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监测效果评价

2016-07-26李秀秀吴乐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李秀秀 吴乐乐

【摘要】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 分析其药敏监测效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612例受检对象通过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查, 分析支原体感染发生率, 根据药敏结果了解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的耐药性。结果 612例受检对象共检出支原体感染272例, 阳性率为44.44%。其中Uu阳性患者213例, 阳性率为34.80%;Mh阳性患者39例, 阳性率6.37%;Uu+Mh混合感染患者20例, 阳性率为3.27%。药敏结果显示:单纯对解脲支原体感染药敏试验, 其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分别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交沙霉素, 敏感度最低的抗生素为甲砜霉素、克林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结论 定时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并了解其耐药性, 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测;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监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11

近年来,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渐增高的趋势。Uu、Mh是造成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女性患者可表现为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甚至不孕或流产, 男性患者则表现为前列腺炎和附睾炎等[1]。这些病原体能侵袭破坏泌尿生殖道黏膜上皮细胞, 更易引起其他性病及艾滋病的继发感染。研究发现, 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精子活力低是少精, 对这一类对象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80%患者在支原体感染, 而>95%的患者存在慢性支原体性前列腺炎[2]。因此, 及时准确地诊断支原体感染并监测其实际耐药情况是治疗和防止支原体传播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医院门诊中疑似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612例受检对象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214例、女398例;年龄21~46岁, 平均年龄(34.52±4.74)岁。所有患者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取材送检, 且标本采集前1周未使用过任何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1. 2 标本采集 男性:首先对尿道进行消毒, 随后使用无菌拭子与尿道内约2~4 cm的位置取分泌物。女性:对外阴进行消毒, 采用窥阴镜对阴道进行扩张, 然后使用消毒拭子采集宫颈口分泌物, 随后使用另一干净的无菌拭子伸入宫颈1~2 cm的位置轻轻旋转2周, 采集带柱状上皮细胞的材料后立即送检。

1. 3 试剂 郑州安图生物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 药敏试剂盒中有12种抗生素, 即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甲砜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

1. 4 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如培养基由黄变红提示有支原体生长, 颜色不变为阴性。每种抗生素各有2个药物浓度, 当指示孔变色, 两药物孔48 h不变色表明敏感;两孔均变红表明耐药;低浓度孔变红而高浓度不变表明中介[3, 4]。

2 结果

2. 1 支原体分离结果 对612例受检对象培养结果进行观察, 最终检出支原体感染272例, 阳性率为44.44%。Uu阳性患者213例, 阳性率为34.80%;Mh阳性患者39例, 阳性率为6.37%;Uu+Mh混合感染患者20例, 阳性率为3.27%。以Uu感染率最高, 混合感染率最低。此外, 女性的支原体感染率要高于男性。

2. 2 支原体感染者的药敏培养结果对比 对Uu、Mh以及混合感染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纳入研究的抗生素种类主要有:强力霉素、甲砜霉素、交沙霉素、红霉素、加替沙星、罗红霉素、美满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以及司帕沙星。最终根据结果可知:①单纯Uu药敏试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分别为强力霉素(92.02%)、美满霉素(89.67%)及交沙霉素(75.12%), 敏感性最低的抗生素为甲砜霉素(9.86%)、克林霉素(14.08%)与左氧氟沙星(23.00%);②单纯Mh培养: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同样为为强力霉素(92.31%)、美满霉素(82.05%)及交沙霉素(64.10%), 敏感性最低的抗生素为阿奇霉素(0)、罗红霉素(2.56%)与克拉霉素(2.56%);③混合感染的培养:结果提示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同样为为强力霉素(90.0%)、美满霉素(90.0%)及交沙霉素(55.0%), 敏感性最低的抗生素为阿奇霉素(0)、罗红霉素(5.0%)与克拉霉素(5.0%)。

3 讨论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也是能够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 大多以球体的形式存在, 其体内仍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蛋白质等基础物质[3]。临床中,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急性或慢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显示, >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解脲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造成的, 也是性传播导致感染的最为常见的病原体。其发病人群大多是性生活较为频繁的青年男女, 年龄22~55岁, 提示该病与不洁性行为之间有着较大的关系。

本组研究对泰安地区中61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的病例进行检查, 最终检出支原体感染的272例, 阳性率为44.44%, 这一结果与目前大多数研究报道的结果接近。同时, 在本组研究中, 发生Uu阳性患者213例, 阳性率为34.80%;而Mh阳性患者39例, 阳性率6.37%;Uu+Mh混合感染患者20例, 阳性率为3.27%, 后两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Uu感染率。支原体主要通过粘附于细胞中吸取营养而获得生存, 如果只是单纯的支原体感染一般症状相对较轻, 尤其是女性患者非常容易被忽视。本研究中女性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 其原因可能与女性特殊的生殖道结构相关, 导致Uu更容易在女性生殖道寄居, 从而导致感染率较大。

支原体属于典型的无细胞壁的原核型微生物, 因此临床中常用的对β-内酰胺类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效果不佳, 例如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等都不是合理的选择。当前临床中大多使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等干扰生物蛋白质合成药物进行治疗, 相对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4]。本文结果提示, 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与交沙霉素对于Uu感染、Mh感染及混合感染的敏感性均较高, 尤其是强力霉素在Uu感染、Mh感染及混合感染中敏感性均>90%;但是相对而言, 甲砜霉素、克林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等对于Uu的敏感性较低,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对于Mh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敏感性较低。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支原体DNA回旋酶, 进而破坏DNA合成, 但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 导致支原体属染色体上旋转酶基因突变, 随之造成支原体DNA旋转酶的靶点发生变化, 药物抑制支原体DNA复制的能力也进而降低。在国外, 对于阳性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选择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研究报道, 阿奇霉素单剂量应用1 g的方法对支原体的清除率为67%~84%, 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5]。同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交沙霉素具有较好的作用, 但是该药在胃酸中不稳定, 大部分被分解, 且可能造成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因此口服治疗的效果不佳, 其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脂溶性, 很容易渗透组织液与体液,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有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在于阻断核糖核蛋白体与氨酰基的结合, 同时影响蛋白质合成与肽链增长的速度, 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将增长的速度变为0, 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支原体属于条件致病菌, 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致病浓度均>104 cFu/ml, 结果并不能够单纯依靠某一次试验即可以评价。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性判断, 客观对待支原体检测结果而不能盲目进行诊断或治疗, 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机体菌群失调, 甚至造成耐药菌株增加。除根据实际的药敏检测结果之外, 由于不同抗生素种类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差异, 敏感性在身体内外也存在不同, 所以还应当结合药代动力学等特点合理选择。

总之, 支原体耐药菌株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滥用和疗程的不规范,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一现象, 对于疑似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培养与药敏试验, 合理选择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降低支原体感染率, 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孟冬娅, 薛文成, 陈渝宁, 等. 2003-2007年沈阳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变异.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2):237-240.

[2] Murray PR, Baron EJ, Pfaller MA, et al.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7th Edi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1999:792.

[3] 井发红, 李敬梅.某医院2007~2009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动态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12):1372-1373.

[4] 刘小敏, 李海燕, 杨美玲, 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探讨.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2):44-45.

[5] 郭爱霞, 李红林, 王兵, 等.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与药敏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9):4838-4840.

[收稿日期: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