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城先秦置县考

2016-07-21韩超

志苑 2016年2期
关键词:蒙城淮北战国

●韩超/文



蒙城先秦置县考

●韩超/文

县级政权是中国古代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因为在古代,只有县级以上的职官才由国家任命。

中国置县,大约始于东周,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从春秋开始,各诸侯国在相互征战中,逐步认识到分封制的弊端。为了打破封邦建国旧制度的束缚,强化国君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为了有效地管理好战争中新开拓的疆土和满足军事上抗御邻国的需要,各国相继在新开拓的疆土上置县,由国君任命官吏进行管理。《史记·秦本纪》:“秦武公十年(前688),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楚世家》:“(庄王)十六年(前598),伐陈……已破陈,即县之。”县制,作为一级基本行政区划单位,一直沿用至今,有不少地方甚至连县名、县城位置和县域范围都没有多大变化。

先秦的县级名称,主要为县、城、邑,因为设县之处必筑有城,城市之邑也多为县。其长官有大夫、令、长。“大夫”一词,先秦中常见,为中央和地方县一级行政职官。诗人屈原就曾担任过楚国的三闾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离骚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作为县级主官的称谓,大多于春秋时期和战国前期使用,楚国和晋国使用较多。《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杜注:七县,邬、祁、平陵、梗阳、凃水、马首、孟也),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杜注:铜鞮、平阳、杨氏)。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凃水大夫,韩圉为马首大夫,孟丙为孟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

“令”“长”中,大县为“令”,小县为“长”。《韩非子·外储·说左》:“中牟无令,晋平公(前557—前532)问赵武曰:‘中牟,晋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寡人欲得其良令也,谁使而可?’武曰:‘邢伯子可。’”

蒙城地处安徽淮北中部,西汉时为山桑县,治所在今县城北20千米的壇城,《汉书·地理志》有明确记载。但是,“山桑”置县是汉代开始的还是沿袭前代的呢?史籍没有记载,成为千古之谜。这也使后代人修志时无所适从,对此或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现在能看到的《蒙城县志》主要有两部,一部是明万历年编写的,简称“万历志”;另一部是清同治年编写的,简称“同治志”。

“万历志”是明万历壬午年(1582)知县吴一鸾纂修,桂茂枝作序,序中写到:“蒙为国且数千年,旧故无志。”说明这部志是蒙城最早的县志。其“蒙城沿革”中有总叙:蒙城春秋古邑名,禹贡豫州之城,商汤为北亳会盟之地,春秋盖楚也,战国时楚考烈王东迁都郢,蒙为楚东境,秦灭楚属砀郡,汉初为山桑县……

总叙后有“沿革表”:

总叙中“商汤为北亳会盟之地”源于梁刘昭《后汉书·郡国志》的“补并注”:梁国蒙:“《帝王世纪》曰:‘有北蒙,即景亳汤所盟处。’”“万历志”混淆了古“蒙”与今“蒙城”,且商汤时无县制,不属本文论述范围。

总叙中“蒙城春秋古邑名……春秋盖楚也”,意思好像是:春秋时蒙城是楚国的一个邑。但是在沿革表“郡、县”项里却又是空白,前后说法不一致,令人费解。

“同治志”也有“建(疑为“延”)革”总叙和“建革表”。其总叙:夏属禹贡豫州,商汤为北冡,周春秋为楚地漆园,战国楚考烈王东迁都郢为楚地……

建革表:

将两个县志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万历志”中的“蒙城春秋古邑”到“同治志”变成了“楚地漆园”,且“漆园”又成为春秋时楚国的县。虽然《史记》有庄子曾任漆园吏的记载,但是所有史料中均查找不到漆园县。再者,在汉代蒙城既属于梁国又属于沛郡,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另外,山桑在秦朝属泗水郡,梁国才属于砀郡,《汉书·地理志》记得很清楚。

上述两志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古代史料过于匮乏再加上信息不畅而造成的。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史料重新得到发掘整理,考古又不断有新发现。考古遗物中,如印玺、兵戈、竹简等大量时代明确、有文字遗存的文物出土,为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提供了绝好的文献资料。而甲骨文的大量发现和人们对甲骨文、金文和战国古文字的深入研究,破释了遗物中文字的内容,填补了古文献的缺失,纠正了史料在漫长的年代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历史上长期困扰的问题迎刃而解。

蒙城县庄子祠

逍遥堂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吴良宝《〈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部分地名校补》一文认为:“不断公布的战国文字资料以及研究成果……还可以补充相当数量的可考县名,比如战国兵器铭文中常可见到许多当时县的地名;不少战国古玺是县一级官吏用印,钱币上的地名也是县的地名。另外战国竹简、陶文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县名。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县名见于《汉书·地理志》……这些县名可以证明许多秦汉时代的地名在战国时代早已有之……对于探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地理沿革具有相当的价值。”该文还列举了楚国的例证:“楚是战国时期南方的大国,战国楚文字资料中可以见到不少县名……有几枚楚官印中都有‘行序大夫’一职,职官前的地名有山桑、江陵、上场(唐)等,见于《周秦古玺菁华》145的‘山桑行序大夫玺’、《古玺汇编》0101‘江陵行序大夫玺’、0099‘上场行序大夫玺’。分别在安徽省蒙城县北、湖北省江陵县、随县西北。《古玺汇编》0130有‘六行府之玺’、0317有‘坪阿’,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怀远县一带。”

2002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古文字研究》第24辑,刊载有徐在国的一篇论文《楚国玺印中的两个地名》。论文“一、山桑”,对方雨楼《周秦古玺菁华》154著录的一方阴文楚国官玺进行考释,这方楚国官玺的印文是“山桑行序大夫玺”,应是楚国山桑县的官印。考释结论:“如上所述,上引楚玺当释为‘山桑行序大夫玺’。‘山桑’,地名,见《汉书·地理志》‘沛郡,户四十万九千七十九,口二百三万四百八十,县三十七:……山桑……’。《后汉书·郡国二》:‘汝南郡’下‘山桑,侯国,故属沛,有下城父聚,有垂惠聚’。故址在今安徽省蒙城县北,战国时代当属楚国。”

徐在国的考证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被许多学者作为例证引用。

徐文还对“行序”的“序”附有注释:此字或释“宫”,或释为“”,或释为“序”(李家浩释)。对此,笔者查阅了其他资料,中国钱币博物馆黄锡全《介绍两枚楚官玺》一文也涉及到山桑玺印,使用的是“”——“山桑行大夫玺”。赵平安《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附补记)》(《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2003年)论文中也涉及到山桑玺印,使用的也是“”——“山桑行大夫玺”。对“”这个字,《古文字研究》第24辑发表有罗运环论文《字考辩》。文章认为:“在楚文字中,邑字上面凡加‘宀’者皆是一种大邑,称之为‘大邑’。故包山楚简有‘大’这个概念。”山桑的确是个大邑,一直到清中期划涡阳县前,县域面积近3000平方千米。和现在的亳州比,它当年是焦、夷两个县;和濉溪县比,它当年是銍、相两个县;和宿州比,它当年是蕲、符离、竹三个县;和怀远县比,它当年是平阿、向两个县(还不包括龙亢,因龙亢置县时间不详)。山桑大邑,当之无愧。

万佛塔

山桑县官玺——“山桑行县大夫玺”为楚国设置山桑县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证据。那么,山桑县是在什么时候设置的呢?

《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此时,楚都为寿春。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之一百二十九“淮南道七寿州”:“……伏滔著《正淮论》曰:‘淮南者,三代扬州之分也……战国之末,楚全有之,而考烈王都焉,号曰郢都,城即烈王所筑,西南小城即楚相春申君黄歇所居。’”

山桑地处淮北中部,是淮北最靠近楚都的四个县(下蔡、慎、平阿、山桑)之一,属“淮北十二县”毋庸置疑。这表明在公元前262年之前,楚已经设置了山桑县。山桑县置县时间还会再早吗?我们看下列史料: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册33—34页“战国诸侯称雄形势图(前350)”标示,山桑县域属楚国。表明山桑置县时间应在公元前350年之前。

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而还。”

“焦、夷”都是陈邑,就是现在的亳州市和城父镇。“焦”处淮北西北部,距离山桑100多千米。僖公二十三年楚夺取焦、夷两地,是在公元前637年,属春秋中期。

三、《史记·楚世家》:“(楚惠王)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正义】:正,长也。江、淮北谓广陵县,徐、泗等州是也。”

徐、泗之地,在山桑县东北150千米外。“取焦、夷”到“广地至泗上”,表明了楚国已经完全占有了安徽淮北和江苏淮北的西部地区。惠王四十四年,是公元前445年,属战国初期。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楚国设置山桑县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445年之前,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之间。这样算来,蒙城置县的历史,已有2400年以上了。

猜你喜欢

蒙城淮北战国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安徽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谯城至涡阳段施工图设计获批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安徽蒙城:秸秆收储利用“四方共赢”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战国少年孟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