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形势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6-07-20苏婷

速读·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探讨新形势

苏婷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群众的思想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发生改变。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及队伍的管理模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在保证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同时,要不断创新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是每个文化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社区群众文化;探讨

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首先表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并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实际上是重申了党对文艺战线的基本要求,明确“二为”方向至今未变,它仍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当下,淮北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社区,社区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它产生于人类的劳作之中,并一直贯穿于浩瀚的人类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人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工作多年,对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淮北”方面起到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探讨。

一、社区群众文化的引领作用

青年毛泽东曾经说过:“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动天下之心”的方式,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最后取得全国政权的。共产党“动天下之心”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用先进文化这个“大本大源”来武装群众,激励群众。群众文化的首要作用就是通过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来潜移默化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群众文化,启迪群众思想,提高群众道德水平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收到了好的效果。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以往社会治安较差,打牌赌博,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政府一边加强社会治安治理,一边加强文明城市建设。各个社区按照市政府的布署,组织了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相继开办了“市民学校”“广场演出队”,“老年大学”,“道德讲堂”“中国好人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清账文化,还有秧歌队、腰鼓队,表演队等。社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有意义的文化体育活动,社区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心灵净化了,不良的现象少了,邻里关系和睦了,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逐渐形成。连续多年淮北市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先进文化社区”称号。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精神之树,结出了令人瞩目的累累硕果。群众文化不是商业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群众文化的展开在客观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淮北市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告诉我们,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不可小看,更不可轻视。群众文化层次低,没有商业文化投入多,但它是千千万万个群众个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它表达着群众对文化的参与意识,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社会,推动发展,净化了人们心灵的作用。

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一)不断创新社区群众文化形式

为构建覆盖全面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区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社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淮北市要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文化网络建设,构建了以社区综合文化站为龙头,以居民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以社区文化社团为骨干,以社区文化示范户为延伸,以社区文化服务窗口为平台的社区综合文化网络,极大地促进了群众文化发展。在社区建起了居民文化活动中心,组建了各类社区文化社团,吸引了较多有才艺的居民参与社团活动。初步解决了社区群众看书读报、看戏曲、看电影电视、参加文体活动与文化培训等难题,保障了社区群众的学习文化权益,对促进社区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占领精神市场,让社区群众文化为社会服务

现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尤其在城市中,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群众文化以多种形式出现。在社区有各类的文艺团体及娱乐场,有时候演艺团深受居民的喜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撞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异,呈现出相当复杂的矛盾状态。

(三)贴近实际,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毛泽东曾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文艺问题的中心就是要搞清楚“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社区群众文化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才会得到市民群众的热切响应。只有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才会得到基层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一要关心弱势群体。在社区开展残疾人各种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如残疾人运动会、卡拉OK演唱会等,从而在精神上激发起他们的自尊、自强、自立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激情;对单亲家庭儿童,可以经常联络辖区党团员志愿者,开展“当一天假日父母”等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我们看来也许并不起眼的小事,只要符合群众利益就要做好、做实,群众自然就会信任你,信任我们的党和政府。春风化雨总关情,做到“帮扶工程”永不收工。

二要在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更体现在呼应居民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

三要在形式上,要追求变化创新。除了传统的一些踩高跷、秧歌、腰鼓、茂腔外,健身操、大众广场舞近年来成了群众的“新宠”。如何创造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的艺术作品,这是需要基层文艺工作者们去潜心研究和细心琢磨的。

总之,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根本利益的惠民活动,在新时期建设文化大市场、文化大繁荣的机遇面前,社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开辟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之路,不断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立军.浅谈新形势下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中华少年》.2015

[2]陈拥军.论如何开展新型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艺术时尚旬刊》, 2014(4)

[3]吴勇.从群众文化活动看群众文化的发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0)

[4]夏迪,关于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5(9)

猜你喜欢

探讨新形势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