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会后如何教育孩子有讲究

2016-07-26章剑和

现代家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女儿家长学校

章剑和

王虹在某大公司任会计,由于职业特点,对数字特别敏感。女儿欣欣在一所中学就读。欣欣学习比较努力,成绩中等,在升入中学之后,被班主任委以重任,当了英语课代表。

初一上学期的中段考试,欣欣的英语考了96分。王虹觉得还不错,可开家长会时才知道,全年级15个学生考了100分,欣欣的英语成绩在本班排到第18名。王虹还获知,欣欣的数学、语文只达到全班的平均分,各科总成绩在全年级200名之外。就在那次家长会上,王虹见到了欣欣的班主任杨老师。杨老师30多岁,待人亲切热情,说话很有条理。她告诉王虹,在这个班里,每一门课都有两名课代表。班里40名学生,每个人都有职务,这样可以给孩子增加自信。具体到欣欣的情况,杨老师坦率地指出,欣欣各科成绩均属中等,必须抓紧时间,让她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节奏和特点,把成绩提高一些,因为随着科目的增加,学习压力将越来越大。

为了让女儿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看清形势奋起直追,王虹觉得要对她进行一次形势分析。家长会结束后回到家里,王虹把老师的话又引述了一番。见欣欣一脸凝重,王虹借题发挥:“不要以为当上英语课代表有什么了不起,那是老师在给你面子,给你增强自信心,是因人设事的安排。这次期中考试,你排名在全年级200名之外,形势非常严峻,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苦下功夫,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

谈话后的第二天早晨,欣欣的房门上贴了一张字条,上面是欣欣的笔迹:认清形势超越自己!纸的一角还有一行小字:向绵羊开战!

王虹见了哑然失笑。绵羊是女儿班主任的绰号,他们私下里总这样称呼杨老师。看来,这次家长会对女儿还真有触动,所以她才会把老师的批评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一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初一第二学期结束,欣欣的成绩前进到全年级前100名,也算是有了较大的进步。

初二上学期期末的家长会后,王虹被留下了。杨老师告诉她:“欣欣自期中考试后,成绩下滑得很厉害,上课、做作业都很懒散。这孩子怎么回事?不会是早恋了吧?”王虹听说女儿成绩下降就已经够着急了,再一听到“早恋”这个字眼就更加紧张。

王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家的。一路上,她被焦虑与失望折磨着。王虹恨不得马上见到欣欣,痛打她一顿。一进家门,欣欣忐忑不安地看着妈妈:“老师说什么了?”

“老师说什么,你自己应该清楚!”

“我,我成绩下降了,以后得加倍努力。”

“问题不在这儿。你最近是怎么了?成天懒懒散散的,连课都不好好听了。”

“没有哇。就是有两三次走神了。老师批评之后,我就注意了。”

“那就能让老师这么失望吗?”

“杨老师是怎么说的?”

“杨老师怎么说的?杨老师说你是笨鸟不知道先飞。就凭你这个水平,还跟男生交往过密,你有什么资格呀?”王虹连训带骂地质问。

“杨老师真是这么说的?”女儿的话里带着哭腔。

“对,这是杨老师的原话。”想到上次家长会后,女儿对老师的话很当回事,王虹想借此刺激一下女儿,激发她再次向“绵羊开战”的动力。于是,王虹把杨老师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着重强调了与男生交往会考不上高中的后果。欣欣涨红着脸争辩道:“我跟谁交往过密呀?不就是互相问问题,上学、放学一起走吗?”

“你别不当回事!老师说照你这个情况,本来就不聪明,全使上劲儿还不行,再不好好学,中考都够呛。”

“高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不上高中又怎么了?”

“不上高中不考大学,你就只能等着被社会淘汰。”

谈话不欢而散。女儿回到房间里很久没有出来。王虹在老公的劝说下回到卧室。

第二天冷静下来后,王虹又和女儿一起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女儿呢,生气归生气,可毕竟还不敢放弃学习,对妈妈精确到每分钟的作息时间表,没有表示什么异议。那次期末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从那以后,女儿的话很少,回到家就关上门做作业,很少再听她谈起老师、同学的事情。

再后来,欣欣参加中考,成绩果然不理想,离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还差12分。看到这样的结果,王虹欲哭无泪。事后她不断反思,女儿本身当然有问题,但作为家长,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尤其几次家长会后对女儿的态度和做法妥当吗?

深度剖析

一位老师说:“每当家长会结束,转天上课,从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就能反映出家长的态度。有的同学灰心丧气,有的同学若无其事,有的同学则备受鼓舞。”

一些学生也说他们不喜欢开家长会,常常提心吊胆揣测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内容。

每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都会教训孩子,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指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也高度重视,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过不了几天就没事了。所以一到开家长会,很多孩子都战战兢兢,内心充满焦虑,这样的家长会对孩子的身心是个伤害。作为家长,不应该只在参加家长会后关注孩子,平时应该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改善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然后再逐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学校开家长会,通常是要通过这个机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关的教育政策、学校的课程改革等信息,使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家长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机会。

可是作为家长往往只注意其中的两件事:学校的要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然这是无可非议的,可许多时候就因此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苍白无力。

家庭教育有自己的任务和方法。家长就是家长,比如案例中的王虹就没有必要当孩子的又一个班主任,对孩子完全重复学校老师的要求,这样的说教让孩子觉得妈妈“好烦人”。王虹在重复时又往往断章取义,借题发挥,粗暴批评,弄得孩子认为自己成了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坏孩子。最糟糕的是,欣欣由此失去了自信和希望,更失去了为明天而努力的动力。后来欣欣中考的失败,王虹是有很大责任的。家庭教育是要讲艺术的,大到引导孩子的人生观,小到一次家长会,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的关键点和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感叹:“他和我是一个班同学(话外之意:我们是一样的),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我呢!人家就是运气好,现在比我强多了。”是啊,两个曾经在一起上学、一起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把他们的“一样”变成“不一样”了呢?这个秘密武器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积极心态”和让我们视而不见的“良好习惯”。

面对相同的客观环境,有的孩子在消极地等待着,有的孩子却在努力地寻找着机会。

面对相同的机会,有的孩子在懒散地应付着,有的孩子却在积极地把握着。

面对相同的挫折,有的孩子悲观地放弃了,抱怨自己不走运;有的孩子却乐观地认为这没有什么,可以从头再来。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样的”变成了“不一样”。

父母认真参加家长会,会后怎样与子女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又是一个教育契机。家长会后如何对待孩子,这不仅成为众多家长面临的普遍问题,而且也成为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下面是不同类型家长在家长会后的表现:

理智型家长:面对孩子似乎和平常一样,但是他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同孩子聊一聊。面对孩子的好成绩他不会喜形于色,而是真诚地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时理性地评价;面对孩子的问题,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方法。允许孩子去尝试、改进,这样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这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就可以让孩子接受。

点评: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包容而不溺爱,对孩子的每一点成绩都强调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对孩子的问题和孩子共同分担。家长心平气和,孩子心情愉快,这样孩子做事就会专心,就会全力以赴。

暴躁型家长:非常重视家长会、重视老师的意见,似乎非常积极地配合学校和老师,但这类家长总是把参加家长会后的紧张、忧郁、愤怒等,在回家后见到孩子的第一时间不折不扣地倾倒给孩子。这类家长的具体表现是:听不得老师的批评性建议,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回到家里不由分说,巴掌和辱骂劈头盖脸扑向孩子。

点评:作为家长,无论你有没有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让愤怒驾驭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时就在你的愤怒中暴露了你的无能、自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你会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尊重。这样的家长往往还不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久而久之,会给孩子带来性格上的变化。所以,当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说假话、不理你时,你要先忍一忍,有时你真诚地自我检讨一下就是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正是由于家长在每次家长会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让很多孩子害怕甚至讨厌学校开家长会,有的孩子把这些怨恨迁怒于学校和老师。家长这样对待孩子,会使你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消失。

抑郁型家长: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

点评:家长可能不知道,这样会给似懂非懂的孩子带来更加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不知所措,更加没有信心。

自我感觉良好型家长:面对孩子的好成绩,更愿意强调是自家孩子聪明,进而自鸣得意。

点评: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聪明,不用努力也可以成绩好。长此以往,孩子不付出努力,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所以,家长还是少往自己或孩子头上戴“聪明”的帽子。

放任不管型家长:家长会后对孩子没什么表示,因为他觉得学校不错、老师不错,孩子也不错。

点评:这类家长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参考做法

家长会后对待孩子的5个原则

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特点,家长会后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原则应该遵循:

1.面对孩子时,家长一定要保持一种安详、自信的精神状态,以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心态。

2.把你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上。

3.无论你对孩子的哪方面有不满,都别迁怒于孩子,先想想有无自己的原因。

4.你如果要对孩子说教,就想着“多说不如少说”“快说不如慢说”“大声说不如小声说”。

5.家长不要总想控制孩子,要允许孩子成长。孩子上了中学,对你的教育方式已无动于衷时,作为家长要明白:这就是成长。当孩子小的时候,你和孩子之间你占主导地位,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容易接受你的教育。伴随着孩子刚刚会说“不”的第一个反抗期的到来,说明你们的主导和从属地位在转变。当孩子长大后,你从主导地位变为从属地位时,你对他讲的话已不再是指令。这时好的情况是参考意见,要么就是你自己的愿望而已。如果你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当作婴幼儿对待,还想你说什么他做什么,这一定是你错了。十几岁的孩子应该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了。如果你对他的所做不满是真的,只能说你以前对他的教育令你自己不满。

家长与孩子交流“八步曲”

在开家长会时,请家长首先准备好一个专门记录家长会内容的笔记本,所记内容要尽量包括每一位老师的讲话和所有信息。开完会回到家里,家长不必马上跟孩子谈学习的事,其实孩子在忐忑不安中等了几个小时也挺不容易的,所以要用亲和的态度给孩子一种不会挨骂,也不会挨打的感觉,让孩子能耐心地听你说家长会的内容。

第一步:先向孩子介绍家长会上都有哪些人发言了,概括一下发言的内容,让孩子了解家长会的全过程。

第二步:说说班主任表扬了哪些同学、批评了哪些同学。如果自己孩子受到了表扬,一定要重点加以肯定。

第三步:具体到孩子身上,介绍一下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他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转达。

第四步:如果留有上次家长会记录本的话,可以将上次家长会老师的评价以及成绩与这次的进行比较,分析孩子哪方面有进步,哪方面存在不足或退步。

第五步:和孩子一起找出进步的原因和方法,加以总结。一定要对孩子的努力加以肯定。

第六步:与孩子一起思考一下,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用于不足的方面,加以改进。

第七步:要求孩子用书面形式列出需要巩固和改进的地方,并制订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第八步:把学习计划记在家长会记录本上,以备时常提醒孩子按计划行事,过半个月还要检查一下孩子的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猜你喜欢

女儿家长学校
家长错了
和女儿的日常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