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16-07-20秦瑞阁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秦瑞阁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现状依然严峻。2003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到2014年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来讲,好的方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几乎覆盖全国范围,参合率在高位上保持稳定,新农合财政补助水平由最初的10元提升至320元,补偿水平大幅提高。不好的方面是发展过程机制体制的不完善,缺乏法律监督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外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现状,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实出发,对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所做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欧洲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

以德国为代表,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坚持推行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在德国,实行以强制性的法定保险为主、自愿的私人保险为辅的医疗保险体系。绝大多数人必须参加法定保险,这类保险属于强制性医疗保险,只有极少数的特别富有的人可以不参加法定医疗保险,选择参加志愿保险。法定保险又可分为普通疾病保险和农业者疾病保险两类。普通疾病保险的参加对象主要为工人、职员、学生、特定的实习生、失业者、残疾者、养老金领取者等;而农业者疾病保险的参加对象主要为农业劳动者。农民疾病保险的基金来源为其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及国家补助退休人员的保险费。保费缴纳的金额与收入挂钩,但所有参保农民获得的补助均相同。同时,德国实行保险基金运营市场化。农民的健康保险业务由20家农民医疗和照料保险公司经营,参保农民可根据各公司的运营能力及业绩任选一家加入。这样不仅扩展了个人在福利领域的决策权,也强化了农民医疗保险市场的适度竞争。

(二)东亚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

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医疗保险组织从大的方面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产业工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共事业人员等在职职工及其家属为对象的叫做“职工医疗保险”,亦称雇佣者医疗保险;另一类是以农民等为对象的叫做“国民健康保险”。国家和地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个人交纳少部分保险费。国民健康保险有一个较为健全的法制保障,在其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相应的法律制约。同时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仅保险收入构成不同,保险费在政府的财源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其中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比重较大。

(三)拉美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

以墨西哥为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属中上等水平,全国共有两大医疗保险系统:一个是以企业工人和农业工人为主的“全国职工社会保险协会”;另一个是以政府工作人员和文教科研人员为主的“国家职工社会保险协会”。另外,还有一种对穷人的免费医疗救济,对象是城市和偏僻地区的贫困居民(储振华,1994)。墨西哥农村医疗保险的基金来源主要是:一方面,农业工人的医疗保险基金来源为雇主和雇员交纳的资金和政府的少量补贴;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由全国职工社会保险协会的农村事务部总协调员负责管理,由政府和协会签订协议,利用协会的人才和物力为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贫困农民提供免费医疗救济,因此他们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来负担。

二、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看病难、看病贵却成为令人头疼的一件大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转入全面推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侯圣武、王宏智、赵欣等(2013)指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政府深入宣传力度不够、经办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法制监督等问题。周家荣、黄洁琼等(2013)指出我国新农合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第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较少,基础设施薄弱;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张晓红、韩俊江、王天鑫等(2013)认为在新农合支付方式中存在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支付标准的测算不够科学合理、监管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支付绩效评估、支付途径不够方便快捷、医药费用的过度控制,大大减弱了医疗机构工作的积极性。李磊、张颖、刘孟子、张亮等(2013)指出在新农合即时结报中存在参合患者身份不易识别,冒名住院现象时有发生、医院新农合管理工作人员短缺、新农合补偿款到位不及时,医院垫付款积累较多、各地新农合政策不一致、网络环境、电脑硬件配置影响结报效率、参合病人要求回去报销现象较多。

三、文献述评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些研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杨福泉、杨士杰(2009)、曹兆飞(2013)、朱新武(2013)等认为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率,加强农村对医疗机构及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建设,提高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率,加强农村对医疗机构及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将新农合纳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强化监督职能。孙春歌(2013)认为要平衡城乡医疗资源,加大对新农合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公共卫生向农村倾斜。魏红英、雷春兰(2013)指出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逆向选择的产生。郝奋荣(2013)指出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其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另外,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避免药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总结以上所述,合作医疗的困难比开展农民养老保险和合作金融任何一项工作都困难。医疗服务比较特殊,信息极不对称。患者大多也不懂医疗知识,不清楚他要花多少钱才能把病看好,不懂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而医生有诱导服务,过度医疗的条件。而养老保险和合作基金会,没有合作医疗那么多环节,都失败了,可想而知合作医疗的困难有多大。由此看来,要真正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落到实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侯圣武、王宏智,富拉尔基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研究[J],理论观察,2013

[2]周家荣、黄洁琼,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J],2013

[3]张晓红、韩俊江、王天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税务与经济,2013

[4]李磊、张颖、刘孟子、张亮,省级医院新农合住费用即时结报中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3

[5]魏红英、雷春兰,浅议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走向[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

[6]孙春歌,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困境及对策探究—以河南省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7]郝奋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度对降低疾病经济负担的作用分析[J],改革开放,2013

[8]叶金国,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9]乌日图.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杨惠芳、陈才庚.墨西哥和巴西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2004

[11]赵晓强、张雪峰.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概况[J].甘肃农业,2006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内蒙古:建立首个省级“医疗卫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