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6-07-26程钧谟田力军孔祥西张金山蒋兵
程钧谟 田力军 孔祥西 张金山 蒋兵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山东淄博 255012)
安全管理
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程钧谟田力军孔祥西张金山蒋兵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 255012)
摘要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一直都是社会各界的讨论热点,笔者以化工领域为背景,将安全意识划分为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三个维度,将安全行为划分为安全管理承诺、安全沟通与反馈、安全培训三个维度,进而构建了两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正相关。
关键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实证研究
0引言
安全生产由来已久,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作条件恶劣情况加重,出现了对改善安全和卫生的要求。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伤害和损失,所以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势在必行。企业管理人员安全行为对于生产事故的控制和预防相比一般员工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过去国内外主要关注的是员工安全行为,提出诸多措施,但实施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忽略了管理人员行为层面。
1安全意识、安全行为与安全管理理论
1.1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理论
国外安全意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海因里奇(Heinrich)在其研究中,通过工业安全事故的调查揭开了安全意识研究的序幕。从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安全意识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从而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从安全意识特点的角度,安全意识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保持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国内研究方面,在哲学角度,赵旭光[1]将安全意识定义为“在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中诞生了安全意识,它是综合意识的体现,是人们面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客观反映和认知”。在生产实践角度,谢兰杰和李增元[2]指出:安全意识是一种生产须安全的想法,是人们在生产中遭受事故伤害后,心理上形成的对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认为安全意识是人们心理及头脑中对安全的反应。
安全行为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实践中,遵守操作规范及在面临危险时,为保护自身和物资财产所实施的所有动作行为,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与事故有关的有意识的动作综合。狭义的安全行为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广义安全行为的实施主体拓展到了领导者、管理者、安全人员等,安全行为涉及的范围扩大。本文研究的安全行为属于广义的安全行为。
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关系方面,S.Clarke[3]认为影响安全行为的直接因素是工人的心理,心理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可靠地预测安全行为,安全知识和安全激励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事实上,在安全生产中,安全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安全心理动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相互作用,另外安全领导力、安全氛围、安全行为三者间的内在关联,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5]。
1.2安全管理理论
彼得·德鲁克[6]指出一个能够影响组织运营效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安全意识指化工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如何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及化工职业健康等问题在头脑中建立的客观反映。管理者安全行为指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为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而展开的各项行为。
安全管理的提出,最早是基于事故致因理论,此阶段是安全管理的低级阶段;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基于危险理论,学者们由事故后的管理向事故超前预防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转变,这是安全管理的初级阶段;在信息化时代,学者们提出了风险管理,具有了系统化管理的特点,强调以协调的观点进行安全系统的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的中级阶段;随着安全科学原理的不断发展,人本安全和物本安全的思想融入文化之中,此阶段是安全管理的高级阶段。
2模型构建以及实证分析
2.1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管理者安全意识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将管理者安全行为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安全管理承诺、安全沟通与反馈、安全培训。对各维度的界定如下,化工安全知识:指化工人员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形成的知识,涉及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安全理智感:指人们在对安全及其有关的事物进行认知、评价的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预判伤害能力:指人们以自身具备的化工安全知识为基础,对安全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出的推理的能力;安全管理承诺:是企业管理层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员工安全健康及安全责任所做出的承诺;安全沟通与反馈: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通过电话、报告等媒介或者面对面的就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安全经验与思想进行交流和传递;安全培训:主要指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和员工的安全技能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综上,本文提出如下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
2.2研究假设的提出以及问卷设计
安全文化和安全行为相互作用,安全知识对安全行为有正向作用。有丰富化工安全知识的管理者,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更加安全的。由以上分析得出:增强化工安全知识有利于安全行为的规范与实施,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化工安全知识对管理者安全管理承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H1b:化工安全知识对管理者安全沟通与反馈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H1c:化工安全知识对管理者安全培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安全理智感是安全意识的情感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在面对困难时所具有的使命感,减少事故发生的责任感等都是安全理智感的充分表现。本文认为安全理智感将对管理人员安全行为的发生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 安全理智感对管理者安全管理承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H2b: 安全理智感对管理者安全沟通与反馈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H2c: 安全理智感对管理者安全培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安全意识是随着预判伤害发生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的,只有提高了能力,才能在事故发生前有所警觉。由以上分析得出:提升预判伤害能力将对管理人员规范其安全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a: 预判伤害能力对管理者安全管理承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H3b: 预判伤害能力对管理者安全沟通与反馈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H3c: 预判伤害能力对管理者安全培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本研究的对象是化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确保了问卷数据的有效性,问卷设计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原则。在问卷设计过程中,一共涉及25个问题,采用Liker 5级量表评分法对管理者安全意识量表进行评定。对山东省内63家化工企业的210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92份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 91.4%。剔除无效问卷22份,此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共计170份,占收回问卷总数的88.5%。
2.3相关性分析
结合高校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好决算报表数据,通过增加新模块新功能,让软件整理的数据全面直接反映高校的办学情况。增加反映工作实际需要的表格和数据统计。如增加单独反映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的报表;单独反映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生活动费和就业指导等经费的报表;单独反映生均办学经费等办学指标的报表;反映现金流量情况等报表,这样才能实现统计出来的数据能运用,能运用的数据促进工作开展。
通过信度分析,剔除同质性低的题项,安全意识量表剩余11项的总体Alpha值为0.841,安全行为量表剩余11项的总体Alpha值为0.847,量表对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行为变量的测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且两个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7,P值均小于0.05,效度较好。
为了探讨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变量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方法,求出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与显著水平,以验证本论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利用各变量间的平均得分,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0得出各个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维度不是孤立存在的,用这些维度能够衡量各个变量的合理性。由上表可得出,化工安全知识与安全管理承诺显著相关(P=0.000<0.01);化工安全知识与安全沟通与反馈显著相关;化工安全知识与安全培训显著相关。安全理智感与安全管理承诺显著相关;安全理智感与安全沟通与反馈显著相关;安全理智感与安全培训显著相关。预判伤害能力与安全承诺显著相关(P=0.017<0.05);预判伤害能力与安全沟通与反馈显著相关;预判伤害能力与安全培训相关性显著。2.4回归分析
以安全管理承诺为因变量,采用强制进入法将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纳入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安全意识的三个维度对安全行为的三个维度的影响。选择调整后的多元决定系数(AdjR2)来代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能力。原则上AdjR2的值越大,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程度越大。依据容差和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值来检验一个自变量与其他自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
2.4.1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承诺的作用
由表2可知,调整后的R2为0.662,表明3个预测变量共能解释“安全管理承诺”总变异量的66.2%。变异量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70.337,因为P=0.000<0.05,所以回归方程满足显著性要求。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的值分别为3.110(P=0.001<0.05)、5.376(P=0.000<0.05)、1.278(P=0.203>0.05),即只有化工安全知识和安全理智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从容差和VIF的值来看,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化工安全知识和安全理智感在回归方程中均起显著作用,预判伤害能力作用不明显。
回归方程表示为:安全管理承诺=0.266×化工安全知识+0.492×安全理智感+2.156。
表2 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承诺的回归分析结果
2.4.2安全意识对安全沟通与反馈的作用
以安全沟通与反馈为因变量,采用强制进入法将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纳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如表3。调整后的R2为0.713,表明3个预测变量共能解释“安全沟通与反馈”总变异量的71.3%。变异量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101.964,因为P值<0.05,所以回归方程满足显著性要求。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的值分别为1.057(P=0.084>0.05)、7.895(P=0.000<0.05)、2.632(P=0.104>0.05),即只有安全理智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从容差和VIF的值来看,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安全理智感在回归方程中起显著作用,化工安全知识和预判伤害能力作用不明显。
回归方程表示为:安全沟通与反馈=0.528×安全理智感+2.091。
安全理智感对安全沟通与反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化工安全知识和预判伤害能力作用不明显。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假设H1b没有得到验证;假设H2b得到验证;假设H3b没有得到验证。
表3 安全意识对安全沟通与反馈的回归分析结果
2.4.3安全意识对安全培训的作用
以安全培训为因变量,采用强制进入法将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纳入回归方程,结果如表4。调整后的R2为0.697,表明3个预测变量共能解释“安全培训”总变异量的69.7%。变异量显著性检验的F值为85.661,因为P值为0.000<0.05,所以回归方程满足显著性要求。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的值分别为2.627(P=0.000<0.05)、2.907(P=0.000<0.05)、1.811(P=0.002<0.05),即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和预判伤害能力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从容差和VIF的值来看,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在回归方程中均起显著作用。
回归方程表示为:安全培训=0.404×化工安全知识+0.323×安全理智感+0.264×预判伤害能力+2.940。
化工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伤害能力三者对安全培训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假设H1c得到验证;假设H2c得到验证;H3c得到验证。
表4 安全意识对安全培训的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中的9个假设,在检验中,共有6个假设获得支持,3个假设未获得支持。
3结论与建议
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正相关,管理者不同维度的安全意识对管理者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不同,其中,安全理智感对安全行为的三个维度均有正向作用;化工安全知识对安全行为的两个维度有正向作用,预判伤害能力仅对安全培训行为有正向作用。管理者安全意识的不同维度对其安全行为的不同维度的作用程度不同,其中,安全理智感对管理者安全沟通与反馈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大。安全理智感对管理者安全管理承诺行为有正向作用,化工安全知识对管理者安全培训行为有正向作用。安全理智感对管理者安全培训行为有正向作用,预判伤害能力对管理者安全培训行为有正向作用,化工安全知识对管理者安全管理承诺行为有正向作用。另外,化工安全知识对安全沟通与反馈行为作用不明显,预判伤害能力对安全管理承诺行为和安全沟通与反馈行为的作用均不明显。
结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化工企业应扩展化工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理智感的培养;加强各项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创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赵旭光.浅析煤矿安全管理与安全意识的关系[J].煤矿安全,2004(9):56-57.
[2]谢兰杰,李增元.劳动保护管理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9:11-18.
[3]Clarke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 review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6,11(4):315-326.
[4]Larsson S. Psychological climate and safe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mediated influence on safety behavior [J]. Safety Science, 2008,46(3):405-412.
[5]邹晓波,毕默.安全领导力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典型相关分析[J].建筑管理,2012,11(15):53-55.
[6]Flin R, Meams K. Measuring safety climate: identifying the common features [J], Safety Science, 2000,34(13):177-18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202011),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0YJA63001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1GM006)。
作者简介程钧谟,博士,教授。
(收稿日期:2015-01-05)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Behavior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Managers
CHENG JunmoTIAN lijunKONG XiangxiZHANG JinshanJIANG Bing
(BusinessSchool,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Shandong255012)
Abstract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behavior has been a hot topic of discussion in the society all the time. In this paper, chemical industry as the study case, safety awaren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chemical safety knowledge, safety reason and prejudge harm ability, the safety behavior is divided into safety management commitment, safety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and safety training, then a theore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finally the research assumptions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PSS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it show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behavior in chemical enterprises.
Key Wordsmanagersafety awarenesssafety behaviorempiric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