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2016-07-24刘俊涛王小勇王畅李文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型臂克氏肘关节

刘俊涛,王小勇,王畅,李文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医院骨二科,福建宁德352100)

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刘俊涛,王小勇,王畅,李文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医院骨二科,福建宁德352100)

目的探讨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及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髓内钉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13岁,平均8岁。克氏针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对髓内钉组及克氏针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平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C型臂X线透视次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桡骨;骨折;固定;微创

桡骨近端骨折约占儿童骨折的2%,占儿童肘部骨折骨折的5%~8.5%。O'BrienⅡ型、Ⅲ型桡骨近端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否则增加术后发生骨化性肌炎及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的风险[1]。桡骨近端骨折因涉及骨骺,所以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骨骺,进而导致骨骺闭合。理想的固定方法是即不损伤骨骺,又保护周围软组织血运,同时可以尽量达到解剖复位。目前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临床上多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及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技术。笔者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治疗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近端骨折21例,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O'BrienⅡ型、Ⅲ型儿童桡骨近端骨折23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髓内钉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13岁,平均8岁。左侧7例,右侧14例。O'BrienⅡ型12例,O'BrienⅢ型9例。克氏针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左侧6例,右侧17例。O'BrienⅡ型16例,O'BrienⅢ型7例。

1.2手术方法

1.2.1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术所有患儿取仰卧位,麻醉,驱血,上止血带。选取肘关节后外侧为切入点,切口约2 cm,于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显露关节囊,桡骨小头水平切开关节囊1 cm,避免损伤骨间背神经,露出桡骨小头,一手指进入切口,判断骨折移位方向、移位程度、肱桡关节关系、骨折线位置等,直接手指或手指引导骨膜剥离器按压桡骨小头近端复位,也可用手指引导克氏针骨折端处进行撬拨复位。手指触摸骨折端复位满意后,C型臂X线透视了解复位情况,必要时可重复上述复位操作。C型臂X线透视定位桡骨远端骺板,距骺板1~2 cm处,骨锥穿破桡骨皮质到髓腔,将弹性髓内钉用持钉器导入髓腔。术中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将弹性髓内钉插至骺板下,注意保持弹性髓内钉远端指向桡骨远端骨折移位方向,然后旋转弹性髓内钉180°。

1.2.2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C型臂X线透视了解桡骨头移位情况,先行手法复位。然后在C型臂X线透视下将克氏针对应桡骨头移位方向经皮插入达桡骨近端骨折处进行撬拨(避免损伤骨间背神经),解除骨折间嵌插,矫正倾斜成角畸形。必要时另一枚克氏针尾经皮插入达桡骨头边缘用拇指推顶克氏针矫正骨折侧方移位,复位满意后将2~3枚克氏针从近端向远端斜行穿入骨折远侧髓腔及对侧皮质完成固定。

1.3疗效评定标准

1.3.1 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分别在肘关节的活动度、疼痛、肌力、稳定性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包括运动功能20分、疼痛45分、日常活动25分、稳定性10分。

1.3.2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C型臂X线透视次数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及功能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及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 X线透视次数(次)肘关节功能评分(分) 43±18 32±17 94.4±5.3髓内钉组61±24 11±9 93.6±5.9 P值克氏针组<0.05<0.05>0.05

所有患儿获平均6个月的随访,髓内钉组21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出现骨间背神经损伤、髓内感染、畸形愈合、骨骺闭合及桡骨小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克氏针组23例骨折均一期愈合,2例骨间背神经损伤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未出现髓内感染、畸形愈合、骨骺闭合及桡骨小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典型病例见图1~2。

图1 小儿桡骨近端骨折术前X线片

图2 小儿桡骨近端骨折术后X线片

3 讨论

儿童桡骨近端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如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桡骨小头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O'BrienⅠ型桡骨远端骨折一般不会引起畸形及运动功能障碍,可选择石膏托或夹板外固定[1]。O'BrienⅡ型、Ⅲ型桡骨近端骨折则需要进一步治疗,闭合手法复位失败,应尽早手术治疗,如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术、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需广泛显露桡骨近端,创伤较大,进一步破坏桡骨近端血运,易引起骨间背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桡骨小头缺血坏死、尺桡骨的骨性连接和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2]。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术,术中常需反复C型臂X线透视定位,对患儿及医生损害较大,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熟练手术时间较长,同时闭合穿针容易损伤骨间背神经[3]。肘关节后外侧微创切开,有限切开桡骨小头水平关节囊,不显露骨折端,对桡骨近端骨折血运影响较小。手指结合骨膜剥离器及克氏针进行骨折复位较为容易,加之有限直视及手指触摸评估复位情况,减少了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可达到解剖复位。同时采用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骨折可进一步起到骨折复位作用,且不经过骺板,不会造成医源性骺板损伤[4-5]。

微创切开复位克服了弹性髓内钉对儿童O'BrienⅡ型、Ⅲ型桡骨近端骨折复位能力有限及无法进行桡骨小头骨折处理的缺点,具有关节腔减压、不损伤骺板、透视次数少、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微创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为儿童O'BrienⅡ型、Ⅲ型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1]张铁良,王沛,马信龙,等.临床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25-1427.

[2]卢世璧,王继芳,王岩,等.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42-1343.

[3]李伟,郑军,王国林.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0):908-909.

[4]王隼,谢丰,焦勤,等.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3):288-289.

[5]Wang J,Xie F,Jiao Q,et al.Complications and prevention of titanium elastic nails treating children of extremities fractures[J].Zhonghua Chuangshang Guke Zazhi,2010,12(3):288-289.

R683.41

B

2015-06-01

刘俊涛(1982-),男,主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骨二科,352100。

1008-5572(2016)01-0053-02

*本文通讯作者:李文明

猜你喜欢

型臂克氏肘关节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C型臂X光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移动式C型臂故障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