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调查在文化节目采访报道中的作用
——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地理中国》为例

2016-07-22任敏卿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采访报道

任敏卿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福州 350001



田野调查在文化节目采访报道中的作用
——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地理中国》为例

任敏卿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离不开田野调查。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节目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需,作为人类学学科基本方法的田野调查进而成为采访报道的必要手段。文章从采访报道真实性、生动性、文化性三个维度论述“田野调查”在文化节目采访报道中的作用。

关键词田野调查;文化节目;采访报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媒体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优秀文化节目都能发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巨大功能,令受众心灵得到滋养。

然而制作文化节目并非空穴来风,它不仅需要媒体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深的人文素养,更需要其具备科学采访手段对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作为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如今“田野调查”越来越受到媒体人的重视,成为文化节目采访的必要手段。

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有严格定义的时空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类的普遍需求,以及社会的构成状况,这便是田野调查的基本内涵[1]。田野调查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收集资料最普遍有效的方法,也是人文社会科学观察、记录研究对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涉猎领域相当广泛,包括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而上述领域常常成为文化传媒关注的热点。当人类诸多行为过程被真实记录,并以节目形式呈现时,田野调查就不仅仅是人类学的方法论,它进而成为采访报道的重要方法,在文化节目采访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提倡的“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令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间建立起高度契合的关系,最大程度呈现给受众一个真实、生动、又带有文化意蕴、审美趣味的文化场域。在采访报道中,田野调查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报道更为真实与客观

采访报道最讲求的就是真实客观,真实客观是采访报道的生命线。而田野调查建立在一系列客观中立的调查之上,无论参与观察,还是深度访谈,都试图在细节还原中最大限度接近事物本质,呈现事物本来面貌,令新闻报道更加真实客观。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地理中国》是一档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介绍两岸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文化类节目,故带着真情实感、文化探寻、推演思考的“文化行走”成为节目常态。特别是触及深具内涵的历史掌故,需要考证的历史事实,更离不开田野调查。《孔子的足迹》系列专题中,前方记者行走在当年孔子生活、教学和游历的山水间,实地感受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对孔子生活的年代、地点、事件、相关人物等绕不过的历史事实,尽可能做到细致确凿地调查考证。正是通过大量田间地头的调查走访、历史碑刻的实地考证,呈现给受众一个具象、可感的孔子,完成了对儒家文化的一次洗礼与膜拜。

2 报道更有细节与内容

一篇优秀的采访报道不仅仅是真实客观的,还是生动可感的,具有丰富的内在与细节,体现作品的感染力。田野调查讲求的参与观察法令采访素材更加充实丰盈,细致生动;而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被采访对象的深度沟通,令主题更加集中,人物特点更加鲜明。

《抗战故地行》系列专题中,记者深入当年抗战一线,详实报道中国军民浴血抗战的真实历史事件。由于距离抗战年代久远,这一追述式的采访报道需要通过对抗战遗址的实地采访、健在老兵与专家切身讲述,和大量史料的搜集整理,在浩瀚的素材海洋中建构一个穿越历史的时空情境,带领受众真正走进历史瞬间,而搜集这些庞大素材靠的正是田野调查。在“常德会战”的采访报道中,记者深入当年中国军人驻守的城墙战壕,借助当地居民的讲述,得知成百上千的中国军人被日军毒气弹熏死在城墙上,这位居民的爷爷当年还亲自背负、掩埋过中国军人的尸体。试想,如果不是亲临一线,这些深度采访素材是不可能轻易获知。在对“武汉会战”的报道中,记者来到15位牺牲苏联空军志愿者墓志铭前,一一读出他们的姓名与生卒年月。试想,如果不是亲临一线,这些素材岂能轻易获得,更无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显然这种实地报道比刻板的史料堆砌更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更能勾起对那段血雨腥风抗战往事的回忆。

3 报道更具品味与内涵

一篇优秀文化节目的采访报道,一定深具品味与内涵,就好比一位有思想和修养的人,必然有丰富的内在。如何令采访报道更有品位与内涵?田野调查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法和工具,田野调查在最初确定调查对象之时,就明确了调查对象有其特色和代表性。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差异很大。例如,云南纳西族的“阿注婚”、福建惠东人的“长住娘家”习俗,都极有文化特色。田野调查确定调查对象的这一独特视角同样可为采访报道所用。《中国海岛行》系列专题,在策划时就借助了田野调查的学术视野,定位于采制中国漫长海岸线上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海岛地域文化,许多鲜为人知的特色岛屿及其文化被采录其中。专题播出后受众反馈道:此次报道视角独特,内容新颖,颇具文化内涵,得到“发现未知”的收获。《唐诗西北行》系列专题以经典唐诗为引子,从今人的视角去探访西北风物,尤其是宁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物与风貌,体现中华民族千古传承、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同样是田野调查的学术视野的一次借鉴与开掘。

参考文献

[1]谢燕清.社会学与人类学田野工作[J].社会,2002 (1):37-40.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0-0119-02

作者简介:任敏卿,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采访报道
体育新闻的采访报道技巧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电视新闻专题采制的侧重点把握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洱源县凤翔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保障新闻工作者依法采访报道——设立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