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夸奖孩子有门道

2016-07-26郭麦香

现代家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女孩家长孩子

郭麦香

夸奖就像踩油门

十多年前,“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曾给我国的家庭教育送来一阵春风,如今,许多家长认为赏识教育过时了,于是忙着追逐其他新奇的教育理念。其实,人性最奥妙的原理是渴求赞赏,赏识教育永远不过时。

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少听到父母赞赏的话,他们犯错误时经常被责骂。大多数父母也承认,平时更多地关注孩子欠佳的学习成绩和不好的行为,家庭教育更多地表现为惩戒、指责孩子。心理学研究显示,很少有人会因为别人的责难而有所改变,他们不但不喜欢别人的指正,还会心生怨恨。美国家庭关系协会也做过一项调查,邀请母亲们记录她们对子女积极和消极说话的次数。结果发现,她们批评的话比赞赏的话多十倍。这项研究的结论是:要用四句积极的话,才能弥补一句消极的话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个不能得到称赞和欣赏的孩子,会尝试从其他怪诞甚至有害的途径,寻求他所需要的赞赏。由此可见,父母的赏识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那么,父母的赏识有多大的力量呢?让我们听听美国画家韦本的回忆:有一天,韦本的妈妈出门,留下他和妹妹莎莉在家。韦本发现家里有几瓶颜料,就用来为妹妹画肖像,因而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颜料被抹得到处都是。妈妈回来后,看到厨房的乱象,没说什么,而是拿起韦本的画看了又看,赞赏道:“天啊!这是莎莉啊!”并亲吻韦本以示奖励。韦本长大后说:“那天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一个画家。”

有些父母说,谁不想夸奖孩子呢?只是孩子没有值得夸奖之处。其实,只要你愿意去寻找,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再来看一位小学老师的教育案例:有一个小女孩,每天上学总是不讲卫生,手和衣服脏兮兮的。老师不愿伤害女孩的面子,她知道女孩在家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有一天,老师对小女孩说:“你有一双很漂亮的手,不如到洗手间洗一洗吧。那样的话,就可以让人看见你的双手是多么可爱!”小女孩很开心地跑去洗手。回来时小女孩带着微笑,自豪地举起双手给老师看。老师轻轻地抱着那个女孩,说:“啊!它们真漂亮!你看,一点水和肥皂就可以令它们那么不同。”从那以后,小女孩一天比一天讲究卫生了,最后成为全校着装最整洁的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赞赏,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夸奖,但父母表达赞赏是有技巧的,胡乱夸奖不仅无效,还有可能伤害孩子。让我们一起来摸清夸奖的门道吧。

表达赞赏六原则

夸奖孩子要讲究时机和分寸,具体说来,要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1.赞赏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品格。父母要夸奖孩子的某种行为、所取得的成绩,避免夸奖他们的品格。如果孩子听见人家称赞他的品格——“你真是个好孩子!”——他通常会用坏行为来回敬。为什么?因为孩子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个夸奖;换句话说,他觉得他需要否认那些他认为不真实的事情。父母夸奖孩子应该具体一些,比如家务做得好、肯为别人着想、可信任,而不是因为这个好行为而夸奖孩子的品格。另外,即使孩子的所作所为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父母也应该赞赏孩子曾经尽力去做。

2.赞赏孩子力所能及的行为。孩子不能改变他们的身高和眼睛大小,如果父母夸奖孩子这些,会使孩子骄傲自负。相反,如果父母夸奖孩子心地善良、做事专心,那就不会宠坏他们或使他们骄傲。孩子需要父母的赞赏,因为父母的赞赏是对他们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得到别人肯定的孩子会懂得谦卑,自夸自大的孩子是因为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3.权威者的赞赏最有效。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父母就是他们世界的中心。所以,当父母称赞孩子时,孩子会感到被爱及安全。有一个孩子曾这样说:“其他人怎样说都没关系,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少。但当我的爸爸说‘你做得很好时,我的世界就改变了。”

4.赞赏要发自内心。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夸奖不是出于真心,孩子马上就能感觉到,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伪装和谄媚地夸奖孩子。发自内心的夸奖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可以教导孩子怎样安心地接受祝贺和谦卑地接受荣誉。

5.赞赏孩子主动去做的事。如果孩子在没被指派的情况下主动去做有价值的事,那他更应该得到夸奖。这样的赞赏会让孩子有更强的自信心。就算孩子所做的事不成功,父母也不要吝啬夸奖,因为态度和成绩是同样值得赞赏的,及时嘉奖一个虽然失败但仍肯尽力尝试的孩子,会使孩子有勇气不断地努力尝试,并在遇到困难时有胆量去面对。

6.即时夸奖效果最佳。孩子成功时,父母当场给予赞赏当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孩子不成功却已经尽了努力时,父母当场给予夸奖同样有意义,因为此时的夸奖既是鼓励也是安慰。

四种夸奖要避免

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经常有意识地夸奖孩子,但因为不注意技巧,效果适得其反。以下是四种错误的夸奖方式,希望父母们格外当心:

1.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父母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父母要一项一项地予以肯定。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孩子希望父母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2.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你画得太棒了,比明明强多了。”

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明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孩子们的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自家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父母夸奖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孩子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他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孩子明白父母更重视他是否努力。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找出克服弱点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战胜每一个困难,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所以,正确的夸奖应该是这样的:“这幅画你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小建议。父母对孩子画作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父母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孩子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便会油然而生。

3.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妈妈这样夸孩子,目的无非两个: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夸奖实际上已经成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父母应该意识到,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获得的成绩。夸奖,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降下来的标准。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30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25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4.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表面上看,这样的夸奖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一个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一个聪明孩子。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我就是一个笨孩子。所以,父母这种以偏概全的夸奖,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造成所谓的“捧杀”。

家长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做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但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地对家庭负责。”

猜你喜欢

小女孩家长孩子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家长错了
小女孩的三、六、九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