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农村养老问题调查研究
2016-07-20袁帅
袁帅
摘要:我国老年人人口特点较为明显,老年人口数量比较大,高龄化趋势显著,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即称为“未富先老”,我国社会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对于我国来讲,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为明显。自古以来,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缺少养老资源,人们养老负担重,社会转型又给农村地区养老带来严峻的挑战,做好老年人晚年生活安顿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安度晚年生活使我们需要我们的认真思考。了解当下老年人的养老情况、探讨养老需要,是养老问题解决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保障
一、XX村的基本情况
本调研所选取的地点是苏北农村的典型代表,村子(一个自然村)一共有34户人家,共16位老人(60岁及以上)。全村共有人口150人,耕地170余亩(包括离村子很远的荒田),人均1.15亩地。这里很多年前就已经修了路,道路上还有路灯,交通还算便捷,家家平均拥有两辆电瓶车,上街赶集10分钟路程,不少老年人会骑三轮车,较之以前方便了许多。少数人家已经拥有私家车,每逢春节期间甚至常有名车出入。在村里“精英书记”的带领家,早在几年前家家户户已经住进了楼房,通讯便捷,村子里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站,本村的人担任垃圾回收员(村集体支付工资),村容整洁。但是,发展多少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村子里流淌而过小河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清澈见底,自然村民已经改用自来水。
90%以上的中青年农民(18 岁至 60岁)进城务工,剩余的10%在家务农、照顾家庭,了解到从今年开始村里的所有种地将全部承包给别人,每亩地将给付950元作为补偿。其中在90%中,有极少部分人在农忙时节返乡务农。
在对全村年龄在60岁-85岁之间老人的走访中,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初中文化程度占10%,老人经济状况好点的占85%,经济状况比较困难的占15%。今年除了部分人家还继续种地,大部分人家已将土地交给村集体,由村集体承包给别人耕作,自己则收取950元每亩的补偿款和国家的农业补贴近80元每亩。
二、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在XX村的调查,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了该村养老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本地区老年人的生活,以下笔者就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一)XX村养老面临物质方面的问题
1、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不高。《国家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调查数据示,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748元增长到4140元,同比增长了1.73倍。2001年我国农村参保人员养老金为733.3元,2007年为1020.4元,增张了只有0.4倍,近六年的养老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社会发展水平导致杯水车薪的养老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更不用提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价的节节攀升,这点钱实在让农村老人捉襟见肘。
案例一:访谈对象XX村村民赵老,独居老人,奶奶74岁,爷爷于前几年过逝。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成家,女儿嫁到附近的柏庄,老人现在一个人生活,有三个孙女和两个孙子。大儿子在广州打工,大儿媳在家照顾老人和两个女儿,小孙女在镇上上小学,大孙女已经嫁人。二儿子和儿媳在北京打工,两人的儿子已经辍学去苏州打工。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90元(只有一个女儿,属于独生子女老人,所以养老金高一点)。老人:“我现在已经种不了地了,主要靠三个子女,他们都给些养老钱,也还够花了。”
2、资源稀缺、模式单一。我国养老模式种类多样,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其受到传统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主要采用养老模式为家庭养老。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由家庭子女来承担老年人的养老任务,“养儿防老”也是很多农村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靠自己生养子女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是多数农村家庭的选择。法律也赋予子女在赡养老人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为老人养老提供了保障。
案例二:XX村村民钱老人,钱老男70岁,老伴68岁。老人育有一儿一女,均已成家,儿子在扬州工作,女儿嫁到平桥,两个孙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老人自己住在村里。子女节假日回来探望老人,老人偶尔也会去扬州儿子那里住几日,据老人自己陈述,他们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愿意去城市居住。
3、社会养老机构稀少,国家投入不够。我国养老规模远远跟不上养老需求,据调查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老年人对机构养老床位的潜在需求量6年增加了440万张,但149万张的现有床位数,养老机构的床位分到农村的就更少,与农村地区的机构养老需求不匹配。
(二)XX村养老面临精神方面的问题
1、缺乏精神慰藉导致老人孤独无助。伴随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抱发家致富的梦想选择到大城市去发展,在农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存在是普遍的现象。因为子女外出打工,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天伦之乐,亲情的慰藉对于他们是一种奢望。留在农村的子女由于代际问题,再加上忙于生计和照顾、养育子女,疏忽了老人精神上面的照顾,日积月累会造成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觉得自己多余、给子女添麻烦,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精神健康。
2、文化生活匮乏。在走访中了解到,看电视、听戏、打纸牌以及和同龄人聊家常是XX村老人仅有的几个打发时间的方式,电视、广播基本上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村里缺少专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没人组织老年人娱乐生活,老年人不识字无法阅读,精神上面的活动几乎为零。他们的活动范围很窄,基本上也就是隔壁村。
(三)XX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加快。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城镇化、现代化促使农村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越来越低,因为农业不再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
2、家庭结构转变、规模变小。首先,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生率,在广大农村地区人口控制成效明显;其次,当今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晚育,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甚至丁克来减轻生活压力,“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第三,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同时人们的文化水平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国家人口政策并自觉遵守,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了新农保、新农合的保险制度,但是本身存在缺陷的现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致使养老保险待遇低下。在XX村了解到,每人每月100元的养老金对于现在的物价水平、收入水平来说是不相符的;在医疗保障方面,医疗保障的范围比较小,农村家庭有病不看、“因病致贫”的现象很普遍。
三、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XX村部分农户的调查分析得到的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从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养老资源主体、老人的需求、人的意识观念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农村养老服务现状的原因,为农村如何进一步推进养老社会化打开了视野。
(一) 政府
1、优化制度设计。首先应认真调研,站在农村老人的角度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制定过程中,明确养老服务的服务主体、内容、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在制定之后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论证制度的可行性、优缺点,及时修补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全面正式实施之后,及时跟进效果、及时反馈,制定配套制度予以配合,确保有效实施,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2、加大资金投入。2013年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解决养老资源问题,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部分的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政府鼓励城市的资金、资源投入到农村服务,相应的给予政策优惠。但目前具体的实施和监督方案尚未成形,政府应跟进后续配套方案。
3、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开明的意识。当前农村的养老需求远远超前于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是不争的事实,抛弃家庭养老的模式也不是对传统孝道的背弃,政府应该积极宣传机构养老等社会养老的意义,消除人们的误解,积极引导有需要的老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养老方式。
(二) 村集体
1、严格落实政策。村集体严格贯彻落实政策,首先将国家和政府给予老人的政策保质保量的发放给相应的老人,公平、公开、公正。其次,响应国家号召,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地、水面、滩涂应充分利用,这些可以为农村养老事业提供资金和土地来源。
2、保障老年人权益。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避免不赡养老人、侵占老人财物的事例发生。按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村集体应该对非法侵占老人财物,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行为及时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绝不姑息侵犯老人的权益的行为。帮助老人申诉、维权,对侵犯老人权益的行为及时曝光、追究。
(三)社会力量
1、民办非企业。目前,民非主要集中在城市,专门针对农村老人的民非较少。一方面,相关养老领域的民非可以将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另一方面要孵化本地的老年机构,充分整合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2、民办企业。目前,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是乡镇敬老院和农村幸福院。但是,乡镇敬老院服务不专业,农村幸福院稀少,因此,单纯依靠政府和村集体的力量来满足当前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难以实现。民办养老机构首先应该切实了解农村老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包括服务方式、内容、水平等。
(四) 家庭
一方面培养老年人积极的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当前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外流,老年人应该互帮互助、志愿结对,努力提升自我养老的能力,才能在子女外出务工、社会养老资源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照顾自己。
另一方面,目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当属居家养老,国家应整合家庭和机构的资源,选择恰当的时机在农村推广实行居家养老模式,将农村大量闲散的留守妇女整合起来,使老人享受较为亲切、熟悉的服务;同时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在外务工人员捐献活动资金。
四、总结
在当今社会,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持续,需要多方的介入,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老年人群的合法利益,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通过我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粗略呈现了XX村养老问题的现状,XX只是苏北诸多农村地区的一个缩影,农村养老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现有状况的形成有其发展的历史原因,因为个人能力、时间等问题,对本地区养老现状的认识还比较浅显,调查不够深入,也没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农村养老还面临着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去探索,探究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的养老机制刻不容缓。(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单单.安徽省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以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为例[D].安徽大学,2013:2-13.
[2]刘培培.河南省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基于驻马店农村的实地调研[D].河南大学,2014:32-34.
[3]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1,25(06):64-69.
[4]聂洪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的领域和途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5):84-86.
[5]张黎黎.农村养老社会化现状和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三乡镇210名农村老年人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