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建筑设计的一种新维度
2016-07-19宋德萱周伊利SONGDexuanZHOUYili
宋德萱,周伊利/SONG Dexuan, ZHOU Yili
绿色
——建筑设计的一种新维度
宋德萱,周伊利/SONG Dexuan, ZHOU Yili
摘要: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学领域的“显学”。本文围绕“什么是绿色建筑”问题展开,提出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纾解人类发展和环境固有矛盾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涉及面广,是一项需要设计协同、技术支撑和产业配合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代表一种在美学、空间、环境响应等方面的高品质。将“绿色”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维度,有助于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作用,增加对环境的贡献,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系统工程,美学品质
1 绿色建筑:当今建筑学领域的“显学”
“绿色建筑”已是当下十足的时髦词汇,频繁出现于各种媒体之上1)。相比英美等国,中国绿色建筑事业起步较晚,从2005年正式开始推广绿色建筑算起,有10年的时间。截止2015年底2),国内绿色建筑累计面积已达4.6亿m2,被认定的绿色建筑项目3979个,在建筑面积和项目数量上比2014年增加10%以上。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几乎已成定论的时代里,建筑学界也几乎到了不提“绿色”无以做建筑的地步。国内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都开设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课程,绿色建筑研究队伍也日渐壮大,从理论、设计、技术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绿色建筑设计师”“绿色建筑工程师”等称号也是络绎不绝。另一方面,社会民众对“绿色建筑”关注度极高。从业内到业外,从国家层面到社会民众层面,从理论到实践,绿色建筑都是一副领域“显学”派头。那到底什么是绿色建筑呢?这是个根本性问题, 鲜有人对此发问,笔者认为,如不能深刻地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内涵和本质,就容易导致方法和实践的偏差,乃至偏离“绿色”的正确方向。因此,在经历了10来年的绿色建筑设计和各种实践之后,我们有必要对“绿色建筑”本源和前途进行探讨和反思。
2 绿色建筑是一种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萌芽于1970年代的能源危机,之后的数次世界能源危机让人们逐渐认清了肆无忌惮的发展模式对能源的严重依赖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有识之士呼吁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公约、宣言和议程3)。在建筑领域,先后出现“建筑节能”“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等概念,其中以“绿色建筑”的受众最为广泛。
绿色是大自然中大多数植物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尤其指向植物生命的重要特征,如吸收CO2产生O2、自身能储存并转化能量和物质、依靠自然因素维持生命运转、生命周期内完全融于自然环境等。将“绿色”和“建筑”组合,就是期望建筑也能具备与绿色植物生命肌体类似的某些功能,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绿色建筑”实质上包含了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隐喻。犹如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正面作用,绿色建筑之“绿色”也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贡献,而不是对环境的索取。
绿色建筑是一种设计理念,这种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较低的能源消耗和较小的物质索取来满足建筑空间的限定、建筑实体的营建和建筑艺术的表达。绿色建筑的内涵至少包括:更低的建筑能耗、更高的舒适性、更合理的经济性、更显著的地域性、更适用的技术和更智能的使用管理等。
绿色建筑理念适用于所有建筑类型,绿色建筑本身并不是一种类型。绿色建筑也不是一种建筑风格,一般无法通过建筑的形态、结构、构造、立面颜色等因素来判断是否属于绿色建筑。正如现代主义建筑方兴未艾之时,“形式追随功能”理念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作用。绿色建筑也正是这样的理念,将对未来建筑设计产生显著的影响。以绿色理念看来,几乎所有的建筑物或构造物都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负作用,绿色建筑就是要中和这种负作用,甚至产生正作用,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更高层面的和谐。绿色建筑理念应成为建筑设计各个阶段的一般性边界条件,而不是作为一种“锦上添花”。建筑的“绿色性能”要成为贯穿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过程始终的约束性条件。
在常见的建筑设计流程中,建筑的绿色设计往往滞后于整个项目的推进,导致建筑设计陷于对绿色建筑评估系统的被动适应状态。通过绿色建筑某个阶段的评估不是绿色建筑的目的,更不是全部。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只是对绿色建筑理念落实情况的衡量标准,是一种目标性导向系统,其目的是将“绿色”目标化解成多方面的细目条文,作为衡量建筑结果性能的标尺,却没有给出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面对纷繁芜杂的建筑类型,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更无法给建筑师提供方法支撑和过程指引。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开始于建筑师方案构思最初,在解决功能、空间、形态、材料等基本要素的同时,将绿色理念深入融合进去,而并不是在上述过程完成之后将一些所谓的“绿色建筑技术”像标签一样贴到建筑上,仅仅是为了通过绿色建筑评估和获得相应认证。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师会不断审视并更新设计理念,关注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条条框框融入到设计策略之中,在建筑设计中的大小决策都暗合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这是未来绿色建筑设计的正途。只有当落实绿色建筑理念成为所有建筑师自觉行为时,只有依据绿色建筑理念进行设计成为一种常态时,建筑与自然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共存和谐的局面。
尽管绿色建筑理念内涵丰富,涉及面较广,但降低建筑能耗始终是其核心内容。众所周知,建筑耗能是与工业耗能、交通是并驾齐驱的“耗能大户”4),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就成为绿色建筑理念下首当其冲的目标。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我们需要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不同层面来把握(表1)。以往的绿色建筑研究和实践多强调微观层面的能源使用效率、再生能源利用,或许这是建筑师和能源工程师的职业本能。在这里,笔者当然不反对所谓的“开源节流”,但需要指出“源”和“流”都是以当前成熟适用技术为边界的,存在一定的边际效应,还要受到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的考量。而中观层面的建筑节能被动式设计也已经受到重视,良好的被动式节能设计,可以保证一定舒适性,同时大大减少用能的机会和缩短用能的时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处于宏观层面的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有建筑规模和能源使用管理系统等,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事实上,宏观层面因素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表1
近几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建筑总体规模急剧膨胀,库存巨大(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并且诱发相关行业(如钢铁、水泥)的粗放发展,在用材、建造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排放。这种过度超前建设透支了环境的容量,提早占用了未来绿色技术应用于建造活动的份额,减少了新技术发挥的余地,在短时间内,在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这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背道而驰的,这类打着“生态”“低碳”旗号的城市建设越多,对环境危害就越大。尽管讨论城市整体发展远远超出绿色建筑研究的范畴,可是要在这样粗放式发展模式中寻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无异于“缘木求鱼”。芝麻和西瓜的分别自是不用多言。近几年绿色建筑面积增长迅速,但建筑单体所带来的环境正作用在巨大的高能耗过剩建筑面前瞬间化为齑粉。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粗放式建设直接导致雾霾等恶劣天气加剧,外部环境的恶化大大降低了人们利用自然要素调节室内环境的意愿,使绿色建筑理念的正作用大打折扣。
随着城市集聚程度的加深,城市中巨型建筑(如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建筑单体面积不断增加,巨大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几乎完全依赖人工技术的调节,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反气候的巨型建筑。如成都的新世纪环球中心建筑面积约176万m2,号称“世界第一大单体建筑”(图1),主体平面尺寸约500m×400m,主体高度约100m,中间部分笼罩着巨大的玻璃棚顶(图2),硬是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塑造了热带气候景观,为维持偌大一个室内空间舒适性,其建筑能耗之高可想而知。商业利益和建筑能耗如何权衡?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降低建筑能耗中,建筑能源使用管理作用重大。据相关数据,中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m2,约占1/5,20,000m2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到4%,但是能耗却占到建筑能耗的20%以上,单位面积耗电量更是普通民宅的10~15倍[1]。这就是公共建筑缺乏有效能源管理系统的后果。在公共建筑尤其是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中型公共建筑中,由于使用能者并不用支付能源费用,往往出现“不用白不用”的现象,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若这些建筑耗能大户采用合适的能源使用管理系统,相信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源使用管理同样适用于居住建筑。中国北方地区住宅在冬季实行集中采暖,由于调节失当,经常有“冬季敞开门窗通风散热”“在采暖空间内穿背心淌汗”的浪费能源现象,若采暖用热能实行像水费、电费一样的分户精确计量,再加上个性化智能控制,既能大大降低采暖能耗,也能减少用户的经济负担。总之,通过有效的能源使用管理,实现用能方式从“粗放”到“精细”转变,是绿色建筑能源使用的必要选择,当然这有赖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和能源市场要素的优化。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建筑节能尽管是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却不是全部。绿色建筑理念的真正落实需要不同层面要素的协同,若只关注微观或中观层面的要素,而忽略宏观的发展战略,将注定绿色建筑理念的偏废和举步维艰。这点对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3 绿色建筑是一种矛盾纾解过程
1
2 (2)
3
1 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图片来源:www.scol.cn)
2 新世纪环球中心室内(图片来源:bbs.unpcn.com)
3 近200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走势图(图片来源: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绿色建筑是人类发展与环境矛盾过程的产物。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发展还不足以对自然环境构成较大的破坏,而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尚未威胁到人类发展,因而矛盾并没有凸显出来。但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于自然的索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与环境的矛盾凸显,乃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1800年至今的200多年以来,全球总体变暖(图3),许多研究表明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密切相关,雾霾、酸雨、光化学污染、沙尘暴等无不显示出自然的反作用力量与人类自身的贪婪和脆弱。于是,人们希望通过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行“自救”。在建筑领域,以减少环境物质和能源负担为目标的绿色建筑理念受到极大的青睐,世界各地展开了绿色建筑的实践,迄今已有的20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从实验性建筑到普通绿色建筑的推广,目的就是探索纾解建筑与环境、能源之间矛盾的途径。
事实上,绿色建筑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绿色建筑的探索也没有什么终极目的地。过去几十年,绿色建筑从理念的提出、实验项目的实施到大规模绿色标准的推出,经历不断反思和提高的循环。绿色建筑的要求既要高于普通建筑实践、需要承担引领行业的任务,又要结合当下的行业发展阶段,避免脱离大众实际、仅仅成为实验室中的样品。绿色建筑穿梭于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之间,实践证明,与普罗大众的生活毫无相关、昂贵的、奢侈的“绿色建筑”通常会沦为少数人的玩物,对所谓的绿色建筑技术的生搬硬套也都是彻头彻尾的“伪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理念最早出现于深受能源危机影响的欧美国家,后为亚洲国家和地区所接受,绿色建筑理念的传播过程反映出人类发展与环境矛盾的尖锐程度的地域变化。人们对绿色建筑内涵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如中国台湾地区在过去将绿建筑6)定义为“消耗最少地球资源、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而如今扩大为“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建筑物。这里并非只是文字表述的变化,而是体现出台湾地区建筑学界对绿色建筑的独特理解以及对绿色建筑的期盼。从被动懵懂到主动呼吁,从“倡议”“口号”到建造实践,从单一的“节能”或“环境保护”到均衡的综合要求,从初步的叠加式要求到有目标的局部协同体系等,都反映了人们认识绿色建筑的过程。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要素始终是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内容。尽管现代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几乎可以让人随心所欲,但同时也使人更加远离外部环境的自然调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学习、工作等空间舒适性要求普遍提高,这也意味着人们对环境的宽容度变窄。若空间舒适性依靠投入更多的环境控制技术来获得,建筑日常能耗自然就增加。更重要是,习惯于人工环境的调节将削弱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体变得更加脆弱,健康也会受损害,城市白领中屡见不鲜的“空调病”就是有力的证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绿色建筑也是人工环境控制技术和自然环境围绕人体舒适性、健康、能耗等方面相互妥协、不断平衡的过程。
4 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
4
5
6
7
4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及南向立面遮阳
5 香港大学纽鲁诗楼西立面
6 上海某高校宿舍
7 香港中文大学宿舍楼(何添堂)
绿色建筑强调设计协同、技术支撑和产业配合,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建筑设计、营建技术、产品体系等多方的力量,并非建筑师一厢情愿能完成的。建筑行业本就是个巨大的产业链,还涉及上下游相关行业。建筑设计的作用固然重要,影响也较大,却也不是能包揽一切的。若真从产值来看,建筑设计占比实在不大。绿色建筑设计也并不是那么随心所欲,受到气候、地形、技术、文化等各种边界条件的制约。成熟的技术体系支撑和产业配合机制是绿色建筑得以高质量落实的保障。
4.1 设计协同
犹如医院专家会诊,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做,制定一套个性化治疗方案,绿色建筑协同设计就是将各个关联子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建筑师居中统筹、协调,让内部复杂的子系统形成同一正趋向。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主张将系统论引入建筑设计。如王海松教授在生态建筑研究中提出了“集成设计体系”,内容涵盖建筑优化、能源优化、材料优化、环境优化、控制优化和经济优化等6个方面,明确了建筑师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全程参与和把控的角色[2]。栗德祥教授受协同学和中医哲学的启示,将“协同整合”作为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的4种实现途径之一[3]。建筑整体性能的优劣关键在于内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程度和趋向。如为保证建筑良好的隔热性能,需要降低窗墙比,而为室内空间需要良好的自然采光,则需要扩大窗户的面积,仅此隔热和采光两项的需求,就应对窗墙比进行权衡计算,而不是由某单项性能决定其形态,玻璃幕墙立面需要遮阳设施来弥补玻璃遮阳系数过小的不足(图4)。类似的例子还有遮阳形式对于遮阳、采光、通风的多重影响,同样需要权衡考虑(图5)。
绿色建筑不仅要明确内部子系统彼此制约的关系,还应把握子系统先后次序的问题。如在中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湿热,许多建筑依靠制冷空调来调节室内环境,导致夏季空调用电能耗逐年攀升。事实上,南方地区建筑若有合适的遮阳设计,加上隔热构造,辅以针对性的自然通风,可以增加室内舒适环境的天数,减少设备开启的天数。换句话说,建筑本身系统的优化要优先于设备系统的集成。若将子系统的相互次序颠倒,将事实上违背绿色的理念。以上海某高校宿舍为例(图6),出于学生住宿热舒适性的考虑,在学生宿舍楼里安装了空调设备,却罔顾宿舍楼建成年代较早,没有任何遮阳设施,采用简陋的、气密性较差、K值较大的钢框窗和单层清玻璃,这种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是堪忧的,随之带来的就是电量的额外消耗和学生电费的增加。在这里,笔者并不反对提升学校师生学习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而是认为应该首先对建筑做全面的评估,然后探讨下是否应该更换门窗框来提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结合晾晒构架适当增加遮阳的构件,再考虑空调安装,而不是简单、盲目地添加相关设备。相比之下,香港中文大学宿舍(何添堂)虽然也安装了空调设备,却也设置了垂直遮阳板,与空调板一起形成窗口遮阳(图7),有效减少阳光直接辐射量。被动式和主动式致凉的结合使用可使建筑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4.2 技术支撑
建筑需要技术的支撑,这是不言自明的。技术行业的成熟和进步为应用于绿色建筑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为行业发展准备了广阔的市场,太阳能光热系统广泛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低温热水的需求,而太阳能光热系统具备光热转化率高、应用技术门槛低等优势,契合了生活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市场的青睐,因而在建筑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建造方面,技术的转变和改进也是促进建筑绿色性能提升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现场作业相比,预制构件现场装配的模式就有尺寸精确、减少湿作业工作量、保护环境等作用。如香港的多数高层住宅都已经采用预制立面(图8, 9),通常预制外立面占比可以超过50%,落禾沙的迎海一期住宅就是很好的案例[4]。预制装配式技术的构件模块化、生产工业化、组装精确化、缩短工期、减少排放和材料浪费等特点,不正暗合绿色建筑的内涵吗?
4.3 产业配合
建筑产业链涉及面广,绿色建筑的发展着实有赖于整个建筑产业链的提升和转变。作为建筑师,即使有再多的创意,若无法获得产业有效配合,也会让设计黯然失色。以太阳能光电系统为例,尽管国家有政策扶持,但由于能量转换率、国内用电机制等因素限制,使得光伏系统在中国建筑应用程度不高。而在国外,许多国家在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提高光伏系统的转换效率,同时还通过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标准7)等产业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企业应用光伏系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建筑中光伏系统的应用,使之成为建筑塑形的一个重要元素。
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也与相关产业有密切关系。如钢结构和木结构被称为“绿色结构”,而中国尚未形成大规模、多层次使用钢结构和木结构的产业,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材料本身的某些不足,如钢结构防火问题;有的是因为相关配套产业的不成熟,如木结构的木材来源和现代方式加工;有的是因为某些技术的不成熟,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另一方面,国内钢产能尽管过剩,品质却良莠不齐,产品不够细化,也无法配合绿色建筑多样化应用。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绿色建筑离不开协同的设计体系、支撑的技术体系和配合的产业链, 非如此不能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本质和内涵,非如此绿色建筑就可能沦为“水中月”“镜中花”。
5 绿色建筑代表一种高品质
建筑的品质好比人体的健康,是主体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性能。同时,绿色建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在地的建筑,就如同世界各地的动物和植物,带有世界各地的地域“基因”。绿色建筑说到底还是人造物,也会反映出造物主的好恶、欲望、习惯和意识等。正如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是独特的,绿色建筑的品质也是独一无二的。尽管绿色建筑理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也不可忽视建筑的个性存在,过于强调普适性反而会掩盖绿色建筑的“此时此地”的属性。
8
9
8 香港落禾沙迎海一期
9 预制立面装配(图片来源:香港大学,张智栋)
10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图片来源:www.google.com)
11 西澳大利亚某夯土墙建筑
12 孟加拉METI手工制作学校
5.1 美学品质
美是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建筑十书》中,“美观”就已经成为建筑三要素之一。绿色建筑的美不单体现在集成了多少成熟技术和塑造了多么别致的建筑造型,也体现在如何响应在地因素的形态和当地的建造方式之中。“美观”是建筑的基本要求,更是绿色建筑的应有之义,因为只有“美”的绿色建筑才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绿色建筑不是产品的展示或技术的堆砌,而是当代技术和艺术围绕各种空间行为的综合体现。新加坡国立图书馆8)通过建筑朝向、底层架空、宽大连续外围护遮阳板、建筑开口等形态充分展现了热带绿色建筑的美学(图10)。西澳大利亚某夯土墙建筑利用地形的自然起伏,将建筑空间伸入到沙丘里面,能在亚热带气候保持自然凉爽,建筑自然形成地景景观(图11)。而孟加拉METI手工制作学校则展现了夯土结构和竹子轻型结构的结合,就地取材,屋顶出挑深远、形成阴影,外立面采用了竖长型开口,底层五颜六色的门板给粗糙的建筑外立面注入了活力和色彩,两者相得益彰,体现低成本建造的技术美和地域风情的人文美(图12)。
5.2 空间品质
建筑空间品质通常是指由于空间合理组织和布局为空间使用者带来建筑物理环境(包括声、光、热、风)、空气的新鲜度和室外的景观,即使用者对空间的所感、所观和所享,这也是绿色建筑舒适性要求的主要体现。当代建筑对空间品质的强调已远超“坚固、实用、美观”的范围,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厅9)通过被动式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屋顶很深的悬挑,为入口广场和立面提供了遮阳,东面和西面的遮阳格栅能防止强光直射室内。而在中庭处让阳光能进入大楼的中心,使集中办公空间享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图13),并避免了眩光。波浪形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室内空间的光热品质较高。类似的还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10)。该建筑入口处是一个四层通高的中庭。落地玻璃幕墙使室内空间充满了自然光线,获得邻近公园的视觉渗透。所有的工作楼层都能获得来自顶部的自然采光,同时巧妙利用空间的缩放带来自然通风(图14),尽管室内没有直接对外的开口,却依然能享受自然的馈赠。这样空间布局确保了不同部门之间的良好交流,享受到优质的建筑空间环境,也提高了集体感。
10
11
12
5.3 环境响应
绿色建筑在地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需始终响应所处的环境,包括通常所说声光热风等建筑物理环境以及既有的建成环境。环境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边界,对环境的契合是绿色建筑在地化的体现。建筑形态对环境的响应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程度、使用者的环境意识、可用的建造技术等。举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案例:香港城市住宅(图15)和浙江某地农村住宅(图16)。可是稍微细究,却可以找出相提并论的理由。香港属于超高密度的城市,城市空间拥挤,普通住宅空间逼仄也是世人皆知,可是为什么还要将不多的空间用于设置遮阳板构件和建筑开口呢?仅仅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趣味吗?笔者认为这是当地建筑长期应对光热环境的形态表现,已经成为香港城市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沉淀了人们许多自发的响应环境的意识。而反观内地一些省市的农村住宅,从建筑体量来看,住宅所有者并非属于经济拮据的阶层,建筑空间富余程度也很高,却几乎看不到响应环境的痕迹,这多少反映出建造者或设计者环境意识的缺少和不足。尽管两案例处于不同的建筑气候区,反映的并不是响应环境的程度差异,而是是否缺乏被动式响应环境的意识。笔者无意厚此薄彼,只是想指出建筑的响应环境性能与经济发展程度并不一定呈正相关,而主要是与人们的响应环境意识有关联。因此,绿色建筑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在实践中唤起业主们的响应环境的意识,并加以专业引导,从而提高的建筑响应环境的程度。
13
14 (1)
14 (2)
15
16
13 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市政厅
14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11-14图片来源:www.archdailiy.com)
15 香港城市住宅立面
16 浙江农村住宅(4-8,15,16摄影:周伊利)
6 结语
本文无意系统地讨论绿色建筑的具体策略或技术应用, 而是以“什么是绿色建筑”为开端发问,提出: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设计理念,即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较低的能源消耗和较少的环境物质负担满足建筑空间的限定、建筑实体的营建和建筑艺术的表达;绿色建筑还是一种纾解矛盾的过程,从其发端到传播,无不体现出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固有矛盾,矛盾的尖锐程度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催化剂;绿色建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子系统的高度协同、技术体系的有力支撑和相关产业的配合;绿色建筑还代表一种较高的品质,分为3个方面,即美学品质、空间品质和环境响应。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对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的标志。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作用,增加对环境的贡献,促进可持续发展,将“绿色”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新维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注释
1)在百度和谷歌中分别以“绿色建筑”和“Green Building”为关键词搜索,就能获得大约2600万和5010万条结果。
2)根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在2016年3月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披露的数据。
3)气候变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森林原则、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
4)根据住建部的数据,与建筑相关的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5)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英国的BREEAM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1990)、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1996)、加拿大的GB Tool(Green Building Tool 1998)、中国台湾地区的EEWH(Ecology、Energy Saving、Waste Reduction、Health 1999)、日本的CASC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2002)、中国的ASGB(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2006)。
6)绿建筑:台湾地区对绿色建筑的习惯名称。
7)可再生能源比例标准(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是指给予电力公司的指标,要求他们所发的电力有一定比例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可以来自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或者地热能等。在实行可再生能源比例标准的地方,使用绿色能源每向电网输送1000kwh的电力,就可以获得一个单位的可再生能源证书。
8)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由著名生态建筑大师杨经文设计。
9)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厅由Foster + Partners设计,于2014年完工,是阿根廷第一个达到LEED银奖标准的可持续性公共建筑。
10)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由DIALOG与B+H Architects设计,于2015年完工,环保评级达到LEED铂金级别。
参考文献
[1] 顾小军.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J]. 江苏建筑,2010,No.13302:105-107.
[2] 王海松, 莫弘之, 沈斌. 生态建筑集成设计体系研究[J]. 建筑学报, 2007(9):14-17
[3] 栗德祥. 提升城镇建筑整体性能[C].//村镇住宅低
能耗技术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5:1-5
[4] 周伊利, 宋德萱, 刘少瑜. 香港落禾沙迎海一期住宅项目绿色设计解析[C].//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5:230-234.
Green: A New Dimens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bstract: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highligh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in this 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what is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is a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relieve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Green building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covering a wide range, which needs design collaboration, technical support and industrial cooperation. Green building implies a kind of higher quality in several aspects: the aesthetics, the space,and the respondence to environment. It can reduce the adverse affects to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considering the Gree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mens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green building, design philosophy, systems engineering, aesthetic quality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收稿日期: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