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同德一戎衣

2016-07-25

黄埔 2016年4期
关键词:家国抗日将军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北卫视播出了四集大型纪录片《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引起广泛关注。5月7日,《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回溯历史、缅怀英烈,观看该片数度潸然。大家深深感受到那一份壮怀砥砺与家国情怀,深沉中寓风骨、深情中见恢弘、深刻中显平实,是一部难得的历史记录。

展示中华儿女齐心蹈厉的

民族精神

据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在国共两党部队中任职的黄埔师生,约22万人,仅担任师、旅以上职务的,就有数百人。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中,有200多名黄埔师生担任师长以上军职,指挥全国三分之二的精锐之师,在全国各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者。可以说,由黄埔师生统领的国民党中央军以及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他们活跃在抗战的最前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仅从黄埔军校走出的著名抗战英烈和高级将领就多达200余人为国殉难,而卢广伟将军就身列其中。

卢广伟是原国民革命军骑兵第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5月5日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他是国家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的一员。

《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共四集,分别为《家国》《出征》《铁血》《丹心》,每集45分钟。该片2015年开始拍摄,从一张仅存的照片出发,循着卢广伟将军的抗战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从九一八事变到长城抗战、热河抗战,从西安事变到津浦路阻击战,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再到中原抗战,实地探寻六大战役发生地,通过对卢将军后人的寻访、对当年见证者的采访、对历史知情者的走访,追述在中华民族面对外侮、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与精神风骨。

与会专家学者就纪录片进行座谈,从该片的艺术特色、史料价值、社会效益以及传播效果等多个角度,给予深入研讨与交流,普遍认为,该纪录片以纪实寻访的手法、客观审慎的视角,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挖掘、考证,将抗日英烈卢广伟将军的家国情怀和悲壮一生进行还原和摹写,并从一个侧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一个人看到一个时代

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范红潮在致辞中指出,该纪录片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共同打造的一个重点项目,播出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卢广伟将军的抗战历程,可以代表我们中华儿女抵御外敌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讲话中,曾引用了郭沫若先生的一句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齐心蹈厉,同心同德,这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纪录片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使命担当,带给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著名评论家刘玉琴说,《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这部纪录片,从个体来辐射全局,将视角聚集在一个人身上,以小搏大,小中见大,以点带面,有血肉,有筋骨,立体丰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这是抗战纪录片内容方式扩展的一种新探索,从一个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触摸到中国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这部作品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写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血性、血脉,家国情怀。中国之所以能不断壮大,抗战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卢广伟将军这样的人,这是中国的脊梁。更重要的是,纪录片艺术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将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作用,进行了有机的勾连和深刻的处理,主创者把握得很好。实际上对卢广伟将军抗战足迹的探寻,也是对面临外敌侵略的生死关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那种精神的探寻,而且是对这种精神探寻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再现。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郑建邦评价说:由于有了卢广伟将军为代表的,包括国共两党的这些中华民族的军人,在中华民族最困难时期的坚持,才有我们中华民族后来的胜利。对于红色教育,《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先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抗战精神”,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纪录片所展现的卢广伟将军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尊崇。

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刘海富表示,这部片子,有很多统战元素,我们这个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团结才能取得振兴,我们在这个时代都应该珍惜民族团结,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好。

《文艺报》总编辑、著名评论家梁鸿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这种精神薪火能够世代相传,需要我们后辈非常深入地挖掘、梳理与进一步弘扬。

以一张照片完成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以九一八事变开始的14年抗战为背景,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远景,用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展现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历史画卷,以及在巨幅的历史画卷中,主人公卢广伟纵马驰骋的身影。

在艺术手法上,《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将宏大背景与个人记事相结合,寻访考据、梳理钩沉,挖掘卢广伟的事迹行状,把他的作为放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坐标上予以叙述,起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功效。

原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效礼将军对这部作品的史料挖掘工作大加赞赏。他说,凭借最初仅有的一张照片的线索,完成了一部纪录片,这一点真的值得纪录片人学习。四集片子能看出摄制组那种地质队员探矿的精神,不管多险,只要哪个地方有任何线索,就去采访;这个摄制组还像考古队员,有一点线索就穷追不舍,像这种追踪、探索的精神,就是纪录片人的精神。同时,他还认为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著名评论家高小立认为:这部纪录片在情景再现、叙事呈现上,避免了现在通用的剧情式搬演,对情景再现的镜头语言,做到了极大的克制和分寸上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包括文字和影像在内的史料,在大多数纪录片将情景再现搬演成为主体的大形势之下,《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这种拍摄方向值得推广。她还表示:看到这样一部纪录片,确实非常震撼,她从总体内容上归纳出该纪录片所具备的史诗性、揭秘性、填补性三个特点。

来自河北省的专家梁勇先生、张同乐教授、汪帆先生以及浙江传媒学院的冯哲辉教授对作品精准把握时代脉络这一特点做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纪录片从一手档案资料做起,遍寻英烈的生平事迹,将史料、史学与影视手段有机结合,也是海峡两岸“共享史料、共写史书”的一次实践,蕴含了电视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深远的现实观照。

何振虎是这部纪录片的总策划和总撰稿,在座谈会现场,他动情地说:“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卢广伟将军作为一个中国军人,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他的家国情怀,他的追求,他的抗争,应该说他身上凝聚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另外,卢广伟将军是在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影响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我们的纪录片也努力在寻找他成长的过程,他的家国情怀,他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他的牺牲精神,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金德龙表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影视剧、纪录片创作当中,《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是一部精品,也是一部力作。他评价说,这部纪录片视角独特、制作独特、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让人难以忘怀的英烈,在史实、方向、分寸的把握上张弛有度,非常有艺术感,将铁血本色、英雄情怀、赤子丹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广伟后人代表卢晓光在现场情绪激动,几度落泪。他表示,过去有关祖父的记忆仅仅是一个个语焉不详的片断,通过《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的拍摄,使祖父的形象得以丰满,他为有这么一位祖父而深感自豪。

研讨会结束后,制作单位分别向辽宁省凤城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利辛县地方志办公室、东北讲武堂历史研究中心等协助单位赠送了《铁血丹心——抗日英烈卢广伟》视频光碟。

猜你喜欢

家国抗日将军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哼将军和哈将军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马援将军
将军驾到
谁咬得更厉害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