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2016-07-22王春霞王秀义董瑞恺
王春霞, 王秀义, 董瑞恺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 五官科 外三科, 河北 黄骅, 061100)
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王春霞, 王秀义, 董瑞恺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 五官科 外三科, 河北 黄骅, 061100)
关键词: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创伤性视神经病变
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头面部创伤后可造成视神经直接损伤,而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性,约90%以上视神经受损在视神经管段,患者常出现视力下降、无光感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应激反应[1]。故对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诊断均符合创伤性视神经病变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视神经病变。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2.1±5.8)岁。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26例,打击伤11例,机械伤8例,其他原因6例。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程度16例,中学程度24例,大学及以上程度11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6±5.2)岁。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28例,打击伤9例,机械伤9例,其他原因5例。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程度15例,中学程度24例,大学及以上程度1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损伤原因以及文化程度)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采用500 mg甲基强的松龙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d, 治疗5 d。第6天开始改为口服给药,60 mg/d, 根据病情逐渐减量。配合常规护理,包括输液护理、按时给药、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内容包括: ① 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及家属良好生活习惯,提醒患者多休息,避免用眼过度。对患者讲述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可能出现的症状等。②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需求,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感情支持及关怀。多于患者及家属交流,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③ 音乐及按摩等干预: 了解患者喜爱的音乐,适当播放音乐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按摩、抚触等减轻患者压抑的情绪,增加患者的舒适度。④ 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以高蛋白及维生素摄入为主,包括牛奶、鱼肉、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等。
1.3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2组患者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包括焦虑、抑郁,分别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心理情绪进行评估[3]。自制依从性、满意度调查表,依从性分为依从、一般、不依从;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表满分均为100分。依从: 90~100分;一般: 80~89分;不依从: <80分;满意: 90~100分;一般: 80~89分;不满意: <80分。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2组心理情况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等心理评分无差异(P>0.05);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对比±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依从率分别为86.27%、96.08%,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1%、5.8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分别为84.31%、98.04%,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是由于外界暴力冲击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营养血管撕裂等原因导致,引起视神经损伤、血管痉挛、栓塞等,最终造成视神经缺血、坏死,影响患者视功能,严重者甚至失明。临床上一般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等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氧自由基对视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该病具有起病急、损伤严重等特点,尤其是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不仅给患者生理带来危害,也使患者心理受到极大影响,常常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消极等负面情绪[4]。刘莉等[5]研究显示,在多数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情绪往往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性,消极情绪的患者往往配合性较差,不易遵从医嘱,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积极情绪的患者往往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促进患者恢复。故可见积极的心理情绪在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在医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与护士接触的时间占大多数,且护理占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大部分,使得护理对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大。护理干预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对患者生活、饮食以及运动等方面进行干预,促进患者预后,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是对患者心理方面影响较大,可明显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6]。本文对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情况改善可明显增加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与刘莉等研究相符。马晓娟等[7]研究还显示,积极情绪的患者在配合治疗过程中往往治疗副作用较小。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心理不良情绪的发生,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心理情况,降低抑郁、焦虑的发生,促进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亚丽, 张艳. 复方樟柳碱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35): 8597-8597.
[2]吴凤英, 李谊, 付留杰, 等.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7): 621-622.
[3]张媛, 钱海燕, 孙娇, 等. 一例11778位点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9): 1102-1103.
[4]李宏, 许岩. 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护理观察[J]. 全科护理, 2013, 11(36): 3373-3374.
[5]刘莉, 余继锋, 李满梅, 等. 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4): 656-657.
[6]邹海棠. 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2): 2322-2324.
[7]马晓娟, 方菊花, 李杨, 等. 护理干预对眼科住院患者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2): 2649-2651.
收稿日期:2016-02-25
中图分类号:R 473.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192-02
DOI:10.7619/jcmp.20161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