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2016-07-19徐晓娣董一曼袁颐捷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年6期

徐晓娣,董一曼,袁颐捷,李 阳,吴 华



医院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徐晓娣,董一曼,袁颐捷,李阳,吴华*

合肥市滨湖医院药学部,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持续改进医院病区急救与常用备用药品的管理。方法规范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设计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定期开展检查。结果2014、2015年检查得分与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药品管理存在药品未按效期摆放、近效期药品无标识等问题;常用药品管理存在拆零药品未遮光、无药品质量通查记录等问题。结论设计并应用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有利于病区备用药品的规范管理。

[关键词]急救备用药品;常用备用药品;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

0引言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4.15.2.5项要求药学部门对全院的急救等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即明确了医院内的药品都应该由药学部门管理,临床各科室的备用药品也是药学部管理的范畴[1]。之前药学部一般只负责药库及药房的药品管理,而病区的药品则由病区自行管理,是医院药品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2]。病区药品的保管及使用存在摆放及标识混乱、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有效期不明等诸多问题[3],很多医院也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诸多有效的管理工作[4-7],但管理效果评价报道较少[8-9]。我院药师为持续改进病区急救等备用药品的管理,设计了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利于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成效评估,现将检查表的设计与应用简要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规范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设计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定期开展检查。回顾性统计2013-2015年每年8、9月的检查得分及存在问题,检查结果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

规定病区备用药品包括抢救车药品(急救药品)及部分临床常用药品,遵循“必需、少量”的原则,配备或调整时须申报、审批,经审批的基数表不允许私自涂改。急救药品包括中枢神经兴奋药、抗休克药、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平喘药、止血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等,部分临床科室备有一些常用药品。要求药品存放位置固定,标签清晰;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放置符合要求并有相应统一标识;散放药品有遮光避光措施;药品按效期摆放;冷藏设备温度在2~8 ℃范围内,每日监测并记录,定期保洁;急救药品效期6~8个月可到药房调换并记录,6个月内一般不予调换,需粘贴近效期标识。

根据以上管理要求将检查表分为急救药品和常备药品2项,分列于检查表正反两面,满分100分。检查实行扣分制,若病区无常备药品则整个常备药品大项不扣分。急救药品的检查分项主要有:基数表、专人负责及交接班、使用补充记录、通查记录、效期登记及调换记录、急救车及药品定位、药格标签、拆零药品、过期药品、药品摆放、药品质量、药品数量、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精二药品等。常备药品项目基本相同,并增加了外用、针剂、口服分开存放,冷藏药品的管理等项目。每个分项赋予具体分值,发现相应问题则该项分数扣除。

2结果

药学部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以下简称小组)负责每月的病区备用药品检查,小组成员相对固定,每人检查的科室相对固定,检查时现场填写得分并双方签字。使用的检查表主要更新过3次,并于2013年8月开始采用评分形式,2个月完成1次全院通查,2013-2015年8、9月每个病区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管理的综合得分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2014、2015年检查得分与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病区备用药品检查得分统计

注:2013年得分校正了“环境温湿度监测”项目的分数;*与2013年比较,P<0.05

检查表正面是针对急救药品管理的检查,包括基数表是否统一清单格式、签名盖章是否完整、有无私自涂改修改,急救药品是否专人负责,是否有完整的交接班记录,是否有使用补充记录,每月是否通查药品数量、效期、质量,效期登记及调换记录是否完整,急救车及急救药品是否定位,药格标签是否完整准确,拆零药品是否遮光避光,有无过期药品,药品有无混放,药品是否按效期摆放且近效期药品有近效期标识,药物有无浑浊、沉淀、变色、标签模糊,药品数量与基数表是否相符,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精二药品摆放是否符合要求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见表2,可见通过定期检查、反馈、整改与宣教,使用补充记录、近效期药品标识、药品数量准确、特殊药品标识等项目有所改善。检查表反面是针对常用药品管理的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见表3,可见近效期药品标识、药品数量准确等项目有所改善。

表2 急救药品管理问题统计(例,%)

表3 常用药品管理问题统计(例,%)

3讨论

3.1检查表设计该检查表主要包括病区急救等备用药品的基数表、贮存养护、效期管理等,并包含了第二类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的存放要求,针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检查另有表格。检查表中设有“其他”栏目,主要用于登记检查中的其他情况,如登记常用药品中因医生用药习惯改变或更换厂家等原因滞销的药品等;也可用于对病区备用药品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专项调查统计,如抢救车部分药品统一近效期,药师在检查时登记相关近效期药品批号、数量,形成报告,交由药事会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组讨论解决。

在检查表的应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一些分项,如对病区药品存放区域的温湿度监测和控制。因为病区药品一般存放在治疗室,而治疗室与病区环境相通,温湿度基本达标,将该分项暂时去除,并通过加强病区备用药品的流通,减少存放时间来保障药品质量。对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督查也暂时去除,合并到其他检查工作中。

3.2检查结果因2013年8、9月除麻醉科等科室外大部分科室都因为没有监测环境温湿度而扣分,而2014、2015年的检查表去除了该项目,故对2013年的得分进行了校正,加上了环境温湿度监测项目的分值。药学部自2012年开始加强了对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提升了临床科室管理备用药品的意识和能力,由表1可见,2013-2015年我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成效较好,2014、2015年检查得分较2013年有所提高。

急救药品管理中,由于没有规定更新基数表的时间间隔,当部分品种调整时,个别科室不愿履行审批程序,相关制度有待修订。关于使用补充记录无或不全、每月通查记录无或不全等问题,药师在检查时会根据情况予以宣教。抢救车上用隔板分隔的药品存放位置粘贴有药品标签,标签缺失主要由于不同规格的大输液没有分别粘贴标签,标签有误主要由于药品规格变化后标签修改不及时。药品未按效期摆放时有发生,有待药师继续加强宣教。近效期药品无标识主要由于全院没有统一标识形式,科室间理解和执行方面有偏差,有待进一步统一;而2013年近效期药品无标识率高主要因为是新增的管理要求。药品数量与基数表不符主要因为基数表更新不及时。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均由医院统一制作并分发标签,临床科室执行较好。药品标签模糊主要由于安瓿本身字迹模糊。

常用药品随季节、医疗指南等会发生变化,使部分常用药品一段时间后变为滞销药品,建议更新基数表,将急救药品与常用药品分别申报审批,简化常用药品的更新程序。药品存放时要求尽量保留原包装,没有原包装时要求配备黑色塑料袋等措施。药品混放是将几种大输液放在一起,药师及时宣教、追踪并反馈。存放药品的冰箱温度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药师在检查时现场读数,查看记录,现场提问与宣教,温度计有问题时及时上报、沟通并反馈问题处理情况。其他与急救药品管理中相同问题的原因与措施基本一致。

总之,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药学与护理等部门人员的合作,护理人员在管理病区备用药品方面有很多的探索与研究,比如尝试运用KTQ质量认证体系[4-5]、发挥目视管理的作用[6]、执行护士首位负责制[7]等;药师的参与,特别是病区备用药品检查表的设计与按期督查对病区了解备用药品管理的要求,规范病区备用药品基数管理、效期管理、按说明书要求贮存、高危药品管理、易混淆药品管理等也至关重要[1-2,10-15]。而药师对病区备用药品定期的督查宣教无疑是提高病区药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病区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16]。

参考文献:

[1]董占军,安静,张玥,等.抢救车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2):1029-1031.

[2]吕晓波.2009-2010年我院病区药品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152-153.

[3]张幸国,梁星光,饶跃峰,等.临床药品保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11-13.

[4]程明珍,李玲,张清,等.KTQ质量认证体系在神经科ICU备用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5):46-48.

[5]龚晓玲,刘梦涛.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加强病区药品管理[J].护理学报,2014,21(16):8-10.

[6]李素珍,钱思兰.目视管理在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6):2141-2143.

[7]刘丽玲,李苏娣.护士首位负责制在病区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6):548.

[8]眭文洁,王海芳,郑晓娴,等.法约尔跳板原则在急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8):1700-1703.

[9]陈芳.住院病区药品管理检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4):129-130.

[10]谈超,孙继敏,江小四,等.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3,24(41):3888-3890.

[11]孙燕,蔡朝红,张敬一,等.医院病区药柜管理方法与实践[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5):399-400.

[12]陈飞.三甲评审之医院病区备用药物的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302-303.

[13]沈惠明,李静静,尚尔宁.医院等级评审中病区抢救车和小药柜药品的管理探讨[J].抗感染药学,2014,11(3):239-241.

[14]张红梅,孙红,吴欣娟.跨团队协作管理病区基数药品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63-1366.

[15]彭其胜,易晓玲,王柏桉,等.我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与针对性药学服务实践[J].中国药房,2013,24(21):1964-1966.

[16]张镭,毕宏焱,解丽娜,等.综合应用Delphi法、风险矩阵法与Borda序值法评估医院病区药品管理风险[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13(2):29-33.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hecklist for drugs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 of hospital

XU Xiao-di,DONG Yi-man,YUAN Yi-jie,LI Yang,WU 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Binhu Hospital of Hefei City,Anhui 23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and commonly used drugs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 of hospital.MethodsThe management of drugs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 of hospital was standardized,and the checklist for periodical inspection was designed.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spection scores between 2014/2015 and 2013 (P<0.05).Problems in emergency medicine management existed,eg,drugs were not placed according to the expiration date,drugs with close period of validity were not marked.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management of commonly used drugs,eg,the scattered drug were not shaded,the check results of the medicine quality were not recorded.ConclusionThe checklist′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of drugs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

Key words:Emergency medicine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Commonly used drugs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Checklist for drugs stored in the inpatient wards

收稿日期:2015-11-20

*通信作者

DOI:10.14053/j.cnki.ppcr.201606036

·药房·药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