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事故车产业处于大变革前夜
2016-07-25朱伟华
文:朱伟华
互联网+事故车产业处于大变革前夜
文:朱伟华
过去2年,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发生很多变局,背后的基本逻辑是保险公司和整车厂商的利益博弈。过去20年不断倒向整车厂商的利益天平在倒转,整车厂商如果不深刻改变传统商业规则,必将处处被动。在事故车维修这个领域,整车厂商+4S生态目前还处于按兵不动状态,但独立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已经迭代进化了2年。根据笔者判断,最迟到2016年,事故车产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在此让我们对这个产业的大变局有个前瞻性了解!
维修事故车的维修企业范围会缩减
根据各方面了解到的情况分析,预计全国能够参与事故车维修的维修企业数量将会缩减到5万家以下,能依靠主要保险公司合作资源可持续盈利的维修企业数量有可能缩减到2万家。目前全国随着保险公司内部反腐,维修企业靠关系获得事故车维修资源的传统模式将发生巨大变革。
维修厂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保险公司能够更精细化地管理事故车维修业务,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得更多用户服务变得透明、便捷。但目前业内除了有壹手外,绝大多数传统维修企业都不具备互联网+的能力。即使是整车厂商,在售后服务方面互联网+的进度也非常缓慢,这导致4S店腹背受敌。
能够为维修企业提供互联网+能力的保险公司,将赢得千载难逢的机遇。事故车维修至少是数千亿的规模,诞生几家10亿美元估值的互联网+型事故车维修连锁企业,大家细分领域不同,行业也并不拥挤。
重度事故车拆解生态逐步完善
在事故车拍卖行业,博车网已经脱颖而出。在拆车领域,最近拆车匠拿到千万级的Pre-A融资。旧件回收、再制造以及翻新等领域都已经有规模型企业在运营,随着风险投资介入这些领域,预计2016年这些领域都会有寡头型企业出现。预计在2016年,主要的保险公司都将大幅增加重度事故车推定全损的比例,这会进一步导致4S店新配件销售额下滑,钣喷车间会进一步闲置。
与此同时,事故车拍卖、拆车件等互联网+型的企业会逐步完善自身业务逻辑,拆车件电商平台一定会有独角兽型公司诞生。美国LKQ价值100亿美元,按照国内的估值逻辑,诞生几家上市前10亿美元估值的事故车拍卖、拆车件公司很正常。
互联网+型的救援公司必然诞生
事故车救援服务的互联网众包化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型的救援公司必然诞生。目前看,为事故车救援买单的主要是保险公司,提供救援车的主要是维修企业。接下来,保险公司必然会整合维修企业的救援车资源,以平台化构建众包型的事故车救援服务网络。
从利益绑定的角度考虑,维修厂愿意免费提供救援换取保险公司推荐用户到店维修,保险公司也愿意节省救援服务费,传统救援公司的价值在这个领域逐步归零。这个救援平台同时也必然会涉足非事故救援,那些在巨头还没看到的角落,围绕故障救援活得挺好的救援公司也要警惕,好日子不会太久了。一旦事故救援平台的寡头出现,非事故救援必然是其囊中物。
就目前来看,几个采购事故车救援服务的保险公司巨头是有可能整合资源做出这样一个平台的,一些上门服务的公司也有可能帮助保险公司建立这样的平台,就看资本是否关注这个细分领域了。
事故车公估行业彻底崩溃
最近北京推出的事故e处理APP已经走通了保险公司和交管系统,平安保险等也正在推动限额事故的自助定损。2016年,主要的保险公司恐怕会彻底放弃第三方公估业务,小型保险公司也必然会借鉴大型保险公司的自助定损系统,完成大多数事故定损。对于少数无法自助完成的复杂定损,小型保险公司可能不得不借助第三方公估能力,但这个需求是否能养活现有大型公估公司存疑。总而言之,随着主要保险公司放弃第三方公估,全面转向互联网自助定损,公估行业彻底奔溃已经为时不远。
互联网保险促进传统维修企业互联网+
互联网保险公司对于线下服务网络的资源争夺,将加速事故车维修业态的兼并整合,以及传统维修企业的互联网+。互联网保险公司不可能仅仅停留在销售层面的互联网化,必然催生理赔层面的互联网+,而具备线下实体店的O2O型维修企业正是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天然合作伙伴。
2015年11月24日,英国媒体宣称,安联保险将和百度成立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公司未来一定会涉足财产险,这会进一步截流保险公司的网销流量。此前,京东已经在绵阳设立保险公司,BAT和京东都已经涉足保险。未来几年中国会诞生上百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这意味着少数具备全国服务能力的优质维修资源,会被上百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争夺。否则,这些互联网保险公司就不得不依靠人保、平安以及太平洋来完成全国线下服务。而互联网保险公司要对接线下维修网络,必然需要这些维修企业、事故车拍卖平台、拆车件公司以及救援公司都是互联网化管理的。否则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管理难度极大,运营成本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全国性扩张。
对于人太平(人保、太平洋和平安)而言,未来几年如果能实现服务生态的互联网+,完全可以转型成为众多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服务体系提供商,变身为保险生态的运营商。随着保险销售的互联网化和数据化,保险销售定价风险大增,服务反而有可能持续盈利。抓住大量互联网保险公司缺乏服务能力的契机,输出服务能力和品牌,甚至输出销售能力,这是未来几大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的方向。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互联网保险公司抓住某些线下服务体系的契机,建立全国覆盖的O2O型车险独立存在。但在车险大变局的前夜,一切皆有可能,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后市场创业诸君,少些吹牛,抓紧时间创新。那么多不懂互联网、不懂保险大趋势的传统后市场从业者需要我们去“解放”,市场那么大,用不着打架,赶路要紧!
朱伟华,有壹手联合创始人,中汽协信息服务委员会副秘书长,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