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首《茉莉花》音乐特点之比较

2016-07-22范奇玉

三明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曲调声调乐句

范奇玉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三首《茉莉花》音乐特点之比较

范奇玉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茉莉花”是我国流传广影响大的一首时调,它不仅深受国人喜爱,也被世界各地人们熟悉。它象征着男女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我国传统民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由于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和风俗习惯不同,三首《茉莉花》小调在民间传唱过程中形成了在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韵味殊异的特色。从地理气候、方言声调和音乐形态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体现三首《茉莉花》不同的音乐特点和不同的风格魅力。

《茉莉花》;音乐特点;小调

“茉莉花”又叫“鲜花调”,是我国广为传唱、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首时调,在明未、清初就十分流行,流传的范围遍及我国南北地区。[1](P121)这个曲调的变体不仅很多,而且纷呈不一、各具特色,绝大部分都唱“茉莉花”内容,以花拟人,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纯朴柔美的感情,填入其他歌词情况较少。它常常被运用于民间歌舞小调、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中,是我国传统民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茉莉花》虽然演唱的都是姑娘爱花惜花,表现少女情怀的内容,但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人文习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所显现的风格殊异。江苏的《茉莉花》含蓄柔美“有灵气”,充满浓郁的南方民歌婉约清丽的特点;东北的《茉莉花》质朴高亢“接地气”,表现出北方民歌特有的热情奔放的特点;而河北的《茉莉花》活泼妩媚“冒热气”,既抒情又叙事,呈现亦南亦北的特点,南北风格兼而有之。鉴于此,笔者以最为耳熟能详的三首《茉莉花》小调为例(见谱例1、谱例2、谱例3),通过分析其不同的音乐特征,来感受其不同的韵味风情。

一、从地理气候与方言声调比较其差异

(一)地理气候

从地理气候上看,江苏处于我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一带,地势平坦,江面水势和缓,这个地区稻谷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是中国较为富庶的地区,向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雨水充足,气候温和,年温差变化较小,“加之河流、湖泊纵横交错,舟船劳作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这种优质生活环境与平稳平和的舟船劳动,使得这里的人们追求较为细腻含蓄美的民歌”[2](P127),人们较喜欢的民歌线条平缓,民歌曲调如那儿的小桥流水一样委婉柔和。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我国最北端地区。由辽河平原、松辽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一望无际,富饶而肥沃的黑土地,同样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产区。境内水绕山环,自然资源丰富,蕴育着广袤森林,而且物种多样,再加上“四季分明的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年温差变化很大,这样风力强劲寒冷漫长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东北人豪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2](P50),形成民歌的音调是那样的刚劲粗犷、高亢爽朗。而河北处在太行山以东、渤海以西的华北地区,在黄河流域下游一带,气候虽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但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理位置也较为特殊。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特点不一,靠近西北地区的类似西北风格,靠近东北地区类似东北风格,靠近山东、江苏一带的音乐则与南方风格较为近似。因此,河北民歌其曲调既有南方民歌的特征,又有北方民歌特征,表现出既高亢又委婉的特点。

谱例1茉莉花(江苏民歌)

谱例2茉莉花(河北南皮)

谱例3茉莉花(东北民歌)

(二)方言声调

从方言声调上看,江苏扬州属于江淮官话,其方言非常独特。声母上平翘舌不分,韵母方面前鼻和后鼻不分,声调又多了入声。声调的调值除了阳平35与普通话相同外,其余都相反,阴平的音调由原来的高平调55变为低降调32/ 21,去声由原来的高降调51变为高平调55,特别是 “上声音调由原来的调值最高214变为中降调42,造成了‘上声下行’的旋律形态”[3](P2),与阴平调值较为近似。民歌调类间的级差较小,语调起伏不大,旋律间以级进小跳为主,这与它语言有着根本关联。河北省东西南北地域跨度较大,各地的方言声调有一定的区别,南皮县位于河北东南的沧州地区,属于冀鲁官话,一方面受冀东的影响,这一带的方言较委婉秀丽,同时又受冀南的影响,“普通话的阴平55,在这里为213,类似普通话的上声,普通话的去声51,在这里读中平调31,与普通话接近但发的低而短促”[4](P2),它的“阳平和上声较为特殊均用高平调55,所以在用腔上常作高声下滑的处理”[2](P95),乐句多曲折下行的现象,在这首民歌中充分表现出来。东北方言隶属北方方言,与普通话声调基本相同,阴平调为33或44,阳平24、上声213、去声为42,但是“起止点不同,调值的高度偏低不足,其中去声调的动程偏短,使得语言语气比较平直、生硬。尤其是轻声音节不仅多而且别具特色”[5](P2)。由于在方言中过分强调本调音节,使其后的轻声音节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强弱反差对比,语势上起伏强烈,声调之间多为夸张、抑扬顿挫,音程之间形成了六度、七度大跳进行的情形,所以旋律上跌宕起伏、活跃而富有生气,与其方言声调有着必然联系。

二、从音乐形态比较其特色

(一)结构

从结构上看,江苏的《茉莉花》是小调中最常见的基本结构,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曲式结构。第一乐句四小节包含两个相对应的短句,唱词相叠为两个重复的六言句式,第二乐句也是四个小节,词格有了变化,是第一个乐句的“换头合尾”,第三第四个乐句都是三小节,第四乐句又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四个乐句除了第一第二乐句对称对应外,第三第四乐句的词格与前两句有所不同,整首结构较为规整严谨、短小精致,音乐素材精练。既显得舒畅灵巧、又一气呵成。歌词和曲调的重复与变化,使得情感得以更深一层地抒发。河北的《茉莉花》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二段体,采取分节歌形式。第一段歌词与江苏《茉莉花》一样,从第二段歌词开始,才转入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A段由三个乐句a(4)+a1(4)+b(8)组成,B段由c(5)+d(3)+e(6)组成,每句因情感需求加入不同的衬词,使得乐句因衬词加入而不对称,打破了曲调句式的均衡,增强了曲调的流动性。实词与衬词无规律相间,不仅使结构得到了扩充,加强歌曲的表现力,也使曲调呈现既叙事又抒情的特点。东北的《茉莉花》是由五个长短不一乐句组成的二段体,A段由三个乐句a(3)+a1(3)+ b(4)组成,B段由两个乐句c(4)+d(3)组成。与它们相比拍子上由2/4拍子变为4/4拍子,并由此带来结构上的扩充,这种扩充变化为情感叙述提供了抒发的空间。同时也穿插了一些衬词、衬腔,如语气词“呀”和称谓词“那个”,这些字词虽是无意可解的,却非常重要,起到了赞叹赞美的语气作用,特别是最后的衬腔“哎……呀……哎……呀”爽朗高亢,词曲结合紧密,很有东北黑土地乡情和“二人转”的味道。

(二)节奏

从节奏上看,江苏的《茉莉花》节奏密集丰富,大量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切分节奏相结合的节奏型贯穿始终,结合以大二度+小三度级进为特点的旋律进行,既增加了节奏弹性和动力感,又赋予旋律向前发展的趋势,使得曲调轻盈活泼、优美动听而富有舞蹈感,较好地表现了少女爱花、惜花的情景,体现了江南小调的抒情风格。河北的《茉莉花》以平稳徐缓的八分音符节奏为主,没有江苏的《茉莉花》那种富有活力律动的十六分音符节奏,A段变化音升sol与变宫(si)的运用,小三度+小三度旋律走向为主,加上缓慢速度的演唱,节奏较简单平稳,每乐句的句尾都有以结束音为中心作回返进行的一个小拖腔,增加了音乐的抒咏。B段在音调和节奏上作了调整,改变原来规整的节奏,进行了对比和变化,加进轻快跳跃的顿音、切分音、下滑音,节奏上显得较为紧凑、明快有力,使音乐有较强的叙事性,将少女委婉深情与内心激情较好地溢于字里音间,呈现出一个既大胆又羞涩妩媚的形象。东北《茉莉花》节奏宽广跳跃,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型,成为全曲富有动力性的节奏,一直行走在全曲中,制造出欢快的气氛,东北味很浓。4/4和2/4节拍及节奏的变化,同样造成音乐情绪的转换,在级进中不时插入大幅度跳进音调,旋律起伏大,节奏很跳跃,使得看似在较平稳宽广的节奏表象中却蕴含着东北人更为泼辣、豪放的风格,曲调显得尤为朴实明快,情绪开朗、乐观向上。

(三)调式调性

从调式调性上看,这三首《茉莉花》都是徵调式。他们歌词大致相同,旋律框架相似,但因强调音级不同,而形成了特性音级、旋律音调、音列、调式的差异。江苏的《茉莉花》bE宫bb徵调式,调式音阶是典型的五声性音阶,由二个基本的三音组mi、la、do和sol、mi、re通过连接排列装饰变化而构成。虽然有完整的调式骨干音,但对主音上方的属音(re)并不十分强调,其常作为经过音或辅助音被弱化,而作为主音下方小三度音(mi)和上方二度音(la)这两色彩音则被强化,“使得徵调式‘羽角化’或‘柔化’,其音级关系形成了以徵音为中心向两方由近而远逐渐扩展的趋势”[6](P240),这首徵调式音乐进行中强调la、do、mi三个音,从而染上了一层柔和的色调,调式上倾向羽调式的小调色彩,曲调上显得更为深情。东北的《茉莉花》F宫c徵调式,调式音阶上虽加了变宫 (si),但在音乐中没有被强调,而是处于经过的位置,所以没有形成音乐的主导进行方式。音调上突出小三度音调结构和宫音、商音、徵音在调式骨干作用,形成了商音、宫音经羽音(la-re)、(la-高音do)往徵音进行的倾向性,强调了主音依靠其上方五度、下方五度音支持的稳定的特点,功能上完整,色彩上徵调式的明亮纯朴,音调上显得高亢悠扬。河北的《茉莉花》D宫a徵调式,由于音级上增加了si、升sol、升do等音,音程关系的起了变化,曲调比五声性更为复杂,表现力也更丰富。前半部A段羽音和宫音占据重要节拍和节奏地位,徵音、角音二音围绕着宫音、羽音旋转,虽然落音在宫音上,但更强调的是la、do、mi三个音,有明显的羽调式特点;后半段B段三个功能音徵音、商音与宫音处于较强节拍、节奏位置,相互之间以五度(do-sol,高音 re-sol)跳进得以一定的强调,在旋律进行中,以徵、角音为中心向宫音、高音商音扩展,在乐节落音中强调了宫音、徵音,加上旋律起伏大些,级进与跳进相间,色彩上更显明亮。全曲主要由两种音列la、do、mi、sol和do、re、mi、sol交替进行,使整首的情绪在乐观爽朗之中,又含有柔美的气质。

(四)旋律

从旋律上看,江苏《茉莉花》旋律以级进为主,大量的同音之间插上一个上方或下方的邻音,形成了不超过四度的三音或四音的回绕,使旋律进行形成水波纹似的起伏,音乐曲折委婉,更具柔美的抒情性风格。整个曲调音区不宽、高低适中,富于歌唱性,像绘画中的白描一样,简单清新、情真意切、流畅上口。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巧玲珑、清新靓丽的江南女子形象。河北《茉莉花》旋律进行不仅有小二度、小三度的级进,还不时出现(高音do-sol,la-mi)四度跳进、(do-sol,高音re-sol)五度跳进、还有(低音lasol)七度、(低音la-la)八度跳进,起伏幅度比较大,上行下行都比较直接,曲调上显得更为活泼欢快,更具明快的叙事性风格。旋律上还用了衬词活跃,运用语气词、形声词和称谓词,这些具有鲜明特点的衬词和实词穿插在一起演唱,使得音乐生辉,结构完整,地方风格突出,整个歌曲显得格外生动活泼,欢快爽朗。如果没有衬词衬腔的烘托和渲染,不但曲调平淡、呆板,而且音乐情绪也得不到充分表现;相反有了这些,音乐上更加跳动、富有弹性,唱出来就有顿挫感、跳荡感,较好地塑造了一个俏皮可爱,活泼妩媚的少女形象。而东北《茉莉花》由于历史上“闯关东”的关系,“在旋律上它与河北《茉莉花》的关系比江苏的更接近,但它的曲调显得比河北更加平直、朴实”[1](P125)。旋律音调中突出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四度(低音la-re,re-sol)、七度(低音la-sol)、十度(低音la-高音do)跳进,鲜明而富有活力。它的旋律不仅跳进更多、而且跳进的幅度也更大些,音乐显得舒展而富有生气,发展上更有层次。因此,东北《茉莉花》的棱角更加分明,没有河北《茉莉花》那样的细致。虽然最后它们都有拖腔,旋律的骨干音上基本一致,但河北的《茉莉花》旋律起伏小、较平滑,而东北的《茉莉花》起伏大、较直白,曲调上更加跌宕简练,将东北人的热情直爽、快人快语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这首美丽的“茉莉花”不仅深受国人喜爱,也被世界各地人们熟悉,它像征着东方少女般的美丽纯洁,寄托着人们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形成一方歌”,这首清新淡雅的“茉莉花”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习俗背景下,彰显出不同的风格气质和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其动听的旋律、淳厚的韵味成为我国民歌艺术中的瑰宝,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园中展现出迷人的风采,散发出醉人的馨香。

[1]周青青.中国民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OO8.

[3]李媛.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演唱解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士论文,2O14.

[4]路玉才.沧州方言中声调状况的分析与辩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OO3(3).

[5]王辅政.东北方言声调的方言特征[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3).

[6]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O13.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Pieces of Music"Jasmine"

FAN Qiyu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Music,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Jasmine" is a wide-spread tune with great influence, which is not only loved by Chinese, but also becomes well-known to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t symbolizes the pure and beautiful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expresses the pursuit of the good things for people, which is an important the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so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environment, local culture and customs, three pieces of music "Jasmine" gradually form distinct flavor characteristics in melody, rhythm and mode.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climate, dialect tone and musical form,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reflect different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charm of three pieces of music "Jasmine".

jasmin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tune

J6O7

A

1673-4343(2O16)O3-OO86-O5

10.14098/j.cn35-1288/z.2016.03.016

2O16-O4-12

范奇玉,女,福建将乐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族音乐、声乐。

猜你喜欢

曲调声调乐句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布谷鸟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我国传统琴乐句尾叠音手法的运用及其美学意蕴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