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6-07-26柴晓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并发症

柴晓波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对血浆蛋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9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6例。对照组采用鼻饲匀浆饮食, 观察组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干预后, 观察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血清蛋白、前清蛋白分别为(108.9±13.4)g/L、(2.38±0.63)g/L、(61.6±7.4)g/L、(34.7±2.2)g/L、(212.7±13.4)mg/L, 均高于对照组(95.1±12.5)g/L、(1.82±0.95)g/L、(46.2±6.3)g/L、(25.0±3.2)g/L、(142.7±48)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58.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可明显提高血浆蛋白指标, 改善患者营养,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肠外肠内联合营养;重症脑卒中;血浆蛋白;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89

伴随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 脑卒中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1]。重症脑卒中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 因此需给予有效治疗措施以提高预后。有研究表明[2], 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治疗可有效提高重症脑卒中的疗效。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结论, 在本研究中, 对本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治疗, 对比鼻饲匀浆饮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年 2月 ~2016年 2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 9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46例。对照组中男 23例, 女 23例;年龄 55~72岁, 平均年龄 (64.4±4.4)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为 (12.6±4.2)分;脑出血24例, 脑梗死22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21例;年龄53~74岁, 平均年龄 (64.8±4.2)岁;NIHSS评分为 (13.2±4.7)分;脑出血 25例, 脑梗死 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给予两组常规降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相应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 患者在入院后给予插胃管接负压瓶, 如果 48 h内胃液潴留量 <150 ml/d, 则进行鼻饲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安素, 将其配制成全浓度 (能量密度为 4.18 kJ/ml), 在第 1天鼻饲 100 ml/次, 6次 /d, 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则递增 20 ml/d, 7 d内达到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采用糖脂双能源供给, 糖脂热量比为 (1.0~1.5)∶1, 补氮量为 0.3 g/kg, 基本配方主要为20.0%中长链脂肪乳、8.5%氨基酸、10.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水乐维他、安达美、维他利匹特等。胰岛素和葡萄糖之比为1∶(4~8)。对照组入院后给予插胃管接负压瓶, 若 48 h内胃液潴留量 <150 ml/d则给予鼻饲本院配置匀浆饮食, 能量密度为 4.18 kJ/ml。第 1天鼻饲 100 ml/次, 6次 /d, 若患者适应可递增 20 ml/d, 7 d后达到全量。两组营养支持时间均>14 d。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营养干预前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血清蛋白、前清蛋白等指标情况;统计两组高血糖、腹泻、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营养指标 干预前, 观察组血红蛋白 (103.3±14.5)g/L、

转铁蛋白 (2.31±0.82)g/L、总蛋白(51.2±4.7)g/L、血清蛋白(28.1±2.4)g/L、前清蛋白 (163.2±40.5)mg/L, 对照组分别为(102.6±12.2)g/L、(2.15±0.82)g/L、(52.3±6.2)g/L、(27.6±5.4)g/L、(165.2±35.2)mg/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血清蛋白、前清蛋白分别为(108.9±13.4)g/L、(2.38±0.63)g/L、(61.6±7.4)g/L、(34.7±2.2)g/L、(212.7±13.4)mg/L, 均高于对照组(95.1±12.5)g/L、(1.82±0.95)g/L、(46.2±6.3)g/L、(25.0±3.2)g/L、(142.7±48)m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并发症 对照组高血糖7例, 腹泻3例, 应激性溃疡8例, 肺部感染 9例, 并发症发生率58.70%(27/46)。观察组高血糖1例, 腹泻2例, 应激性溃疡1例, 肺部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 10.87%(5/4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58.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在重症脑卒中发病早期, 机体出现高代谢应激状况, 机体内糖类和脂肪代谢不稳定, 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分解量明显增加, 会发生高糖血症、低蛋白血症等, 从而显著加重病情。此外, 由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情较为严重, 因此极易增加多器官功能障碍或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率, 影响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而给予此类患者营养支持可通过补充蛋白质及热量, 减少负氮平衡, 保证细胞代谢水平正常, 同时可对免疫系统功能进行调节, 支持组织器官功能, 积极参与组织器官结构修复和机体生理功能中[3, 4]。

蛋白水平可有效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 不仅能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同时可保证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难以自主进食, 致使肌肉蛋白和血浆蛋白分解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并向内脏转移, 确保机体中氨基酸库的稳定, 从而为机体生成蛋白质提供底物。此时为患者提供充足的外源性能量和蛋白质, 可显著减少肌肉蛋白和血浆蛋白分解量, 并改善机体氮平衡状态, 维持内脏蛋白稳定性。传统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但单一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而通过联合肠内营养, 不仅能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产生维护性作用, 同时有助于机体代谢满足生理需求,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血清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可有效改善机体各营养指标, 降低肌肉蛋白自身相食发生, 增加氮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利用效率, 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机体营养水平。本研究中,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58.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史树海等[5]研究结果相似。说明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具有较高安全性。其原因主要为若单纯给予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肠黏膜发生萎缩, 并且会降低机体蛋白质水平。而结合肠内营养可起到互补效果, 纠正机体代谢紊乱状态,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 由于患者早期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因此应以肠外营养为主, 快速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营养物质, 为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提供营养保障;同时辅以少量肠内营养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降低应激性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可明显提高血浆蛋白指标, 改善患者营养水平,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静, 校阁, 孙彦君.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6):30.

[2] 韩晓丽, 薛梅, 高云, 等.不同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6):329-331.

[3] 李丽, 李红晨, 杜建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2):68-70.

[4] 钱平安, 王碧炯, 査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1):1175-1177.

[5] 史树海, 程景丽.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肠外和个体化营养治疗的对比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32):93-96.

[收稿日期:2016-03-08]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