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论述之径寻结构之法
2016-07-25孙田宇
孙田宇
摘 要:结构安排是论述文写作的关键点之一。教师可通过操作性较强的荐读、仿写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结构模式、提高结构安排能力,并引导他们自觉分析训练,练好眼力和笔力。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教学;结构
笔者以为,写作“论述类文章”,需要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加强理性思维和论述手法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写论述文时能够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写作常识告诉我们,结构,是文章段落层次内容的组织形式,是思路的外现。形象地说,就是文章的骨架。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是评价一篇论述文是否优秀的一个客观而外显的衡量标准。
下面,笔者拟就“荐读”“仿写”等结构安排方面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展开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有效荐读,引导学生分析
文章结构,需要从全篇的角度去把握,而学生往往缺少整体性的思维。因此,指导学生从结构特征鲜明的文章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并尽可能做到把阅读获得的经验运用到写作中去,对提高学生安排结构的能力大有帮助。
简言之,所谓“荐读”,就是给学生“推荐”读物,系实现由阅读向写作有效转化的起始环节。“荐读”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选择性和指导性。所谓选择性,是指教师有目的地从教材、课外读物或学生佳作中选择结构特征鲜明的论述文。之所以由教师选择,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教师经验丰富,其选择更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学业紧张,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选择。所谓指导性,是指教师在选择典型文本之后,在课堂进行适当的讲解及拓展延伸,以帮助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结构特征。高中学生对文本结构的建构能力较弱,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只印发范文,学生的写作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有效的指导不仅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目光聚焦文本结构,积累关于文本结构的直观知识;也能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和把握结构特征,甚至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二、仿拟提纲,掌握结构框架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之一。仿写不是抄袭,它是学生在深入领会范文形神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语言表达、方法等的仿写。引导学生认真品析范文的结构,并指导其根据范文之“形”进行仿写,既有助于学生掌握结构文章的技巧,做到“入格”,也有助于学生在熟练运用结构技巧的基础上,写出结构安排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
从实际的教学过程看,拟写提纲进行初步仿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在一堂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例的论述文结构仿写课上,先指导学生解析例文的结构,然后要求学生以“天命”为话题,仿照例文拟写提纲。大致步骤如下:
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进行讨论。让每个小组把范文按段落进行归纳,再按照掌握的结构模式分析特点,并全班交流。品析范文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在10分钟时间内自拟标题,并按照范文结构样式完成提纲的拟写。
多数学生所拟的提纲能扣住中心,体现了“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开篇提出中心观点,主体从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总结。例如以《实现天命 光亮人生》为题的提纲:
引论:以明灯、星星为喻,引出中心观点“天命使自己不再平庸”。
本论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坚定的信念实现天命,充实自我。
第二部分:以顽强的意志实现天命,提升价值。
第三部分:以坚持的精神实现天命,造福人类。
结论:以自我的奋斗,实现天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体现。
此提纲层次明晰,重点突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课后,笔者将优秀提纲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寻找亮点,并对自己所拟写的提纲进行升格,最后让学生按照升格后的提纲完成作文。多数学生所写的作文结构安排较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自觉训练,培养眼力笔力
仿照范文安排结构是写作训练中最基本,也是较易操作的形式。但如果只是模仿,即仅求形似,那只能满足写作基础一般的同学。如果要出彩,则需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练好眼力;自觉训练,练好笔力。
(一)勤练眼力
高中生对于论述文大多兴趣不浓,仅仅依赖课堂来提升学生的结构把握能力,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多看论述文,梳理各种结构类型,明了开篇结尾、过渡照应、详略安排等方面的各种写法。范文读得多,结构梳理练得多,谋篇布局的方法积累得多,学生才能对结构的把握真正了然于心,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快速更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论证结构。
笔者鼓励学生每周至少搜集三篇优秀的论述文,剪贴到摘抄本上,并按照荐读时的分析样式理出文章的结构,对结构安排作一些评点。每周检查并班内交流,对于做得好的同学予以肯定、表扬。学生在自觉地搜集、梳理和评点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论述文的认知,提高了对结构的把握能力。
(二)巧练笔力
范文看得多,结构梳理得多,学生的眼力得到了锻炼,写作就有了底气。但要游刃有余地综合运用,还得靠笔力。笔者发现,指导学生对已完篇的论述文进行结构方面升格并作拓展训练,是较为取巧的方法。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升格开篇与结尾。思考开篇是否点明中心,结尾是否深化中心,开篇结尾是否简洁明了,是否首尾呼应等。其二是升格主体部分。判断结构是否恰当、严谨,主体部分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思考安排的段落层次是否合理,是否运用了常规的几种模式之外,还需要考虑能否综合运用常规的几种模式,是否运用了总分、分总等段落结构,段落与中心是否照应,段落的详略安排是否得当,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操作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作文先作修改,并作为升格的示范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法可循、有据可依。
在完成升格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实施针对结构的拓展操练。这种操练可根据文章需要转化结构模式,如化并列式为层进式、对照式;也可以化单一模式为综合运用的模式等。比如一篇《重建我之世界》的作文,升格后的主体部分围绕“重建我之世界,需要求知之渴望”“ 重建我之世界,需要求索之精神”“ 重建我之世界,需要实践之毅力”三个分论点展开。这三个分论点紧扣中心展开,构成并列关系。拓展训练从改变分论点关系入手,要求学生至少再写两个分论点,和原来的分论点构成层进关系,并分别列举事例。学生列出了“重建我之世界,需要创新之思维”“重建我之世界,需要兼容并蓄之心态”“重建我之世界,需要宽厚仁爱之心” “重建我之世界,需要诗意自由之心”等分论点,和原文分论点构成层进关系。训练后发现,就本文而言,层进式更能深挖中心,这也是拓展的收获。
(责任编辑: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