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嘉陵江干流防洪治理工程的分析研究

2016-07-19陈晓歌

陕西水利 2016年1期
关键词:治理必要性分析

陈晓歌

(水利部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00001)



关于嘉陵江干流防洪治理工程的分析研究

陈晓歌

(水利部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00001)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嘉陵江干流略阳、宁强段河道治理的必要性、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设计洪水水面线的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

关键词嘉陵江干流;治理;必要性;方法;分析

嘉陵江系长江上游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嘉陵江源头存在东、西两源。东源起自陕西省凤县西北凉水泉沟,西源起自甘肃省天水平南川。嘉陵江全长1119km,流域面积159800 km2。陕西境内属嘉陵江上游区,总长154.2km,流域面积9893km2,其中宝鸡市2413km2,汉中市7480km2。

1 河道治理的必要性

略阳、宁强两县均分属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流域,其中嘉陵江流域境内人口占略、宁两县乡镇总数的75%,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1%。可以看出,嘉陵江略、宁段的治理对两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历年来嘉陵江洪水灾害频繁,逢汛期,洪水时刻威胁着嘉陵江沿岸居民。据《略阳县志》记载,从1448年~1949年的500年间,共发生特大洪水24次,平均20年发生一次特大洪灾。清道光七年,一场罕见大水洗劫县城,毁于一旦,时驻陕西布政使的林则徐来略阳查勘,修复了城廓。截止目前,嘉陵江干流除了略阳县城近年来修建少量堤防,但还没有达到设防标准,其余段落基本没有治理,均为无堤段。

随着略阳、宁强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岸人口、重要设施将越来越多,一旦发生洪水,即使采取积极的抢险、撤离等措施,也会造成停产、减产等损失。为从根本上解决防洪问题,确保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修建防洪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1.1是建立较完整防洪体系,提高防洪能力的需要

嘉陵江沿线的防护工程主要依靠群众集资投劳兴建,堤防标准低,质量差,未能形成有效的防洪体系,防洪能力薄弱,而嘉陵江(略阳、宁强段)又是我省暴雨洪水的高频高值区,频繁的洪涝灾害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必须沿江规划、建设较完整的防洪体系,从而提高略阳、宁强段两岸的防洪能力,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证。

1.2是略阳、宁强段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略阳、宁强段重点保护范围一是人口密集的城镇,一旦被淹,损失惨重;二是位于河道两岸的滩地及一、二级阶地上的农田。这部分农耕地是条件好的高产稳产田,它在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比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保护这一部分农田不遭受洪水灾害,对解决当地群众的温饱、发展农业现代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1.3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略阳、宁强县经济快速发展,但防洪设施建设滞后,时刻影响着当地的发展。刚修好的路面、路基在一次洪水过后便被毁坏,镇政府、重要集镇经常遭淹,临河的工厂在洪水期间被迫停产。

2 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多年来,略阳、宁强两县因财力所致,从未进行过嘉陵江干流堤防工程的系统治理,除了略阳县城有少量堤防工程外,其它干流堤段仍处于自然原始状态,防洪能力也停留在不足5年一遇洪水标准内。表层人工堆积层厚度较大,抗冲能力较差,现状地面高程低,每遇小洪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使得耕地被淹,粮食产量受到影响;学校遭淹,学生停课;沿河工矿企业被迫停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道路被冲毁,集镇供水、变电站等公共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每遇汛期,防洪压力大,人心惶惶。

3 河段特性

嘉陵江在汉中境内河段属山溪性河流,两岸山势陡峻,干流河段植被较差,岸坡一般为40°左右。市境内河长154km,平均水面宽约150m~270m,平均比降为1.35‰。河道多呈“U”型,水流湍急,洪枯水位变幅大。沿江两岸阶地不发育,耕地较少。

嘉陵江干流上游因流经山区河谷,蜿蜒盘旋,其两岸多为较坚硬岩石,从而制约了河流横向发展,河弯发展亦比较缓慢。

从河流地貌上看,在西汉水河口以上河段因比降稍陡(约1.7‰),含沙量较少,河床以侵蚀为主,出现一些深潭及深河槽,但局部河段因受河道急弯影响,行洪不畅,形成河床淤积。西汉水汇入嘉陵江后,水流含沙量剧增,加之比降较缓,河床以淤积为主。但在汛期,当行洪流量Q>3000m3/s时,淤积物多被冲至下游,河道长期以来冲淤基本平衡。唯略阳县城段卡口处2km内,因右岸修宝成铁路及左岸开山采石,大量石渣倾入河道,大洪水后,仍有大块石滞留于河道,使“U”型河床变为“V”型河床,从而加剧了县城防洪压力。

4 设计洪水水面线

4.1计算方法、公式

水面线计算采用能量守恒方程,按全断面计算水面线,其公式为:

式中:

Z1、Z2——上、下游断面水位(m);

V1、V2——上、下游断面平均流速(m/s);

α1、α2——动能修正系数;

g——重力加速度(m/s2);

Q——河段平均流量(m3/s);—断面间距(m);

K—河段上、下游断面流量模数平均值,即

A——上、下游断面面积的平均值(m2);

表1 水面线计算成果

表2 水面线成果

n——河段平均糙率;

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按上式由下游向上游逐断面推算,可得出各断面的设计洪水位。

4.2河段糙率的确定

嘉陵江干流无直接观测的n值,本次采用“81·8”调查洪水位与相应的过水河道弥合反算,并参考秦岭山区相似河道断面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嘉陵江河道的糙率为0.035。

4.3水面线计算

在略阳县城处有三河口(嘉陵江、东渡河、八渡河)交汇,水流复杂,加之县城的重要性,防洪压力很大,在此对该段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证。嘉陵江干流上其余治理河段不连续,本文不做论述。

4.3.1计算断面的选用

本次工程范围涉及到河道断面主要是嘉陵江右岸桩号58+289断面(略阳水文站附近)、嘉陵江右岸桩号58+771断面(嘉陵江与八渡河交汇附近)和八渡河1#断面(八渡河与东渡河交汇后)。

由于嘉陵江桩号58+289断面处河道较窄,壅水严重,从防洪安全等方面考虑,以该断面为县城段的起始断面进行水面线推求。30年一遇洪水水位本次采用嘉陵江略阳水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嘉陵江30年一遇洪峰流量Q=7740m3/s,对应的水位为644.47m。

4.3.2水面线推求

根据河道糙率、局部阻力系数、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实测的横断面资料,首先计算各个断面的水力要素,再以嘉陵江桩号58+289断面作为推求水面线的控制断面,采用“逐段试算法”推求水面线。

(1)按30年一遇防洪标准,嘉陵江桩号58+289断面控制流域面积19206km2,洪峰流量Q3.33%=7740m3/s,嘉陵江桩号58+771断面以上控制流域面积(其中包括嘉陵江、八渡河与东渡河流域面积)19807km2,洪峰流量Q3.33%=7900m3/s,八渡河洪峰流量Q3.33%=1280m3/s,东渡河洪峰流量Q3.33%=490m3/s,八渡河1#断面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01.3 km2,采用暴雨法推求得洪峰流量Q3.33%=1687m3/s。

(2)考虑到“一江两河”对略阳城区防洪工程的重要性,根据对洪水遭遇问题的分析,从洪水历时及实际洪水观测情况认为洪峰遭遇的可能性极小,为了验证各种不同遭遇组合下对洪水水面线的影响,计算中以实测的嘉陵江桩号58+289断面作为控制断面,分别按照以下4种洪水组合方案进行计算。

方案①不考虑“一江两河”的遭遇问题,嘉陵江与八渡河交汇后洪峰流量Q3.33%=7900m3/s,嘉陵江略阳水文站Q3.33%=7740m3/s,则八渡河与东渡河交汇后流量Q=7900.7740=160m3/s,此流量达不到2年一遇标准。

方案②是将八渡河与东渡河交汇后作为一个控制流域,采用暴雨法求得洪峰流量Q3.33%=1687m3/s,嘉陵江与八渡河交汇后洪峰流量Q3.33%=7900m3/s,嘉陵江略阳水文站流量Q3.33%=7740m3/s。

方案③也是将八渡河与东渡河交汇后作为一个控制流域,采用暴雨法求得洪峰流量Q3.33%=1687m3/s,嘉陵江略阳水文站流量Q3.33%=7740m3/s,则嘉陵江与八渡河交汇后洪峰流量取Q3.33%=1687+7740=9427m3/s。

方案④是将嘉陵江与八渡河交汇后的洪峰流量取三者之和,即Q3.33%= Q嘉3.33%+ Q八3.33%+Q东3.33%=7740+1280+490=9510 m3/s,八渡河与东渡河交汇后洪峰流量的Q3.33%= Q八3.33%+Q东3.33%=1280+490=1770m3/s。各种不同遭遇情况下的水面线成果见表1。

方案①比较切合实际,嘉陵江汇流历时远大于八渡河,同频率洪水遭遇的可能性甚小,东渡河、八渡河的汇流历时不同,所以两河的洪峰流量同频率的机会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从已发生的1964年、1981年、1984年及1990年大洪水实际情况看,洪峰过嘉陵江峡谷(卡口)段的先后次序是东渡河、八渡河、嘉陵江。故本次设计采用第一种方案。

采用第一种方案计算的水面线成果见表2。

4.4水面线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

为了验证本次推求水面线的合理性,进行了洪水痕迹调查,距今能够调查到的较大洪水为1981年8月18日的洪水。由于嘉陵江干流堤防工程较少,人口居住不集中,有些段落无法调查到洪水痕迹。

经过多次现场调查,在白雀寺镇调查到“81·8”洪痕。该场洪水在略阳水文站实测流量为8630m3/s,对应频率50年左右,根据各站频率曲线,经查8630m3/s流量在谈家庄站频率为120年,在新店子为20年一遇,可见对于同一场洪水自上而下对应频率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得出结论“81.8”洪水在白雀寺镇频率应该小于50年大于20年。该场洪水在略阳水文站实测水位为645.92m,在白雀寺镇没有81.8洪水实测流量,按面积比拟法推求流量为8989 m3/s,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为623.64m,调查水位为623.36m。本次计算20年一遇洪水流量7092 m3/s,计算水位为621.91m。30年一遇洪水流量8027m3/s,水位为622.77m。计算和调查的水位比较接近,说明本次推求水面线时确定的糙率、比降较合适。水面线成果是合理的。

5 结论

笔者浅谈了嘉陵江干流(略阳、宁强段)设计洪水水面线的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由于受自然地形条件、社会发展现状的制约,嘉陵江及其支流上没有修建水库蓄水工程,因而不能有效的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一遇洪水常造成大的洪水灾害。早期修建的一些防洪工程主要是堤防工程和护岸工程,标准低,且以城镇段、交通干线段为主。所以,嘉陵江(略阳、宁强段)防洪安全隐患极其突出,对其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防洪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嘉陵江干流防洪治理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保护区抵御洪水的能力,将减轻洪水对河道沿岸造成的灾害。它在保障略阳、宁强县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增长、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陕西水利

参考文献:

[1]李炜.水利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6):317.328.

[2]段艳艳.浅析渭河下游防洪治理的现状与措施[J].陕西水利,2011(1):113.114.

[3]黄继艳.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方法及若干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1):71.73

(责任编辑:阙嘉雯)

中图分类号:TV882.2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治理必要性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