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民居建筑的象征寓意与装饰风格
2016-07-22田国林
田国林
(吉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长春 130012)
试论我国民居建筑的象征寓意与装饰风格
田国林
(吉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长春 130012)
摘要:象征寓意与装饰风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并行共生的两条个性主线,世代居所主人与建筑巧匠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劳作,生成与自然生态相通相契的居所审美指向。本文围绕天人合一、宗法礼制、生命崇拜几方面对我国民居建筑的象征寓意进行细节分析。同时,从院落、屋顶、梁柱、宅门、隔扇、窗、墙面、建筑彩画等侧面,对民居建筑风格样式的装饰化呈现做以阐释。
关键词:装饰纹样;木雕;彩绘
人类赖以栖身的宜居建筑,大到建国城郭,小至起居坊里,皆有一定范围、规模的物理与心理空间界定。初始的民居建筑,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差异,以避风、挡雨、御寒、防预野兽袭击等为目的而建造的相对独立、封闭的私人生存空间。不同地域环境的人们就地取材,因各地物产资源、人文形致与宗法习俗建造居所。伴随时间的推进与人文发展的进程,民居面貌多样呈现。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幅员南北的中国民居,从西北窑洞到东北宅院,从中原四合院到南部土楼、围屋……其中所包含的象征寓意与装饰风格各有其独特观瞻。
1民居建筑的象征寓意
中国传统民居通常集成村落布列,跌宕错落、间隔相傍地有序进深掩映于林木花草间,与自然有机结合,形成层次有致的建筑格局与和谐共生的整体氛围。这种因地制宜的分割与移用,与各地的宗教、文化、风俗有着内在的关联,安于自然而富于变化的土木建构形式,各具其象征寓意。
1.1天人合一
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中国文化自古就有自然与人圆融一体之道,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这种朴素的自然观念追求整体协调,淡化个体意识,人们以之阐释生命现象,探察生存与居住环境,求得与自然相吻合的契机。
《黄帝宅经》写有:“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学界专家概括为一是保土,珍视、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二是理水,建宅与水系相合;三是植树,保有水土,惠及生态;四是节能,建宅“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善用自然资源[1]。体现在民居建筑中,即以村落为整体,每户居民的建筑样式、布局都与群体相协调,与自然环境相匹配。以水文地理为家宅建树的蓝本,尊重生态规律,实现个体(家庭)与整体(村落)的趋同——生存环境和谐舒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正是“天人合一”哲学精神的至高境界。
中国建筑自古有“风水”一说,“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风水作为一门朴素的环境学说,对民居的选址、朝向、布局及建筑空间安排等有着直接的约定和要求,其间蕴含统一和谐的自然规律与“天人合一”的物我观念。
早在汉代,华北地区汉族民居的四合院面貌就已成熟,其对阴阳、八卦、五行的运用,体现了人与自然规律的合一之妙。四合院有着汉文化统一布局的向心意向,四面建房、中间院落,形成严谨的,相对封闭式格局;以中线为轴的大屋顶对称式房屋,分二进、三进和东西跨院等多种形制。标准的二进四合院院门为栏板式如意门,门道内的天花板有团鹤彩画,影壁为麒麟砖雕方心,全院花窗、屋门有木雕裙板,后院为佛堂。北京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周围有高墙,不设窗户,开一个门,一般辟于宅院东南角。如图1所示。
图1 北京东城区石雀胡同43号四合院的复原图(网页来源:p.t.qq.com)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的矩形院墙内,以“王”字形的纵横街巷将居住空间分隔成88个住户院落,具有高度的规整性,且给各户留有极大的灵活建设空间,具有长期的建筑设想[2]。这一构思起源于隋朝建筑师宇文恺对隋朝大兴城的设计,称为“模数制”规划,充分体现了自然空间与人的主观构想之间的和谐互动。
徽州(今黄山市)歙县棠樾村有当地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108间房屋象征北斗星,36天井象征36天星,与72地煞星合为108北斗众星,均按八卦方位布局,建筑装饰木雕多以八仙、日月神、蟠桃会、求仙拜寿等为题材,寓意避凶就吉以及宅主人对神仙佳境的向往。皖南民居房屋正门忌对烟囱,瓦檐排水需排入天井,取其“财不外流”风水之意。
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客家民居的圈楼、方楼、八卦堡、围龙式、府第式(前半池塘、后半围龙屋)等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太极、八卦图示也与民居建筑关系密切,广东民居山墙头建造讲究五行的运用,而“五行”的选择由风水先生们视环境而定。
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一种利用自然资源的穴居式拱形建筑,利用西北地区绵厚的土层、高板结度的土质,就地取材,依地势而建,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窑洞形制大体可分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式三类。靠崖式的门窗与崖面平齐,数洞相连或上下多层,崖外加盖房屋,成靠崖院落,洞内砌砖围、石拱,以提高建筑牢度;建于平坦地段的下沉式窑洞窑顶平整,相背分明,洞口砌以石、木,院内设照壁,装饰简练;砌筑式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以土胚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这种窑洞能够自身独立,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砌筑式窑洞的代表是拥有三层几十孔砖木窑面的百年姜耀祖宅院落,依18米高的崖璧而建,两条隧道连通前后宅院及内外环境,有很强的私密性与防御功用,人居与自然融为一体。
1.2宗法礼制
中国古代的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成员为居住中心,对偶居住在四围,居所列成若干组,结构趋同;至父系氏族社会,随着一夫一妻家庭制度的形成,建筑亦出现了个体单元式的家庭格局。
中国宗法伦理于家庭中,讲究的是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之礼。体现在民居布局则为正室居中,两侧厢房对称,一般正屋面积最大,建筑基座、台阶数最多,屋顶式样、室内装饰也为一院之最。传统家庭中结发妻子居于正室,妾居偏房,父母作为家庭的尊位,其居室排在处于中轴线的正室,子辈居于左右厢房。厅堂是一户重要的处所,礼仪性极强,住宅内的弄堂过道,专供妇女和仆人通行,以免干扰厅堂的安宁。以墙围合出家庭院落,加强了同宗的核心力,兼有“家和万事兴”宗法伦理观[3]。
宗法等级为儒家礼制的核心,对建筑开间、装饰、用色有严格限定。黄色琉璃瓦、龙凤题材的和玺彩画为宫廷建筑专属,不得使用在民居。宗祠社庙由祖宗祭拜与自然崇拜而来,引申延展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忠君报国思想。民居一般为三开间,位阶高的可建五开间家宅,体现“君惠臣忠”的礼制,挂皇帝特许牌匾,门前立旗杆一对。传统民居通常以亲缘为纽带,同族的村落、坞寨平面展开,若干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其间布局有序、对应有别,和睦多样的个体家庭强化了组群的构成布局。村中可建忠、孝、节、义牌坊。
除却儒家文化、伦理道德和风水观念的影响作用,东北民居建筑中亦有着地域风俗与宗教信仰的渗透,依照满族民居传统观念的“以西为尊,以南为大”,建房时需以西厢房为先,再建东厢房,长辈居西屋。屋内的西炕(也称佛爷炕)是敬祭祖神的圣洁之所,外人不得触碰,以避大不敬。
1.3生命、吉祥崇拜
生命崇拜的表达在华夏文明发展中有多种方式。鱼、蛙纹为母系社会女阴崇拜的图腾,父系氏族社会的男根崇拜物为鸟、龙与蛇纹,其后衍生出指征东南西北四象的苍龙、白虎、玄武、朱雀,龙凤则发展成为帝、后及宫廷建筑的重要标志。道家主张的阴柔之美源于对女阴的虔敬,儒家推崇的阳刚之美,则源于男根崇拜。
许多民族民居建筑、装饰中的石榴、葫芦、百子等题材,均来自生殖崇拜文化的影响。如布朗族、拉祜族、阿昌族寨中竖立的高大木桩,即是原始自然、生殖崇拜的象征物,也是祭祀社神的地方;贵州苗族建筑的方形住房象征男性,而储存粮食的圆仓代表女性,粮仓高度不能超过住房,凸显男性的地位。
基于家宅平安、家境殷实的美好愿望,宅院中的吉祥寓意无处不在——文房四宝、福字布局(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的富紫楼,平面为一富字)、福(蝙蝠)禄(鹿)寿(仙桃、仙鹤)三星、连(莲)年有余(鱼)、平(宝瓶)安如意等[4]。
2民居建筑的装饰风格
我国民居丰富的建筑细部装饰,体现在材料、题材、色彩、雕刻、彩画等形式多样的艺术处理上,效果异彩纷呈。北京四合院、山西平遥、安徽宏村、苏州同里、云南大理、广东堡寨土楼等一系列民居当中,室内的天花、藻井、隔断以及室外的外檐、门、窗、护栏等木构件中的浮雕、透雕,雕刻装饰都极为精美,格心中满雕花鸟、龙凤、纹样、民俗故事等,呈现了各地域民居建筑的个性化特征。
2.1院落空间
我国民居以单体建筑组合成复杂院落为主,追求自然、建筑、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强调空间美。
云南大理喜洲镇的白族民居布局多样,典型的有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层主房两侧挂有两间平房,三栋相互垂直的两层楼房和一面照壁形成一个院落,院门开在照壁旁边,四栋两层楼房围合成一个中心大天井,两栋楼房之间的交接处又围成一个小天井,并附一个阁楼,合计为五个天井。
白族民居房屋面向院心方向以木质材料构成门窗,代替墙面功能,以木雕、彩画装饰。木制雕花门窗技艺考究,题材有人物、禽鸟、走兽、花卉等;院门材料使用木料、大理石、青砖建造,具有对称的和谐之美;门楼为殿阁式造型,串角飞檐、青砖飞檐具木结构建筑样式,雕工精致,彩绘华丽,装饰绘以卷草、龙凤、蝙蝠等多种动植物纹样,色彩丰富,造型自然;院内天井修有花台,绿色植物与各色花卉盎然其中[5]。
徽州民居以两层楼房、三合院或四合院天井式砖木院落居多,大门旁设有照壁,房屋举架较高,开窗偏小,院落较为封闭。上下均设木隔断门窗,二层通廊环绕,廊外侧以木栏杆装饰。楼下正中为门厅,内外墙采轻薄的木质隔断,门窗、隔扇有实用与装饰功用。
东北地区的满族建筑多见萨满文化的宗教意味,其宅院一般为方形,早期“立木为栅”将房屋包围起来,宅院东南方竖立有神杆,满族人称之为索罗杆,是满族宗教的圣物。
2.2宅门、隔扇与隔窗
门是宅户的出入口,牢固为要,同时它的用料、做工、装饰与色彩彰显了房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审美品位。牌坊是门的另一种延伸,代表了儒家文化的忠、孝、节、义思想。牌坊保留了门柱和顶檐的特征,檐、柱细部造型华美,具中间透空,体量高大、气魄宏伟,有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
徽州民居的砖雕门楼,端朴持重、素雅文秀,与砖雕、石雕并称为“徽州三雕”的木雕门窗、隔扇与栏杆雕工精致,饰形优美,游走于巧妙大气的布局结构当中。
由于徽州民居建筑的举架较高,其单元隔扇的比例会相应的细窄而高挑。隔扇上半部的格心,由木条围隔成各种几何图案,有直棂、板棂、斜方格、万字流水纹、回字纹、品字纹、蜂窝纹、冰裂纹等,少数以镂空人物、花卉雕刻,古时在格心上粘贴纱、绢、纸等,用以通风采光、阻隔蚊蝇。隔扇中间为腰板,腰板以下为裙板,腰板和裙板的雕刻手法以浮雕为主,题材有山水、花鸟、动物(马、鹿、鱼等)、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等,刻工精致,生动自然[6]。
隔窗与隔扇相对照,因安置的位置不同,功能也有所差异。两扇横向开启的木窗、固定的飞罩与窗栏板构成花窗,窗栏板由遮羞窗的装饰外框演变而来,分上窄下宽的两组,各栏板间雕刻内容相对独立而连贯,雕刻精美的窗栏板是徽式花窗的特色。飞罩有装饰和固定纱窗之用,以木枋、条、板拼成,雕有方格纹、回纹、井字纹、锦纹、藤纹以及人物、花卉、凤鸟等镂空图案,有轻盈通透的效果。
此外,在建筑高处的白墙上,还有一处四五十厘米见方,具有通风、防盗作用的小窗,兼有“暗室生财”的风水寓意。小窗轮廓可为叶形、扇形、长方形、圆形等,雕有花草纹样与多种图形,含有吉祥寓意以及落叶归根、出门见善的谐音隐意。
2.3屋顶以及梁、柱、斗拱的结构与装饰
建筑的屋顶瓦面可形成优美的弧线,起伏的波纹线律动、集聚,延伸到上翘的檐角。屋檐下部的立面墙内收较大,形成厚重的阴影,强化了空间的纵深感,山墙外部的坡檐与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强调了顶部的节奏韵律。
梁、斗拱、柱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部件,若干立柱撑起整间房屋的负重,梁、檩、椽则架设出屋顶,纵横交错的木质结构交叠向上;多层斗拱将房檐伸展开来,与其上的雕饰与室内外的房梁、椽枋、椽头等多处雕刻、彩绘交相呼应。其描绘题材则以兽、鸟、花、草、云、几何装饰纹样等为主,施以浮雕、透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再配以鼓形、瓶形、四边形、八角形等雕有花鸟禽兽的柱底造型,遮阳、采光的功用之外,提升了建筑的装饰性与审美价值,交织成独有的中国木结构之美。
2.4墙面装饰与建筑彩画
中式民居多采用建材的固有本色——以栗色木柱划分白色墙面,和谐素雅。墙面镶嵌砖雕与石刻花线,墙头线形交错,与分割的饰有诗书画境的墙面相呼应。云南大理白族民居的照壁极富特色,依木建筑格局兴建的照壁,地方风情的山水、花鸟、动物(龙、虎等)、福寿、吉祥画面生动鲜活,或有家族祖训、格言古语镌刻其上,尽显主人心性意趣。江南民居马头墙黑白色的搭配灵巧而淡雅,衬托小桥流水,实用与美观功用并存,同时,墙垛高低又可权作主人身份地位的考量。
用于建筑装饰的彩画分为天花彩画、枋梁彩画、斗拱椽头彩画、藻井彩画几个方面。天花彩画的方法较多,活天花需先画在活动木板上,再组装;软天花则画在纸上,再托裱于天花板;还有直接画在天花板上的死天花,这对画者的绘画功底及现场把控力要求较高。枋梁彩画一般是在室内的枋梁两端画上题材丰富的彩绘图案,亦可于枋梁的中间部分彩绘动物、植物图案或以退晕画法画上青绿渐变的单一色彩。拱、椽头彩画多以沥粉贴金或青绿渐变的晕色方法,再施以墨线勾勒。藻井彩画是在斗拱、枋梁的结合部以适形纹样形成“藻井”,题材、技法与天花彩、枋梁、斗拱、椽头彩画相同,如图2所示。中国建筑彩画纹样及图案的使用等级严明,王公贵族的华丽重彩渲染与平民布衣的简朴素雅单一,各地域各民族建筑有其独特的形色风貌。
图2 长乐市鹤上镇的“九头马”古民居藻井(来源网页:http://blog.sina.com.cn/yddxyjjpx)
在传统民居多样面貌的形成过程中,物力的限制、各地的民俗遗风以及心意期许不一而足,与自然生态同生共在的审美指向却是相通的。世代的居所主人与建筑巧匠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劳作,连同天人合一的心理诉求,将和美顺遂的象征寓意注入多彩纷呈的装饰风格之中,化作擎起华夏世代居所的梁椽抵柱。
参考文献:
[1]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张钦楠.中国古代建筑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4]刘原年,罗艳霞.传统民居建筑与人类社会[J].山西建筑,2008(8):22-23.
[5]张佐,陈云峰.云南明清民居建筑[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
[6]鲁芳.图说十大民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姚文婷
Study on Symbolic Implication and Democratic Style in Domestic Architecture
TIAN Guolin
(CollegeofFineArts,JilinUniversityofArts,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Symbolic implication and decorative style are two important parallel expressional elements in China′s domestic architecture, the laboring spirit of hosts and craftsmen created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accordant with the regulation of nature. The article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symbolic implication of China′s domestic architecture from aspects of the integrity of man and nature, patriarchal and ritual system as well as life worship. And it gives an explanation on decorative styles of domestic architecture from roofs, yards, doors, partitions, windows, surface of walls and decorative paintings.
Keywords:decorative pattern; wood sculpture; paintings
收稿日期:2016-05-2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04号)
作者简介:田国林(1965-),男,黑龙江五常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雕塑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7-0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