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下石油装备的产业升级与出口贸易研究

2016-07-20杨林

2016年24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一带一路

杨林

摘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石油装备产业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石油装备企业不管是在规模上,加工质量上,还是产品生产能力上都已经列局全球先进水平。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都在逐渐落实,给我国石油装备企业不断升级优化,出口贸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现文章主要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石油装备的产业升级与出口贸易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推动我国石油装备产业升级与出口贸易。

关键词:“一带一路”;石油装备产业;出口贸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要求高举和平、合作、共赢的旗帜,以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为内容,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石油装备的产业升级与出口贸易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一带一路”推动石油装备产业升级

(一)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机遇及挑战

2006年,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石油准备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从亚非到欧美,从单一设备出口到成套设备解决方案,中国石油装备已经在全球树立其中国石油的伟大形象[1]。总体来看,我国石油装备制造存在着挑战与发展机遇。挑战:当前我国石油装备产业集中度与专业化技术水平仍然有限提升,虽然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多,但是平均规模有限,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存在重新低效建设的问题。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内部市场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缺乏高效的管理制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机遇:重视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是我国未来的经济的重点之一[2]。石油装备企业作为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拥有无可限量的发展前途。同时,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我石油装备的对外出口也将会迎来的新的发展高峰。政府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下大力推动了石油装备产业升级与进出口贸易活动。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石油装备跨国贸易依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深入普及的现代社会,互联网与石油制造产业之间有着更加深入的互动,其使得我国石油装备企业与海外客户在交易前可以开展更加全面的交流,可以提供更加详尽、更加充实的产品内容与信息,后期技术指导与维护服务也会更加到位[3]。

(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推动石油装备产业自主化发展

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产值规模达到了20万亿元,占据了全球比重的33%以上。其中,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成为了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力量。虽然,我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国产石油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尚未得到60%。然而近几年来,我国石油装备出现国产化、高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受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与国内需求的共同影响,在石油装备制造的油气管道方面企业业绩就开始逐渐回暖。我国能源领域已经和亚欧等地区国家开展深入合作[4]。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的着力点也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我国煤炭的使用正在不断减少,这一情况将会推动我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持续上升,能源结构的调整变动为石油装备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非洲地区的发展与崛起也给我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在拉动能源投资,给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推动了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加快升级,实现了自产业自主化发展。

(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对拉动石油装备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引领下,我国石油装备出口贸易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石油装备出口贸易产品出口到全球80余个国家与地区,在51个国家设立了67个境外机构。十余个维修服务中心遍布中亚、南美、北美、亚太等地区,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国际市场贸易网络。2014年,中国石化石油装备出口总额度达到730.15亿元,其中石油钻采设备为321.48亿元,炼油化工设备为339.92亿元,压力容器制造为27.63亿元,海洋工程设备为41.11亿元。相比往年,中石化的石油装备出口都持续保持增长状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的指导下,中国石油将会持续与资源合作国家开展产能合作,以实现中国石油装备产品的当地制造。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线路中提出,与周边国家开展紧密的能源合作,要形成能源资源合作的上下一体化产业链综合合作。石油装备产业链一体化出口贸易将会成为我国石油装备海外贸易的新方向。

二、“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跨国贸易的风险与防控

(一)装备出口目标国家政策导向与变化

在石油装备跨国贸易活动中,存在由于出口目标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社会变革所导致引发的变化,导致石油装备跨国贸易产生经济损失的风险。目标国际对进出口商品开展贸易管制,调整进口关税税率,设置反倾销贸易壁垒等。针对上述风险进行防范与应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一带一路”政策下石油装备企业要密切关注国际宏观政治局势,了解出口目标国家的要闻事件,对出口贸易国家开展深入的政治风险分析。石油装备企业可以邀请国际政治专家或外交人员,针对出口国家的政治环境进行咨询,以便对出口目标国家的风险有着良好的把控。第二,在“一带一路”政策下石油装备出口要时刻关注进出口关税。虽然关税调整预测难度较大,但是从出口目标国家公开的关税变化信息中可以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其石油装备贸易税收变化趋势。假如进口国的关税出现变动,可以协商双方一同分担风险与损失。

(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建设与汇率波动风险防控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地位持续提升,与其他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密切的背景下,人民币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且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建设过程中对于石油装备跨国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的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签订合同与履行合同的时期之间存在时差,在这段时间中汇率产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合同在签订与履行时汇率的不同。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变动的过程会导致石油装备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石油装备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尽可能降低汇率风险导致的损失。另外,石油装备企业还可以通过外币债务方式来进行风险防控,在发挥外币债务融资作用的同时发挥其规避风险的效用。例如,在外币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低息外部贷款提前进行变相结汇,以更小的贷款利益成本来避免汇兑损失的出现。另外,石油装备企业需要在开跨国贸易的过程中强化自身汇率风险管理技能,培养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财务人员与团队,以尽可能的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结束语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脚步将更快。不可置否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机遇是与调整并存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要占领国际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领导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将会越走越远。(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2.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北京招标中心)

参考文献:

[1]邹长胜,王萍.“一带一路”视角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建厂”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哈萨克斯坦为背景[J].改革与战略,2015,(05):168-172.

[2]李军军,金文龙.“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24-31.

[3]张诗瑜,张义.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J].中国商论,2016,(04):120-122.

[4]田文.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126-128.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一带一路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