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文化景观遗产分析
2016-07-25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王 君(南京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钟山文化景观遗产分析
王 君(南京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钟山文化景观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关于文化景观遗产的相关定义,它是“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在遗产特性方面,同时具备“设计的景观”、“关联性景观”等特征。本文主要探讨钟山文化景观组合的文化内涵、历史节点、艺术特征,判定其遗产性质,研究其中人与自然共同的作用;从山水与城市、自然与人文、绿化与建筑等方面分析钟山文化景观遗产诸多类型景观元素和谐统一的内在精神特质。
钟山文化景观;遗产性质;组合分析
钟山位于古都南京东部,是宁镇山脉最高峰头陀岭所在地,又名紫金山,山的南北分别有燕雀、玄武两大名湖,山体之上有琵琶湖和紫霞湖,南坡平缓广袤,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山水。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它注重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诸葛孔明以“钟山龙蟠”与“石头虎踞”相对应①《建康实录》卷二,“黄武八年(229年)秋九月,帝(孙权)迁都于建业”条注文中引《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见:唐.许嵩撰.建康实录 [M].[金陵全书乙编1].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8:53-55。,极写钟山之形胜。定都于南京的历代帝王钟情于此,他们在这里修建陵墓庇佑子孙,筑坛以祈上苍;修道真人、佛教僧侣亦乐于在此开辟洞府、营建寺院。上至三国,下至民国的遗迹代代积累,其中孙权陵墓、东晋诸帝陵寝、南朝北郊坛、明孝陵、明初功臣墓、灵谷寺无梁殿、中山陵等建筑遗迹得以保留并延续至今,遗产得以形成。
钟山文化景观内所包含的明孝陵本身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而从整个钟山遗产构成来分析的话,定义成文化景观遗产更为准确,2004年,南京市规划局规划文本《南京市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旅游区整治概念总体规划》②南京市规划局委托,易道EDAW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制作.南京市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旅游区整治概念总体规划.2004。中,明确提出将以“申遗”为目标,把钟山风景区作为文化性景观来对待。针对遗产的申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所所长陈同滨在《文化景观申遗:潜在的文化遗产项目》一文中介绍:“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的相关专家指出,可能越来越多的提名遗产已经不再是伟大的杰作,其影响力常常来自很多方面,这就使得人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这反映了文化特殊性和地区特点。”[1]并指出:“一种单一的文化遗产要转换为文化景观时,必须在原来的遗产类型价值上,或增加人地关系的价值、或增加包含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文化’因素。”[2]文化景观遗产相较其他类型遗产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互动后所产生的效能,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这些效能体现在景观之间的排列组合,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人类生活方式的演变等诸多方面。就钟山文化景观遗产而言,应把钟山景观置身于人类文明在古城南京的发展脉络中去分析,山、水、平原在此有机结合,“天人合一”思想下宗教信仰、风水荫庇、文人归隐与钟山形胜的和谐统一,人类活动轨迹与大自然高度融合。把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建筑放置于钟山自然环境去思考,建筑组合在人与自然共同作用下与山形地貌有机结合,植被与建筑在此和谐统一。
一、山、水、平原的有机结合
将钟山文化景观置身于人类文明在古城南京的发展脉络中去分析的话,首先要分析钟山与其他山脉,以及玄武湖、长江、秦淮河流域和金川河流域两处冲积平原的有机组合,从而产生了南京区域内的建城与建都,从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始,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建城史。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城市的选址,要么在高山之下,要么在平原之上,寻找最佳山体作为城市的依托,山乃气之源,建城时有意识地将山包在城中,其中特别注重对山的运用和处理,古代建城一般都要靠山、依山。山林的存在使得城垣的修筑会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天成的山势,影响城墙的走向,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山体的选择要草木繁茂,色泽清幽、甘泉凛冽、石质润泽,除了主要山体之外尚需有山丘和地势的变化,有背景和空间的围合,使之左右庇护,方有助于丰富空间层次,而不使山体孤立。南京钟山与石头山共同构成的“龙蟠虎踞”的城市格局以及城内诸山所形成的藏风聚气的风水结构,《江南通志•江宁府图说》有详细的描述: “其地东控京口,西接历阳,南距宛陵,北接天长。武侯谓‘龙蟠虎踞’,朱子亦言。山民山之脉,东尽于建康。山之所至,水亦会焉。钟山之左挟层峦而绵亘迄于西南,大江之右经石头而朝宗出于东北。山水相环,中开宏衍。依北山以作镇,凭牛首而为网,秦淮绕其阳,后湖荡其阴,磅礴扶舆,蕴藏灵懿。盖东南之壮丽,无过于此者矣。若乃襟带淮海,控瓯闽而引荆楚,北通梁宋齐鲁之郊,洵水陆之总口也。设制府以辖列郡,宿重兵以资弹压,经纬之方得地利焉。”[3]对于南京的山水构造而言,钟山及其之脉是其中最重要的山体,通过历代城郭图(3)与图(1、2)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钟山作为整个南京历代城池的坐山所在,在城市构建中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与周围诸山围合形成都城建制的重要屏障。
图1 理想风水格局(来源:于希贤、于涌.中国古代风水的理论与实践一一对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再认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
图2 南京风水格局(来源:张弓. 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山水限定因素考量[D].清华大学,2006)
南京城西北沿长江一带及东南方向都为丘陵地形,对城区形成三面围合的地形走势。域内小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秦淮河、金川河流过,提供便利的水源。从更广义的地理形势讲,南京位于长江的中下游区域,往南有广袤的平原,南京位于平原边缘,向东距离长江入海口只有三百多公里,北控中原,南制闽粤,西扼巴蜀,东临吴越;再者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置,是南北、东西水路交通与陆路交通的交汇之处。具备古代建立都城所要的政治、军事、经济、物产、地理、交通等各方面要素。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皆在此建立都城。其中,明代南京有宫城、皇城、京师城和外郭四重城墙,京师城城墙沿钟山而建,为都城市民集中居住区域,外郭土城将钟山主体山脉包围在内,沿各城门驻扎军队,是防御线,郭内土地又为京师城日常供应提供补给。宫城与皇城则位于外郭一线的中央位置。钟山作为建城所依靠的最主要山脉,既是古都建城的天然屏障,为城市空间提供有利的支撑,为古都提供了防御保障,又满足市民文化休闲、景观园林的多种需求。
图3 历代城郭互见图中钟山的位置(清.史学海.六朝故城图考[金陵全书乙编3].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316,317)
图4 南京城墙四重环套格局(来源:网络)
二、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
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是形成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原因。钟山文化景观的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建筑序列与山形地势的有机构成,人类活动轨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原本的景观效应成倍数放大。
明孝陵建筑序列与钟山自然环境结合的可谓巧夺天工,堪称完美。起于山脚下马坊,沿山势缓缓而上过大金门至碑亭,进入神道序列,神道蜿蜒曲折绕梅花山而行,巧妙地与其后取直的陵墓主体建筑部分构成北斗形状,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地象天的特征。自文武方门起,地势上升趋势开始明显,每过一个建筑物都会提升一定的高度,主体建筑的形制规模也各有不同,逐步推进,在方城明楼达到建筑的高潮。碑亭、享殿、明楼等建筑之前都有台阶,朝拜者持仰望之姿,凸显皇权的威严。整个建筑序列互为表里,层层相扣,强化了陵寝建筑的纵深感、隐秘特征。整个陵宫处于钟山最高峰之下,最后的宝城宝顶部分与玩珠峰山丘也完美结合,成为一体,既是山冢,又是陵墓,周围有山水环绕,形成天然的拱卫、环抱、朝拜之势,建筑物与自然组合堪称完美,景观效应也被无限放大,陵墓建制自然山水环境达到了高度和谐。
图5 明孝陵宝顶(来源:中山陵园管理局)
图6 自博爱坊起层层推进之势(来源:中山陵园管理局)
中山陵在借助自然地势方面与明孝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陵墓从空间布局、轴线关系、色彩选择、建筑节奏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作为文化景观的要素特征。陵墓由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祭堂、墓室、花园等建构筑物组合而成,建构筑物本身间的排列组合张弛有度,建构筑物从南到北、由低到高形成有秩序的次第排列顺序,依山就势构成一个自然开阔的斜面,以石阶串联的墓道沿钟山南麓山坡向上推进。地形地势在整个陵墓建筑构思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升的趋势中陵墓庄严巍峨的气势呈放大形态展现于人们眼前,祭奠者拾阶而上的过程,可以逐步感受到整个中山陵的开阔、明朗和宏大。如果中山陵是建于广袤平原之上,其景观特色将会大打折扣。
三、植被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图7 明孝陵神道石像生(来源:中山陵园管理局)
图8 秋季明孝陵(来源:中山陵园管理局)
植物与建筑是文化景观中重要的实体要素,二者之间的和谐、融洽、统一对于景观风貌的整体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组合的优化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钟山之上建筑与植被之间高度和谐统一。分布其中的建筑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历史背景、空间尺度、色彩符号,通过植物景观合理的营造使得植物和建筑巧妙融合,互相映衬,而不再是两个割裂的景观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建筑体量与植被形状的和谐;不同植物种类在不同建筑之间的调和;建筑颜色与植被色彩的搭配,从而形成钟山宁静、幽远、深邃的景观风貌。
因钟山多纪念性建筑之故,在名人墓葬处的植物景观均为规则式,充分突显景观的凝重、庄严氛围,体现纪念性的景观主题。如明孝陵、中山陵建筑体量庞大、布局严整,所以多选择圆柏、铅笔柏、柏木等树姿雄伟的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以调和建筑形制。钟山西北坡的常遇春、仇成等明代开国功臣墓景观,为增加墓葬的庄严肃穆感,种植竹林,形成竹海公园,竹林幽幽,掩映墓前的墓道、石人、石兽、望柱等文物遗存,建筑物在植物的掩映下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而像红楼艺文苑一类景观,建筑体量相对较小,为显示古典园林建筑的精巧秀气,多以垂柳、梅花、日本樱花为主配置。植物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不同色彩在植物与建筑的搭配中起到不一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色彩的冷暖感、饱和度、轻重感和距离感等方面。明孝陵、中山陵周围为体现建筑的庄严,以种植颜色较重的植物为主;石像路则种植榉树、银杏、枫香等颜色变化比较丰富的植物。
图9 音乐台秋景(来源:中山陵园管理局)
明孝陵整体色彩为“天玄而地黄”[4],周围植被种类丰富,随着季节的变化,烘托建筑的气氛也相应发生变化,给人不同的感官感受,也重新演绎了明孝陵的景观特征。春天金碧辉煌的庑殿顶配以偏暖色系的树头新绿,春意盎然;夏天郁郁葱葱中红黄凸显;秋天石像生深沉的灰色佐以层层叠叠颜色丰富的缤纷落叶;冬天则赭红色殿墙映衬腊梅、白梅,肃杀中透着新生的意味。人与环境巧妙而艺术的结合,使明孝陵成为明清帝陵建筑的典范之作。
音乐台是市民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场所,具有安静、舒适的空间环境。音乐台的建筑、植物之间非常注重合理搭配,营造出统一有序的观赏效果。音乐台主体建筑以冷灰色调为主,植被配置用高大乔木形结合休闲草坪的组合方式,形成了整体的围合空间。密林中种植银杏、枫香等秋色叶树种,草坪处搭配颜色较为丰富的植被,如迎春、白玉兰、桃花、栀子、紫藤、紫薇等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色彩。秋季俯瞰音乐台,枯黄草坪与冷灰台阶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周围植物层林尽染,建筑与植被共同组成动人秋景(图9)。春季则百花怒放,夏季则绿阴如盖,营造出轻松愉悦、富有朝气的氛围,非常适合森林演唱会等娱乐活动,植物与建筑的和谐在此有很好的体现。
四、“天人合一”思想下多种元素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先人非常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以此作为对待自然环境关系的基本态度,人的行为应该“象天、则天、顺天、应天”,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按自然规律办事。这与文化景观遗产所依据的标准有着相似之处,钟山之上的宗教建筑、墓藏陵寝、园林景观无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它们与钟山自然环境高度融合,正是像天、顺天,把握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存的典范。体现出集宗教信仰、风水荫庇、文人归隐于一体的关联性东方文化,为钟山由自然遗产转化为文化景观遗产增加了“包含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文化因素”[2],钟山素有“紫气东来”①钟山因受季风影响,春、夏、秋三季皆以东南风为主,同时带来很大的降雨量,雨过之后又会有晴天,阳光照耀钟山之巅的岩石会发出紫金色光芒,水汽蒸发,紫雾袅袅,久而不散,所以在晋元帝渡江时,“有望气者云:‘钟山上紫气时时晨见’” 见:张铉.至正金陵新志[M].[金陵全书甲编5].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11:15。之说,天然的地理形胜吸引人们在此养生、悟道,在钟山产生了原始的宗教文化观念。钟山见证了江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蒋子文神发展始末,道教的南传与发展历程,以及南京作为南朝梵都的兴盛过程,并引发了宗教信徒在钟山之上大量的修建寺观庙宇景观的实践,仅古刹先后就有70余所②“钟山有寺七十所”见明.葛寅亮.金陵梵刹志:卷3. 大刹钟山灵谷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86。,这些寺庙、道观建筑及文化在钟山上一直延续沉淀。钟山至今仍有灵谷寺、定林寺、紫霞洞等多处宗教遗存。
受荫庇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钟山风水绝佳,死后葬于此,可以庇佑子孙。明孝陵所在独龙阜是吴大帝孙权埋葬地,也是南朝梁代皇帝萧衍和宝志和尚选定的“风水宝地”。这些陵墓与自然山势相结合,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地象天理念,构成钟山景观的独特文化内涵。
钟山是文人归隐的乐园,沈约治郊园,王安石居半山园,所造园林皆朴实自然,与山水间臻于和谐。时至今日,钟山依然是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是南京天然休闲氧吧,“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在钟山之上依然有很好的体现,强调人与自然亲近、共生、共存的思想在当今钟山可持续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钟山文化景观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文化景观遗产的相关定义:“它们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5]是“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6],在遗产特性方面,同时具备“设计的景观”、“关联性景观”③《操作指南》把文化景观分为“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三种类型。1、有机进化之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历史事件、任务或活动的依存景观环境,其进化过程已经完结,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区别于其他景观的显著特点。2、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被场所的使用者通过行为塑造而成的景观,它反映了所属社区的文化和社会特征,在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且其仍在进行自身演变,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3、关联性文化景观,包含了对环境的阐述和欣赏方式,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突出普遍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主要特征。”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56.的特征。明孝陵建筑群、中山陵建筑群就属于典型的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纪念性景观,同时二者又与环境密切联系,因山为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并兼具墓葬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的延续性,从这个角度上讲,亦属“关联性景观”。就整个钟山文化景观遗产而言,钟山的自然形胜与“龙蟠虎踞”的城市空间格局;丰厚的宗教古迹、六朝诸帝陵墓遗址与明孝陵、中山陵建筑群;钟山的园林景观与特色植被四个组合要素之间的组合也呈现出强烈的关联性文化景观特征,因为钟山的自然形胜与城市结构关系,所以产生了养生、修行、悟道、建寺、造园、祭祀、修陵、筑城等一系列有关联的人类活动,从而有了诸多建筑景观与历史遗存,景观的特性影响了钟山的植被特色,这些活动又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南北文化的交融和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封建文明的逐渐高潮,意识形态由“皇权至上”向“崇尚民权”的过渡,随着政治体制改变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
[1]陈同滨.文化景观申遗:潜在的文化遗产项目[N].人民政协报.2010,5,20.
[2] 陈同滨.中国文化景观的申遗策略初探[J].东南文化. 2010(3):18-23.
[3]江南通志·江宁府图说[EB/OL]四库全书电子版.
[4](商)姬昌周易[M].宋祚胤,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6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73.
[6]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56.
(责任编辑:梁 田)
J502
A
1008-9675(2016)03-0097-05
2016-02-25
王 君(1985-),女,山东青州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