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情绪干预配合综合心理护理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6-07-26梁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梁丽娟

【摘要】 目的 分析情绪干预配合综合心理护理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6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情绪干预配合综合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 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2.18±5.19)分, 低于对照组的(48.46±5.34)分;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3.09±4.87)分, 低于对照组的(48.54±5.13)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实施情绪干预配合综合心理护理可改善焦虑抑郁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情绪干预;综合心理护理;消化道溃疡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82

受生活方式、饮食规律等因素的影响, 消化道溃疡在当前临床上的发病率正呈与日俱增的趋势, 对人们身心健康形成极大威胁。消化性溃疡发病于人体十二指肠部及胃部, 多在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影响下出现, 可导致程度不一的周围循环衰竭, 引发便血、呕血等临床症状[1, 2]。消化道溃疡患者在病痛、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下, 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进而对疾病造成进一步负性影响。为对消化道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进行探究,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1.26±5.18)岁;14例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1.37±5.24)岁;15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 对患者实施适当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操作, 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得到一定排解;观察组行情绪干预配合综合心理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情绪干预 情绪干预主要包括弥补性干预以及前瞻性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进行弥补性干预,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情绪发展情况, 判断其是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悲伤、失落以及消沉等方面的消极情绪状态;给予焦虑型情绪患者以舒缓音乐、适当运动、耐心聆听等护理服务;对悲伤、失落型患者进行亲切安慰、鼓励, 与家属共同帮助患者解决其情绪矛盾, 使其学会自我排解;给予消沉型患者营造积极、活泼的治疗气氛, 通过护理人员耐心沟通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激励。在弥补性护理干预基础上, 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干预:定期为患者进行焦虑自评与抑郁自评, 并出具患者的个性化情绪发展报告;以报告为依据帮助患者创造积极情绪的发展平台, 如开展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医学健康知识讲座、有奖问答、病室互动等活动, 通过为患者建立科学的医学认知完成不良情绪的分散以及理性、乐观情绪的构建。

1. 2. 2 综合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病况发展的沟通与交流, 使患者在明确自身病情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治疗意识;护理人员应取得患者家属的帮助, 通过加强与患者在生活中的互动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排解;从患者自身方面出发,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情绪发展具体情况为依据, 对其进行个性化情绪管理, 帮助其建立应对病症的健康心理机制, 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安慰、鼓励以及科学指导。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以本院自制的SAS、SD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进行评估, 以50分为标准, 评分越高即表示症状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SAS评分为(32.18±5.19)分, 低于对照组的(48.46±5.34)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9, P<0.05)。观察组SDS评分为(33.09±4.87)分低于对照组的(48.54±5.13)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 P<0.05)。

3 讨论

消化道溃疡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不仅可对患者个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几率。据悉, 在消化道溃疡患者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下, 患者胃蠕动速度也将产生相应提高, 胃酸分泌加快, 黏膜充血情况进一步加重, 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3]。因此, 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改善、调节, 变成护理工作的一大重要目标。情绪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 主要对通过对情绪与各种内科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 来发挥针对性的调节作用, 对于患者情绪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综合心理护理则属于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手段, 主要通过消除各种可对患者情绪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来对患者起到一种积极的引导作用, 具有着重要的心理调节意义。研究表明, 将情绪干预与综合心理护理联合用于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有助于实现患者心理状态的进一步改善,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4, 5]。

综上所述, 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实施情绪干预配合综合心理护理可改善焦虑抑郁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灏梓. 心理护理对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的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 中国临床护理, 2014, 6(3):245-247.

[2] 罗伟香. 探讨应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时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的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4):196.

[3] 李红丽. 循证护理在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7):50-51.

[4] 杨秀英. 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以及临床特征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1):169-170.

[5] 郭壁砖, 郑斌芬, 肖波. 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21(4):97-103.

[6] 陈红, 张丹丹, 张聿, 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213-215.

[收稿日期: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