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2016-07-2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数学学院李涵

中国商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大众化就业指导毕业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数学学院 李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数学学院 李涵

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到社会从事生产和工作。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下滑,并且呈现出越来越难的趋势,这和社会经济体制有关,更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在我国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成为了每个大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自身问题,解决就业难题。

大学生 就业 社会供给 自身水平

自我国1976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从最开始的一才难求到现在的人才市场市场趋近饱和。曾几何时,大学生是最被看好的青年群体,被称之为祖国的希望,各大用人单位、企业频频争抢,几乎是考上大学就等于是拿到了“铁饭碗”。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乎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再者,我国存在大量的下岗就业人员与民工。即使是每年我国政府将900万就业机会提供给他们,也难以有效地解决就业的问题。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大学生供给与社会所需失衡

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所需劳动力不等形成矛盾。自21世纪之后,我国处于人口的高峰时期,大量的劳动力要求就业。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并且存在比较快的新生劳动力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简单地说,人太多,人才也多,岗位却并没有那么多,自然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1.2 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持续地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迅速地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大众化的教育需要我国高校进行扩招,这必然导致高校毕业学生的迅速增长,2002年高校毕业学生的数量是145万,2003年是212万,2004年是280万,而2016年是765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未曾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如此的量变严重地影响到了毕业学生的工作,大学生的就业也逐步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1.3 各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发达区域给毕业学生带来了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与就业环境,变成了人才输入的区域,但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很多学生难以就业。然而,尽管一部分毕业学生没有工作,他们还是不想到偏远的区域工作。其实在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存在大量的工作岗位。

1.4 大学生的高心态导致难以就业

大学生错误的就业思想认知和职业价值观念是导致大学生难以就业的根本原因,对于精英阶层的大学生来讲,他们深深地受到精英意识的影响。他们认为“不好的、累的、不能享受到学子身份的,我不做;不能留在大城市,要返回中小型城市的,我不干”。根据一项调查统计表明,当今大学生就业在选择单位上注重外企、党政群体、科研机构等,而很少有人选择集体企业、大中学校、乡镇企业等。在选择区域上,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而很少有人愿意到偏远区域、农村、小城镇。并且,当前不少大学生毕业的综合素质比较低,缺少适应社会的技能,较难跟用人企业的要求相符合。一部分大学生仅仅满足于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缺少渊博的知识累积,再者,他们缺少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在应聘的时候常常表现出害怕与紧张的状态,进而难以完全地表现自我,从而丧失了一些工作机会。除此之外,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缺少对自身的定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也会导致就业成功率的降低。

1.5 用人企业设置的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导致大学生难以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出现了很多大企业,而这些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频频出现盲目设置跟大学生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条件,造成大学生难以就业。其中,经验障碍是最为关键的。不少用人企业一般都会要求应聘者具备工作经验,而不少刚刚毕业的学生显然没有工作经验,从而导致难以就业。除此之外,一些用人企业一味地注重选拔人才指标的提升,注重高学历,出现忽视实践而重视学历的问题。

1.6 高校自身面临的问题也导致大学生难以就业

不少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够先进,缺少市场观念,设置的专业跟市场的要求相悖使大学生学习的专业跟市场的要求不适应,从而导致供需矛盾的形成。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忽视了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的就业指导,常常在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才进行简单地指导,这从某种意义上使就业指导工作变得形式化,难以有效地指导毕业学生的就业实践。

2 对策与建议

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呢?通过社会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现在大学生要想解决就业问题,不应该再“眼高手低”,应该从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首先,转变就业思想,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摈弃社会精英的意识,增强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当前乡村和小城市存在不少的闲置岗位,更加需要人才,要把眼光投向落后的区域,并且增强先就业而后择业和创业的观念,立足于实际情况选择职业。其次,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抓住就业的主动权,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毕业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好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并且,高校需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对设置的专业与课程的结构进行科学地整合,以及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及其管理工作者需要注重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就业指导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帮助到大学生。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自主创业,凭借自身的能力解决难以就业这个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时机下,应当抓住机会,体现自身的能力和特长,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发展之路。如此一来,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就业渠道,从而使社会就业压力得以缓解。现实中,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例子有很多:(1)大学生黄恺,毕业后贷款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研究桌游,成功做出了桌游《三国杀》,截止到2010年,卖出200多万套,为他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2)大学生谢思慧毕业回家乡自主创业,承包了30余亩土地,并把从母校学来的技术运用到生姜种植中,获得高产,而且周围的农民广泛地接受了他的新技术,使生姜增产高达三成,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增收300万元。(3)知名软件美团网创始人王兴、聚美优品CEO陈欧、超级课堂老总杨明平等成功人士都是大学生创业的典范。

3 结语

笔者相信,只要通过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使这块压在我国心口的巨大压力得到缓解。每个岗位都充满着生机与挑战,真正地做到“人尽其才”。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1] 张高辉,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2] 柳云飞,周晓丽,张素红.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全球视角下的教育与就业关系初步分析[J].前沿,2010(3).

[3]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型: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J].新华文摘,2009(2).

F069

A

2096-0298(2016)07(b)-176-02

猜你喜欢

大众化就业指导毕业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我们今天毕业了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