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军旅书法创作中彰显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质

2016-07-26文/陈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军旅书法艺术特质

文/陈 昱



在军旅书法创作中彰显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质

文/陈 昱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汉字在起源上是象形的,它用线条概括地模拟和象征自然界各种事物富有生命力的动态形象,因而它是自然界生命形象及其情态的抽象化展示。书法既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也可以象征自然形象的生命姿态,宗白华先生的这个观点,可谓抓住了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根源。

综合上述宗白华先生对于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的探讨,结合自己的书写体会和理论思索,我认为中国书法艺术在美学上还有诸多特质,并且这些特质对于军旅书法的创作也有重要启示。

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质

力度之美。中国书法特别讲究线条和节奏的力度美,在富有节奏变化的线条运动中体现出刚柔并济的力度美。讲究所谓“屋漏痕”“锥画沙”和“折钗股”,即沉着有力、富有弹性和韧性。对有节奏的、富有刚柔变化的力度美的讲求,也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健动不已的民族精神。商周金文、秦篆汉隶,所体现的力度之美和阳刚之美,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气韵之美。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在于颐养情性,由生理生命的涵养达至精神生命的提升,是一个以“养气”为核心的过程。在中国哲学看来,天地万物由一气派生、一气相连。老子把“气”看作宇宙的本体和生命,基本等同于“道”,道才是关键,得道——生命的觉悟才是根本。琴棋书画都是修道之器,颐养情性才是它们的根本功能,颐养的过程就是一个气血调畅的过程。中国艺术以气韵生动为尚,天地因气而生生不息,艺术家手中的这支笔也应该永远为生机所润泽。

性情之美。线条要有力度、要有节奏和韵律,目的就是要使书写的过程与书写者的心灵律动发生关系,每一个字要富有情态和姿势,要有变化,与书写者内心情感的变化相应和。从结字到章法,要有变化,要有起伏和波澜,如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情感的波澜和书写的节奏变化无间,酣畅淋漓的书写是情感酣畅淋漓的表达,这与音乐并无二致,而其中还含蕴着力的刚柔变化和气的吞吐卷舒。

法度之美。有法是建立程式,无法是破除程式,中国书法最高的书写境界就在于既要建立程式,又要破除程式。建立程式,掌握法度,领悟笔法,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毛笔,使其听从自己的使唤,做到自由地抒情达意;然而法度的掌握和程式的建立,则容易导致艺术创作过程中书写的机械化和程式化,书写的过程与情感不再发生关系,书写也就成了无意义的自我重复过程。故书写的最佳状态是既能自由控制又能自然生发,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是有法之后的无法。

人格之美。书法的精粹在于人格力量与生命形态的笔墨呈现。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意境,意境是文化品格和人格修为的自然呈现,在阴阳互补、强弱对比、浓淡变化、疏密相映的氤氲气韵中,呈现的是人的精神和气质。“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呕血十斗”是技巧的锤炼,“啮雪一团”是精神的超升。技巧的锤炼只是基础,精神的超升才是关键。

生命之美。书法的精神通于生命的精神,书法形象所显现的筋、骨、肉、血,体现着书写者的风骨和精神,也涌动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思和灵魂。在对书法美的欣赏中,人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线条形式的审美感受,还有附着于此形式上的活泼的精神和生命。譬如我们在欣赏颜真卿《祭侄文稿》时,从那渴笔枯墨、纵肆不羁、一气灌注的笔墨形象中,感受到的是作者溢出纸面的满腔悲愤和忠贞刚烈之气。

军旅书法创作的审美特质

军旅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秦代的李斯,到晋代的右军将军王羲之,到唐代的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到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抗元名臣文天祥,再到国家主席毛泽东,无不是震古烁今的军旅书法大家。李斯书法的高古静穆,王羲之书法的雄健冲和,颜真卿书法的浑厚圆健,岳飞书法的铁画银钩,文天祥书法的清劲纵任,毛泽东书法的清健奇肆,皆有极高的境界,其总体风格是刚健质朴、恢弘大气、沉雄豪迈,体现着一种阳刚之美,成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展示。

军旅生涯,从根本上说是男性的、豪迈的,军人的气质是血性男儿的气质,军旅书法是大丈夫的书法,这是军旅书法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种充满着刚健、粗犷、豪迈的男性气质或阳刚之美,必然会体现于军旅书法艺术创作的审美层面。

著名军旅书法家李铎先生说:“我特别看重书写之前的‘气’,就主观愿望来说,要突出军魂之气、军势之气、军戎之气。所谓军魂之气,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把情况搞清楚之后,要神算、谋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是兵法的魂;另一个是要体现军势之气,军队是打仗的,软绵绵不行,就得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字里行间要体现这种气势;再一点要贯彻军戎之气,我作为军人,书法要透出军人的风度与气质,像统帅布阵、击鼓催征那样,展现一种‘战斗’的气息,写出阳刚、雄强之美。”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史记·孔子世家》)翰墨可铸军魂,军旅书法的优良传统与深厚底蕴,使之成为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年代的军旅书法大家中,毛泽东和舒同是举世公认的代表。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亦具有不凡的书法造诣和精神涵养。周恩来书法刚柔并济,人文一体;朱德书法字势雄奇,沉稳厚重;叶剑英书法岳峙渊渟,静气蕴涵;邓小平书法绵里藏针,柔中寓刚;彭德怀书法怒猊抉石,威严刚正;陈毅书法纵横恢廓,顾盼生姿……“书如其人”,书法风格正是精神气象的显现,在军旅书法中,这种精神气象,集中显现为一种“浩然正气”,正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所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是气所磅礴,凌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浩然正气与阳刚之美,积淀着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也成为军旅书法最主要的审美特质。

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质对军旅书法创作的启示

精神的涵养。“有诸内,必形诸外”,个体的言动举止,必然体现出其内在精神涵养的深度。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艺术境界之高下,决定于人格境界之高低。对于书法而言,精神的涵养尤为关键,精神涵养的高度与深度,在书法中会体现出特殊的精神气象,此乃人格力量与生命形态的笔墨呈现。精神的涵养,人格境界的养成,对于军魂的熔铸,亦不可或缺。军旅书法,当以军魂的熔铸,精神境界的提升为根本,在笔墨形态中体现浩然正气,展现民族精神。

人文的积淀。中国书画艺术最大的特点,即在于其人文性。它不是单纯的形式技巧问题,它里面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深厚的人文内涵使之具有深刻的感动人心的力量。中国书法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直接展示,书法中的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体式,既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也折射出不同书家的精神境界。篆书的高古奇肆,隶书的宽博沉厚,行书的悠游自在,草书的自由畅达,楷书的精谨美妙,体式不同,其美亦异,与书写者丰富的心灵世界一一相应。可以说,中国书法最大的特点即在于它的人文性,它的点曳拂斫和节奏韵律展现的是一个个渊然而深的灵境。

书法的人文品位是书法艺术之根。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人类精神的深层需要,而书法本身所具有的深厚人文品位在引领国人的文化归属方面具有独特意义,它有助于从内在心灵层面增强国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众所周知,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这对于军旅而言,意义不言而喻。故从事书法艺术,深厚的人文修养是根本。

情感的抒发。中国书法是书写者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它的本体规定性在于:一落笔就不能修改,就把书家的心性人格、知识才情记录在案,它是生命情绪的一次性徒手线条留存。深厚的人文修养将使人对于宇宙人生的感受更加丰富和精深微妙,此种感受在书法创作当中将成为源头活水,使书写的过程成为生命意识与生命感觉的自然流露,亦使艺术创作自然生发。在当前的书法界,由于人文修养的匮乏和对于单纯的形式技巧的追求迷恋导致书写内容的单调,书写内容与生命感受之间关系的疏离,成为徒手的炫技。在军旅书法创作中,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古代大书法家的书写,文字内容皆从其心底自然流露,书写的过程与心灵的律动契合无间。《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成为这几位书家当时生命情绪的即时呈现。

意境的营造。艺术意境是一个浑融的整体的意象世界,书法也不例外。点画的安排、线条的律动、节奏和章法,从局部到整体充满张力与和谐,具有动势和波澜,暗示着形象与姿态,引发人们的想象与情感,形成一个感性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既含蕴着人们的情感,又象征着万象的动势。

一幅书法作品的成功,意境美的创造是关键。意境美是弥漫在一幅作品中的整体氛围和情调,虚灵与蕴藉是其特点。虚灵与蕴藉使一幅作品含蓄有味,蕴含咀嚼不尽的美感。书法意境的创造有其独特的性质,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作者的情感,也会影响到书法意境的总体情调,正如孙过庭评王羲之书法所言——“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穷变化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军旅书法艺术特质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军旅青春正步走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胸怀军旅梦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本期主题:军旅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军旅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