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潭岛沙地木麻黄不同品种造林试验初步研究

2016-07-20林平华

绿色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木麻黄沙地生长量

林平华

(福建省平潭综合试验区森林与园林管理局,福建 平潭 350400)



平潭岛沙地木麻黄不同品种造林试验初步研究

林平华

(福建省平潭综合试验区森林与园林管理局,福建 平潭 350400)

摘要:在平潭岛沙地开展了木麻黄平潭2号、A13和粤501无性系以及本地木麻黄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对5年生的试验林进行了生长量和防风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量均高于本地木麻黄实生林,而且树高、胸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无性系生长量差别不大,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生长最快。防风效果大小表现为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木麻黄粤501无性系>木麻黄A13无性系>本地实生木麻黄。在此试验条件下,平潭岛选用木麻黄造林宜优先选用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其次是粤501和A13无性系。

关键词:平潭岛;沙地;木麻黄;品种;生长量;防风效果

1引言

平潭岛地处福建省东部海域,是我国第五大海岛、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岛海岸线长400 km,有沙质海岸和基岩海岸两种类型,沙岸长超过100 km[1]。平潭岛濒临台湾海峡,大风、流沙等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对海岛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夜沙埋十八村”的惨痛经历[2]。解放后,海岛引种木麻黄等树种获得成功并大面积在海岸线上造林,随着海岸防护林带防风固沙功能的增强,平潭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渐改善,岛内渔民各种生产生活得到有力保证。但是,平潭沙质海岸主要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经过几十年生长后逐渐趋于老化,出现了病虫害等问题,需要及时更新以保持防护林带功能的连续性[3]。自从木麻黄水培育苗技术获得成功以后,平潭木麻黄更新造林基本上应用水培的营养袋苗进行造林。为了尽可能筛选出适合于平潭沙地生长的木麻黄优良品种,2012年在芦洋乡马腿村1林班14大班150小班开展了木麻黄平潭2号、A13和粤501无性系以及本地木麻黄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参试木麻黄品种的生长状况和防风功能的测定,初步选择出优良的木麻黄品种,为平潭岛沙质海岸造林中木麻黄品种的选用提供依据。

2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平潭县芦洋乡,处于福建省沿海北部,年均降水量1172 mm,下雨时间多在2~6月份,年均蒸发量1300 mm,年均气温在19.0~19.9 ℃,绝对最高气温37.4 ℃,绝对最低气温0.9 ℃,年日照时数1919.7 h,年平均风速6.9 m/s,大风日数125 d,台风多发生在7~9月,年平均台风发生5.5次。试验地位于平潭芦洋乡马腿村1林班14大班150小班,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3′00″~119°43′14.7″,北纬25°31′48.3″~25°31′57.8″。试验地距离海边最高潮水乡约1085 m,试验地前身是养殖场,后来通过挖海沙将养殖场填埋形成沙地,土壤肥力低,保水性较差,主要植被有狗牙根、海刀豆、老鼠簕等。

3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和造林

2012年4月,在马腿村1林班14大班150小班堆积沙地上开展木麻黄无性系平潭2号、A13和粤501无性系以及本地木麻黄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每一种木麻黄为一个试验处理,3次重复,共12块试验小区,每块小区面积20 m×20 m。试验地挖穴整地后立即进行造林,造林株行距1.5 m×2 m。造林苗木均为容器苗,容器袋规格为18 cm×28 cm,造林苗木苗高1.0 m,地径1.5 cm。选择雨天冒雨造林,造林时苗木适当深栽。

3.2试验材料收集

造林后,每年进行试验林生长量调查。2016年1月,对每块试验小区的木麻黄进行实测,量测每株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统计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在2016年1月连续3 d进行试验林防风效能的测定,采用DEM型3杯风向风速仪器测定每块试验小区前方空旷区离地面2 m高的风速和试验林内离地面2 m高的风速,每天对同一块试验小区测定3次空旷区和林内的风速,求算林内相对风速和防风效能。

4结果与分析

4.1木麻黄不同品种生长差异性分析

相同树种不同品种由于自身的遗传特性差异,在生长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表1可知,参与试验的3种木麻黄无性系即平潭2号、A13和粤501与平潭本地木麻黄实生林在树高、胸径生长量上有较大的差别。5年生的木麻黄平潭2号、A13和粤501无性系的树高与本地木麻黄实生林相比分别增加了73.5%、67.6%和67.6%,胸径分别增加了75.7%、69.7%和72.7%(表1)。经方差分析(表2),参与试验的木麻黄不同品种的树高、胸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参试的3种木麻黄无性系树高、胸径差异不明显,本地实生木麻黄与3种木麻黄无性系之间树高、胸径差异极显著。可见,从试验林初期来看,木麻黄平潭2号、A13和粤501无性系与本地木麻黄实生林相比有较为明显的生长优势,尤其是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生长最快,应用这3种木麻黄无性系在平潭造林可达到早郁闭、早成林的效果。

表1 木麻黄不同品种造林生长情况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4.2木麻黄不同品种林分防风效果比较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削弱风力,保护当地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经过对参试的4种木麻黄品种林分进行风速测定看出(表3),林内相对风速大小表现为本地实生木麻黄>木麻黄A13无性系>木麻黄粤501无性系>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林内风降率和防风效能的大小则表现为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木麻黄粤501无性系>木麻黄A13无性系>本地实生木麻黄。可见,参试的3种木麻黄无性系的防风效果均比本地实生木麻黄强,3种木麻黄无性系中以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的防风效果最好。这可能是因为参试的3种木麻黄无性系本身就具有强于平潭本地实生木麻黄抗风能力的优良特性,而且无性系冠幅较大,对经过林内的风起到了较好的阻挡摩擦作用,降低风力明显。

表2 不同木麻黄品种胸径、树高方差分析

表3 木麻黄不同品种林分防风效果

5结论与讨论

通过选用木麻黄平潭2号、A13和粤501无性系以及本地木麻黄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5年生进行测定显示,参试的3种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量均大于本地实生苗造林的林分,而且差异性极显著,3种无性系生长量差别不显著,以木麻黄平潭2号生长最快;参试的不同木麻黄品种林分的防风效果以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最好,粤501无性系次之、A13无性系第三,本地实生苗造林的林分防风效果最弱。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初步认为平潭沙地造林在选用木麻黄品种时宜选择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其次是粤501和A13无性系。

由于本试验林年龄还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木麻黄品种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异尚需要进一步继续观测。

平潭防护林基本上是木麻黄纯林,防护林结构较为简单,建议多营造木麻黄混交林,如木麻黄平潭2号无性系与相思、潺槁、黄槿等树种混交,以提高平潭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郭瑞华.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1996(6).

[2]黄平江.福建沿海防护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叶功富.木麻黄人工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1994(4):18~19.

[4]文华英,黄义雄,叶功富.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福建林业科技,2015(2).

[5]张巧,韩永刚,黄义雄.沿海木麻黄生态效益研究综述[J].防护林科技,2014(1).

[6]王海婷.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生态效益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简介:林平华(1971—),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规划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25-02

猜你喜欢

木麻黄沙地生长量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沙地迷宫
湘西野生巨紫荆树干解析
传奇木麻黄
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
木麻黄记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