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奇 聚焦青年艺术家的多维状态
2016-07-20
英国艺术史学家E.H.贡布里希曾说:“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s as Art.There are only artists(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这句话的要义在于“艺术”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有着不同的定义,所以说,时代在培育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而置于时代中的艺术家也在反映着这个时代。
作为生长在全球化语境之中的“80后”艺术家,已经不同于“85新潮”艺术家突出的“共同性”特征,而是更追求“个体性”,注重自我的“个体经验”。显然,在面对艺术史、社会学和当代艺术观念时,他们尚未表现出很明确的思想意识。应该说,“80后”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已经表现出非常多样的形态,对于他们的梳理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他们的创作,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解读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对预测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走向亦具有指示性意义。2016年3月5日,一场聚焦于“80后”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展览“青衿计划(2016)”在正观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呈现了51位艺术家的171件作品,语言形式涵盖了油画、水墨、雕塑、版画、影像和装置等。策展人魏祥奇坦言遴选艺术家是以“才情”为标准,以艺术家的不同面貌为线索,将作品置于不同分区,并试图通过展览、文献以及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的配合,客观勾勒出“80后”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及生活现实,探讨“80后”艺术家群体的创作观念和思想状态,梳理当下青年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
艺术汇:为什么会给这次青年计划选择“青衿”这样一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魏祥奇:“青衿计划”的“青衿”二字,源于《诗经郑风》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句。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我觉得“青衿”二字放置于今天的时代语境中,它传达出的是对于青年才俊的渴望和关注。“青衿计划”,寓意着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不断注入新鲜的思想和血液,为策展人、学术研究者和艺术空间机构推荐更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这是一种情怀、一种学术使命,也是每一位学人的文化理想。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群体中,青年艺术家象征着新生、勇气和力量,在面对艺术史、社会学和当代艺术观念时,尚未表现出很明确的思想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形态,青年艺术家创作群体在语言与观念、图像与历史、社会与个体之间,都有着非常敏感而丰富的体验。同样,在面对物质消费主义、功利实用主义的影响和冲击下,青年艺术创作群体中还存在很多亟待反思和质疑的问题。“青衿计划”,正是要与这一代际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共同面对、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同时,“青衿”也是文化精英的意思,就是说所遴选的“80后”艺术家应该是文化精英,其一定承担着相应的社会和文化责任。相对于传统的文化研究学者,我更主张艺术家应是一个有着“知识分子”情怀的思想者。所谓的思想者,应秉持着“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的基本信念。在思考艺术的本质的时候,应该清醒意识到艺术的核心价值还是思考人的问题,如果不能回到这个根本问题的思考上来,所有所谓的“观念”,也不过是虚有其表的外壳而已。因此,我想艺术家所有的思考不应该局限于艺术史的范畴之内,而是面对人类的命运、思考人的存在。作为有社会责任的人,不应该仅局限在自我的、狭隘的空间中“独善其身”,而更应该在公共空间中“兼济天下”。事实上,我们在和很多青年艺术家谈论这个终极命题的时候,他们都感觉这与自己的艺术关系并不密切,我想还是知识维度和感知能力的欠缺所致。没有坚实的思想,我们就会怀疑所做事情的价值,我们就会坚持不下去。
艺术汇:通过整个展览的策划,你觉得“80后”艺术家的总体表征是什么?
魏祥奇:“80后”艺术家群体现阶段仍多是注重对自我的敏感和关注,这应该是每一个代际艺术家群体青年时期必经的过程。只是在今天,“80后”艺术家群体所面对的视觉场景更为复杂和多样,尤其是通过各种网络媒体获得很多影像之类的视觉资源,甚至能够直接接触欧美当代艺术的发生现场。我想这些信息资源,都有利于青年艺术家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所要思考的方向。诸如很多青年艺术家在绘画上接收里希特、杜马斯、图伊曼斯、巴塞利兹、基弗、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而不是遵循传统美术学院从素描、写生到创作的线索。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些青年艺术家在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所受到新中国以来的光影素描和写实画法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弱了,因为他们的老师在绘画的语言和表现上,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突破。我们在这些“80后”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中就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在绘画语言的选择上已经没有什么负担,包括他们对于艺术史的认识,对国际流行的当代艺术语言的接受,都表现出很积极的状态。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烈,但另一方面也因为过于迷恋画面本身,而相对缺乏对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理解与联系。所以现在看来“80后”艺术家的创作更多的是依赖于自己的才情和对绘画本身的感知能力,所谓的“自我意识”还是模糊的、暧昧不清的,有可能还只是虚设的,缺少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也就部分缺失了真实性。因而,我们在他们的画面中会看到很多“超现实主义”图像的影子,这些图像也是对自我心理空间的映射,我想将之称为“非现实主义”、“反现实主义”是更准确的描述,他们在描绘这些隐秘的图像和场景时,一定认为在这些图像中能够找到对自我状态的恰当对应。
艺术汇:“80后”艺术家在表征中出现的与政治、历史和社会的断裂问题,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魏祥奇:这和“80后”艺术家生长的时代环境相关。就像前辈艺术家的现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样,他们自然而然会去面对和关注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的各种问题,再把思考转化成图像,将其深刻代入到作品中,最终呈现出宏大而悲壮的表现力。相较而言,“80后”艺术家的现实生活很少触及政治,很多艺术家相对缺乏政治生活的意识,他们的创作和思考相对独立和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所乐于关注和喜欢的东西,更强调自我的感受。同时,很多青年艺术家由于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特别少,生活和创作方式比较单一,专注于在工作室中创作,在艺术史的图像资源中汲取灵感,使其创作状态又是比较封闭的。有些青年艺术家更像是研究型的学者,将艺术创作视为自己的唯一,而对于现实生活的感触也由于生活空间所限而显得匮乏,甚至可谓之与现实无关。在我看来,这种生命经验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是自我内在表现力的本源,需要艺术家介入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人性的善恶美丑,才能真正理解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在和很多青年艺术家交流的时候,他们都会谈到急于建构一种自我语言风格的体系,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很值得警惕的,因为他们将艺术理解为一种过于外在的语言形式的探索,而艺术创作内在之中人的身体如果亏空的话,在表达上就一定会陷入单薄和虚弱。应该说“80后”艺术家群体在生命体验上相对所能获得的给养暂时都是很有限的,尽管通过各种阅读获得很多的知识经验,但很难内化进入身体,成为思想中坚实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时间的积蓄和沉淀,但这个时间是任何人都无法跨越的,我们只能等待。在某种意义上而言,“80后”艺术家群体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自身的代际性特征会逐渐消退,因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思想意识是确定不变的,就是要不断质疑和反思既定的价值模式,在这里没有任何年龄段的区分,只有做得好和不好。
艺术汇:相对于自我表现,你为什么会如此注重青年艺术家更应该去思考和关注政治、历史与社会问题?
魏祥奇:其实我没有否定艺术家自我的个性表现,相反我觉得这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也给予了语言形式、内容和主题选择上的充分自由。我想如果我们认同艺术家应该是一个思想者,那么他就应当拥有思想家的能力和责任,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很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这种思考不是简单的侧重于关注个人的情感记忆,这样的思考非常容易把艺术家局限住,不利于未来创作的推进。我会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建议他们一定要经常思考“艺术创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什么才是艺术?”之类的大问题,大多数艺术家都会回答说是为了自己。当然这是完全没有错的,但接下来艺术家又该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呢?这又是一个问题。我想一个人完全陷于琐碎的世俗生活中是很容易思想匮乏的,通过思考和关注政治、历史与社会问题,才可能培养出来一种新的自我认知,世俗生活才能够成为理解自我的一条有效通道。
事实上,如果没有对社会直接而真实的体验,当青年艺术家的才情全部消耗掉之后,创作就会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困境。只有把自己置于一种政治、历史和社会的情境之中,让自己去体验这种复杂的触动,所谓的感受才会越来越厚重,自我的反思也才能越来越深刻。虽然时间会帮助艺术家不断去感受和推进,但艺术家自己也应当有意识地去将这种现实经验深化,不应该不动或是被动。
艺术汇:在这次展览中。在对于艺术家作品的选择上有怎样的侧重点吗?为什么?
魏祥奇:在作品的选择上会侧重于偏表现性的架上创作,抽象风格的作品以及雕塑和影像作品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样的选择不仅基于对未来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的总体认识和把握,也是受到具体展览空间的限制。未来中国的绘画发展可能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商品经济带来的极简和抽象,这种风格的作品近几年很多艺术家在做:二是表现主义,这多少和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有关。“新表现主义”的出现和德国当时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国的政治危机下诞生的,“新表现主义”画家表现了太多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的压抑和悲剧情绪,所以他们的作品多是野性有力而悲怆的。我觉得这种压抑的情绪其实是当下所有人可以共同感受到的,这种压抑不是来自于战争的灾难,而是充斥于现实生活空间中的“冷暴力”。
那么“80后”青年艺术家如何去感受并诠释这样的压抑,就必须再回到我之前提到的,具备像思想家一样介入现实生活的能力。之所以认为“表现主义”是未来中国艺术发展的一大方向,是因为我们当下的中国社会环境其实是最丰富的,中国当代社会撕裂的问题很大,各种社会矛盾、经济矛盾、历史矛盾甚至于群体阶层之间的矛盾等都异常尖锐,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人的思想状态必然也是复杂而多变的。我想,或许只有表现主义的艺术语言才能很好地诠释这一状态。(采访/撰文:朱国良图片提供:正观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