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规划建设中地质地貌条件的合理利用
——以永安市为例
2016-07-25林蕙灵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林蕙灵(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浅析城市规划建设中地质地貌条件的合理利用
——以永安市为例
林蕙灵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永安地区是福建省地层分布和出露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从下古生界到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本文对燕溪观测点、大湖石林观测点、桃源洞观测点的地质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燕溪流域的规划开发设想及磷隐石林和桃源洞的旅游开发设想,并对永安市区的规划建设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永安;观测点;地质现象分析;开发设想
1 永安市自然地理概况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的中断,闽中大谷地南端,沙溪河中游地段,东经116° 56'~117°46',北纬25°33'~26°13'.永安地区属华南地区比较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以上,最高气温达41℃,最低气温为-7.6℃.全年以7月份气温最高.全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1700毫米,气候湿润.一般三月至六月为全年的雨季.永安地区是我国华南区比较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全区山脉连绵起伏,一般高程在800米至1100米以上.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区河谷水系十分发育,主干河流为沙溪,上游称九龙溪,支流称文川溪,其他大小河流沟谷遍布全区,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永安地貌为多山地、丘陵、盆谷,平原狭小,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山地、丘陵多(占90.87%),盆谷、平原少(占6.23%),九龙溪横贯东南.
2 各观测点地质现象分析及规划开发设想
2.1 燕溪观测点
(1)燕溪观测点地质现象分析
南塔以东300米第四纪堆积物观测点(燕溪下游)、黄历第四纪堆积物观测点(燕溪中游)、桂口组站取水口观测点(燕溪中游).
南塔观测点为第四纪的堆积物,厚度约为3-4m,分为两层:上层的石块较小,下层较大.小的粒径大约有0.5cm-1cm,占80%;大的粒径有30cm,占20%.形状约为椭球体,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大多石块可被击碎,硬度低,碎屑物质含石英、长石等物质.
因为在此发现的石块表面非常光滑,受到的侵蚀不仅强烈且均匀.而侵蚀作用有风力侵蚀、流水侵蚀,而风力侵蚀不可能达到此种磨圆度,故推测其成因为在河谷发育的过程中,河谷的岩石不断受流水的侵蚀,后经地质抬升搬运在此,又受沉积作用形成此种岩石形态.依据是在观测点远处有河流流经.
黄历观测点的土体剖面厚度约为2-3米,分为两层:上层主要由土壤和石块组成,下层大多是岩石.上层岩石磨圆度较差,为次棱状,粒径大约在5-10cm,占40%;下层主要是直径超过1.5m的岩石组成,磨圆度差,为次棱状,占60%.岩石可用锤头砸出粉末碎屑,击碎后可见砾石,颜色以黄、白为主.
推测其成因为在v型谷处下蚀发育较强的阶段经过地质抬升搬运在此沉积.依据是对比于南塔附近的观测点的石块,同样有一定的磨圆度但是较前者差,为次棱状,说明搬运距离短,且附近有河流,为燕溪中上游,更加印证了我们的推测.
桂口站取水口观测点有阶地发育,处于燕溪中游,是河流截弯取直的地方.组成的岩石主要是火成岩.敲击出的岩石断面含紫红色、绿色等其他颜色.呈紫红色是因为含铁离子,呈绿色是含亚铁离子,其成因是因为岩石在一定时期裸露,在适宜的水热条件下还原而成,某些岩石还发现了条带状的石英岩脉侵入,因此推断为火成岩.
(2)燕溪流域的规划开发设想
燕溪流经永安城关至三明市区,长50公里,河床宽度8~50米,水深最浅处仅0.6米,河道比降0.66‰,溪水年平均流量230立方米/秒,航道最小弯曲半径25米,最大流速为2.5米/秒.正常水位时可航行5~10吨木船,可直达福州.1963年以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逐渐代替了航道运输,到1972年,安砂水库大坝截流后,这段航道即断航.
燕溪现在在永安人民的生活中不占据主导地位,航道断航,航运业日渐没落,对燕溪的开发利用已经停滞.我们所到达的桂口水电站,是桂口河曲经过长期的侧向侵蚀作用,形成了曲流颈,曲流颈上游与下游直接形成较大的落差.早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民国政府在此修建全省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然而如今的桂口水电站虽然仍在运营,却不似当年的盛景,河道布满垃圾,散发着恶臭,发电站设施也已陈旧,破败不堪.永安河流的现状不容乐观,城区内河流受到污染,有垃圾漂浮,且河道两边有建筑与河岸争地,影响城市美观.
对于城区内的河流整治应加大力度,清理水上垃圾,禁止排放废水、乱扔垃圾;要制止城市建设与河流争地的情况.
图1 城市建设与河流争地
对于局部的流域的开发,以桂口水电站为例:可以以桂口水电站的历史背景为嘘头,结合本区的河流、铁路等风景,打造一处人文景观.
2.2 大湖石林观测点、桃源洞观测点
(1)大湖石林地表喀斯特地貌观测点、桃源洞观测点地质现象分析
石林景观主要是发育于喀斯特地貌之上,岩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受雨水、流水侵蚀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林景观.经有关专家考察认定,鳞隐石林规模仅次于著名的云南石林,堪称全国第二,有“福建小桂林”称誉.鳞隐石林地下有溶洞,称“冰室”,方圆数丈,可容百人,盛夏入内,暑气全消.室内钟乳千姿百态,饶有情趣.一尊送子观音,立于莲花座上,形象逼真.
图2 霸王别姬
图3 千年等一回
图5 桃源洞垂直节理
图6 桃源洞景观
桃源洞两侧的崖壁是发育完全的岩石,与之前看到的不同,之前的观测点是沉积残留下的堆积物,而这次是岩石.观察到岩层具有水平层理和垂直节理,且岩壁光滑,夹杂砾石;岩层直接有缝隙和小孔.推断成因是先形成后缀的沉积岩层,先是河流侵蚀形成的水平层理,后由流水垂直流经石灰岩完成垂直节理的发育.而其间一些岩石呈紫红色的岩石,粒径较大,推断是含有铁,在干热并不湿的的历史时期沉积形成,在沙溪上游河道两岸形成大规模的丹霞地貌,我们推断这里曾经是永安盆地,在地势低洼处向中心沉积,形成此种大规模的地形地貌.
(2)磷隐石林和桃源洞的旅游开发设想
桃源洞似洞非洞,系拔地而起的山岩,中裂一隙,仅留天光一线.洞口绝壁上有万历年间两郡司马陈源湛所书“桃源洞口”四个大字.桃源洞有一线天、通天亭、观音殿、飞来石、仙人棋盘、跨虹桥、凤冠亭等18景.最著名的是一线天,只见悬岩断壁上一隙通明,全长120米,高40米,宽仅盈尺,最窄处只可侧身而过.徐霞客在游记中称“缝隙一线,上劈山巅,远秀山北,中不能容肩.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
但是桃源洞现在并不出名,虽然桃源洞内的景点丰富,景观壮丽,却因为宣传力度不强,导致景区内游客稀少.对于桃源洞,我认为应该结合永安知名的“笋竹节”盛大节日,多多宣传永安市的自然景观,如桃源洞、磷隐石林等.增添桃源洞景区内人文气息,如增加桃源洞的历史背景、添加解说员等.
磷隐石林景区含有溶洞和地上喀斯特地貌,但景区内疏于管理,“十八洞”溶洞内岩壁上有人为破坏的痕迹,整个景区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差,管理松散,不利于景区的发展.我认为,应该将此景区重新规划,结合当地特色,重新推出这一旅游品牌,打造福建的“小喀斯特”景观,福建人民足不出省就可以欣赏到类似于桂林山水的壮丽景观,还可以带动福建周边省份人民入省参观,带动永安第三产业发展.具体规划可以参考广西喀斯特地貌景点旅游规划,建议把景点扩大,与周围农村合并,打造一个大的旅游景区,休闲与旅游结合,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成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圣地.
3 关于永安市区的开发设想
永安别名“燕城”,市标为“群燕腾飞”雕塑,市树为香樟,市花为含笑.
我认为城市精神文化规划可以从市标、市树、市花入手,大量铺设市标,如建立雕塑;建立含“燕”字的公园;设计市旗挂在公路两边的路灯旁;在水泥地漆上“市标”以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形成城市特色.在行道树的树种选择尽量以香樟为主,花以含笑为主,特别在主干道上和市政府的绿地规划要突出这座城市的特色,还可以在树上挂上小牌子,让人能够知道其中的涵义.
抗日战争时期,永安作为福建省会长达七年半之久,为当时东南抗战文化名城.可以以此为特色建立市历史博物馆和档案馆,增加城市底蕴,吸引游客参观,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永安城市格局以“南商北工”为战略部署,城区以北建设工业园区,有永安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尼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埔岭汽车工业园、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业园区的区位应选择在河流下游,城市盛行风下风向,避开居民区,而高新技术园区应建设在环境优美、人才聚集的地方.城区以南建设购物广场,形成多处商圈,此处建设应合理布局交通网,链接多个商圈并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环境干净和购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028-02
收稿日期: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