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6-07-26陶永明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陶永明

[摘要]信息技术采纳问题一直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整理分析了近年来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中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文献,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共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多元化研究时期。本文对这三个历史阶段分别进行综述,探讨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采纳;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0.7;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3-0019-07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4G乃至5G移动通信技术和高速光纤互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与经营活动和大众生活的互相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繁荣。

组织和个人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发挥效果,信息技术采纳关注的是组织及个人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相关问题。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信息技术采纳问题一直是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Fishbein和Ajzen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Schifter和Ai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以及Venkatesh等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都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经典模型和理论。Venkatesh和Davis、Taylor和Todd对以上经典采纳模型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从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采纳对象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采纳行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中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论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信息化建设高速实施的背景,展望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文按照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搜集文献,通过使用EBSCO、JSTOR、Emerald等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搜索工具。按照IT Adoption、IS Adop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IT Acceptance、IS Acceptance等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筛选出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文献。为保证所选文献能够代表对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将文献期刊来源限定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内的国际顶级期刊。包括MIS Quartedy、Inform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Decision Sciences、Decision Suppo~Systems、Journal of Management Systems、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Information systems等。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划分为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以及多元化研究时期,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探讨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发展阶段

理性行为理论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1975年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提出,用以分析态度影响个体行为的现象,主要研究从信息感知到态度形成的过程。理性行为理论考虑到主体的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从主体行为的角度为后来的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奠定了基础。理性行为理论的结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体的实际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意愿受到主体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影响,主观规范受到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的影响。

(一)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

1989-1995年可以被认为是采纳理论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该时期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是Davis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理性行为理论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实证研究兴起的标志。

1.技术接受模型

Davis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和期望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去掉了理性行为理论中的主观规范、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这三个变量,认为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只有行为态度这个变量,而行为态度又是信念的因变量。Davis对理性行为理论进行了如下的主要改造:从期望理论模型中提取出感知有用性,从自我效能理论中提炼出感知易用性,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取代理性行为理论中的主观规范,形成了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假设包括: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行为由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意向由感知有用性和对信息技术系统的态度共同决定。对系统的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有用性,外部变量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地决定使用者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Davis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实际使用行为,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大于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强于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技术接受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较为开放的普遍适用模型.据此可以了解外部变量对使用者信念、态度及意向的影响,以及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一经提出,引起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Adams等分别利用语音信息和电子邮件两种电子信息系统用户的数据,检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在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Segars和Grover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结构效度和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详细检验。Chin和Todd对技术接受模型的稳定性、信度、效度和操作化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检验,发现外部变量对个体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来解释。

但也有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质疑。Gefen和Straub通过对电子邮件使用行为的研究,发现性别对感知和使用电子邮件系统行为的影响差异性很大,而性别差异仅仅是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们认为技术接受模型中舍弃主观规范的做法值得商榷。由于在组织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会受到外界带来的压力,因而应该考虑主观规范。Lefris等发现技术接受模型对系统使用的解释度只有40%,据此推断技术接受模型中没有包含一些重要的变量.只有加入组织和社会变化过程等变量,才能提高技术接受模型对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解释能力。

2.同时期其他理论

受到技术接受模型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用于探索信息技术采纳行为问题的启发,同时期的其他学者尝试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其他模型和传播学领域的模型引入信息技术采纳研究领域。提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和创新扩散理论等。这种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带动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繁荣。也为后来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扩展而来,Schifter和Ajzen认为个人行为意向不能全部由个人意志决定,常常会被其他个体的行为所影响,所以他们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此,计划行为理论中个人行为意向的决定变量变成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控制信念和感知便利性共同决定。

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变量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执行某种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估。Hill等研究了自我效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对计算机使用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的先前经验与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信念有影响关系.但并不能直接影响用户对计算机使用的决定,而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用户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Burkhardt和Brass使用纵向研究方法研究了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自我效能对技术创新采纳的影响作用,发现自我效能高的雇员较自我效能低的雇员率先采纳创新技术,也更加明显地提升了自我能力和中心化的程度。Gist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计算机软件培训过程中。自我效能高的参与者比自我效能低的参与者明显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Goodhue和Thompson提出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认为,如果信息技术能够得到使用,并能够很好地匹配用户所要完成的任务,那么信息技术将提高个体绩效。Goodhue和Thompson通过对600名在26个非信息系统部门工作的、使用25种不同信息技术的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部分支持了理论上的假设。即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决定了技术任务的匹配关系,而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的匹配关系和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共同影响了个体绩效。

创新扩散理论由Rogers提出,传播学认为创新是以一定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在社会系统中进行传播的过程。借鉴传播学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创新持有不同程度的接受意愿。因而接受创新的人口比例随着时间推进,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因此,当使用累计比例曲线来代替随时间推进的正态分布接受曲线时。就呈现为s型曲线,也就是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二)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

1995-2003年可以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研究的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技术接受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变量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地描述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进行修正和整合的研究工作成为该时期的主流。

1.技术接受模型的修正

由于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和态度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见解,学者们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Venkatesh和Davis在新的修正模型中引入了能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性过程.改变了感知有用性仅受外部变量和感知易用性影响的关系。并将该模型命名为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模型中的社会影响过程包括主观规范、形象等变量。以及自愿性、经验等调节变量;认知工具性过程包括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结果展示性和感知易用性等变量。

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改进体现在:一是变量的差异.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舍弃了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态度变量.扩展出包括主观规范和形象等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加入了认知工具过程变量:二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为了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排除了理性行为理论中的社会因素,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衡量信息系统的使用决定;三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深入考虑了在信息系统使用中,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过程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2.模型的整合和扩展

Taylor和Todd使用计算机资源中心12个星期内3 780名访客的数据,从中挑选出786个潜在用户行为数据,分别检验了技术接受模型和两个不同的计划行为理论修改模型。结果显示,将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信念结构分解后的模型对行为意向的解释度更高。因此,他们提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应用来影响系统的使用,从而给出了对行为意向更加全面的解释。这也标志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开始对多个理论和模型采用整合和扩展的研究方法.例如,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动机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进行综合。学者们发现不同特性的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存在差异,于是在模型中加入若干调节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经验、性别和年龄等是被考虑和研究较多的调节变量。

技术接受模型解释了外部变量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学者们也不断提出与不同研究领域相关的影响变量。Venkatesh等在2003年提出了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整合了多个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理论和模型中的变量,将信息技术采纳领域内的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动机模型、社会认知理论、创新扩散理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和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等八个主流理论中的关键变量进行了整合,重新提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等四个核心变量,以及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性等四个调节变量。

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和解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行为。Venkatesh等发现该理论对信息技术用户采纳和使用行为的解释力达到了70%,高于以往所有的模型。张楠等认为,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的研究工作是模型整合和扩展工作的新高度。王玮认为,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研究工作,在一段时间内是难以被超越的。

(三)多元化研究时期

2003年以后,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迅速发展,信息系统的采纳研究也进入到多元化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关注不同类型,关注不同层次使用者,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1.关注不同类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迅猛发展,与网络相关的技术和应用从工作场合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等各个领域。研究与网络技术和应用相关的文献数量及比例日益增加。2003年以后,虽然研究工作性信息技术采纳的文献仍然占大多数,但关注生活娱乐性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文献数量较以前明显增加。包括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在线学习和搜索引擎等与网络技术有关的问题,企业资源管理、移动通信和面向对象技术等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技术采纳问题,以及医护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信息技术采纳,都有学者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采纳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差异是该时期的研究热点。

2.关注不同层次使用者

信息系统使用者的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从使用者的研究层次上看。信息技术采纳的文献大部分是在个人层次上的研究。闵庆飞等统计发现,在2000-2006年,以个人层次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比达到61.6%,以组织层次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比达到35.1%,以团队层次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占比达到3.3%。

多数经典理论,如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等都属于个人层次的研究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等属于组织层次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目前尚无比较成熟的团队层次的采纳研究理论。由于组织内不同层次和不同团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性,即使在同一组织内部,不同的团队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和接受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需要重视团队层次上的采纳研究。

3.关注不同文化背景

信息技术采纳的实证研究方法始于美国,对于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的研究也主要是在西方国家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开始关注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是有差异的,在欧美地区适用的研究成果对其他国家未必适用。Straub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航空职员采纳电子邮件的情况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接受模型对美国和瑞典适用,对日本不适用,并且,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各变量影响的显著性偏弱。2003年以来,在关于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研究中,尽管对欧美地区的研究仍然占绝大多数,但对亚太地区的研究明显增多。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中心向亚太地区偏移说明了信息技术在亚太地区应用和研究的进步,也说明了文化差异是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4.研究方法多元化

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研究绝大部分都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该方法是信息系统学科研究的主流方法。Vessey和Ramesh发现1995-1999年间实证研究的文献占比达到72.9%,闵庆飞等发现2000-2006年间实证研究的文献占比高达94.3%。随着信息系统学科的成熟,实证方法更加具有严密性。

早期研究的理论模型多采用基于截面数据的静态模型。Lee等统计了1989-2003年间的101篇信息技术采纳文献,发现仅有13篇应用了纵向研究方法。然而信息技术的采纳是一个动态过程,静态模型并不适合,纵向研究方法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这种按时间点收集数据的方法,学者们发现,不同时间点上各个变量的影响作用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例如,随着信息系统使用时间的增加,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的影响会逐渐减弱。Bajaj和Nidumolu首次建立了研究信息技术采纳的纵向动态模型,在技术接受模型中引人了反馈环节。取得了实验数据的有效验证。期望确认理论(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Theory)和重复行为模式(Repeated Behavioral Pattern)的引入,更好地解释了信息技术采纳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用户行为意向受到用户感知影响作用的变化。

四、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总结近年来学者们在信息技术采纳研究领域的新成果,结合当今中国及世界通信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笔者认为,注重信息技术采纳的应用研究、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和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完善工作是当前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在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采纳在推动教育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在教育应用方面的研究.Jan和Contreras研究了大学信息技术采纳的应用,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对接受网页信息的影响作用大,学校应该持续不断地培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Park等研究了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系统的行为意向,发现在移动学习系统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对移动学习系统的态度、所学专业和主观规范。Tarhini等研究了欧洲高等教育系统中基于网页学习的系统用户接受情况,结果显示,对用户来说,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规范、工作生活质量、计算机自我效能和便利条件都对学习效果起重要的正向影响作用。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研究,Grover预测了在线健康教育播客用户接受情况,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和兼容性是用户采纳在线健康教育的正向影响变量。Lin基于内科医生视角.调查研究了信息技术采纳的文化差异,发现高权力距离比低权力距离对主观规范的影响力更大。Garavand等研究了伊朗一家教育医院对图片归档和通信系统采纳问题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是采纳该信息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Park和Kim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移动云服务的采纳,发现用户对移动云服务的采纳主要取决于感知移动性、连接性、安全性、服务和系统质量,以及满意性。Park等随后又建立了社会化网络游戏的采纳模型,研究发现移动社会化网络游戏玩家采纳意向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仅包括感知娱乐性和有用性,还包括感知移动性、感知控制和技巧等。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中国问题成为跨文化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新热点。对文化的地区差异性尤其是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对于网络公司来说,吸引新的用户和保持住现有用户都非常重要。Shih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对中文门户网站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兼容性、相对优势、复杂性和感知娱乐性等网站特征对每个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网站的兼容性。而男女用户受到门户网站不同特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男性用户受相对优势的影响更明显,而女性用户则受网站感知娱乐性的影响更大。Lu等研究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移动无线互联网络采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中国大陆用户而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无线环境的信任和便利条件状况。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无线互联网络企业建立提高用户接受无线移动商业服务的可靠策略。此外,基于中国文化特点和以中国移民消费者为对象的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研究都有所开展。Lee等研究了技术信息对新西兰华人移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发现技术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产品感官特性的不足,尤其是对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消费者影响力更大,并建议食品制造商家可以重点关注以信息技术为卖点的商业模式。

第三,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完善工作仍在不断进行。Abdullah和Ward通过对常用扩展变量的分析,开发了一个电子学习通用扩展技术接受模型(General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Learning)。确定了学生对电子学习的预期受到自我效能、主观规范、感知娱乐、计算机焦虑和经验这些变量的影响。Lee等的研究将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了综合。Venkatesh等对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进行了扩展。Grover对在线健康教育播客用户采纳行为问题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了感知易用性和兼容性等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健康教育技术接受模型(Health Educ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Boontarig等通过对在线社会化网络中健康信息采纳问题的研究,建立了一个信息技术采纳和使用的统一模型,克服了以往的研究仅侧重技术采纳问题或信息采纳问题中某一方面的缺陷。在未来,针对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理论上的完善,将信息技术采纳普遍理论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实践相结合,开发和建立更加符合实践应用意义的研究模型,完善信息技术采纳理论,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重要方向。

(责任编辑:邓菁)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研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工程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