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创作繁荣背景下对传统绘画的浅思

2016-07-21方晨子

艺术汇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笔画中国画画家

方晨子

青年艺术家

当今的文化氛围应该是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无论是文学、戏剧、影视、绘画等诸多门类。不再会有原先被宣教功能占到主体,鲜有自由发挥个性的作品。整体的创作环境是开放宽容的,创作理念是新鲜活跃的,创作心态是轻松自我的,艺术家可以尽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作品语言和艺术之路。题材内容方式涉及各个方面各个类别,于中国画而言,同样也已经很少看到传统文人画中那种抒发失意情绪或是发泄不满与牢骚的画面。物质经济生活、商业化的艺术、画家自由的创作状态三者都是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有保障的物质生活之下,才能够真正心无旁骛的进行艺术创作。而进行商业活动的艺术,一方面艺术家自身利益上是需要的,另一方面商业化的结果也增加了受众面,普通观众的关注与艺术市场的繁荣也是呈正比的。艺术市场的繁荣带动着书画价位的上升,于是艺术家群体也逐渐增多,包括艺术类高考学生也在逐年攀升。越来越好的形势让画家增多,越来越自由的氛围让作品也层出不穷,风格迥异。中国画的生存状态同样也是呈乐观态势在向前迈进的。然而这样一个良好态势一定是良性循环吗,转换阶段是怎样的时期,要经历怎样的过程。通过回溯传统中国画的文化根脉让我们反思当今的艺术创作者拥有什么又缺失什么。

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是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主要因素。中国画家不追求绘画的物质性,重视绘画的精神诉求和文化特征。他们把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看得比描绘它更为重要。不管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入世还是出世,中国文化所引导的人生轨迹,是中国画家的共同点。他们追寻传统,却在作画时有感于当下情境,下笔的瞬间集结着对人生自然的体验。中国画家超越自然束缚的同时,获得了对天地万物的感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千岩万壑在吾胸中。亲近自然不是摹拟自然,而是“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传统中国画家将对自然的感悟化为胸中逸气,再造心象,此心象非彼物象,是文化的提升,与西方画家的对景写生迥然不同。传统中国画家的画学思想,来自于他们的文化理念和人生态度,从清醒的现实中移情于清寂的山川自然里。管道异赠词赵孟頫,表达了他们向往自由的精神诉求,“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风吟月归去休。”

传统中国画的题材主要有宗教人物、教义传说故事,社会风俗画,宫廷人物画,历史故事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画都可以看出传统中国画的题材,无外乎于此。而到了当代,必然有当代的新生活新面貌,由此各行各业都在与时俱进更新自我,中国画更是如此。钢筋水泥的世界,高楼立交桥交织的城市,不同材质、结构的高端建筑,这样的环境一定和小桥流水的古代画家的环境无法比拟,作画的情绪、氛围,乃至气候都完全不同。心境不一定是环境给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看腻了水泥城市,若在青山绿水间作画,一定会感受不同,但现代生活也有现代给与我们的不同风景。高楼建筑、跨海大桥,建设中的钢筋结构,以及现代才有的人物衣饰特征,对于传统中国画来说,都是新的挑战,若表现方式得当、审美格调不低俗,这些具有强烈表现力的题材反倒是古人未曾涉猎的范围,对当代中国画而言也是新的挑战、新的面貌。比如表现现代建筑、建设题材或表现现代卫星科学的科技题材,均是古人不曾描绘的。

对于人物形象而言,传统中的人物,男子宽袍大袖,女子纱衣翩翩,因而十八描的总结也是相当适用于这样的造型的。到了现代,题材多样,衣饰多样,连传统中不入画的人体也在工笔人物画的范畴中,如何用线条表现人体,表现牛仔、西服、蕾丝洋装、毛织线等等,又是一大课题,传统的十八描有些已经不适合表现新材料,如何结合传统线描、色彩,与新的情况相适应,探索新形式和新的表现手法,每个当代工笔画家都在尝试着。现代的工笔人物画大致有如下三种风格面貌。一是写实为主的风格,多以照片或写生模特为参照,纪实描述。手法上一方面延续了传统的起稿、白描、拷贝、勾线、上色,三矾九染,也有舍弃线条的纯渲染,或在渲染时会加入素描的痕迹以求写实的纯粹度。对于一些质地感很强的表现手法,也用中国画材料做了尝试,如毛衣、粗布、丝纱等。用色上也尽量追求原有形态,随类赋彩;二是吸收了传统洞窟壁画及民间绘画元素的工笔画风格,对于新材料的使用和追求相对其他风格更多元化;三是具有平面性、装饰性的表现样式。对人、物在色彩的处理上消解了素描、明暗的干扰,造型也更加提炼、变形,使人物形态更加生动有趣,整个画面的风貌简练而概括,在情境的处理上,也更有现代感。

正是因为以上风格均有其代表性的优秀工笔画家在画坛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业界的首肯,所以有着一大批初学者或是风格摇摆不定的画家开始跟风模仿,导致现在工笔画的面貌局限性较大。翻翻画册,亦或观看各种展览,最常见的工笔人物画题材不出“少数民族”、“时尚男女”或主旋律题材等几类。当今工笔人物画的走势,与一些在大展中获奖作品的审美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近些年,一些有关时尚题材的人物作品,以一种细腻、写实、趋近照片的面貌屡获大奖。于是,似乎越来越多的工笔画家便暗中较劲,画面表现力堪比油画,执着地追求写实效果。金色元素直接贴金箔,装饰性元素直接立粉呈立体状,皱褶状则直接以纸张做肌理粘贴至画面。于是由此又激发了工笔画家对于材料的渴求与探索。原本单纯质朴的工笔画,现在越发“制作精良”,似乎越写实越可获奖,越与市场挂钩,于是精湛制作的工笔画俨然成了一件商品。当这种风格形成了一种趋势,走向了流行,中国画的基本审美规律也就被打破了,作品的苍白空洞被娴熟的制作技术化,缺失文化内涵,思维受到局限,必然走向艺术的单一和僵化,这样的局面更多的是画家自身的修养不够所致。

越来越多艺术造诣本来就不甚成熟的画家,在对“传统”、“经典”进行着颠覆性的改变,利用新材料或其他画种的工具技法想创造所谓的新国画、新工笔,由此来表现自己所谓的反叛精神。然而成功的颠覆和反叛都应当是建立在真正理解了经典的精髓所在之后做出的“去伪存真”,带着深入的研究取之精华。并非不假思索的将历史都看作糟粕、古董而放任丢弃,这样一来的现状是很多真正好的精髓被无形中瓦解了。有许多玩“现代”、“实验”的所谓国画家,利用了这种环境,趁着自由“创造”了太多背离真正中国画艺术语言的作品,失去了中国画应有的格调。按说创作者本人的追求和审美是他人没有必要干涉的,但目前的状况是,各种艺术机构、展览、画册的评选标准似乎也把天平向“伪国画”的一侧倾斜,放眼现在的中国画,满目都是大尺幅,密集的画材塞整个画面,密实的让作者画着累,观者看着也透不过气。这些又大又实的作品,实则在比功夫、比力气、比技术。这样的作品泛滥于各种展览和画册,很容易误导学画者、欣赏者甚至小部分收藏者,以至将现阶段的中国画转换之路误入歧途。

中国画的“含蓄之美”、“意境之美”、“以少胜多”以及重品格、重精神的品质,显然在当下一些作品中被淡化。甚至当下中国画的创作方法也在改变,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方法是将自然之物转换为心中之物,再提炼成艺术形象。即清人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这是境界的升华过程。而现在许多作品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快捷的拿来方式。

商业化将国画这门原本被认为是精英的、神秘的传统文化艺术转变为了通俗的、大众化艺术。起码不再是古时文化精英、达官贵人们才可拥有的,在百姓看来高高在上的艺术门类。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甚至开始投资艺术品市场。但好的现象背后,这种普及也并非完全是正面的。尤其是有更多的人只是凭借眼中看见的绘画表层,就对国画的精髓产生误解,面对八大的鱼鸟,白石老人的石间清泉,大多数的观众用眼睛看一眼,认识了这是一只鸟、那是一块石头,便匆匆走过,总觉得国画是“简单”的,寥寥几笔而已,通俗易懂,简单易学。没有人会用心用脑再在作品中体会一点什么了。现在的艺术市场一部分认真看待学术水平,一部分是当代特殊的展览机制,甚至还有一部分是仅仅靠娱乐圈般的炒作方式,拍卖市场的混乱也会迷乱众人的眼睛。自由的艺术氛围让艺术圈产生了动荡之后的裂变,膨胀的艺术圈看似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多,一片繁花似锦的模样。但是其中鱼龙混杂,水平档次相去甚远,很多跟风模仿的格调低俗的作品,如同流行歌坛里翻唱、篡改一流作品的网络歌手、山寨歌曲,粗制滥造,笔墨之中写满了浮躁与世俗。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艺术需要天赋,尤其像中国画这样的精英艺术,不但需要天赋,而且还需要学养。故而不论任何时代,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普及其实是艺术的降格。”。故而“普及”要讲究方式,不是跟风,不是潮流,国画更不是短平快的常识性学科。提升自我修养,提高学识水平,有分辨优劣是非的能力,普及的负面影响才会慢慢削弱,消失。在亚洲的日本以及欧美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包括市民,在听老师和专家现场讲解名画,了解艺术品的丰富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民族自豪感。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就是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方面。

猜你喜欢

工笔画中国画画家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酷炫小画家
书画名人汇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