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抽吸加横向搔刮法与大汗腺剪除法治疗腋臭的回顾性分析

2016-07-25张芳孙玉峰娄欣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微创手术病理

张芳 孙玉峰 娄欣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的抽吸搔刮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9例患者(138侧腋窝)按不同时间分为抽吸搔刮组34例和大汗腺剪除组35例。术后随访手术效果和伤口愈合情况。抽吸搔刮组取搔刮后的皮肤切取全层厚度,送常规病理。结果:术后随访6-17个月(平均13.6个月),抽吸搔刮组68侧腋窝治愈率(0级1级)91.2%,甲级愈合89.7%,乙级愈合7.4%,丙级愈合2.9%,大汗腺剪除组70侧腋窝治愈率(0级1级)92.9%,甲级愈合54.3%,乙级愈合37.1%,丙级愈合8.6%。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搔刮组伤口愈合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搔刮组复发2人,二次手术行大汗腺剪除法,效果良好。病理结果显示:切取物为全层皮肤,含有小汗腺、皮脂腺,不含大汗腺。结论:相比较大汗腺剪除法,采用纵向抽吸加横向搔刮治疗腋臭,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次腋臭根治手术的第一选择。

[关键词]抽吸;搔刮;腋臭症;病理;微创手术

[中图分类号]R758.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4-0026-04

腋臭症是由腋窝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后经细菌分解而产生的特异性臭味。可影响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影响生活和工作。2014年1月-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整形外科门诊采用纵向抽吸加横向搔刮的方法治疗腋臭34例,2013年同期采用腋窝皱襞切口大汗腺剥除术35例,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9例。男性21例,女性49例;年龄14~38岁,平均22.3岁。64例直系亲属中有腋臭发生,65例同时伴有湿润耵聍,其中19例曾外用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无手术或激光治疗史,无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局部化脓性感染;出凝血时间正常。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和时间分为抽吸搔刮组(34例)和大汗腺剪除组(35例)。

2手术方法

2.1抽吸搔刮组

患者仰卧,双手抱头。保留腋毛,标记手术范围为腋毛边缘外10mm;在远端近上臂处做5mm长的横向手术切口。术区常规消毒铺巾,250m1NS+2%利多卡因15ml+肾上腺素0.25mg,行肿胀麻醉,每侧100~120ml。其中近端靠内侧胸壁处,皮下层连接紧密,需同时深层注射。紧贴真皮层,在皮下脂肪浅层,2.0mm的三孔脂肪抽吸管在负80kPa下抽吸孔向上纵向(顺术区长轴)扇状抽吸。至皮肤厚度3.0~3.5mm。在负压80kPa,用特定的负压搔刮匙(图1),改以横向搔刮为主,刮匙端轻轻上挑,搔刮至皮肤厚度1.5mm左右(图2)。抽吸口放橡胶引流条,并缝合一针。术区长度大于12cm,需做附加口。术后无菌包扎,“8”字绷带固定。术后2d拔除引流,术后7d拆线,术后2周内减少肩关节活动。

2.2大汗腺剪除组

术前备皮,取双上肢外展位。标记范围为腋毛范围外5mm;顺腋皱襞处选择两条平行的隐蔽的切口线,切口长3~4am。0.5%的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的肿胀液每侧45ml做局部麻醉。于毛囊深层做术区内锐性剥离,眼科剪剪除汗腺组织至皮瓣为全厚皮片厚度(明显薄于抽吸搔刮组钝性搔刮后的皮肤厚度)。缝合皮肤,“打包样”堆砌纱布固定,“8”字绷带双肩加压固定。严格制动1周,术后7d~9d拆线。

2.3病理检查

从抽吸搔刮组患者中随机抽取5人,手术完成后,取其术前较重的一侧,取大小10mm×2mm的搔刮后全层皮肤组织,送常规病理。

2.4术后评估

根据Park和Shin的方法,进行评估。将腋臭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0级:腋窝部在任何条件或环境下都不会散发特殊臭味;1级:仅在重度体力劳动时,腋窝部散发出20cm内才能闻到的轻微臭味;2级:一般体力活动或日常行为活动即可引起腋窝部产生较强烈的臭味,约1_5m内即可闻及;3级:安静状态时于1.5m外即可闻到特殊臭味。因此达到0级或1级均可认为已被治愈。

2.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间治愈率和伤口愈合情况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效果评估见表1。用x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3,P>0.05)。抽吸搔刮组2例患者因术后效果不满意,于术后6个月,行顺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剥除术,术后效果良好。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见表2。用x2检验分析,两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1.545,P<0.05),抽吸搔刮组伤口愈合情况更佳。抽吸搔刮组术后切口89.7%Ⅰ期愈合,切口瘢痕细小,外观上不明显;7.4%有切口部分糜烂,系搔刮过度或包扎不牢致内层纱布移位,摩擦腋窝正中切取病理的伤口,经2~3次换药即可愈合;2.9%出现皮肤坏死,系术中搔刮过度所致,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完全可以避免。大汗腺剪除组切口I期愈合率54.3%,切口为线状切口;37.1%出现切缘处伤口糜烂或皮下血肿,导致伤口裂开或坏死,愈合时间9~40d。抽吸搔刮组术后2d拔除引流条,见引流量在2~5ml,为淡红色的液体,性状同吸脂术后引流。无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发生。所有患者腋毛和排汗量明显减少。术后1月出现局部皮下发硬,腋窝有紧缩感,术后3~6个月恢复。从取病理组织后的切口,窥看真皮下形成一均匀腔隙,有少量纤维条索连接真皮层和皮下,翻转见真皮深面光滑,未见颗粒状的大汗腺。两种方法比较,搔刮抽吸法优点更多,见表3。有报道切口越小,大汗腺的清除率也随之降低。抽吸搔刮组5例病理标本显示:切取物为全层皮肤,含有小汗腺、皮脂腺,不含大汗腺(图3),客观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4讨论

药物治疗腋臭效果有限且时间短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大汗腺的整体切除。虽然该方法效果肯定,但切口裂开、血肿等并发症仍难以避免,术后3~4cm长的手术瘢痕,部分患者仍不能接受。最优选择就是以最少的并发症,取得同等或最佳的治疗效果。我科利用脂肪抽吸管和特制的负压搔刮匙(刮匙为纵行孔洞,侧向搔刮效率更高;刮匙头翘起,原位搔刮有效,能防止过度搔刮),采用负压下纵向浅层抽吸和横向搔刮的方法:①确定手术范围,通常手术范围为腋毛范围外5mm,顺腋皱襞切口在追求小切口的同时,限制了对周边细小毛发区域的处理,使该部分成为复发的来源;而抽吸搔刮法手术范围可扩大至腋毛范围外1cm,手术范围足够大,复发率低;②抽吸采用三孔的脂肪抽吸管,针孔朝上;利用抽吸管钝性分离腔隙,而非组织剪进行锐性剥离,术中出血少,不需止血,术后引流液性状同抽脂术后,术后无血肿发生;针孔朝上,抽吸层面为真皮深层和皮下层之间;大汗腺分泌部位于皮下脂肪层,略深于毛囊,导管部开口于皮脂腺的上方即位于真皮中层:而位于真皮深层的汗腺必须通过负压搔刮的形式予以去除;③采用横向的方法搔刮效率更高;搔刮完毕的标志有:皮肤被吸入刮匙内且厚薄均匀,皮肤偶见针尖样出血,用无齿镊可轻松拔毛:过度搔刮(负压过大、刮匙头过度上挑、皮肤过薄)不会增加手术效果,反而会引起皮肤坏死;文献报道,脂肪抽吸机负压超过0.5大气压即可将脂肪组织及毛囊撕脱,本组采用负压80kPa,安全有效。

综上,本组纵向抽吸加横向搔刮的腋臭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手术范围足够大;脂肪抽吸管纵向钝性分离真皮下腔隙;特制的负压刮匙横向适度搔刮;术后引流并加压包扎。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美容效果极好,患者更易于接受,可以作为首次腋臭根治手术的第一选择。

编辑/张惠娟

猜你喜欢

微创手术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病理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善找茬能断案的病理检查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