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合理安排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

2016-07-20宗友和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新课改

宗友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效率的提高逐步成为很多教师的关注重点。化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运用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关乎学生能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课堂效率;新课改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门学科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好自己的基本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任课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接受基本的课本内容的程度,还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此,任课教师能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關键。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任课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都会设置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学习中没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任课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进行今后的化学学习。化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结合数学、生物等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任课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课堂情景、设置相关实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在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置适当的课堂情景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本内容中的环节设置是以研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开始的,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步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开始前根据一定的生活情景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从而对课本知识加以理解,并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习解决办法。

比如说,在学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取材,找出鸡蛋和白醋,可以通过一个短小的实验让学生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加深对碳酸物和酸类物质反应的理解。在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后,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的情景加以细心观察,从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学习化学,加深对化学学习的理解。

(二)设置相关实验教学

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化学实验,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掌握能够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我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也得知,学生认为化学这门学科最有乐趣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的能力进行实验,从而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这样的情况,根据课本内容,在课堂设置适当的实验,既能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任课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安全、短小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亲身实践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科学的欲望,也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化学中存在一部分试验太过危险或者实验过程、步骤太过复杂导致任课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将实验呈现出来。对于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实验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通过细致的实验步骤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部分实验的精准操作从而保证今后的学习基础能够稳固,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也可以让学生关注实验步骤的细节,帮助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更加关注细节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面面俱到的将所有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化学体系非常繁杂,分类也较多。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分类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化学知识分类之间的联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更进一步。

二、建立合作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的社会,任课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步入社会后应具备的能力,就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来提升,而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通过设置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进行提升。

(一)小组内讨论学习

任课教师没有办法随时都在学生周围,但学生与同学是可以长时间接触的,因此学生出现问题困难时通常会寻求同龄人的帮助。对此学生具备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就决定了学生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讨论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中设置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活动,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与表达。学生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合自身的能力及时进行取长补短。学生也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好的学习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小组之间比赛竞争

每个人处在社会中都必须学会如何与他人竞争,并且必须时时刻刻都具备竞争的意识和精神,从而使自己时刻保持着积极奋斗的状态。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设置小组之间的竞争排名形成课堂竞争的一种氛围,学生就会有一种积极竞争的状态,从而认真对待每一项课堂活动,也可以推动小组讨论、合作的顺利进行,学生具备的积极状态也会让课堂地教学进度和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化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的,而小组之间的竞争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适当设置奖惩制度

在建立竞争机制的同时,也需要配合适当的奖惩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合作、竞争状态,时时刻刻注意任课教师的课堂安排并且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课堂任务,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同学之间更加密切的沟通、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任课教师需要注意奖励和惩罚的程度,奖励的程度不要太过物质化,太过物质化会导致学生产生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意识;惩罚的程度不要太偏激,一旦惩罚程度过大,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懈怠、抵抗的思想。

总之,只有教师合理安排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也才能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