偏低,未来馆内应该继续引进年轻的高学历专业管理人员,以促进馆的管理更加科学完整,从而实现馆更好地发展。
4 结论
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管理方法实行学校专门机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缺乏政府和法规的支持和保护,管理处于一种自发的低水平和低效率的运行状态,规章制度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必须改进。游泳建筑设施管理出现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恰当,导致墙面污染,水质量不高等一些列问题,需改进管理方式,使建筑设施管理更加人性化,高效化,合理化。管理人才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管理人员,急需引进管理人才。
5 建议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提高整体的经营和运营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沈阳体育学院游泳馆的整体管理能力、综合智能化能力、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从实际出发,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行之有效的健身健康的体育活动,不断地培训员工和馆内文化,服务好社会,实行企业化管理转变。进一步提高场馆活力。提高体育场地经营管理人员质量,通过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和保证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宣传场馆、器材,正确的使用办法和场馆管理制度,减少器材更换和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德清.现代管理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8.
[2]翁惠根.关于浙江省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场地设施状况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5,17(3):28.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6(c)-004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8.041
作者简介:①文志祥(1993,10—),男,汉,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讯作者:金育强(1956—),男,汉,辽宁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E-mail:jyq183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