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冶金工程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与研究

2016-07-20唐英利陈丽爱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教学

唐英利 陈丽爱

摘 要:对工程学科而言,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冶金工程类学校的定位、冶金学科的特点与发展、学生培养的目标等,对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施需要与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随着冶金工程专业的不断发展,在工程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冶金工程专业; 教学; 工程实践环节; 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持续、快速、高效的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加速冶金行业的转型升级。新型的现代冶金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当前冶金工程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需求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冶金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大趋势下,探索适应时代特点的新型冶金人才培养方案业已成为目前冶金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关键工作。而本文拟以冶金工程专业办学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新办冶金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冶金实践教学新方法、新创意,以期为加强冶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理论参考。

1 冶金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1 实践环节与课程教学脱节

现代化钢铁厂生产与过去相比较已经发生了的巨大变化,过去绝大多数的手工操作,经验操作,已逐渐被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等自动化操作、计算机控制的现代炼钢所取代。而目前冶金工程学生的教学与传统的冶金院校一样,大多还停留在专注冶金理论的讲授,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与现场接触少,造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与广度远远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真正毕业以后能马上从事生产的学生微乎其微,一般都要经过至少半年实训,给企业正常的生产造成一定负担。

1.2 实践教学的老师人数少

冶金工程的实习方式:指导老师1~2名带领两个班学生到事先联系完的钢铁企业(烧结厂、炼铁厂、钢铁厂以及轧钢车间)等参观学习。首先,企业指派一位工程师傅对其所在分厂的工艺流程进行讲解;然后以班为单位,由师傅带领实地参观,师傅顺着工艺流程对每个工序重要的设备逐一介绍,在轰隆的机器声中只有3~5名同学能听清楚师傅的讲解。这种循规蹈矩实习模式,学生往往只看到了表观现象,根本不了解钢铁厂布局、功能区域划分、各区域主体设备、基本原燃料的种类,达不到实践教学预期目的。

1.3 企业不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现代型的企业不再以前那样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尽管我们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尤其是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对生产现场管理越来越严格。冶金专业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接收学生实习并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影响现场生产的调度,上述问题导致冶金企业不愿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新时期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手段方式如何应对教学对象、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了保障教学的效果,必须对传统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2 丰富冶金教学实践内容

鉴于以上冶金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针对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如下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2.1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传授现场经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累实战经验,通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作专业讲座,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通过丰富教师的实际现场经验,如要求新进教师下厂实习半年培养“双师型”人才,为学生实习实训以及相关教师的科研实践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施小班选修实习

冶金实习实践采用学分制,必修8学分。冶金实践课程实行多样化选课,按学分分类:认识实习两周1学分、生产实习三周3学分、生产实训四周4学分、虚拟实习(世界炼钢大赛)4学分、创新计划(冶金相关且学校认证)4学分,以及学生自主或者学院指派下企业实习(利用假期且企业盖章),实习半月为1学分,该实践环节最多4学分。

2.3 依托大型钢铁集团,建设“订单式”培养计划

强化校内实习基地与各钢铁集团的实习示范中心衔接的紧密程度,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建立校内实习基地自己的特色,扩大学校的双师人才库,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强化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

2.4 建立和完善冶金数值模拟与仿真实验室

引入学校的冶金教学辅助软件CAI,建立包括烧结机、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LF炉、RH炉等典型冶金工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基地。同时,利用冶金模拟仿真平台,直观表现冶金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创建实践模拟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实践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构建持续的“双元制”冶金实践教学平台

目前冶金教学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好坏的关键在于“双元制”的建立与应用,20多年前,德国纽伦堡技术大学所提出的“双元制”(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教学模式,强调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目前,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从自身的办学实际出发,利用毗邻周边钢铁集团的交通便利条件,已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10余处以及相关的研究生工作站20多家。学院充分理解“双元制”冶金实践平台的真谛“双元互动,校企双赢”,即钢铁企业为学院提供资金、设备模型、技术师资、管理经验、培训实习教师等,学院为钢铁企业提供员工学历培训、输送冶金毕业生等服务。在此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从学院的办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培养实践能力与理论功底并重的应用型人才的学生培养战略,达到一种对企业、学院、学生都有利的“三赢模式”,争取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语

通过重视和加强冶金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性环节种类与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特色,才能培养出 “实惠、好用、全能”的现代冶金行业急需的创新实用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建,潘凌理.现代冶金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0(06)

[2]刘辉.浅谈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生如何成功就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1)

[3]任鹏,黄晓然,董君伟.浅析冶金工程专业[J].高校招生. 2006(04)

[4]孙立根,李慧蓉,李运刚,李俊国,胡长庆.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12)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毕节试验区耕地污染治理与轮休改革对策及思路
恩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