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EGP与ESP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2016-07-25壮蓉张文娴
壮蓉 张文娴
摘 要:本文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EGP与ESP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可能性及必要性,重点从课程构建、师资培养、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阐述了实现二者相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EGP;ESP;教学模式;高职英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升,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职业需求等方面的竞争力变得尤为迫切。为顺应形势变化,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将EGP(普通英语)与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有效的途径。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院校仅将ESP课程设为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并且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估体系。
2.师资配备不合理。大部分专任英语教师主要承担的还是EGP教学任务,ESP教学任务则由各院系专业课教师承担。这些专业课教师大多没有语言教学经验,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把重心放在词汇掌握和资料的翻译方面,忽视了对语言基本特征和普遍规律的讲解,不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旧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而且ESP课程多为大班合堂教学,实践训练机会少,这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英语教学EGP与ESP模式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高职教育应该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及实效性。
ESP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和需要开设、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因此,ESP教学无论是对于提升学生英语水平,还是满足专业和社会需求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EGP 和 ESP 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两个组成阶段,是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它们相辅相成。EGP是基础层面,重点是掌握通用语言知识和技能;ESP是提高层面,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过去那种单纯的EGP教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而抛开EGP教学一味地追求ESP教学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将EGP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EGP与ESP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1.课程构建。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专业特征、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将英语教学从语言基础和专业应用两个方面分级别、分层次来设置课程。例如,第一个学期以EGP教学为主,巩固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第二学期则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共性和实用性的选修课,如职场情景英语、英语实用文体写作等,作为向ESP课程的过渡。二年级的时候则可以针对各个专业开设相关的ESP课程,并适当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让学生边学边用。
2.加强师资培训。一名合格的 ESP 教师既要具备坚实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教学经验,同时又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并精通该专业的语言特点。为了更好地用专业系统知识来驾驭教学内容,英语专任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深化教学内容。学校也应该给教师多创造进修的机会,鼓励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去企业挂职,或者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者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为EGP与ESP的衔接做好人才的准备。
3.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案例讨论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等,让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将英语学习延展至课外,帮助学生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单词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真正地使用英语,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增强社会竞争力。EGP和ESP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吴进业.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欧阳志群.高效ESP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
[3]张海英.EGP与ESP的教学现状及衔接途径[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3).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化科类课题“高职英语教师的ESP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15WD45)。
作者简介:壮蓉(1972- ),女,任职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与外语教学。
张文娴(1983- ),女,任职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