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善孝为先”——孝是齐家的根本

2016-07-21文丨习翼

家庭服务 2016年1期
关键词:齐家价值体系父子

文丨习翼



“百善孝为先”——孝是齐家的根本

文丨习翼

在《论语》二十章中,孔子反复强调孝,而且对于不同弟子问孝,从不同角度予以解释,可以说把孝的意思阐述得很透彻。

按照孔子的解释,孝要做到以下四点才算达到要求:一是要以敬重为先。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二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是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四是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第一层意思是让子女把孝敬存乎于心,凡孝先从内心敬重而起,不仅物质上供养,更注重精神慰藉。第二层意思是要保证尽孝的环境,在父母需要照顾时,能及时赶到,随侍左右。第三层意思是不忤逆父母的意志:“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劝谏得法,委婉而顺从其意,且不能对父母发牢骚。第四层意思由一个故事引起的。孔子到楚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们这里的直率坦白与你们那里不同,父子或触犯法律,父亲为儿子掩盖,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和坦白就在其中。从法治角度讲,父子互隐是错误的,应大义灭亲;但从人伦上讲,父子相隐是符合人情的。其结果是虽父子不互相揭发,触犯法律者也有机会受到法律制裁,但社会一旦连父子之间不能互信,父子之情不能依赖,维系社会的价值体系就会遭到破坏,试想人心叵测,父子相煎,造成的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会更为巨大。

孔子对孝的解释是全面的、从更广阔的视野出发的。孔子为什么这样重视孝呢?他认为孝是修身的至要,也是齐家的至要。在《大学》里他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千百年来儒家倡导的孝道一直成为东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用孝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二十四孝的故事家喻户晓,图书、评书、戏剧以及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都离不开孝道。为此,古人还以动物举例,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劝孝,告诫人类,动物尚且能做到,人类更应以尽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家庭中,孝是爱的传递,子孝而父心宽。由于子女的孝顺,父母虽居陋室、粗茶淡饭,却心满意足,颐养天年。

孝是爱的传承,父母对祖父母孝,子女对父母孝,孙子女也会接过孝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形成忠孝传家的风尚。

这种尊老尽孝的传统美德也被历代统治者所提倡,作为立身教民之本、治国安邦之基。为倡导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采取举孝廉入仕的做法。两汉四百余年,共举孝廉两千多人,充实官僚机构,维护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孝看似是一个家庭的事情,但其实是一个社会命题,影响整个社会主流价值导向。一方面,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孝宣示的是被公民认同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以哲人的智慧抓住了治理社会的真谛——孝,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成为东方道德文化的基石。

猜你喜欢

齐家价值体系父子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01-02合刊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