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布里顿《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的结构特征

2016-07-20何亚男

关键词:变奏曲特征结构

何亚男 王 静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合肥 230001)



论布里顿《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的结构特征

何亚男王静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合肥 230001)

摘要:布里顿是 20世纪欧洲古典音乐作曲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运用了丰富的技法为其音乐内容服务,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的音乐风格。《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在布里顿的早期作品中堪称经典,该作品在结构上灵活运用了不同的规范曲式、边缘曲式和变体曲式,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本文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的研究,探讨其运用特征,为研究布里顿和20世纪曲式理论学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布里顿;变奏曲;结构;特征

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Edward 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是应英国著名指挥家博伊德·尼尔(Boyd Neel)[1]所邀为萨尔茨堡音乐节而创作的作品,布里顿花了仅约40天便完成了这部惊艳世界的作品,并把它当做礼物献给了他的老师弗兰克·布里奇。这部作品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首演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布里顿作为一名职业作曲家的地位。《弗兰克·主题变奏曲》由主题和10个变奏构成,每个变奏在曲式结构上风格迥异,富有特色,在整体结构上安排有序,逻辑清晰。

一、传统曲式结构与变奏曲式

古典主义时期,作品的曲式结构处于定型化、程式化的时代,形式上的平衡和理性客观的精神情感都力求曲式结构的规范化。布里顿在《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作品中,继承了古典时期作品的结构类型,主题、变奏二、变奏三、变奏四、变奏五均采用规范化的曲式结构类型。

大型变奏曲《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的主题部分结构上是由引子和两乐段构成。在庄严的慢板速度中,作曲家采用强有力的拨奏和弦拉开了音乐的序幕,开始了作品的陈述。图示如下:主题是由两个运用了模进技法的乐句所构成,第一乐句共10小节,初次呈现了抒情、悠长的主题旋律,接着下三度模进技法,再次强调主题音调,并在e小调上收束,形成非方整性的收拢乐段。复奏乐段 A’通过装饰性的变化再次重复主题音乐,与变奏性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依赖于它本身作品的主题与其他变奏曲风的不同来体现其变奏发展。

具有进行曲风格的变奏二在结构上有了较大的扩展,整体上由复乐段结构形成。乐段A由对比的两乐句构成,第二乐句采用倒影的复调技法对第一乐句展开陈述,并在结构上有了较大的扩充,形成非方整性的转调乐段,乐段 A’第二乐句在结构上有了明显的减缩,之后,通过较为庞大的尾声的补充,使整体结构保持了平衡。

幽雅、迷人的“Romance”变奏在优美的小快板速度(每分钟大约演奏76-84个四分音符)中陈述,三拍子的固定节拍加强了音乐的流动性和抒情性。整曲的结构从材料上来看主要由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构成,并通过尾声中的再现因概括全曲。

热情、奔放而俏皮的第四变奏“AriaItaliana”在辉煌的快板速度中,演绎着作曲家对这种风格的诠释,其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

二、运用边缘曲式

边缘曲式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规范化结构类型,在20世纪音乐创作中得到发展。作曲家在继承传统的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规范化曲式结构而言的一种非规范化的形态,从而在结构形态上达到一定的自由。按照作曲家创作时的意向,使不同的曲式结构相互渗透,使之变异或自由化,从而产生边缘曲式[2]45-47。但大多数依然可以纳入曲式结构总体系范畴之内,边缘曲式的类型极其多样,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中介性边缘曲式、两则或多重原则结合的边缘曲式、附生性边缘曲式。布里顿在《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中也采用了边缘曲式。

第一变奏的曲式结构是由模进的四个乐节构成的一部曲式。四次陈述在结构上不断递增,推动了音乐循序渐进的发展。如图所示:

变奏一主要采用并列曲式原则形成的一部曲式结构。由于模进四部分再现了主题材料,使得作品在结构上兼得再现原则和堆成原则,形成多重原则结合的边缘性曲式结构。

变奏五“古典布列舞曲”仍然采用三部曲式结构来框架全曲。第一乐段形成大的转调结构,在再现段中得到统一,使得作品把再现性原则和奏鸣性原则完美结合在一起。众所周知,在奏鸣曲式呈示部中副部调性必须转入新的调性,而这一变化须在再现部回归主调。在这首作品变奏五中,正是运用了这一原则,形成两重原则结合的边缘曲式结构。

第九变奏“圣歌”采用了慢板Lento速度(每分钟大约演奏48-52个四分音符)进行陈述,与前面几个变奏相比,第九变奏在结构上也有了减缩,由模近的四个乐节构成了一部曲式框架而成。作品的结构布局和变奏一相似,在并列原则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对称性原则和再现性原则,形成多重原则结合的边缘曲式。

第十变奏“赋格和终曲”无疑是全曲最辉煌、最具有交响性的变奏。乐曲按三部性原则框架而成,主要由呈示部、中间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构成,最后在终曲(或叫尾声)中再次完整再现了变奏主题,可以说赋格曲本身就是附生性的边缘曲式结构。

三、运用变体曲式

“变体曲式是指在单一曲式结构原则不变的情况下,该曲式结构所能产生的多种多样的变体形式。”[2]197-199作品中变奏六、变奏七均采用变体曲式。

在变奏六中,流动性的三拍子节奏,快速飞奔的乐句,变化多端的速度等生动形象地模仿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结构上采用再现三部曲式框架全曲。如图所示:

乐段A由对比的两乐句构成,第二乐句的材料采用了第一乐句的倒影形态呈现,并在结构上有了较大的扩充,中段为对比性中段,由复乐段构成,形成变体曲式。

在炫技性的第七变奏“无穷动”中,整体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和变奏六一样,在再现单三单一陈述的曲式结构基础上,中段结构有了较大的扩充,伴随力度的增强不断地把音乐推向高潮。最后在尾声中完满收束,构成变体曲式。

四、总体结构布局

在变奏段落众多的《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中,为了克服各变奏易于拼凑和分散的罗列,布里顿在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逻辑性的结构布局来统一全曲。从整体曲式结构的规模来看,这首大型的变奏套曲主要遵循了渐进式的迂回发展原则。如下图所示:

上述图示中清晰地表明了整部作品的曲式结构按照由一部到多部、单式到复式、由简单组合到复杂组合的渐进式逻辑发展过程来组织作品。在图示中结构发展的第四阶段中,可以看出共包括的五个变奏(变奏四—变奏八),同时在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上做了较长时间的停留。它们在结构比例上类似“拱形”的对称形态出现,尤其是变奏五和变奏六通过中段的展开使得结构有了较大的扩充,变奏五的中段扩展一个乐句,形成三乐句结构,使整体结构有了扩充,而变奏六的中段通过扩展一个乐段,形成复乐段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有了更大的扩充。至变奏七时在结构比例上开始慢慢回落,直至第九变奏,形成了波浪型的起伏,更强地推动了最后大型赋格曲式的出现。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直线性渐进发展的整体结构进行中加入了“拱形”的迂回发展的结构形态,形成了具有很强推动力的结构布局,保持了整体结构布局的完美统一。

综上所述,在这部作品中,布里顿对于音乐曲式结构的巧妙设计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3]。各变奏在采用传统曲式结构的同时,还根据作品内容的变化,采用打破常规的思路,将多种曲式原则结合运用,从而形成了边缘曲式、变体曲式。在整体的曲式结构安排方面,各变奏又遵循了渐进式的迂回发展原则来统一全曲,慢慢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形成了个体丰富多变而整体上又富有逻辑的结构布局。可以看出,布里顿灵活自如的运用各种结构为他的音乐服务,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他在曲式结构上创造性地运用,为20世纪曲式结构的发展和运用提供新的思路,进而丰富了20世纪曲式结构学说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牛津简明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45-346.

[2]杨儒怀.曲式结构的理论基础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3]钱仁平.为人类歌唱—布里战争[J].音乐爱好者,1997 (4):23-24.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Britten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

HE Ya-nan, WANG Jing
( School of music, Hefei Teachers College, Hefei 230001, Anhui)

Abstract:Britte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composers of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music works uses rich techniques for his music content, forming a unique and highly personalized style of music.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 is a classic of the early works of Britten and it achieves the perfect unity of content by using different standard form, borderline form and variant form flexibly in the structure. This paper works on musical structure to explore i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application,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Britten and the 20th century musical form theory.

Key words:Britten; Variations; Structure;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2-0147-03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2.35

*收稿日期:2015-12-11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论非规范化曲式在布里顿音乐作品中的运用”(SK016A0748)。

作者简介:何亚男(1981-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及教学;王静(1979-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理论及教学。

猜你喜欢

变奏曲特征结构
河边的四季变奏曲
河边的四季变奏曲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如何表达“特征”
论结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心情变奏曲
抓住特征巧观察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