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文化』润泽信仰的种子
2016-07-25何珏
何珏,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从1988年走上讲台,就走到了星星火炬旗帜下。她担任过佛山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四所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多次获得佛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两次被评为广东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现被聘为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导师团导师。在工作中,以“童文化”为理念,创新发展,努力使自己由活动型、经验型辅导员向科研复合型辅导员转变,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在她的带领下,同济小学少先队工作出色,成为“广东省首批红领巾示范校”,学校大队部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
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一校两校区,共有56个中队。在“童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走出了少先队特色发展之路。“童文化”就是以童为本,童心育人、童趣导人、童梦励人、童真做人,注重从儿童立场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童文化”活动,营造一个自由、自主、和谐、快乐的少先队文化,给队员最快乐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一、注重活动的儿童化和本土化
少先队活动其魅力之一在于参与就是一种快乐。拓宽活动的领域,促使少先队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同时关注活动的教育内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使队员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内化做人做事的道理。学校少先队活动凸显儿童化和本土化,让信仰的种子根植于队员们的心中。
“绿苗苗队前教育营”是学校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以“绿苗苗队前教育营”为阵地的队前教育活动坚持了十八年。每年在少先队建队日那天,由大队部组织队前儿童加入“绿苗苗队前教育营”,建立队前教育的阵地,邀请高年级的队员担任“小辅导员”。“绿苗苗队前教育营”有六个“有”:“有宗旨、有基地、有机构、有口号、有标志、有团歌”。“小辅导员”们围绕着“六知、四会、一做到、一实践”给队前儿童上队课。在“绿苗苗队前教育营”里,“小辅导员”带领弟弟妹妹们学队的知识、唱队歌、读誓词、呼号,手把手地教他们系红领巾,一起做游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少先队信仰的种子,争当光荣的少先队员。而作为“小辅导员”的老队员们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此项活动,得到了省团委、少工委等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正如省团委书记池志雄同志到学校调研时提到的:这样的队前教育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初步形成课程化,活动形式新颖、具有亲和力,值得推广。
“行通济”是佛山最具特色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行通济,无闭翳”这句俗语在佛山尽人皆知,它的意思是说,在元宵节走走“通济桥”,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行通济”这一民俗活动寄托着佛山人民的美好祝愿,并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献爱心、捐善款万人行活动。
今年的元宵节大队部就以“温爱佛山 通济天下”为主题举行了“行通济,爱善行”活动。学校大队部在活动前做了动员,让全体队员完成“行通济 快乐六个一”的元宵节作业:做一只“快乐小风车”、与家人一起快乐过元宵节、了解一下“元宵节”与“行通济”的习俗、唱一唱童谣歌谣、写一写新年的愿望与祝福、准备一份利是钱捐款。元宵节那天全校师生在校旗、队旗的引领下,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唱着快乐的童谣,浩浩荡荡地走过通济桥。走过通济桥后,队员们纷纷捐出自己的利是钱,做善事。行通济活动不仅使队员们亲身体验了本土文化和身边的民俗文化,更受到了深刻的爱心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二、着力主题教育与体验活动相结合
多年来,学校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体验,使活动形成系列化和常态化。
陈铁军烈士是佛山儿女的骄傲。每年清明节,两个校区共三千多名师生,在仪仗队的引领下,步行来到铁军公园,举行“缅怀先烈 追寻梦想”大队主题队会。在铁军烈士塑像前,队员们向烈士献上花篮,表达无限的敬意,那一句句铮铮的誓言、一朵朵洁白的花儿,表达了对先辈们的无畏与奉献精神的敬仰。通过活动,队员的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校大队部在中秋节一直坚持开展“中秋的月 绿色的梦”月饼盒回收活动,收集废弃的月饼盒,进行分类回收,培育绿色文明理念。月饼盒回收所积攒的款项,将用于组织队员与百年老校南海区海寿小学的师生一起开展“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两校队员们一起玩陶泥、创作涂鸦墙,参观太空种子种植基地,悄然地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三、推行快乐微课程
为了防止少先队活动的“虚化”,学校把少先队活动时间列入学校课表中。主题大队会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中队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大队、中队活动记录簿。学校开展少先队员的平安自护行动、科技创新活动、艺术展示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阵地,推行快乐微课程。
学校大队部一直注意渗透科技文化,成立了“童童科学院”,由队员担任院长和理事,致力培养队员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童童科学院”科技实践日活动中,队员们在操场上设立擂台,分年级、分项目进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向现场的擂主挑战,家长们也可与孩子一起参加,体验探索科学的快乐。
2013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大队部联合音乐科组成了“乐乐铜管乐红领巾社团”,为队员开拓了展示自我的童梦舞台。在短短3年时间里,队员们通过辅导员老师的专业指导、自己的艰苦训练、团队的快乐合作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喜获2014年全国第二届中国青少年优秀鼓管乐队展演优秀组织奖、全国金奖、最佳演出奖、最佳指挥奖,佛山市第二届中小队员器乐比赛(小学组)金奖,并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中小队员器乐比赛荣获一等奖。“乐乐铜管乐红领巾社团”正是同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在“童文化”的引领下,搭建的童梦舞台,让队员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童乐飞扬,童梦展翅。
坚持开展以“童文化”的少先队活动,让孩子们的童年处处绽放绚烂的笑脸。在活动中,让每一位铺导员和队员都感受到在少先队组织里被重视的温暖,在充满关爱、信任、和尊重的环境中,体验自己独特的价值,深深感受到少先队工作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