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愿景与中国信心

2016-07-2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博鳌李克强总理



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愿景与中国信心

3月2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的主旨演讲。他的演讲内容既涉及亚洲各国协同发展、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思路,又包括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未来如何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外界高度关注总理演讲

3月17日上午,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3月24日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继2012年、2014年,李克强第三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亚洲及新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就在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前的3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政府债券评级展望从“稳定”调降为“负面”,向全球传递做空中国的信号,给出的原因是政府负债加重和外汇储备下降,以及改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对此,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回应说,“我们不是特别care(介意)它的评级。”这既是对国际评级机构不公正性的蔑视和不屑,也是对中国经济义无反顾的信心和底气。

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几大指标,包括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等。

在此次年会举行之前,路透社已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编列为3月22日-3 月29日的“全球重要经济事件”。

在年会上,总理将如何向世界解读中国经济的最新前景?将提出哪些亚洲新愿景?又释放哪些重要的政策信号?

相关专家分析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发展理念和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和现实挑战。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各方对本届年会特别关注,尤为重视,普遍对本届年会抱有极大热情、寄予很高期待。

特别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倾注于作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主力——中国的身上,对中国信心寄托希望。无疑,中国声音是本次年会重中之重的关注焦点。而作为中国经济的“大总管”,李克强总理的主旨演讲将极具分量。

总理演讲传递积极信号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2016年恰逢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5周年,这15年也是亚洲在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回顾亚洲各国近年的快速发展,李克强总理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

李克强表示,亚洲的振兴,不能有人掉队。中方愿将“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地区国家及区域组织发展战略对接,打造规划衔接、生产融合、协同跟进的地区发展新格局。

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重要倡议。博鳌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希雨认为,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演讲,是对构建亚洲伙伴关系和共建亚洲未来提出的具体思路。杨希雨分析指出,“过去几十年,亚洲经济能够成为经济优等生,根本条件是保持了和平稳定,如果这个条件没有了,那么经济繁荣无从谈起。李总理的思考也是向外界传播了很重要的信号,中国下决心同各国构建更加和平稳定的亚洲,同时也下决心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特别是现在亚洲国际关系也处于复杂的变化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作为首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15年来,博鳌亚洲论坛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冷暖快慢与全球经济紧密相关。演讲中,李克强总理从怎么看和怎么办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清晰、直观的阐述。

李克强指出,看中国经济,一是看整体。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开局总体平稳,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的政策效应所显现的成果,正在不断地累积。二是看走势。今年1—2月就业形势依然稳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内需持续扩大,消费仍然是两位数增长。三是要看长远。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谈及下一步中国经济应当怎样发展,李克强用动车组比喻,要保持中高速,要平稳运行。同时,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动力来自于改革开放,来自于调整结构,来自于改善民生。他说,开放也是改革。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总理关于中国经济的核心观点是,速度能够稳住。“核心的核心是要给大家注入一个信心: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能够保证的,相信中国经济能够成为这一轮全球经济调整的一个定海神针,这是想传递的最重要的信心。中国经济需要我们注意的倒不是短期增长速度,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可持续的中高速的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把一定的政策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保护好我们未来的增长潜力。”

传递中国经济的分量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源,也是亚洲经济稳定器。“每年亚洲都在不断努力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如果看单一国家对全球GDP的贡献,现在排名第一的是中国,排名第二个是印度,之后才是欧盟。”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表示。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6.9%的增速、超过10万亿美元的体量,仍然让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中外嘉宾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沉甸甸的分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未来五年,中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在李克强总理看来,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是自身提高的过程,也是亚洲的机遇、世界的机遇。

美国沃顿商学院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可以肯定正在从廉价的以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模式转型为消费拉动型的社会,这足以使东盟国家实现他们的经济梦想。”

金融是经济运行最强有力的脉搏,而如何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也成为本次年会上的重要议题。

长期以来,亚洲经济体深受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危害。1997年爆发东亚金融危机,暴露出东亚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脆弱性。在此之后,为了增强自主应对流动性危机的能力,东亚国家纷纷积累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为此承担了巨大的成本。

此外,面对日益深入的地区金融联系,亚洲国家在区域金融监管政策协调和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的合作相对滞后。

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演讲中表示中方积极倡议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愿与各方合作完善亚洲金融市场建设。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的建立,是继东亚“清迈倡议多边化”、东盟与中日版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和亚洲债券基金(ABF)之后,亚洲区域内的又一重要金融合作机制。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将会满足亚洲区域内不断兴起的贸易金融、保理业务、跨境银团贷款等金融业务,为各国金融相关的政策协调合作提供一个区域性平台,推动区域内金融行业标准体系、金融合作平台、金融业大数据和金融论坛工作的展开。

正如负责筹备工作的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所言,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将会大大提升亚洲国际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

亚洲共享发展红利

“亚洲的振兴,不能有人掉队”“中国的发展首先应该惠及亚洲国家”“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首先应该面向亚洲国家”……谈及亚洲经济如何合作发展,李克强总理的言语间无一不宣示着这样一种态度:让地区民众共享融合发展的红利。

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共享发展红利的重要方式,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专门以此为议题设置了分论坛。在这场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管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的副主任宁吉喆,透露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动作,“我1月、2月份出访了7个国家,就国际产能合作等都达成了很好的合作。”宁吉喆先后见证了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也见证了2015年双方签署460亿美元产能合作大单。“这460亿美元中有350亿是用于解决我们能源短缺的难题,现在已经大概给我们带来了16000兆瓦的发电量。”巴基斯坦计划与发展部部长伊克巴尔十分欣喜地介绍说。

与巴基斯坦同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哈萨克斯坦也感受着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欧亚资源集团董事长马什科维奇说,“中国就像大海一样,可以提供很多东西,两国之间的合作非常出色。”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上,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的政府官员谈起与中国的合作热情不减。

济州岛的官员用中文在现场发布了济州岛新的旅游规划,比如扩大邮轮港建设,增加邮轮航线;普吉岛的嘉宾也抛出了他们的“4M战略”,努力拓展海、陆、空全方位的基础设施联通。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人数剧增,其背后带动的消费不可估量。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去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

事实上,中国释放的红利还不限于此。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了一个“大红包”: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商品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6000亿美元,同时还将实施数百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这个过程是开放的、共享的。”

活力亚洲 携手共创

在主旨演讲中,李克强总理还就亚洲国家携手应对挑战提出几点看法。他表示,中方积极倡议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愿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地区国家及区域组织发展战略对接。他还表示,应当争取在2016年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

日本富士通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金坚敏认为,本次年会提出激发亚洲新活力、描绘新愿景的主题非常及时。他说,出口、投资主导型的亚洲经济旧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亚洲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中国提出要共同深化融合发展,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推动互联互通,而沟通便利自然会带动贸易扩大。同时,发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交易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当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他认为,亚洲未来发展潜力很大,而现在的亚洲具备资本和技术能力来实现自我创新。虽然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亚洲经济前景是乐观的。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家詹姆斯·劳伦斯森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在2016年完成RCEP谈判感到振奋:“亚洲现在面临的一个状况是,存在很多小型的双边贸易协定,这当然是很好的事。在过去5年里,这些双边贸易协定推动了本地区贸易的发展,但如果能有一个大的贸易协定把这些双边协定连接起来,那会更加完美。”

他还说,RCEP将双边协定纳入一个地区框架之内。而将中国和印度两大经济体纳入其中将具有巨大优势,因为这两个国家是创造增长和贸易机会的地方。

亚洲新活力从何而来?劳伦斯森认为,互联网经济以及创新正是亚洲发展的新活力之一,而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领先世界。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主席高级顾问李键雄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和周边很多国家展开合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能够打通国家、区域的脉络,这个趋势是积极正面的。“一带一路”和RCEP有很强的互补性,能够带动区域发展。把目前“一带一路”下的合作放大,拓展到不同的地区,这样的合作是有活力的。

中国决心 世界信心

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保持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及人民的活力和创造力是驱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四方面动力。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演讲。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国务院总理表现出了准确应对中国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面对挑战的巨大决心。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制定等都是非常积极的迹象。

他说,中国正在发生变化,从服务业和国内消费的增长就能看出这一点,从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的创新和大规模可持续发展投资也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他还认为,中国的增长、欧洲的增长和世界的增长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如此重要,而欧洲、中亚和中东需要对此提高认识的原因。

李键雄也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演讲有助于提振世界的信心。当前,有些人只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相比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速仍是比较快的。中国的改革正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政府也已经开始着手处理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也是积极的发展。

与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杨贤认为,中国现在的改革方向正确,尤其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和给私营经济更大发展空间方面。

德勤中国研究总监陈岚在相关报告中表示,随着中国推行结构性改革,中国企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必将对亚洲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目前中国的产业转移已经给部分东南亚国家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机会,尤其在纺织业领域。

猜你喜欢

博鳌李克强总理
新总理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