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2016-07-25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产教融合

刘 君(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刘君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产教融合和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推崇的一种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校企双方各自的长处,能够保证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好地对接企业的工作过程,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好地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从而促使学校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也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利润,打造出校企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中将以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实现校企共同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引言

相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更多地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算法等的学习来说,软件工程专业更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对于像校内建有寿光市软件园的潍坊科技学院这样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背景的院校开办的软件工程专业,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应照搬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模式,而是应该切合自身发展定位形成具有特色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遵循统一指导性方案的同时应突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特色以及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专业人才。在实践教学中,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选派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锻炼。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考研率和就业率在学院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1 校企共同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建立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对山东省潍坊市软件行业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工作。调研发现,潍坊市各种规模的软件企业有900多家,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中型软件企业有16家。其中,山东环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是通过国家双软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潍坊科技学院飞翔软件产业集团核心成员企业,寿光市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潍坊科技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多年来,聚集了一大批智慧医疗、建设、公安、金融和电子政务等多领域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和信息化专家,构建了雄厚的人才优势和不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分别和潍坊市大中型软件企业签立了3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并聘请软件企业的高级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等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兼职教师。与此同时,安排他们作为专家来校举办软件工程开发与实践方面的报告会,以便切实实现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的提升。

2 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课程体系

在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是核心。从知识的讲解逐渐过渡到技能的传授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产教融合的新形势,这种循规蹈矩的课程体系较为落后,人才培养过程不利于更好地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一定要借助于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课程体系,来改变传统的模式。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特点,结合企业的真实的岗位需求,切实联系软件企业的特点和需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设置并制定教学计划。

2.1 校企共同确定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类别与结构比例

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实践教学。在各个学期都设置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软件编程实验实训、数据库实验实训、网站建设实验实训),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充分的实验实训过程来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同时选派双师型教师和企业高级软件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项目,在真正的项目实战过程中提高实践技能。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类别与结构比例如表1所示。

2.2 校企共同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依据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产教融合的现实需要,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分析,校企共同建立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2.2.1 专业实践

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来深入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软件工程实训中心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包括济南纬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山东高速对标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山东环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睿云评测服务系统建设项目等等。

2.2.2 课程设计

针对整门课程而开设综合性实践项目,如“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动态网站开发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单个课程设计周期为4周,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进行,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按照其能力、性格特征进行分组,在小组内部模拟软件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确定每一个组员的岗位角色,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来感受企业项目开发氛围;另外,采取轮岗和角色体验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软件研发技能、程序编码技能、软件测试能力、软件职业素养等,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对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解和巩固,提升软件开发的实践技能。

表1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类别与结构比例

表2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2.3 综合实践

为了保证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而开设的综合性工程实践项目,包括应用开发综合课程实践、软件工程综合实践(论文)、社会实践等。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都分派导师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校内导师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中期检查、终稿的提交等一系列的理论性的工作,而企业导师则负责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进行真实的项目实践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指导学生相应的技术、编程规范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校企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专业实习的质量保证,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与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鲲鹏IT教育中心、济南纬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洋吉泰科技有限公司、喜星电子(烟台)有限公司、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长期毕业实习协定,实现了顶岗实习,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强化职业工程教育,有效利用各方资源,开展了多模式的校企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山东环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环球冠名班,获得了山东环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几十万元的软硬件捐赠及教育资源,大大加强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通过企业培训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教材及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不但通过了学分考试,而且有部分学生还取得了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4 人才培养效果

自从2008年至今,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生参加校级“飞翔杯”创业创意设计大赛、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共获奖一百余人次,其中获全国大学生信息化技能竞赛国家级奖励也有十余人次。

5 结语

本文进行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并对其中的校企共同整合资源、设计和开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潍坊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作了总结,以供应用型本科院校同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谷 川.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43-145.

[2]邢薇薇,卢 苇.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2,(8):34-36.

[3]方振宇.高校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9-93.

[4]李泽平.地方高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3):128-129.

[5]曾明星,王晓波,周清平,郭 鑫.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07-112.

[6]徐洪智,覃遵跃.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128-130.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96-(2016)-01-0063-04

收稿日期:2015-11-11

作者简介:刘 君(1986-),女,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201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构建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5年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课题“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5zcj053);2015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依托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101)”的阶段性成果

A Case Study on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alent Training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Newly-built Local Universities

LIU Jun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houguang 262700,China)

Abstract:Currently,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has become a greatly admired school-running mode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school-running pattern can maximize both 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ensure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relate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rograms to meet the industry's need,creating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In such a context,this article will take a cas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alent training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gether,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the comm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Wei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Key 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a long-term mechanism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产教融合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 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