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6-07-21
内容摘要:菩萨湾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新村,现存造像19龛,题材丰富,有千佛、西方净土变、千手观音、五十三佛、十方佛等,第5龛发现一则说明造龛原由的题记。依据造像题材、风格及题记等,造像分属唐宋、清至现代两个大的时段,唐宋时期造像数量较多。
关键词:菩萨湾;摩崖造像;唐末五代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3-0035-11
Abstract: There is a cliff sculpture of the Pusawan, or Bodhisattva Bay, in Yueyang Town, Anyue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onsisting of nineteen niches filled with various Buddhist sculptures. Many motifs and classic Buddhist figures have been found, including the thousand-Buddha motif, Pure Land illustrations, thousand-armed and thousand-eyed Avalokitesvaras, Fifty-three Buddhas, Buddhas of the Ten Directions; even an inscription explaining why these sculptures were made is present in niche fiv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and styles of the sculpture as well as the inscription, the sculptures were mainly made during two periods, the first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 second from the Qing dynasty till today. The work from the former period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sculptures.
Keywords: Pusawan(Bodhisattva Bay); cliff sculpture; later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一 造像点概况
菩萨湾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东北1.5公里的岳阳镇新村一组菩萨湾东面山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0°06′39.0″,东经105°21′13.9″,海拔323.9米。现存摩崖造像19龛,2012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开凿在3个呈“品”字形排列的石包上。1号石包位置略低,平面呈方形(图1),东面开第6—8龛,南面开第3—5龛,西面开第1—2龛,北面开第10—12龛,东面与北面转角处开第9龛。2号石包位于1号石包东南15米的现代寺院建筑内,位置略高(图2),北侧崖面由东向西依次开第13—16龛。3号石包位于2号石包东北侧约10米,石包上部脱落不存,其上开第17—19龛(图3)。
2008年7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安岳县文物局对该摩崖造像点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1号石包的12龛造像进行编号(第1—12龛)。2014年7—9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该摩崖造像点进行了仔细调查和记录,并首次对2、3号石包上的造像进行编号(第13—19龛)。
二 龛窟介绍
第1龛
该龛为单层方形龛,平面呈弧形,左壁及底部左侧破坏、残损严重,龛宽100厘米、高170厘米、深96厘米,龛向316度{1}。右壁下部有纵向裂隙,龛外顶部有圆形凿孔,正壁前低台左侧现代水泥修补。正壁前起1厘米的低台,台上造一像,连座高102厘米,像高87厘米。头顶有一个八角形华盖,装饰璎珞,华盖下方、造像头顶有一个扁圆形物。造像头戴风帽,面部方圆,有圆形头光;颈部残存两道蚕纹,着交领袈裟;左手于腹前托一圆形物;右手于右胸前持禅杖;左腿下垂,跣足踩于莲蓬上;右腿曲起,平放于身前;半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台座上部覆帷幔,束腰装饰立柱。座前中部有卷曲莲茎,其中伸出莲蕾、莲叶、莲蓬。低台右侧凿一兽,头部残,面向龛外,四足趴跪。龛内左侧下部似有一人轮廓,残不可识。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造像均在现代被改刻、妆彩。
第2龛
该龛为单层方形龛,顶部左侧左壁及右壁下部均残损,龛内中上部有凿孔,底部被水泥覆盖。龛残宽340厘米、残高252厘米、深46厘米,龛向316度。正壁中央开单层圆拱形小龛,平面呈弧形。龛面呈尖桃形,装饰火焰纹,左右壁及底部皆残,宽35厘米、高37厘米、深5厘米。龛内正壁造三身像。中央主尊上身残,风化严重,残高25厘米,仅可见结跏趺坐于仰莲台座上。台座底部呈四瓣形,装饰四瓣形花纹。左右侧各有一像,仅存残迹。正壁及右壁均造千佛19排,大多风化严重。千佛头上有肉髻,均结跏趺坐于上平下弧形台座上,一般连座高14厘米、像高10厘米。袈裟有三种:一为通肩式袈裟;一为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还有偏衫式袈裟。姿势有两种:或双手置于腹前,或双手置于胸前(图4)。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3龛
该龛为方形龛,平面呈横长方形,现仅存中下部及左壁下部两侧,宽168厘米、残高180厘米、残深32厘米,龛向140度。
正壁中央雕一像,坐于高台上,头部、左右手均已无存,连座高120厘米,像高70厘米。双层圆形头光、身光,外饰一圈火焰纹。雕像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其上束带打结,胸前戴圆环状项圈,项圈两侧及中部各有饰件垂下,中部饰件呈十字形;左手似托宝珠置于腹前,右手举于右胸前,盘右腿,左腿垂下,踩于仰莲圆台上,跣足。台座分两层,上层为束腰方座,底部刻二莲枝,分别自中央伸出,伸向左右,莲枝下部饰卷云纹;下层为方形,方形台上左右各置一莲台,莲台上各置一物,莲台中央似有一物突起。台座底部雕一狮子,朝向右侧,右前腿前伸,按宝珠,左前腿直立,左后腿前屈,作蹲坐状,尾部翘起,似回首龛外(图5)。
主尊头顶上方及左侧各雕祥云,仅存左侧祥云的底部。左侧祥云中有从像三身,高28厘米。左起第三身着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圆台上。另两身从像风化脱落较为严重,残不可识。主尊左右各一立像,均高49厘米。左侧为一菩萨像,头挽髻,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腹前横两道后经小臂下垂及座,下着长裙,双手执禅杖。禅杖顶部装饰复杂,风化不识。右侧立像上半身及圆台残,着袈裟,下身着裙。
主尊左右各雕四排像,从上至下第一、二排各两身,第三、四排各三身。第一至第三排像,均高35厘米。第四排像高49厘米。每身头部内侧均阴刻一竖长方形框,内磨平,字迹无存。左侧从上至下第一排左起第一身残;第二身双手似置于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二排左起第一身头挽髻,右手执棍状物置于胸前;第二身似着袈裟,双手捧方形物置于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三排左起第一身头戴冠,着交领广袖大衣,足穿鞋立于圆台上;第二身头似戴冠,双手捧物置于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三身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托物置于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四排左起第一身头戴冠,面目狰狞,髭髯,着广袖大衣,双手抱棍状物置于左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二身头戴冠,头微右偏,左手托物置于左腹前,右手举于右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三身头戴冠,双手交叠,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托竖长方形物置于右胸前,倚坐于方台上。右侧自上而下第一排已不存。第二排右起第一身坐于方台上;第二身头似挽髻,发辫垂肩,着广袖大衣,双手捧一竖长方形物置于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三排右起第一身为立像,两侧披巾下垂及座,左手置于腹前;第二身头戴冠,双手置于腹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三身似头戴盔,双手置于腹前,身体微左转,倚坐于方台上。第四排右起第一身双手捧物于腹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二身头戴冠,髭髯,双手执竖长方形物置于左胸前,倚坐于方台上;第三身头似戴盔,上身着铠甲,双手托物置于左胸前,倚坐于方台上。
另左壁底部雕一立像,光头,着袈裟,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跣足。龛窟年代为唐宋时期。
第4龛
该龛为双层方形龛,内、外龛平面皆呈横长方形,内、外龛右壁被第3龛左壁破坏。外龛残宽193厘米、高190厘米、残深105厘米;内龛宽180厘米、高176厘米、深73厘米。龛向135度。
内龛正壁雕西方净土,正壁中央高浮雕一佛二菩萨,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台座上(图6)。佛像连座69厘米,像高48厘米。身后有举身光,高肉髻,颈部有三道蚕纹,着通肩袈裟,衣纹于胸腹前呈浅U字形,双手交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仰莲座底部雕出三个椭圆状物,其上各雕一壶门。
左侧菩萨连座高67厘米,像高48厘米,头后有尖桃形头光,分为三层:内侧一层饰花瓣,中层为连珠纹,外侧一层为火焰纹。身后有内素面外火焰纹身光。菩萨戴高冠,发辫覆肩,缯带自两耳后下垂及肘,颈部有三道蚕纹,胸前戴圆形状项圈,项圈上有挂饰及缨络垂下,缨络经腹前自两膝折向身后,饰腕钏,上身斜披胳腋,两侧披帛自双肩垂下搭小肩后下垂及座,双手托圆柱装物置于腹前。
右侧菩萨连座高65厘米,像高47厘米,头光、身光与左侧菩萨同,头戴高冠,发辫垂肩,颈部有三道蚕纹,缯带自两耳后下垂及肘,胸前所戴项圈及缨络、腕钏、络腋与左侧菩萨同,双手托莲蕾置于胸腹前。
佛与两侧菩萨之间各有一弟子立像,头后均有圆素头光,着交领袈裟,双手合十于胸前。右侧弟子颈部三道蚕纹。佛与两侧菩萨座间各有一身菩萨坐像,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台座上,发辫垂肩,上身斜披络腋,两侧披巾自两肩垂下搭小臂后下垂及莲座,双手合十于胸前。
佛头顶浅浮雕华盖。华盖两端向内卷曲,顶端饰火焰纹,内置宝珠。华盖底部有挂饰垂下,中间挂饰向左右分别伸出长飘带。飘带缠绕,各形成三圆圈,飘带尾部飘向龛顶。左侧左起第一圆圈内雕一佛二弟子。佛有高肉髻,双耳硕大,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覆莲台上。两侧弟子均为立像,身体微侧向主尊。第二圆圈内雕一菩萨二弟子。菩萨头顶向上突起,两侧缯带下垂及肩,身着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覆莲台座上。两侧弟子均为立像。第三圆圈内雕一佛二弟子。佛头顶向上高高突起呈三角状,双耳硕大,身着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覆莲台座上。两侧弟子均为立像。右侧右起第一圆圈,雕一佛二弟子。佛头顶向上突起,双耳硕大,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覆莲台座上。两侧弟子均为立像,微侧向主尊。第二圆圈内雕一菩萨二弟子。菩萨头顶向上突起,两侧缯带下垂及肩,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覆莲台座上。两侧弟子均为立像。第三圆圈内雕一佛二弟子。佛头顶向上突起,双耳硕大,着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覆莲台座上。两侧飘带末端各雕一朵祥云。祥云内各雕五身像,分两排。前排为三身佛像,着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后排两身菩萨立像,头顶向上突起,两侧缯带下垂及肩,似着袈裟,双手置于胸前。
华盖后雕一楼阁(图7),可见围栏、圆柱、屋顶,屋檐两角向上翘起,鸱尾回首相向。圆柱将楼阁分为三开间,左右二开间前方各雕一立像,风化不可识。屋檐外侧各有一飞天,朝向楼阁,回首看龛外,身后飘带高高飘起。左侧飞天双手举物于身体两侧,双腿向后翘起;右侧飞天双手托物于胸前,双腿向后翘起。
两侧菩萨外侧各雕一经幢。幢座分五层:从下至上第一层为圆形覆莲状;第二层为圆球状,上饰卷云纹;第三层为素面盘状;第四层同第一层;第四、五层束腰;第五层为圆形仰莲台座。幢身为八棱柱状。幢顶分七层:从下至上第一、三、五、六层为圆形仰莲状;第二层为圆球状,上饰卷云纹;第四层为方形,中央开小龛,内一坐佛;第七层为尖桃形。经幢下方各雕一坐像,头后均有圆形素面头光、身光,挽高发髻,两侧缯带下垂及肩,上身斜披络腋,披帛自两肩垂下,搭两臂后下垂及座。左侧菩萨盘左腿,右腿曲起;右侧菩萨盘右腿,左腿曲起,身体微转向主尊,坐于仰莲方座上,脸朝向龛外。经幢外侧各雕八边形双层楼阁,雕出围栏、圆柱、屋檐。从下至上:第一层中央雕一佛二弟子,佛帐自顶部及两侧垂下。佛有高肉髻,双耳硕大,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两侧弟子均立像,双手置于胸前。第二层中央雕一佛二弟子,佛帐自顶部及两侧垂下。佛有高肉髻,双耳硕大,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两侧弟子均立像,双手置于胸前。第二层上为八角攒尖顶。双层楼阁底部外侧各雕一立像,头后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肉髻较高,双耳硕大,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双层楼阁底部内侧各雕一菩萨立像,尖桃形头光,挽高发髻,发辫垂肩,颈部有蚕纹,上身披络腋,下着长裙,披巾自两肩垂下,于腹前横过一道后经两臂下垂及底。左侧菩萨双手托圆盘,内盛火焰状物置于胸前;右侧菩萨双手托物置于胸前。二者均微侧身向主尊,回首龛外。
主尊及二菩萨底部雕通壁围栏。围栏上部中央雕二菩萨立于方形莲台上,均有圆形头光,头挽高髻,发辫垂肩,上身披络腋,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双手执飘带,身体微内倾。二立菩萨左右各雕七身菩萨,结跏趺坐于覆莲圆台上,均有圆形头光、身光,挽高髻,颈部有蚕纹,上身披络腋,下着裙,腰束带,裙腰外翻,披巾自两肩垂下,搭小臂后下垂及座,双手合十于胸前,身体微侧向主尊,头微偏,仰视主尊。
围栏下部中央雕双头鸟,双翅张开,尾部翘起,两头相背,踩于圆台上。圆台左右各雕一鸟相向而立。双头鸟两侧各雕人首鸟身形象,头后有双层圆形头光,头挽高发髻,尾部翘起,双手执物置于胸前。人首鸟身造像外侧各雕四身伎乐,均朝向主尊而坐,回首向龛外,头后有圆形头光,挽高发髻。左侧左起第一身似捧笙,第二身捧圆形物,第三身似抚五弦琴,第四身似执横笛。右侧右起第一、二身仅存轮廓,第三身似执横笛,第四身捧柱状物。乐器均置于头前做吹奏状,两侧伎乐外侧各雕一菩萨立像,头后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挽高髻,发辫垂肩,上身披络腋,下着长裙,披巾自两肩垂下搭两臂后下垂及底,双手举于胸前,身体微转向内侧,回首龛外。菩萨外侧各雕一佛,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台座上,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高肉髻,双耳硕大,颈部有蚕纹,着通肩式袈裟。左侧坐佛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置于右膝处;右侧坐佛右手置于胸前,左手置于左膝处。
双头鸟及伎乐下部又雕一重围栏。围栏中央雕水池。水池中伸出莲叶及莲蕾,其周围雕有水波纹。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5龛
该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外龛顶部及左右壁皆残损,底部被凿去,现为水泥地面,宽210厘米、残高232厘米、残深135厘米。内龛顶部及左右壁上方残,平面呈长方形,宽187厘米、高230厘米、深87厘米,龛向135度。龛顶左部有巨大裂缝贯穿左壁与后壁交界处。龛外左右壁上部有方形凿孔,左壁有圆形凿孔。
龛内正壁底起低台,正壁中央开圆拱形小龛,龛面呈尖拱形,平面呈长方形,宽81厘米、高62厘米、深10厘米。小龛正壁造三佛(图8)。中间一佛头部残,连座高51厘米,像高31厘米,肉髻,双耳硕大,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颈部三道蚕纹,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双层椭圆形身光,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上覆布帛,上有圆形物,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仰莲台座上。台座上部覆帷幔,下部装饰双瓣莲花。左侧佛像头部残,连座高51厘米,像高32厘米,肉髻,双耳硕大,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颈部三道蚕纹,着通肩式袈裟,有双层椭圆形身光,双手于腹前结弥陀印,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台座上覆帷幔,束腰装饰立柱。右侧佛像头部残,连座高52厘米,像高32厘米,肉髻,双耳硕大,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颈部两道蚕纹,着通肩式袈裟,有双层椭圆形身光,左手于腰前托宝珠,上有火焰,右手抚右膝,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台座上覆帷幔,束腰装饰立柱。
正壁除中央小龛三尊佛像外,另造五十佛,从上至下共分为六排,第一排造佛9身,第二排10身,第三排6身,第四排4身,第五排11身,第六排10身。佛像除两身戴风帽者,均有肉髻,双耳硕大。所有佛像均有尖桃形头光、颈部三道蚕纹,结跏趺坐于方形仰莲台座上。莲座下皆有莲茎相接,莲茎上伸出莲蕾、莲叶。佛像连座一般高28厘米,像高21厘米。
第一排左起第一身,残不可识;第二身,双手置于胸前;第三身,双手于腹前托圆形物;第四身,双手置于腹前;第五身,同第二身;第六身,着通肩式袈裟,掌心向上,持圆形物于腹前;第七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托圆球形物;第八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九身,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胸前。
第二排左起第一身残不可识;第二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掌心向上托圆形物于腹前;第三身,戴风帽,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胸前;第四身,双手置于腹前;第五身,残不可识;第六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结弥陀印;第七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托圆球形物;第八身,着通肩式袈裟,左手抚左膝,右手置于胸前;第九身,同第六身;第十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上似搭布帛。布帛上有一圆形物,分两层。
第三排佛像均着通肩式袈裟,左起第一身,双手托宝珠于腹前;第二身,双手托法轮;第三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四身,同第三身;第五身,戴风帽,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腹前;第六身,双手于腹前托宝珠。宝珠上有火焰。
第四排左起前三身均着通肩式袈裟。左起第一身,双手置于腹前,掌上搭布帛,上有圆球形物;第二身,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抚右膝;第三身,左手抚左膝,右手置于胸前;第四身,双手置于腹前,掌上搭布帛,上有圆形物,分两层。
第五排佛像均着通肩式袈裟。左起第一身,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胸前;第二身,双手于腹前结弥陀印;第三身,双手于腹前托法轮;第四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五身,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第六身,双手于腹前托圆球形物;第七身,同第二身;第八身,双手于胸前合十;第九身,同第三身;第十身,同第五身;第十一身,同第一身。
第六排左起第一身,着偏衫式袈裟,双手置于袈裟之中;第二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腹前;第三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托圆球形物,分两层;第四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结弥陀印;第五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腹前束带打结;第六身,同第二身;第七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托法轮;第八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第九身,同第一身;第十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于腹前托圆球形物。
龛内右壁中部刻一碑,有碑首、碑身、碑座。碑首呈梯形,中部装饰卷云纹;碑座呈梯形,装饰覆莲瓣;碑身呈长方形,宽51厘米、高110厘米,阴刻楷书题记12行,满行18字,共存181字(图9),全文如下:“敬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并二菩萨一龛/敬造五十三佛一龛/右弟子白绍少在使□劾职卅余年累主持□/使钱投重务罢归乡久蒙差署勾覆官阻为征/讨宦(□)人迫作十恶五逆无门忏悔今已年□七/十有□恶□之身然□□远遂发(□)心于此上代/粧内□□□石□□□上件功德今已成辦伏/为白□□慕道□见□后发愿求来世中常于/十□□生诵持□□□不退转何□多罗三藐/三菩□□□□□□眷属往生净土/……二果永为供养/……可……男儿使官可求。”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6龛
该龛为单层方形龛,平面近方形。龛顶右侧表层脱落,龛口、四壁风化严重。宽226厘米、高170厘米、深55厘米,龛向120度。龛外右壁上部有两圆形凿孔,右上角坍塌处延伸一道裂缝,纵向贯穿右壁。龛内有大面积烟熏痕迹。
龛内正壁底部开高22厘米的低台,台上正壁造千手观音及其眷属、十坐佛(图10)。千手观音位于正壁中部,面部、手部、足部及台座残。连座高131厘米,像高124厘米。千手观音戴镂空卷草纹高冠,面部方圆,双耳垂肩,头两侧缯带下垂,颈部有三道蚕纹。胸前戴宽带圆形项圈,中部装饰几何形花纹,项圈下部装饰卷草纹。胸前至膝前垂饰璎珞。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披巾自左右肩垂下后,横过身前,持于膝前两手中,垂于座前。身后有尖桃形身光,边缘装饰一圈卷草纹。跣足,倚坐于方形台座上,足下踏方形仰莲台。左右侧各残存20手,最上两手捧化佛于头顶;胸前两手合十;腹前两手拇指和食指相连,捧圆形物;膝前两手掌心向上,执帔帛。左侧由上到下,可见一佛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方形双层台座上,身后有尖桃形身光;其下一手持圆形铜镜,中部有日形钮,右侧一手持莲蕾;其下一手持盾牌,盾牌前雕出狰狞兽面,右侧手持弓;其下数手持物皆残;最下一手掌心向外,置于身左侧。右侧从上至下,一手持圆形物;其下一手持宝塔,宝塔为方形楼阁式,分两层;再下一手持一环形物;再下一手持方形物,上有一“人”字形顶;再下一手持短棍形物;最下一手掌心向外,置于身右侧。
台座左右前方分别跪饿鬼贫儿。左侧饿鬼头部、左肩及双手残,残高124厘米,双手置于身前,上身赤裸,腰束带,下着裤,面向右侧而跪。右侧贫儿面部风化,高37厘米,头戴冠,冠带垂于身后,着圆领长袍,腰束带,双手于身前持长条形口袋,面向左侧而跪。饿鬼左侧及贫儿右侧分别跪一男一女。左侧男子的头冠、面部残,高46厘米,面部丰圆,颈部残存两道蚕纹,帔帛自左右肩垂下,横过腹前,绕左右臂后垂于身侧,腰束带,下着裤,跣足,双手于胸前合十,面向右前方伏跪。右侧女性左胸残,全身风化严重,高40厘米,头束高髻,面部丰圆,颈部残存一道蚕纹,右侧帔帛自右肩垂下,绕右臂后垂于身侧,腰束带,下着裤,跣足,双手腕戴镯,于胸前合十,面向左前方伏跪。
男子左侧立一男子,面部、足部残,高77厘米。头上有小髻,双目圆睁,面容狰狞,下颌存三角形胡须。衣服从左肩处垂下,经腹前于右腰侧绕向身后,腰束带,下着裙,足部着“T”字形履。左手握拳置于右胸前,右手持锏置于身侧,微向右前方而立。
女子右侧立一身像,头部及双手残,高62厘米。着圆领广袖大衣,腰束带,下着裙,双足着云头鞋,双手置于腹前,微面向左前方而立。
龛内后壁左右侧上部各有五身坐佛,皆坐于方形台上。台座高8厘米。座前装饰似花纹,外部为四花瓣形,内部装饰卷云纹。台座上左侧五身佛像头部残,均高12厘米,结跏趺坐。左起第一身,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腹前;第二身,着交领袈裟,双手置于胸前,手上覆盖布帛;第三身,着通肩袈裟,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腹前;第四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胸前,手上覆盖布帛;第五身,着通肩式袈裟,双手置于腹前。右侧五身佛像均风化严重,均高12厘米,结跏趺坐。左起第一、三身双手置于腹前;第二身双手置于胸前;第四、五身姿势残不可识。
左右壁前各造一身天王像。左侧一身,左手、足部残,风化严重,高90厘米。戴冠,冠上部后侧立呈拱形,冠前装饰放射形纹饰,头后垂发。双耳下垂及肩。身着盔甲,飘带绕过膝前飘于身侧。右手腕戴手镯,叉腰,呈立姿。足着履,足下有低台,上部刻斜井字形凹槽,可能表现山形座。右侧一身头部、右臂及双足残,残高97厘米。头戴冠,头后垂发。身着盔甲,腰束带,飘带绕过膝前飘于左右侧。双手掌心向下,于腹前持剑,呈立姿。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7龛
该龛为外方内圆的拱形双层龛,内外龛除右上角外,四壁均残损殆尽。外龛残宽53厘米、残高78厘米、残深4厘米;内龛残宽45厘米、残高67厘米、残深3厘米。龛向120度。内龛正壁中部造一像,全身及台座均残损严重,连座高84厘米,像高50厘米,仅存轮廓,可见一像坐于束腰台座上。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8龛
该龛为单层圆拱形龛,平面呈弧形,四壁均残损,左下角坍塌。龛残宽60厘米、残高98厘米、残深5厘米,龛向90度。龛内正壁造一像,残损严重,仅存轮廓,高90厘米。头戴三尖冠,下着长裙,呈立姿。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9龛
该龛为圆拱形龛,平面呈长方形,仅存上壁及左右侧壁上部。龛宽77厘米、高170厘米、深7厘米,龛向70度。龛内正壁磨光,无造像。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10龛
该龛为内方形双层龛,内龛平面呈长方形,外龛顶部、右壁及左壁上部不存。外龛残宽152厘米、残高149厘米、深106厘米;内龛右壁中部残损,宽145厘米、高149厘米、深52厘米。龛顶有数个凿孔。龛向70度。
正壁近壁处造12厘米的低台,台上造一佛二菩萨。佛像头部、双臂残,风化严重,连座残高102厘米,像残高96厘米。有尖桃形头光,边缘处装饰火焰纹,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抬起,跣足,立于圆形仰莲台座上。左侧菩萨头部残,风化严重,连座残高102厘米,像残高85厘米。双重头光,缯带自头左右侧垂下,帔帛自左右肩垂下,横过身前,绕左右臂垂于身侧。左手托净瓶,右手持净瓶颈部,置于腹前。腰束带,下着裙,右膝微曲,微向左扭胯,跣足,立于圆形仰莲台座上。右侧菩萨头部、双臂及台座残,连座残高108厘米,像残高90厘米。有双重头光,缯带自头两侧下垂及肘,双手置于胸腹前,帔帛绕左右臂垂于身侧,腰束带,下着裙,左膝微曲,微向右扭胯,跣足,立于仰莲台座上。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11龛
该龛为方形双重龛,外龛顶部及右壁不存,宽163厘米、高167厘米、深100厘米。内龛右壁部分残损,平面略呈长方形,后壁略弧,宽147厘米、高147厘米、深86厘米。龛向37度。
正壁及左右壁的近壁处造15厘米的低台,正壁台上造一女性主尊及二侍女,中央主尊面部、双手、双腿及台座残。连座高110厘米,像高97厘米。主尊头束高发髻,前戴镂空卷草纹发冠,右后侧插步摇,一端装饰花朵,下垂珠饰;面部丰圆,颈部三道蚕纹,着双领下垂式长袍;内着抹胸,胸前束带打结;左手抬起,右手置于右腹前,垂足,坐于方形台座上。台座分两层,由转角处立一柱支撑。左侧侍女足部残,高100厘米;头上双丫髻,面部丰圆,颈部三道蚕纹;着双领下垂式长袍,内着抹胸;双手笼于袖中,置于胸前,怀抱扁圆形物,呈立姿。右侧侍女全身风化严重,高93厘米;头束高发髻,面部丰圆,双手于右侧抱小儿,头部残,面向内侧,右手持莲蕾状物,呈立姿。
左壁台上立二像。左起第一身,头部、双臂残,全身风化严重,高55厘米;戴高冠,左手于右侧抱物,右手置于身侧,下着裤子,呈立姿。第二身全身风化严重,高53厘米;头左右侧束髻,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曲于身侧,手中持短杆,杆上有圆形物,呈立姿。左侧台前有一物,残损严重,上圆,下似一台。右壁台上立二像。左起第一身,头部残,全身风化严重,高54厘米;头似戴冠,左手置于左腰前,右手置于胸前,下着裙,呈立姿。第二身,头部及双臂残,全身风化严重,高45厘米;颈部残存两道蚕纹,帔帛自左右肩垂下,飘于身右侧;下着裤,左手置于腰侧,右手置于腹前,呈立姿。台前有一物,上部呈圆形,下似一圆台。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12龛
该龛为双重方形龛,龛底左部残损,宽264厘米、高183厘米、深200厘米。内龛平面呈方形,龛口风化严重,右壁略有残损,宽247厘米、高168厘米、深57厘米。龛向9度。
正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底部造8厘米高的低台。台上造五身坐佛,均连座残高65厘米,像残高45厘米。左起第一身头部残,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圆形头光边缘装饰双层花瓣,外层头光边缘装饰火焰纹;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双层椭圆形身光,边缘装饰火焰纹;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手上搭一布帛,上有圆盒形物;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仰莲台座上。台座束腰和底部均装饰卷云纹。第二身头部及双臂残,头光与第一身相似,着通肩式袈裟,身光与第一身相同,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台座上部覆帷幔,束腰处装饰立柱,下部装饰双瓣仰莲。第三身头部残,戴冠,缯带自头两侧垂下,头光与第一身相同,着偏衫式袈裟,身光与第一身相同,内层身光边缘装饰莲瓣,结跏趺坐于方形仰莲束腰台座上。上层莲座覆帷幔,束腰处中部有一人头,左右手向上撑起台座;左右侧各有一兽头,双手向上撑起台座,下层装饰卷云纹。第四身头部、右手残,头光与第一身相同,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腹前束带打结,身光与第一身相同;左右手抚膝,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仰莲台座上。莲座上部覆帷幔,束腰分上下两层,平面呈八角形,上层凸出,每面均有方形框,下层转角处装饰立柱。台座下部亦呈八角形,装饰双瓣莲花。第五身头、胸残,头光与第一身相同,着通肩袈裟,身光与第一身相同,双手掌心向上,捧圆形物于腹前,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仰莲台座上。台座束腰分为四瓣,每面装饰四瓣形壶门。台座下部装饰卷云纹。
正壁下部近壁处起低台,大部分残损。台上造五身坐佛,均连座残高65厘米,像残高45厘米。左起第一身头、胸部及台座下部残,头光与上层第一身相同,着通肩式袈裟,身光与上层第一身相同,双手于胸前合十,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台座上部覆帷幔,束腰装饰立柱。左侧台座前部有一小人,下身残,仅存轮廓,面向右前方而立。第二身头部、右手及台座下部残,头光与第一身相同,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腹前束带打结,身光与第一身相同,左手掌心向上托圆形物于腹前,右手置于胸前,结跏趺坐于圆形仰莲台座上;左上方阴刻“东方阿”。第三身头部及台座残,头光与第一身相同,着偏衫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腹前,身光与上层第三身相同,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台座上覆帷幔,左上方阴刻“南方□□佛”。第四身头部、右臂残,腰部以下风化严重,头光与第一身相同,胸部肌肉发达,着袒右袈裟,身光与第一身相同,左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第五身头部、双臂、双腿及台座残,头光、身光与第一身相同,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图11)。
左壁下部造二像。左侧一像仅存轮廓,残高20厘米,呈立姿。右侧一像头部、左臂及腿部残,残高43厘米,着广袖衣,双手置于胸前,呈立姿。
上层低台左侧前部,第二身佛像台座下,阴刻1行12字楷书题记“□养佛□志明□□僧金秋粧”。左壁上部中侧有阴刻楷书题记“十方佛……”。左壁下部,阴刻楷书题记:“……永为供养”(图12)。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
第13龛
该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外龛右壁略存,宽190厘米、高180厘米、深134厘米。内龛呈圆拱形,平面呈竖长方形,宽140厘米、高156厘米、深77厘米。龛向45度。造像及台座均有后代改刻痕迹,造像现代妆彩。正壁中央造一坐佛,有肉髻,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左手掌心向外,右手抚右膝,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右壁内侧前部各造二像,均立于方形台座上。其身后各有四身立像。左右壁外侧下部各造一力士,均有圆形头光,面向中部而立。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造像均在现代被改刻、妆彩。
第14龛
该龛为圆拱形龛,平面呈拱形,龛顶部分残损,宽205厘米、高155厘米、深84厘米,龛向32度。正壁及左右壁前起1厘米高的低台,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央主尊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头部略大,面部方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托圆形物置于左膝,右手垂于身侧,结跏趺坐于方台上。弟子位于主尊左右两侧,立于圆形台座上。弟子外侧各一菩萨立于圆形束腰台座上。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造像均在现代被改刻、修补和妆彩。
第15龛
该龛为内圆拱形双层龛。外龛除底部和左侧下部外,均残损,底部前有后代垒砌条石,宽170厘米、残高134厘米、深125厘米。内龛平面呈横长方形,龛顶及左右侧壁均有残损,宽100厘米、高116厘米、深55厘米。龛向45度。龛内正壁前造一佛,有尖桃形头光,面部方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双手于腹前托扁圆形物,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左右壁内侧前部各造两立像,均立于台座上。右壁前部两立像身后又有两身立像。左右壁外侧下部有二力士。龛窟年代大致为唐宋时期。造像均在现代被改刻、妆彩。
第16龛
该龛为单层龛,龛及右壁皆残损殆尽,形制不明,残宽80厘米、残高101厘米、残深15厘米,龛向27度。正壁左侧造一像,仅存轮廓。龛窟为现代所造。
第17龛
该龛位于3号石包西南侧的一大龛内。大龛上部残,仅存下部,残宽270厘米、残高125厘米、残深35厘米,龛向315度。第17龛上部残损,残宽48厘米、残高30厘米、深8厘米,龛向315度。龛内正壁前造一像,头、胸残,像残高30厘米;双手置于腹前,广袖下垂于龛外,结跏趺坐于龛底。龛窟年代大致为清代。
第18龛
该龛顶部残,宽51厘米、残高22厘米、深10厘米,龛向315度。龛内造一像,结跏趺坐于台座上,其余残不可识。龛窟年代大致为清代。
第19龛
该龛顶部及右壁残,残宽98厘米、高66厘米、深9厘米,龛向315度。正壁前造四像,均坐于高21厘米的低台上。左起第一身,高62厘米,戴冠,胡须下垂,身着铠甲,左手置于腹前,右手托举圆形物置于头部右侧,左腿下垂,右腿盘坐。第二身,高66厘米,戴三尖冠,披巾自双肩垂于座前,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托尖圆形物置于头部右侧。第三身,高63厘米,戴三尖冠,披巾自双肩垂下于座前,双手置于腹前。第四身,仅存残迹,残高18厘米。龛窟年代大致为清代。
三 年代及价值
菩萨湾是安岳一处保存较好的佛教摩崖造像。通过调查可知,第1龛左壁打破第2龛右壁,第3龛左壁打破第4龛外龛右壁、右侧打破第2龛左壁,第9龛左壁打破第10龛右壁,第15龛右壁打破第14龛左壁,第16龛打破第15龛左壁。由此可知,第2龛早于第1龛,第2、第4龛早于第3龛,第10龛早于第9龛,第14龛早于第15龛,第15龛早于第16龛。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石包打破关系,结合现存造像的题材、风格和题记看,菩萨湾摩崖造像可分为两组,一组为第1—15龛,另一组为第16—19龛。两组龛窟的年代差异较大,第1—15龛为唐宋时期;第16—19龛为清代至现代,其中第17—19龛为清代龛,第16龛为现代龛。
第2龛的千佛,此种题材的造像主要出现在川西、川东地区及川北的巴中地区,主要流行于8世纪末至9世纪[1],其题材与造型风格与四川蒲江石马沟第3、第8龛以及蒲江花置寺的第3、第5、第6、第8龛极为相似,后者皆为晚唐时期的造像[2]。第4龛为西方净土变,此类题材全川皆有分布,约从7世纪开始出现,流行时间较长。像第4龛一样的一佛二菩萨坐像、左右两侧雕刻天宫阁楼者主要集中出现在川西以及重庆的大足地区,流行于8世纪至9世纪左右[1]194。第4龛与安岳灵游院第7龛年代大体一致[3],其年代亦应为晚唐、五代时期。据第5龛碑刻文字,五十三佛与西方净土变俱为白氏发愿所造,二者为同一时期的造像,故第5龛的年代亦应为晚唐、五代时期。第3龛打破第2、第4龛,其年代比第2、第4龛略晚,从造像的风格看,其年代也应为五代时期。第6龛为千手观音,类似的题材主要出现在安岳和大足地区,多为五代时期的造像,其造像风格与造像内容与重庆佛湾第243、235、218、273龛以及四川安岳圆觉洞南崖第21龛相似,重庆佛湾第243龛的年代为唐天复元年(901),其余均属前、后蜀时期{1},故可判断第6龛的年代大致为五代时期。第12龛根据题记可知其造像为十方佛,此类题材目前发现不多,根据其造型风格,其年代应为晚唐时期。
菩萨湾摩崖造像的主体年代为唐宋时期,保存较好的6龛造像年代均为唐末、五代时期,造像题材丰富,雕刻精美,西方净土变、千手观音、五十三佛等都是当时社会流行的造像题材,反映了安岳地区佛教信仰及文化等情况,而西方净土变底部雕刻的伎乐,为研究唐代生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09.
[2]卢丁,雷玉华,肥田路美.中国四川唐代摩崖造像——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95-98,347-354.
[3]安岳县文物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灵游院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G]//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考古发现(2002).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