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创作中的形象IP研究
2016-07-20王冬冬闫天宇
王冬冬 闫天宇
当代电影创作中的形象IP研究
王冬冬 闫天宇
【摘 要】2015年的中国电影中,IP电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电影IP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是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规律以及网络社会的社会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IP电影的叙事核心是电影IP,电影IP中最主要的类型是从各种媒介文本中提炼出来的叙事形象作为电影文本主人公的形象IP。就形象IP的界定、分类、个性塑造和叙事动机进行了研究,探析当代电影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IP电影 形象IP 网络社会 互文关系
随着人类的文化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许多优秀的题材都可以成为基因,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全面重构了内容传播的媒介融合时代,某一个题材获得巨大的影响力效应的周期越来越短,IP的数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正视IP的作用,因势利导,善于充分利用现代化表现手段,在人类积累的文化艺术财富中提取IP,又能不断创作电影精品形成新的IP,促进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对于电影的创作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影的形象IP概念界定及分类研究
1.电影形象IP的概念界定
在电影领域所谓的IP是指“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叫智力成果权,它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一句网络流行语,也可以是某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①。其中,许多其他载体文本中的形象被提取出来成为电影的主要角色,就是所谓的电影形象IP。
电影形象IP以人物或拟人的形象为电影的核心,经过艺术改造,使得这个形象具有艺术性、传奇性以及互文的象征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电影形象IP对应的主人公应该是高于生活和史实的,具有传奇性、虚构性和可以被连续演绎的特征。由于电影形象IP是在各种媒介形式中跨时间流转的,这其中也包括在同一种媒介形式中的不同时间出现。鉴于在电影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影片运用相同主人公的情况,因此,必须首先厘清电影形象IP的边界条件。第一,古装历史剧和电影中的主人公不是形象IP。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主人公,根据真实历史人物的事迹、传记所改编的电影,虽然其主人公可能多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媒介文本形式中出现,但由于缺少形象IP必要的高于生活和具有一定虚构性的特点,故而不能视作形象IP。例如,以国家领导人或近代战争英雄的事迹改编的电影,就不是IP电影,影片的主人公也不能视为形象IP。虽然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作为主人公的电影也可以形成系列,但这属于个人传记电影;第二,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形成形象IP,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脱离其原有人物的实际经历,重新赋予其新的传奇经历,或者将其经历进行艺术加工,使人物的事件经历得到延伸。比如,黄飞鸿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确存在的人物,然而不论是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还是2014年上映的《黄飞鸿之英雄有梦》②都已经脱离了黄飞鸿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经历,使得影视中的“黄飞鸿”的形象只是借黄飞鸿之名,变成了一个具有传奇性色彩的电影主人公,从而使黄飞鸿成了《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形象IP。与此相似的还有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叶问所形成的形象IP,由叶伟信导演、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叶问》《叶问2:宗师传奇》,黄秋生主演的电影《叶问:终极一战》,王家卫导演、梁朝伟主演的《一代宗师》,共用了叶问这个形象IP形成系列电影,每部电影都不是叶问的个人传记,都是对叶问的形象进行的演绎,使电影故事不断延续和创新。
2.电影形象IP的形成原因
电影IP是文学、音乐、人物等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用作叙事的内容元素,它为电影故事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核心。文本叙事上的互文是很早就存在的,互联网重新结构了社会的传播规律之后,话题效应的形成比以往更加容易,话语和内容的借用和搬移成了一种常见的修辞,借助IP在受众的注意力层面获得成功并在文本的意义层次上获得拓展自然会成为媒介融合环境中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相对而言,互联网催生的N级病毒传播机制对电影形象IP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便是搜狐视频的自制短剧《屌丝男士》中大鹏的形象。在共有4季的《屌丝男士》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为搞笑的屌丝形象,该剧的播出受到大量网民的追捧。2015年7月17日,以大鹏所饰演的“屌丝形象”为形象IP的电影《煎饼侠》上映,取得票房收入115786.4万③的可喜成绩。归纳起来,电影形象IP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媒介不再仅仅完成原来意义上的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功能。新媒体的出现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移居到虚拟的传播网络中,媒介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现场和主要的社交空间。根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④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手机网民的数量逐渐增加,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移动终端、配合移动终端上的上网应用,使网民进入虚拟的传播网络之中更加便捷。各种依托网络的通信服务产品也让互联网这种社交网络的功能更为强大,更能形成注意力的聚焦点和有效的舆论场。
其次,网络技术催生的融合传播模式,更容易形成内容热点。在网络社会的节点化结构中,信息的传播更加扁平化,每一个传者本身也是接受者,每一个接受者的反馈、转帖和发声又使之成了传者,内容只要具有话题性,就有可能在这个N级网络中像病毒一样增效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网民,形成话题效应,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于是,IP的培育不再像在工业文明及以前的那些时代中所经历的那么漫长,成为IP的内容也不再有以往那样对厚重程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媒介融合传播结构中,电影的宣传不再单单依靠于电视、广播、见面会等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自媒体的营销更擅长利用已经在传播网络上形成的热点。
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来自于互联网对于观众的观影心理产生的影响。网络使世界扁平化,也让人们丢掉了深度思考的习惯,平面化、碎片化、花边化、快餐化⑤的话语热点可以让某一种文化品瞬间爆红,网民会迅速找到这个热门话题而集聚起来,文化艺术作品或者是一句话都有可能因为这个短时间的“应者众”而形成IP。而这种IP由于形成的时间短,也容易很快地消亡。从另一个角度看,话题在媒介融合的传播网络内流动并非逐层传播,而是像吉尔·德勒兹在《千高原》⑥中所描述的类似于“茎块”的延绵方式。它将对于话题的深层次逐层研究,转变为平行蔓延的转播方式,这也就注定使得IP将快速形成和快速消亡。这种IP话题的快速集聚和分散的效应,直接影响了社会心理,使观众的观影抱着娱乐第一,拒绝深度的态度。电影的观众已经不再追求电影本身的艺术、风格、形式等的电影内部因素,而是更加侧重于电影的话题性、时尚性、明星新闻效应等外部话题因素⑦。不同社会阶层、年龄、身份的人临时聚集于电影院,已经不再是欣赏艺术和表演,而是花钱买谈资,以及年轻人以看电影为幌子的恋爱和社交活动。影城的休闲消费场所属性被放大,看电影连同去看电影的路上都成了社交时间,这个更适合IP植入到电影中。
3.电影形象IP的分类
在对形象IP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在电影中形象形成的IP就是电影的主人公,但是它并非专指其他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比如《哆啦a梦》《铁臂阿童木》《喜洋洋与灰太狼》《变形金刚》等都是从其他文本中的汽车、机器人等转化而来的电影主人公。而从漫画绘本、动画片、游戏中的人物提取的形象IP,虽然不是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人物,但也可以作为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IP存在。比如,2015年12月2日,官方公布了《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第20部《纯黑的噩梦》的宣传海报,并确定该片于2016年4月上映。柯南这一形象取自于青山刚昌的漫画《名侦探柯南》的主人公,经历动画、电影等改编,依旧以“柯南”作为核心来创作电影;还有美国关于超级英雄的系列电影诸如:《钢铁侠》《超人》等同样属于形象IP电影。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系列电影《终结者》,无论电影的发行年代、电影故事本身经历变化,阿诺·施瓦辛格所扮演的终结者的形象已经延续于系列电影之中,而施瓦辛格所扮演的终结者T-800也就成为该系列电影中的形象IP。从目前电影运用的IP来看,电影的IP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人、非人类形象以及卡通形象。
第一种是将人作为形象IP。人的形象IP,或者说是具有普通人类行为的人的形象IP最为熟悉与常见,“007”“黄飞鸿”“叶问”“霍元甲”等都是现今在电影中最为常见的形象IP。这些以“人”为核心的形象IP使得形象IP本身并没有脱离其作为普通人的生物主体,只不过这些形成形象IP的人,比普通人身手更加灵活,自身经历更加传奇,装备或是人物衣着与普通人相异等。这种形象IP,其核心在于这个人物本身,无论故事的背景、经历如何发生变故,其人物的本身并没有变化。
第二种是非人类形象的形象IP。这种IP更多地集中在机器人身上,例如《机械战警》系列电影中的警长墨菲,就明显是一个机器人形象,墨菲警长虽然有着一张人的面孔,周身已经是机器人的钢铁构造;《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的擎天柱、大黄蜂等汽车人的形象是来自于外星的高科技生物。非人类形象中,还有一部分的属于超级英雄的形象IP,由于超级英雄虽然具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外形,但是在电影表达中,这些超级英雄的超能力才明显是电影表达的核心,因此将超级英雄的IP形象暂且列入非人类形象IP中。非人类形象IP并不是指这些主角不会以人的样貌出现,而更多地指此类IP形象所超越了正常生物人的存在,而这些超乎人之存在的“超能力”正是他们的形象。此类IP形象与其说是人物,不如说是其超能力。例如《绿巨人》系列电影,其中也必然算上《无敌浩克》系列,尽管主人公发生了变化,故事背景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核心依旧是路易斯·班纳,系列电影的核心形象IP都是班纳变身的绿巨人形象。因此,在分析非人物形象IP中,其形象IP的着眼点更应该是非人类的部分,诸如:特异功能、高科技装备等。
第三种是卡通形象IP。卡通的形象IP更确切指的是动画电影中的IP形象。比如中国内地最成功的由动画片改编而成的电影《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其主要的形象便是以喜羊羊为核心的羊族和灰太狼。同样还有《哆啦a梦》《铁臂阿童木》等动画电影,虽然同样属于非人类的形象IP,但由于其电影类型的本身是动画电影,因此将其分类归于卡通形象。同理,《名侦探柯南》系列电影中柯南尽管只是装备了极具想象力的道具,其电影本身是动画电影,还是将其归类于卡通形象的IP。
《007:幽灵党》剧照
二、电影形象IP的个性塑造分析
通过上述对于形象IP的分析和界定不难看出,形象IP的着眼点在于电影主人公的个性塑造和经历的设计。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IP是《007》系列电影中的主人公詹姆斯·邦德。本文试图结合历经63年的形象IP——詹姆斯·邦德的形象,分析形象IP的特点。
首先,形象IP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未必是一成不变的,但要有一个给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外在特征。在《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的帅气形象是观众持续喜爱的重要原因。在《007》系列的23部电影中,除掉1989年上映的《杀人执照》之外,其他22部邦德的扮演者无论是肖恩·康奈利、罗杰·摩尔、布鲁斯·皮尔斯南还是新近的丹尼尔·格雷格等,虽然外形存在差异,但是完美帅气的形象是其共同的特点。在电影故事中,几乎每一集都有陷入危机而化险为夷的机制,都有面对困难的幽默感。《007》是谍战片,作为特工的邦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表现出固有的硬汉特点,包括超卓的格斗能力,面对凶险的机智。而一个形象存留在观众心中经久不衰仅靠这些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面对丛生的危机时,邦德身上反映出的最令人着迷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也是邦德性格中沉稳、果断的表达。例如在电影《大破天幕杀机》开头中,丹尼尔·格雷格扮演的邦德与搭档伊芙驱车追赶窃取重要文件的匪徒,伊芙着急追击,不慎将车子的后视镜刮落,然而这时邦德却轻松、似开玩笑地说:“无所谓,反正用不上。”这种在紧张刺激的驾车追逐中,依旧可以说出如此轻松、俏皮的话语,正是邦德幽默感的体现,而且这种幽默感也并非不同事宜,就这场追逐戏而言,正是因为邦德幽默感十足的俏皮话,才使得这场戏份张弛有度。在观看时,给紧张的追逐暂时缓释了心情。也正是这种幽默,在紧张的追赶过程中存在一丝轻松,也是导演在控制节奏的最好表现。邦德这种幽默在《007》系列电影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多么紧张激烈的角逐,邦德总会用他特定的话语,在紧张的场面中带来一丝诙谐,这正是这种紧张之中的幽默,也正成为邦德形象最具有吸引力的看点。
其次,形象IP在电影故事中总会有相似的经历和处事风格。在《007》系列电影中,几乎每一集都会有展示邦德身上优雅气质的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遇到强敌时、身处险境时的小狼狈,以及与邦女郎的调情和共同脱险这样的情节。而主人公的独特魅力也是通过这些情节展现出来的。詹姆斯·邦德在身处如此机遇中总是表现出独特的优雅和从容。即便身居龙潭虎穴,也是闲情逸致淡定自若地审视周围的情况,丝毫没有慌张的感觉。电影《007:大破天幕杀机》中,邦德只身犯险,在面对对手的试探时,依旧举止优雅地和美女聊天、调情,在打手们逐渐将他包围的过程中,邦德只是看着这些打手,慢慢举起酒杯,轻呷一口美酒,沉稳地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即使是与打手们对峙,战斗一触即发的同时,邦德也是做出一个优美的手势,随即与打手们展开战斗。而这也区分了其他的谍战片形象IP。对比同样类型的特工片《碟中谍》系列电影可以看出,汤姆·克鲁斯所饰演的伊森·亨特在打斗戏份中,似乎处于一种狼狈的状态。在《碟中谍5:神秘国度》中,伊森·亨特多半是上身赤裸,或者衣着狼狈地逃跑,或是与对手搏击。然而,邦德在面对对手时,无论是近身搏击还是枪战设计,永远不会脱下他身上的西服。这是邦德独特的气质,同时也展现出邦德的沉稳、自信。
第三,形象IP的核心特征要从始而终。在这个反面,《007》系列也提供了反面的教材。比如,1989年上映的由提摩西·达尔顿扮演邦德的《007》系列之《杀人执照》可以说得上是007电影历史上的异端。提摩西·达尔顿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沉闷、无趣的邦德,这是与其他007影片里面的邦德风格迥异的另一个形象,他跳脱了原有形象IP的特点,也终结了演员的邦德饰演生涯。也正因如此,该片也被评为007历史上“最沉闷无趣的毫无幽默感”的影片。
三、电影形象IP的叙事动力分析
形象IP在电影的形式系统中,只是处于故事系统层面的一个要素。电影是一个系统,一部好的电影是各个形式子系统配合的结果。研究形象IP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离不开对电影文本中的叙事系统的研究。电影的“本文(text)”在叙事系统上的分系包括“内本文”“泛本文”和“互本文”三个层次⑧。在比较形成IP,最终拍摄成电视剧或电影的文本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互本文”这个层次。“互本文”的解构则是更多地通过对同一故事不同类型本文或相似题材不同电影本文的比较得出结论。形象IP电影是IP电影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借用IP电影互文的研究方法,对于形象IP电影同样适用。例如,《007》系列电影的故事情节全部围绕邦德经历展开,无论何时,邦德都是故事的核心。故事是展现邦德的人物形象、性格的重要因素。007的故事可以概括为邦德参与任务,受到邪恶的反派造成一系列麻烦和困扰,邦德永远是冷静、睿智、轻松、果敢化解这一切的困难,为国家效力,为他的上司M夫人解决烦恼。无论危机如何,邦德总是轻松面对,击毙反派,解除危机。但是在这23部电影中,有一部是例外,就是提摩西·达尔顿饰演的第二部007电影《杀人执照》。这部电影被007的影迷和评论者广为诟病。引述《华盛顿邮报》对这部电影的评价:His bad side is a dangerous place to be. James Bond is out on his own andout for revenge.(达尔顿将邦德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使得邦德不再是邦德,而只是复仇的工具。)提摩西·达尔顿在电影中力求刻画特工邦德内心的世界,对邦德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却使得《杀人执照》成了与其他007不同的异类。另一部007电影,《大破天幕杀机》则是讲述了邦德任职的军情六处丢了重要的数据硬盘造成的危机。数月前军情六处一块记载了潜伏于全世界恐怖组织内部所有特工名单信息的硬盘丢失,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饰)受命前去追击找回硬盘从而挽回损失。抢夺过程中,协助詹姆斯·邦德的特工伊芙开枪误射中詹姆斯·邦德,匪徒得以成功逃脱,而邦德受伤掉入水中,生死不明。追索硬盘的行动也以失败告终。身为邦德上司的M夫人(朱迪·丹奇饰)受到了情报安全委员会新主席马洛利(拉尔夫·费因斯饰)的强烈质疑,遂成为政府调查的对象。心有不甘的M夫人拒绝被解雇,一定要查到幕后真凶。然而总部MI6在此时遭到攻击,M夫人的办公室爆炸了,她的一帮办公室内的手下被炸死。艰难幸存下来的詹姆斯·邦德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爆炸的消息,秘密前往M夫人的公寓,要求恢复身份,再次参与调查行动,追查真凶。在伊芙(娜奥米·哈里斯饰)和新搭档Q博士(本·卫肖饰)的协助下,邦德追寻着某前CIA特工的踪迹来到繁华大都会上海。在这一过程中,特工的名单不断泄露,邦德也展开了新一轮生死冒险。在神秘女子赛芙琳(贝纳尼丝·玛尔洛饰)的协助下,邦德终于抓捕了幕后主使人,却发现此人竟是军情部早前的优秀特工席尔瓦。席尔瓦当年执行任务时被敌人抓捕后,宁死都没有透露出是受军情部和M的指使差遣,但最后却遭到M夫人的背叛和抛弃,心灰意冷之际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特工专用自杀毒药服下,虽然受尽了毒药的折磨,但并未如愿死去,醒来后决定对M夫人和军情处进行报复。虽然被俘,但是席尔瓦用他最专业的办法成功逃出了军情六处的新基地。邦德再次踏上了追捕席尔瓦的旅程。一番拼搏之后,失落的席尔瓦决定和重伤的M夫人一起开枪同归于尽,不料被詹姆斯一刀杀死,而M也因为重伤不治,流血过多,死在了邦德的怀中。邦德因为成功破案立功,拯救了军情处,所以新的领导消除了之前年轻人时代的想法,决定重新启动邦德的职务,而邦德再次踏上保卫国家的道路。
仅从故事结构上看,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围绕着邦德的特工经历展开,其主体永远是邦德战胜邪恶势力,最终保卫国家解决危机。从故事的层面上看很难分析出造成评价的天壤之别的原因。因此,造成其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邦德本身的形象变化。经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邦德是一个举止优雅、沉着冷静、富有幽默感的形象,邦德在电影中的诙谐幽默的语句也成了影迷津津乐道的一部分。然而在电影《杀人执照》中,提摩西·达尔顿对邦德的形象进行了颠覆,表情轻松、眼神犀利、沉着冷静却又不失幽默的邦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脸严肃,又怀着强烈复仇心态的杀人特工。提摩西·达尔顿的邦德,没有了与邦女郎之间温文尔雅的调情,取而代之的是邦德与美女之间的交易和威胁。在《杀人执照》中,邦德从桑切斯提供的住地巧妙逃出,回到Q博士和鲍威尔所在的旅馆房间,因为前一夜狙击桑切斯失败,又恰巧观察到了鲍威尔出现在了反派海勒的办公室,便粗暴地将鲍威尔制服,并拔枪抵住鲍威尔的头,逼她招供。这是在其他007电影中邦德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行为。邦德的形象一直认为是具有骑士风度的英国绅士,绝对不会粗暴对待女性,然而《杀人执照》中却出现如此粗暴地对待女性的桥段,是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此外,无论何时,邦德在电影中永远是一脸严肃,即便是参加好友莱特的婚礼,新娘在派对之后送给邦德祝福的礼物,邦德也是一脸严肃地接受,在这部电影中从来没有邦德面带笑容的镜头。而且,在莱特夫妇遇害,邦德决心复仇开始,邦德的神情就被复仇所充斥。永远板着脸,眼神中露出复仇的杀意,而且没有轻松幽默的桥段,使得整部电影都被沉重的压抑感所笼罩。这种在邦德形象上的颠覆,终结了蒂莫西·达尔顿的邦德饰演之路,也使得《杀人执照》成了邦德历史上最被人诟病的影片。
形象IP电影与其他IP电影一样是对原有的艺术作品或者说是内容的延伸阐释。伊恩·弗莱明于1953年发表了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的第一部《007大战皇家赌场》,不幸的是,1964年,他留下了遗作《金枪客》便辞世。伊恩·弗莱明共留下了12部邦德系列的小说,但是《007》系列电影一共24部。后面的12部的故事内容是在邦德系列小说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故事已经脱离了原著,只是主角邦德是不变的。在对比其他的形象IP电影,例如汤姆·科鲁斯扮演的伊森·亨特为形象核心的《碟中谍》系列,施瓦辛格的《终结者》系列,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等可以发现,故事情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剧情更加天马行空,颇具时代气息,动作场景、视觉效果都有了长足进展,而唯一不变的就是电影中的IP形象。正是因为电影中主要形象长久维持不变,才给电影保存了固定的受众群;也正是原有的形象不变,加上更加丰富的故事背景,才给这些影片增加了更多的观众。每当观众欣赏新的一部形象IP电影时,曾经的形象IP和那个电影公映的时代痕迹就会重新地显现出来。一样的邦德不一样的电影,成长的观众不一样的时代,IP所附带的时代,与电影IP重放的时代共时显现,影片在观众的心中的象征性意义的层次便丰富了起来。而历经几十年不变的形象IP之间形成的互文也重新唤醒并解构了一个漫长的时代。
结语:对于利用形象IP进行电影创作的思考
2015年,IP作为一个热词,在被电影创作者、发行者、评论者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也使得更多的人对电影IP进行深入思考。IP是划过天空转瞬即逝的流星,还是永远闪耀的恒星,其本质都在于利用IP进行电影创作的质量。形象IP作为诸多电影IP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本身为电影创作符合时代要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必须承认形象IP不是万能的,无论007中的邦德,还是最近不断使用的叶问。形象IP其本质就是通过对原有的人物形象进行保留,在其基础上进行故事的重新建构。与其说是依靠曾经的人物形象的吸引力,不如说是新的电影故事丰富了形象IP的人物形象。要形成高价值的IP,可以让故事在形象的基础上扩展IP,更应当是回归于故事的本质。电影的魅力最终还在于形式系统的出色配合和艺术感召力的开掘,而这是巧妙的叙事、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和对题材的开掘共同决定的,形象IP只是一个基础,是一个良好的基础。《007》系列电影、《超人》系列电影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利用优秀的形象IP做出色的电影,让每一部电影都为这个IP的持久生命力作贡献,成为下一部IP电影的形象IP。而在故事设计上,还要借用形象IP提供的特征进行故事的深化和延拓,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好形象IP,为创作好电影服务。
电影本身就是艺术性、娱乐性与商业性的统一,但是它的本质还是镜头表达故事的艺术,电影的侧重点更应当在于故事上的创作与创新。现今,IP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仍然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形象IP的在电影故事中的艺术表现力的问题。在以商业性促进电影产业繁荣的同时,还需要在艺术性上进行提升,毕竟电影是一门依靠技艺的艺术。
【注释】
①勇海.“IP电影”不能成为“圈钱工具”.[N].河北日报,2015.6.19.
②何启洲.系列动作电影英雄形象创造研究——以“徐克版黄飞鸿”与“007”系列电影为例[D].苏州大学,2012.
③本文的票房数据源自中国票房网www.cbooo.cn.
④源自中国经济网www.ce.cn.
⑤王冬冬、张亚婷.节点化生活方式对社会结构的重构及影响分析[J].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2013(05).
⑥[法]德勒兹、加塔利著,姜宇辉译.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二)[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⑦陈旭光.“受众为王”时代的电影新变观察[J].当代电影,2015(12).
⑧王冬冬.生命的名义:当代中美电影叙事中的生命伦理比较——以《左右》和《姐姐的守护者》为例[J].当代电影,2012(4).
作者简介:
王冬冬,博士,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闫天宇,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