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26张明任建伟王向阳
张明 任建伟 王向阳
【摘要】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颅脑肿瘤患者, 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灶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3.64±17.85)分;术后 6个月,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 (79.54±11.21)分;术后 12个月,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 (82.24±10.34)分;术后 18个月,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 (94.05±13.01)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与手术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肿瘤的患者根据病灶情况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效果明显, 能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 提高预后效果,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颅脑肿瘤;不同入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different microsurgery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56 intracranial tumor patients received microsurgery for treatment through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individual lesion situation.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patients ha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s (53.64±17.85) points before surgery, (79.54±11.21) points in 6 months after surgery, (82.24±10.34) points in 12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94.05±13.01) points in 18 months after surgery. All scores after surgery were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surgery, 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differe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different microsurgery approaches for intracranial tumor pati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individual lesion situation show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prognosis effect,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Microsurgery; Intracranial tumor; Different approaches
颅脑肿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恶心、呕吐、神经定位症状等[1]。但是这些表现并不明显,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会出现误诊, 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研究报告显示[2], 根据患者病灶情况选择不同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明显。本研究为了验证这一观点, 对来本院治疗颅脑肿瘤的患者根据病灶情况选择不同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 观察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年 1月~2014年 2月本院治疗颅脑肿瘤患者56例, 男31例, 女25例;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 (47.7±8.1)岁;13例患者病灶位置在脑桥小脑角肿瘤, 7例患者病灶位置在小脑肿瘤, 3例患者病灶位置是岩斜区肿瘤, 17例患者病灶位置是丘脑 -基底节区肿瘤, 6例患者病灶位置是颅前窝底肿瘤, 10患者病灶位置是蝶骨嵴脑膜瘤。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区肿瘤根据肿瘤具体位置, 在肿瘤所在近头皮上作出马蹄形的手术切口, 对颅骨进行开骨窗, 再利用双极电凝将皮质切开, 暴露病灶进行切除, 根据病灶具体位置、周围是否有重要结构等情况选择全切或次全切。小脑肿瘤一般选择枕下后正中入路, 切开皮肤各层, 根据肿瘤所在具体位置开骨窗, 剪开硬膜, 使用电凝切开小脑皮质, 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全切或次全切。颅前窝底肿瘤选择额下入路, 选择发际内冠状头皮切口, 单侧或双侧额骨开瓣, 暴露并牵开额叶, 通过额下空间切除肿瘤。岩斜区肿瘤选用改良的颞下入路, 颞底瓣状皮肤手术切口, 打开颅骨, 暴露颞底及岩骨, 用显微磨钻磨除部分岩尖的骨质, 暴露岩斜区肿瘤, 显微镜下分块切除肿瘤, 全切或部分切除。脑桥小脑角区肿瘤选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在耳后乳突后做一近直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 颅骨骨窗上界到横窦下缘, 外侧近乙状窦后缘, 向下至枕骨大孔, 使用脑压板向内牵开小脑半球, 暴露肿瘤,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全切或次全切肿瘤。对于蝶骨嵴脑膜瘤, 发际内开额颞瓣, 做额颞骨瓣开颅, 沿蝶骨大翼、蝶骨嵴外侧部, 用脑压板将硬脑膜从颅底骨面抬起, 逐步剥离, 切开硬脑膜, 探查并切除肿瘤。术后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情况等密切观察,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措施[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手术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3.64±17.85)分;术后 6个月,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 (79.54±11.21)分;术后 12个月,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 (82.24±10.34)分;术后 18个月,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 (94.05±13.01)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 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与手术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颅脑肿瘤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较高, 危害较大, 如果治疗不及时, 严重者甚至会致残、致死。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缺点也很多, 如安全性低、创伤大、并发症高, 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 影响手术效果[4, 5]。选择合适的颅脑肿瘤治疗方法, 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主要讲述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根据患者病灶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切口, 如岩斜区肿瘤选用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 根据病灶情况选择全切或次全切。丘脑 -基底节区肿瘤选择肿瘤侧边的皮肤作出弧形的切口。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 手术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3.64±17.85)分;术后 6个月为 (79.54±11.21)分;术后 12个月为 (82.24±10.34)分;术后 18个月为 (94.05±13.01)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临床症状, 预后效果好。这与显微外科手术切口小有关, 术后感染率低, 预后效果好[6]。
综上所述, 对颅脑肿瘤的患者根据病灶情况采用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效果明显, 预后效果好, 但是要根据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 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才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旭华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体会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5):65-66.
[2] 周憑, 曹晓运, 杨伯捷, 等 .盐酸法舒地尔和甘露醇联合治疗颅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0(6): 988-989.
[3] 曾晖, 朱明亮, 闫国防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 河北医药, 2013, 35(22):3407-3408.
[4] 徐绪昌, 李力, 周新阁, 等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预后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9):121-122.
[5] 唐朝芳 .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疗效观察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6):19-20.
[6] 马如钧, 张伟, 刘永, 等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9):38-39.
[收稿日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