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α受体激动剂联合H1受体阻滞剂鼻黏膜局部应用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2016-07-26高允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高允东

【摘要】 为探讨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最佳治疗方法。本文采用α受体激动剂联合H1受体阻滞剂鼻黏膜局部应用。结果显示 α受体激动剂联合 H 1受体阻滞剂”鼻黏膜局部应用, 能及时、快速地消除黏膜炎症, 缓解症状;阻止、减少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减轻毒素对全身器官产生的广泛毒性作用, 从而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本文所阐述的治疗方法, 是根据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局部用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不但免除了服药、药物注射之痛苦, 亦纠正了滥用药物及用药不合理现象。

【关键词】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α受体激动剂;H1受体阻滞剂 ;鼻黏膜局部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92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亦称感冒, 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时病毒在上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释放, 感染黏膜形成病灶, 引起局部黏膜病变。病毒分泌的毒素刺激黏膜血管充血扩张, 毒素吸收侵入血液循环, 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白细胞降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但病毒不进入血液循环, 不发生病毒血症。所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局部病变引起全身症状。

现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并不是以局部病变局部治疗的原则, 而是以全身用药为主, 应用的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疗效不确切、滥用较为广泛。有些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 甚至还加重病情、延缓病程、诱发并发症。本文所阐述的治疗方法, 是根据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在借鉴临床治疗的各类药物及治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以局部病变局部治疗为主的治疗原则, 采用鼻黏膜局部应用 α受体激动剂联合H1受体阻滞剂[1], 及时、快速地消除黏膜炎症, 缓解症状;阻止并减少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减轻病情、缩短病程。由于是局部黏膜用药, 药液不进入血液循环, 不但延长了治疗时间、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亦不加重肝、肾负担, 利于机体合成抗病毒物质和毒素的代谢排出, 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起到预防作用。不但免除了服药、药物注射之痛苦, 亦纠正了滥用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1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和病理变化

感冒时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中, 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易感人群。病毒经呼吸进入呼吸道后, 侵入上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在细胞内复制、释放, 感染形成病灶, 引起局部黏膜病变。感冒病毒所产生的毒素 (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刺激呼吸道黏膜血管扩张充血、液体渗出, 导致鼻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 (引起鼻塞、咽部疼痛);毒素刺激腺体, 引起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 导致流涕;毒素刺激黏膜血管充血扩张, 血管壁细胞间隙变大, 毒素吸收侵入血液循环, 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白细胞降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但病毒不进入血液循环, 不发生病毒血症。所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局部病变引起的全身症状。

2 机体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功能

人体感染感冒病毒后, 病毒所产生的毒素, 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激活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Tc细胞);刺激机体合成干扰素[2], 协同 Tc细胞:①中和分解病灶内的病毒;②溶解感染病毒的靶细胞;③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再感染其他细胞, 阻止病毒扩散;④抵制病毒侵入细胞, 感冒病毒被患者自身呈现的免疫功能所消除, 获得痊愈。由于感冒病毒是依靠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灭的, 因此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亦称为“自限性疾病”。

3 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感染发病, 病毒是被患者机体产生的干扰素、抗病毒物质和被激活的 Tc细胞中和灭活, 是依靠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灭的, 而不是药物的作用。药物治疗感冒只能治标、缓解症状, 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由于药物在人体内不能直接中和、杀灭病毒, 在分解代谢和排出时可加重肝、肾负担, 影响机体合成抗病毒物质和毒素的代谢排出, 使病情迁延, 导致药源性并发症。所以治疗感冒的确切疗法应是:所有口服和注射类抗感冒药物都要少用;感冒是病毒感染, 抗生素没有抗病毒作用, 应用抗生素不但无治疗作用, 而且会加重肝、肾负担, 诱导机体产生抗药性, 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因此治疗感冒禁用抗生素[3]。

感冒时病毒侵入上呼吸道, 在鼻黏膜形成病灶, 首先引起局部症状;然后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引起全身症状。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病变首选局部用药, 不但能及时消除局部症状, 亦可防止、减少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减轻毒素对全身器官产生的广泛毒性作用, 从而减轻病情, 缩短病程。因此治疗感冒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

3. 1 局部治疗应用药物的遴选 所遴选的药物必须具有缓解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阻止、减少毒素吸收的功能。才能达到消除症状、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选用 α受体激动剂联和H1受体阻滞剂, 配制成酊剂鼻黏膜局部应用, 药物直接与黏膜接触, 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α受体激动剂可在数分钟内使鼻黏膜血管收缩[4], 血管壁细胞间隙变小、减少炎性渗出, 快速消除黏膜水肿, 缓解鼻塞症状;鼻黏膜血管收缩, 阻止、减少毒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减轻毒素对全身器官产生的广泛毒性作用, 防止引起上呼吸道以外累及全身的临床征候群, 起到减轻病情、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的作用。α受体激动剂和 H1受体阻滞剂均可抑制腺体分泌[5], 消除流涕、打喷嚏症状, 同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药液经鼻后腔流到咽部, 呈现对咽部淋巴和黏膜的抗炎作用, 缓解咽部疼痛症状。

3. 2 应用方法 将含有α受体激动剂和H1受体阻滞剂药液直接滴入双侧鼻腔。α受体激动剂可使鼻黏膜血管快速收缩, 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 不受生物利用度和首关效应的影响, 亦不加重肝、肾负担, 也不影响机体合成抗病毒物质和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 所含药物可快速的在鼻黏膜发挥作用, 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3. 3 临床效果 经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α受体激动剂联合 H1受体阻滞剂鼻黏膜局部应用治疗感冒: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 减轻病情;缩短病程;愈后彻底。并可有效地预防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呈现标本兼治及预防作用, 特别是对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最佳, 亦不影响其生长发育。早期应用可快速改善症状, 阻止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减轻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从而阻断病程;全病程应用, 全身症状和局部病灶同时痊愈, 可防止并发症和预防慢性鼻黏膜炎症的发生。感冒从开始有临床症状即鼻黏膜局部滴入 α受体激动剂、H1受体阻滞剂滴剂, 禁用抗生素和任何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方法既简单又方便, 而且无痛苦。不但疗效好、病程短、痊愈快, 还可有效地减少药物的滥用和药源性医疗事故的发生。

4 讨论

本项临床研究, 是根据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和病理变化, 在借鉴临床常用治疗的各类药物及治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选用 α受体激动剂联合H1受体阻滞剂鼻黏膜局部应用, 可及时、快速地消除黏膜炎症, 缓解局部症状;阻止、减少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减轻、消除全身症状。由于是局部黏膜用药, 药液不进入血液循环, 不但延长治疗时间、降低毒副作用, 亦不加重肝、肾负担, 利于机体合成抗病毒物质, 增强了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呈现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防止并发症的发并起到预防作用。

此项医疗新技术的应用, 改进、纠正和弥补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中滥用药物及用药不合理现象。采用鼻腔局部用药, 解除患者服药、药物注射之痛苦, 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 也降低了药源性医疗事故的发生。该项新技术推向全国医疗单位, 广泛应用于临床, 将惠及每个家庭, 特别是对两亿儿童、青少年患者, 免受了滥用药物之灾难, 对其健康成长将是莫大之福音。

参考文献

[1] 刘惠侠, 张中行. 第二代 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世界临床药物, 2003, 24(2):98-102.

[2] 王雷. α-干扰素滴鼻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职业与健康, 2000(12):151.

[3] 胡燕, 白继庚, 胡先明, 等.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 30(2):128-130.

[4] 何进, 刘皋林. 第二代组胺 H1受体拮抗剂.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21(6):357-358.

[5] 李春华, 周光耀, 黄忠华. H1受体拮抗剂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比较.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9(1):39-42.

[收稿日期: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