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手绘之美
2016-07-20张连友
张连友
今天,在植物研究领域,摄影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一株植物,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多张照片来了解和辨认。而在摄影出现之前的漫长时光里,这项任务都是通过手绘来完成的。
但是我注意到,尽管大量照片替代了手绘,并且具有手绘难以企及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优势,但是照片还是难以取代手绘在植物研究中的需要。最近看了一些植物识别鉴定方面的书,照片与手绘图同时使用的情况很普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一书,很大的特点就是照片非常精美——但是恰恰是这本书,几乎每种植物都用到手绘图,而且还是黑白手绘。
既然照片可以最真实地还原植物的面目,为什么还要手绘图呢?从同一植物的照片和手绘图的对比中就能得出一些结论来。
摄影,能够把植物植株的形状、色彩等非常真实地呈现出来。但也恰恰是这种真实的还原,画面中的信息就非常多,导致我们对这种植物特征的把握受到影响。但是手绘就不同了。手绘可以清晰地画出一株植物的特征,尤其是植物叶片的形状、纹路等,手绘可以画得非常清晰。而我们都知道,叶片的形状和纹路,往往是辨认植物的重要依据。这里面其实涉及手绘与摄影不同的技术特点。摄影要突出一个叶片的形状和纹路,主要靠光线明暗等来勾勒,而手绘的基本手段是线条,有比线条表现纹路更直接、更有优势的吗?
当我把更多手绘和摄影作品放在一起观察时,便不断发现植物手绘和摄影更多的不同。而就植物辨识研究而言,这些不同几乎都是手绘的优势,也就是摄影难以甚至无法替代的手绘的价值。
视野与透视。手绘可以把人眼看植物的视野画到纸面上,而摄影只能拍摄出取景框里的景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手绘图会感觉很自然、很“开阔”,而照片却容易有一种局促感。另一方面,摄影,一个画面只能拍一个视角,并且遵循客观透视的规律,任何角度都会有某些位置的变形。而人在手绘时,可以把多个视角的信息画在一起,并且可以以人的“主观透视”,让任何位置都不变形。
时间与空间。手绘植物既可以把一株植物的各个方面如叶、花、茎等不同部位选任选画在一个画面上,也可以把植物不同季节的状态画在一个画面上,如把春天的叶与秋天的果画在一起。而摄影在这两方面都难以做到,只能拍多张不同的照片。尤其在时间上,手绘可以画此时的植物,也可以画彼时的植物,画出人对植物的记忆。而摄影在这方面就办法不多了。
这已经不只是植物手绘对于摄影的优势了,其实是整个绘图与摄影在形象表现上的差异了。绘图,可以把不同空间的物体很直观地画在一起,也可以把一个空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画在一起。这就是绘图的优势和价值所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张图加上简单说明,绘出一个空间一天或者数天发生的事情,但是却无法通过一张照片直观地呈现这些信息。这也是绘图对于媒体来说非常重要,文字和摄影都无法替代它的原因。
曾经,我们杂志在报道贵州省盘县娘娘山高山湿地时,尽管我们用文字详细叙述了采访所见,也从各个角度拍了大量的照片,但是在如何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在陡立的高山上有一片沼泽湿地的场景问题上,却犯了难:我们在山顶上能拍到湿地,但站在对面的位置拍湿地所在的山形时镜头就无法捕捉到湿地。于是我们选择了绘图,通过一张绘图,可以轻松地让读者形象地了解这片高山湿地。这个例子就是手绘、绘图的魅力。
我们谈论的植物手绘,是特指为记录和研究植物而进行的绘图,它首先体现的是科学的需要和特征,与作为艺术的绘画是不同的。我最近接触到一些西方博物画,有植物、动物、昆虫等等,发现那些优秀的博物画是非常美的,在具有科学价值的同时,也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绘画艺术的高度来评价这些手绘图。
事实上,审美是人人具有的一种禀赋,是人的一种不需特意唤醒的意识。无论是手绘还是摄影,即使出于科学的目的,在选取镜头按下快门的瞬间,在手绘落笔的瞬间,审美是在其中发生着的。即使是一张纯记录的植物照片,把哪朵花或者哪片叶放在画面的不同位置,也是有不同的美感差别的。
只是,当我们想把真实的科学手绘和摄影尽可能美地表现的时候,有时手绘可以更容易满足我们的愿望。有位鸟类摄影家朋友与我谈到,当他经过多年拍摄大量鸟类图片之后,有时有一种主观愿望:希望鸟儿出现在他认为更合适的环境。这种场面在大自然中是存在的,但是要拍到这种画面却是非常难的。但是,对于手绘来说,这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不违背自然存在的真实前提下,完全可以把一只鸟画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其实我们看一些中国花鸟画,就有不违背自然的真实又是一个美的画面的画作。
结论应该是这样:植物手绘,在科学上的价值是摄影无法替代的,而同时,科学手绘也有着特殊的美学价值。
而当我们从植物手绘扩大到自然的手绘时,又会发现,手绘,不仅是我们记录自然的方式,也是我们与自然交流的形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