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价值
2016-07-25张向臣刘卫华张秀莲
张向臣刘卫华张秀莲
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价值
张向臣1刘卫华2张秀莲1
【摘要】目的 探讨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价值。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38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监测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具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转归。结果 本研究38例患者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占31.6%和68.4%,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与其临床特点无关,且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关键词】急性β淋巴细胞白血病;CD20表达;表达价值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D20 expression in adult 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 Methods 38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atients in this study are its phenotype monitoring and morphology,cytogenetics,molecular biology of leukemia cells,the specific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utcome. Results In this study,38 patients,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accounted for 31.6% and 68.4% respectivel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and gender.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D20 and its clinical features in adul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and the 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little effect.
【Key words】 Acute B-lymphocytic leukemia,CD20 expression,Expression value
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淋巴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异质性差距很大,其免疫学特征在诊断疾病、监测微小残留病、判断预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等方面至关重要,且该疾病主要源于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而CD20表达于正常成熟B细胞及恶性B细胞表层而成为主要的B细胞表面的分化抗原[2]。本研究回顾分析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来探讨其表达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8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38例患者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3.2±3.6)岁。所有患者均为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分析、融合基因及免疫表型监测,均符合WHO的MICM分型标准,随后持续进行随访和预后评估,直至研究结束或患者死亡。
1.2 研究方法
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监测:借助Becti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和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来进行检测,通过CINS/SSC设门识别并幼稚细胞群,且计算各自血病相关抗原的阳性率,阳性率≥20%作为阳性标准,其中,共包括B系、T系、髓系和非系列特异性等细胞群[3]。
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按FAB分型标准;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G显带技术,并根据国际人类染色体命名法进行核型分析和描述;融合基因(bcr/abl)检测采用多重巢式RT-PCR法。
1.3 观察标准
本研究以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为疾病诊断和完全缓解判定标准,且需要进行诱导治疗:应用VDCP±L-ASP方案诱导化疗,并于第14 d或第28 d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序贯应用阿糖胞苷、MOEP、Hyper-CVAD等强化治疗方案,并对症给患者以分子靶向治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以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来分别完成生存曲线的分析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监测统计学结果分析
本研究38例患者中,12例CD20阳性患者占31.6%,其中,男8例,女4例,18~48岁的占7例,49~68岁的占5例;26例CD20阴性患者占68.4%,男13例,女13例,18~48岁的占14例,49~68岁的占12例;CD20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尽管CD20阳性组患者的血小板和骨髓原始细胞平均数值高于CD20阴性组,两组白细胞数量却均大于30×109/L,CD20的表达与髓外浸润、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及是否有髓系抗原表达无关,详见表1。同时,CD20阳性患者中,3例有染色体异常,包括复杂核型、t两种类型,其检出率为30%,4例融合基因(bcr/abl)表达阳性,检出率为40%,而CD20阴性患者中10例有染色体异常,其检出率为68%,13例融合基因(bcr/abl)表达阳性,检出率为4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首次疗程中,CD20在成人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本研究中38例患者均完成首次缓解疗程,CD20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缓解率分别为66.7%(8/12)和80.8%(21/26),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根据首轮治疗的回访来看,CD20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3.3%(4/12)和38.4% (10/26),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属于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根据细胞表层分化抗原表达[4],可分为早前B型、普通B型、前B型、成熟B细胞型,而CD20作为B淋巴细胞分化的主要相关抗原[5]。
表1 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目前医学界对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价值及预后上存在很大的争议,意大利一项研究现实,CD20表达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缓解率无差别,且阳性表达对DFS、OS无影响,但这与学者Maury在研究显示的CD20阳性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较低的基础上,得出的CD20表达有较好的治疗反应的结果不一致[6]。而本研究38例患者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占31.6%和68.4%,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0的表达与髓外浸润、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及是否有髓系抗原表达无关,CD20阳性患者染色体异常型和融合基因(bcr/abl)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和40%,CD20阴性患者染色体异常和融合基因(bcr/ abl)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和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38例患者均完成首次缓解疗程,CD20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缓解率分别为66.7%(8/12)和80.8%(21/26),复发率分别为33.3%(4/12)和38.4%(1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与其临床特点无相关,且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CD20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价值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马杰,孙慧,陈胜梅,等. CD20阳性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8(2): 477-481.
[2] 张玲,范蕊芳,龙冰,等. 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CD20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3): 389-391.
[3] 周进,王婧,刘辉,等.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20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3): 619-622.
[4] 周子玮. 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5] 王亚婷,杨雷,国巍,等. 94例成人急性普通B淋巴细胞白血病CD20表达与预后相关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 122-124.
[6] 周建文. CD20、CD52在B淋巴细胞肿瘤中的共表达及意义[D].郑州:郑州大学,2012.
Express Value of CD20 in Acute B-Lymphocytic Leukemia
ZHANG Xiangchen1LIU Weihua2ZHANG Xiulian11 Affiliated First Clinical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0,China,2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Datong,Datong 037006,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5-0158-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5.115
作者单位:1 030000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 037006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张秀莲,E-mail:zxls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