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环境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综述
2016-07-19李红岩
李 洁,李红岩,刘 超,郑 蓓,杨 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水气环境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综述
李洁,李红岩,刘超,郑蓓,杨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摘要:近年来石棉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不断受到限制,但石棉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残留及健康危害仍不容忽视,因此石棉控制法规和检测方法研究十分必要。介绍了石棉特性及水气环境中石棉的来源、危害和管理,重点从检测原理、样品前处理和定量检测等方面概述了空气和水体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化研究现状,为我国水气环境中石棉纤维检测标准及配套检测方法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棉纤维; 检测方法; 空气; 水; 标准化
石棉是天然的纤维状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主要由硅、氢、氧、钠、镁、钙和铁等元素构成[1]。根据所含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的差异,石棉可分为蛇纹石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类。蛇纹石石棉又称温石棉,是产量最大的一种石棉,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角闪石石棉又分为青石棉、铁石棉、直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和透闪石石棉五种,产量比蛇纹石石棉少[2-3]。石棉由于具有高抗拉强度、耐火性、防腐蚀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等特点[1-2],已成为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并得到广泛应用。世界各国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都曾大量使用石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也开始大量使用石棉。但石棉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健康危害问题。据报道,1kg石棉约含有100万根元纤维,工业上每消耗1t石棉约有10g石棉纤维释放到环境中,释放出的石棉元纤维能在大气和水中悬浮数月。当这些细小的石棉纤维通过呼吸、饮食等进入人体后,就会附着并沉积在肺部,经过长时间的潜伏期,容易诱发石棉肺、间皮瘤以及胃、食道、肠和肾脏等部位的癌变[4-5]。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25亿人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每年至少有9 万人死于吸入石棉所引起的疾病[6]。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已将石棉列为A类致癌物质[7],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EPA)也将石棉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8]。因此,很多国家颁布法规控制石棉在各种制品中的使用及环境中的限值[9-10],截至2013年底,已有50多个国家(包括所有的欧盟成员国)禁止使用各类石棉。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USGS)在《2014年矿产年鉴》中指出,中国石棉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1]。作为石棉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在1956年就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对防止粉尘污染做出了规范要求,此后也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标准对石棉进行管理与控制。例如:1999年颁布的《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12676—1999)中规定汽车制动衬片应不含有石棉[12],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石棉检验检测方法,如《建筑与汽车材料中石棉检测方法偏光显微镜法》(SN/T3798—2014)[13];《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中规定石棉为禁用成分,随后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暂定)》,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颁布了《进出口化妆品中石棉的测定第1部分: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SN/T2649.1—2010)[14]及《进出口化妆品中石棉的测定第2部分: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法》(SN/T2649.2—2010)[15]等方法;2007年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规定了工作场所中的石棉允许浓度[16],其配套检测方法如《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T192.5—2007)等[17];2006年颁布并于2012年强制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附录A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含长度大于10μm的石棉纤维不得超过700万个/L[18],但未提出相应标准化的检测方法;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了《温石棉行业准入标准》,以规范温石棉行业管理。在我国,虽然石棉在化妆品等行业已经被禁止使用,但现有的工业及建筑材料中仍含有石棉,且往往难以被发现,因此石棉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残留及健康危害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各国环境(空气、水体)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进行总结,为我国水气环境中石棉标准及相应检测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
1水气环境中的石棉
空气中的石棉主要来源于石棉开采、选矿和加工过程,也可能与含石棉矿藏的土壤风化、石棉瓦耗损以及其他石棉制品的损坏、倾倒各种石棉废弃物或用于铺路的石棉形成的飘尘有关[19]。已有研究表明,距石棉厂300m处的大气中石棉尘含量为0.4~6.8mg/m3;生产石棉纺织品的降尘中含有近30%的石棉颗粒;在生产石棉水泥原料的工厂中,手工装袋和运输带装载的石棉粉尘浓度分别为25.8mg/m3和45~60.3mg/m3;在生产石棉橡胶备料的过程中,空气中石棉粉尘达62~409mg/m3[19]。
水中的石棉可能来源于含石棉的材料和矿石在水中的分解、供水系统中石棉水泥管道的腐蚀剥落、工业废弃物向水源的排放以及含石棉的大气污染物的沉降等[20-22]。1971年加拿大首次报告饮用水中含有石棉,引起了人们对饮用水中石棉污染的重视,之后英、美、日等国均对供水中的石棉纤维含量进行了检测[23],检测结果显示:加拿大71个地区约5%的饮用水中石棉纤维含量高于10×106F/L;美国406个城市约8.1%的饮用水中石棉纤维含量为(1~10)×106F/L,个别地区高达200×106F/L。1992年日本在使用石棉水泥管道的地区检测出石棉(2.7×104~27×104F/L),而使用氯乙烯管道的地区则未检出;此外,日本一项针对饮用水中石棉的调查资料显示[24],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国家的石棉水泥管线在供水系统中占有相当比例(见表1),在水中检测出石棉后各国逐渐重视并开始限制替换了供水系统中的石棉水泥管道的使用;2005年日本水道协会公布了其国内的石棉水泥管道在供水系统中所占比例的统计结果(见表2),并指出将于2015年完成日本全部石棉水泥管道的替换。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石棉纤维检测标准方法,从而限制了饮用水中的石棉的检测与控制,仅1982年陆培廉等[25]对上海饮用水中的石棉纤维情况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水厂的石棉纤维含量为1.8×106~3.6×106F/L,其他地区未见报道,缺乏对我国饮用水中石棉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表1 部分国家供水系统中石棉水泥管线统计[24]
世界卫生组织的职业健康专家指出石棉导致的职业癌症占据所有职业癌症死亡的54%[2]。国内外许多国家已对水和大气环境中的石棉控制做出相关规定,其中美国对环境中石棉的要求包括:社会供水部门必须了解某些建筑材料(包括石棉水泥管)是否存在于它们的供水系统中,并向州政府报告;禁止铺路材料中含有石棉的废弃物;禁止生产和加工石棉的某些工厂将石棉排放到空气中[26]。在日本,《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环境省令 第15号)[27]中规定了特定粉尘排放设施的场地边界石棉粉尘的浓度限值为10F/L;《作业环境评价标准》(厚生劳动省告示第337号)[28]中规定了在作业环境中,长度5μm以上石棉纤维的管理浓度为0.15F/cm3;《建筑基准法》(法律第92号)[29]中规定对石棉含量超过建材总重量0.1%的建材进行限制,并规定建筑物所有人有义务在改扩建时去除含石棉建材,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已有建筑物中石棉的飞散;《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施行令》(内阁府政令第28号)[30]中规定对于石棉含量比重超过0.1%的一般废弃物和含石棉工业废弃物,应与其他废弃物进行区分处理。表3为国内外对石棉在环境介质中的限值参考标准。
表2 日本供水系统中石棉水泥管线的比例变化[24]
表3 石棉在环境介质中的限值参考标准
注:TWA为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STEL为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MFL表示“百万个/L”。
2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石棉纤维检测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法(XRD)、偏光显微镜法(PLM)、相差显微镜法(PCM)、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等方法[34-36],也有部分研究将红外光谱法(IR)、热分析法(TA)和中子活化分析法(NAA)等方法用于环境、材料中的石棉纤维检测,但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通常只作为石棉矿物鉴定的辅助手段,且尚未形成普遍适用的标准[37-40]。每种检测方法有其明显的优势及适用范围,XRD、SEM、TEM方法不仅可实现定性检测也能进行定量检测,PLM、IR、TA、NAA等方法可进行定性检测,而PCM方法则需结合定性手段进行定量检测。实践中,根据石棉分布的环境和检测要求不同,所选择的检测方法也不同,常用于环境空气和水体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主要有PCM、SEM和TEM等方法。
XRD方法多用于土壤、制品、粉状化妆品等固体样品中石棉纤维的检测,可鉴定石棉种类,并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或组织的标准采用此法,如EPA-600/R—93/116[41]、JISA1481-3—2014[42]以及我国的《滑石物理检验方法》(GB/T15344—94)[43]等标准,但是该方法设备造价较高,其检测成本也高。
PLM方法多用于建筑材料、一般工业用材料、化妆品等固体样品中石棉纤维的检测,目前采用此法的标准有NIOSH9002[44]和SN/T3798—2014[13]等,但由于放大倍数有限而导致其检出限不高,因此常采用PLM方法作为鉴定石棉纤维的辅助技术,如EPA/600/R—93/116[41]以及我国的《制品中石棉含量测定方法》(GB/T23263—2009)[45]等标准均将PLM方法引入作为XRD方法的辅助定性手段。
PCM方法多用于环境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检测,目前许多国家空气中石棉纤维检测标准中均采用此法,如NIOSH7400[46]、ASTMD7200—2006[47]、ASTMD7201—2006[48]以及我国的GBZ/T192.5—2007[17]等标准,但是该方法仅能定量测定石棉的含量,不能准确鉴定石棉种类。我国的GB5749—2006和GBZ/T192.5—2007标准中分别对长度大于10μm和5μm的石棉纤维进行了限值规定,因此PCM方法可用于相关样品中石棉纤维的检测。
SEM方法多用于环境空气、水体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石棉纤维检测方法之一,目前采用此法的标准有ISO14966—2002[49]、ASTMD7201—2006[48]、EPA-600/R—93/116[41]、日本水道协会《上水实验方法》(2011版)[50]以及我国的《进出口化妆品中石棉的测定第1部分: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N/T2649.1—2010)[14]等,但是该方法在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处理程序可能会导致石棉纤维折断或温石棉的分解,从而影响其测试结果。
TEM方法与SEM方法类似,常用于环境空气、水体中石棉纤维的检测,国际上许多标准采用此法对空气和水体中的石棉纤维进行测定,如NIOSH7402[51]、EPA600/4-84/043[52]、EPA600/R—94/134[53]、日本水道协会《上水实验方法》(2011版)[50]等标准,但是该方法设备价格昂贵、制样繁琐、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总之,由于石棉检测的特殊性,单独使用某一种检测方法很难确保检测结论的准确性,因此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样品特点及方法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及其组合,这也将是石棉纤维检测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3石棉不同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目前石棉检测中较常见的是固体材料中的石棉纤维检测,固体样品一般按照试样的物理形态和材料种类,采用研磨、酸洗、灰化、烘干等前处理手段,去除干扰物质[54-55]。而环境空气和水体中的石棉纤维检测在我国开展较少,由于该样品的特殊性,其采集和前处理是完成检测的重要环节,并且其前处理程序与固体样品有着显著不同,常规的检测方法是滤膜法,即通过滤膜过滤空气或水样采集样品,经过制样后再利用PCM、SEM、TEM等设备观察计数。空气样品常见的前处理方法为空气样品通过一定流量的采样器并在滤膜上收集,再将滤膜液化透明,置于显微镜下对石棉纤维进行计数。常用滤膜有过氯乙烯滤膜、硝酸纤维与醋酸纤维混合微孔滤膜等。不同滤膜的溶解透明方法有所不同,通常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蒸气、醋酸丁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醋酸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草酸二乙酯等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使石棉纤维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且不影响纤维位置。有研究表明,以醋酸丁酯处理过的氯乙烯滤膜效果较好,而硝酸纤维与醋酸纤维混合微孔滤膜则以丙酮蒸气加三醋酸甘油酯处理效果为好[56]。因此,应综合考虑样品收集和观察效果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水体中石棉纤维检测的标准方法及相关研究均较少,关于样品前处理的资料有限,目前只有EPA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如EPA100.1(EPA600/4-84/043)和EPA100.2(EPA600/R-94/134)[52-53],其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水样通过滤膜过滤进行样品采集,在滤膜表面镀碳,并在铜网上制样,然后将滤膜置于TEM设备下观察,通过鉴定形态、选择区域电子衍射(SAED)和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EDXA)观察石棉纤维形态、鉴别石棉种类并计数。使用的滤膜主要有混合纤维素酯滤膜和聚碳酸酯滤膜。此外,也有研究采用超速离心法,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进行高速离心富集后将沉淀物烘干灰化,将灰化残渣加水超声振荡后,取适量滴加到电镜铜网上置于电镜下对石棉纤维进行计数[23-25]。
4水气环境中石棉纤维的定量测定方法
我国的石棉纤维测定方法最初为质量浓度测定法[57],该法简便易行,但不能很好地区分粉尘样品中的石棉纤维,即不能排除石棉纤维以外的其他成分,如车间空气中的石棉粉尘,除含有石棉纤维外,还含有矿石颗粒和其他杂尘,因此质量浓度法计算结果不准确。
国外对环境中石棉纤维的测定广泛采用计数法[46],气体或水样经滤膜过滤,然后使用相差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测定滤膜上的石棉纤维数量,这种方法可将石棉纤维从混合粉尘中鉴别出来,并进行计数,排除了其他杂质的干扰。随着环境标准及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我国也逐渐采用计数法替代原有的质量浓度法。
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的计数原则一般参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即石棉纤维的长度大于5μm、宽度小于3μm、长宽比大于3∶1[17],检测中对符合上述原则的石棉纤维进行计数。对于水体中的石棉纤维,我国尚无标准的测定方法,EPA的标准方法分别规定了饮用水中石棉纤维总数和长度大于10μm的石棉纤维的测定方法。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附录A中规定了石棉纤维含量的限值为石棉纤维(长度大于10μm)含量不得高于700万个/L,因此对水中石棉纤维含量进行测定时,可借鉴EPA100.2的标准方法,即只需对长度大于10μm的石棉纤维进行计数。
虽然石棉纤维检测计数对象明确,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可作为初步判断依据,但在实际计数过程中,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的石棉纤维并非规则排列,往往存在石棉纤维相互接触、交叉、卷曲、成束或穿越视野边缘等情况(见图1),从而增加了计数难度,因此需要详细统一的计数规则规范计数过程,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例如一般规定随机计数测定20个视野,当石棉纤维数达到100根时,即可停止计数;如果石棉纤维数不足100根时,则应计数测定到100个视野。计数时滤膜上的石棉纤维分布数量应合适,每100个视野中不应低于20根纤维,每个视野中不应多于10根纤维。如不符合此要求,应重新制备样品计数测定;若仍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采样进行计数测定[17]。此外,影响石棉纤维计数测定的因素较多,不同实验室环境、不同仪器、不同测定者的测定结果均可能不同,同一测定者重复测定的结果亦有差异,因此石棉纤维计数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测定者经过培训且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图1 显微镜视野下的石棉纤维排列情况Fig.1 Asbestos fibers in a microscope field
5结论与展望
石棉是一种化学致癌物质,在其开采、使用、废弃处理处置等各环节都存在危害隐患,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国外许多国家均限制其使用范围并制定了相关测定方法和标准。与之相比,我国石棉检测工作刚刚起步,且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石棉纤维的标准检测方法滞后于控制法规,使法规的实施缺乏技术保障;二是环境(水、空气等)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标准滞后于制品中石棉纤维的检测方法标准;三是目前石棉纤维的检测普遍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较高,且检测费用高、手续繁杂。因此,开发准确、简便的石棉纤维检测方法并且加快推进方法的标准化已迫在眉睫。特别是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虽然对石棉纤维含量规定了浓度限值,但其检测方法仍是空缺,甚至鲜有相关研究,导致标准中对石棉纤维的限值要求也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应充分利用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通过多种辅助手段加以验证完善,不断提高石棉纤维检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从而为石棉检测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如PCM与FTIR方法的结合是一种有效且易于实现的检测手段。由于标准中对石棉纤维具有计数的要求(700万个/L),现有的XRD方法不能满足要求,而电子显微镜由于放大倍数高、观察视野很小,使其计数结果并不可靠,且使用成本高。而PCM方法能够实现石棉纤维的计数要求,且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通过配备高分辨率的相机和高效的计数软件能够优化其检测效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来弥补PCM方法定性鉴别的不足,从而使其操作更加简便。
此外,我国在限制石棉使用的同时,应在较大范围内对饮用水中石棉污染的现状进行系统调研,考察我国饮用水中的石棉污染状态,以及水处理工艺对原水中石棉矿物质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完善提供更有利的支撑,将有助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饮用水中石棉污染控制法规。
参考文献:
[1] 陈小亭,陶乃旺,曾登峰,等.石棉检测方法综述[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4(1):79-88.
[2] 鲍俊,王全林.石棉控制法规及其检测方法[J].岩矿测试,2011,(5):644-653.
[3] 徐小茗,高源,李艳秋,等.石棉纤维检测的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J].中国矿业,2012(3):119-122.
[4]BuckBJ,GoossensD,MetcalfRV,etal.Naturallyoccurringasbestos:Potentialforhumanexposure,SouthernNevada,USA[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13,77:2192-2204.[5]LandriganPJ,NicholsonWJ,SuzukiY,etal.Thehazardsofchrysotileasbestos:Acriticalreview[J].Ind.Health,1999,37(3):271-80.
[6]EzzatiM,LopezA,RodgersA,etal.Comparative Quantification of Health Risks: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s[M].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4:1651-1801.
[7]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Asbestos(chrysotile,amosite,crocidolite,tremolite,actinolite,andanthophyllite)[J].IARC Monogr. Eval. Carcinog. Risks Hum.,2012,100C:219-309.
[8] 40CFRAppendixAtoPart423-126Priority Pollutants (7-1-15Edition)[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2015.
[9] 张忠彬,周永平.日本、韩国、东盟与我国石棉危害预防控制现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1):121-124.
[10]季军宏,黄岩睿.国外石棉检测标准比较[J].中国船检,2014(8):64-67.
[11]2014 Minerals Yearbook[S].U.S.GeologicalSurvey,2015.
[12]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S].1999.
[13]SN/T3798—2014建筑与汽车材料中石棉检测方法偏光显微镜法[S].2014.
[14]SN/T2649.1—2010进出口化妆品中石棉的测定 第1部分: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2010.
[15]SN/T2649.2—2010进出口化妆品中石棉的测定 第2部分: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法[S].2010.
[16]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2007.
[17]GBZ/T192.5—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S].2007.
[18]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附录A[S].2006.
[19]潘明琨.石棉的危害及其环境管理[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5(4):39-41.
[20]WHO.Asbestos in drinking-water.Background Document for Preparation of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M].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SDE/WSH/03.04/2),2003.
[21]ArsénioAM,DheenathayalanP,HanssenR,etal.Pipefailurepredictionsindrinkingwatersystemsusingsatelliteobservations[J].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2015,11(8):1102-1111.
[22]WangD,CulluinoreR,HuY,etal.Biodeteriorationofasbestoscement(AC)PipeindrinkingwaterdistributionSystem[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2011,65:810-817.
[23]李宇飞,任峰玲.生活饮用水中的石棉及其危害[J].现代预防医学,1997(1):118-120.
[24]日本厚生劳动省健康局水道科.关于给水管道中石棉水泥管的使用情况[R].2005.
[25]陆培廉,范华英.水中石棉纤维测定[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2(5):270-272.
[26]贾刚田.饮用水、食品中的石棉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0(1):65-66.
[27]日本环境省令第15号 大气污染防止法实施细则 第16条之2 场地边界标准[S].2014.
[28]日本厚生劳动省告示第337号 作业环境评价标准 附表 33之2[S].2014.
[29]日本法律第92号 建筑基准法 第28条之2[S].2014.
[30]日本内阁府政令第28号 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施行令 第2章 第3条[S].2015.
[31]EPA822-S-12-001 2012Edition of the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Advisories[S].2012.
[32]OSHA29CFR1926.1101Safety and Health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Subpart Z—Toxic and Hazardous Substances:Asbestos[S].2007.
[33]HSESI2006/2739The Control of Asbestos Regulations[S].2006.
[34]BeardME,RookHL.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sbestos (STP1342)[M].Philadelphia,USA:[s.n.],1999.
[35]HSG248:2006Asbestos:The Analysts Guide for Sampling,Analysis and Clearance Procedures[S].
[36]冯惠敏,杨怡华.化妆品中石棉含量检测方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9(3):26-30.
[37]AccardoG,CioffiR,ColangeloF.Diffusereflectanceinfraredfouriertransformspectroscopyforthedeterminationofasbestosspeciesinbulkbuildingmaterials[J].Materials,2014,7:457-470.[38]关成.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滑石粉中的石棉含量[J].科技风,2012(22):89-90.
[39]客绍英,马作东,陈玉芹,等.中子活化分析在大气降尘监测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3):56-59.
[40]VirtaRL.Asbestos:Geology,Mineralogy,Mining,and Uses[R].NewYork:U.S.GeologicalSurvey,2002.
[41]EPA-600/R—93/116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sbestos in Bulk Building Materials[S].1993.
[42]JISA1481-3—2014建材产品中石棉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石棉含量的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S].2014.
[43]GB/T15344—1994滑石物理检验方法[S].1994.
[44]NIOSH9002Asbestos (Bulk) b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Method 9002[S].1994.
[45]GB/T23263—2009制品中石棉含量测定方法[S].2009.
[46]NIOSH7400Asbestos and Other Fibers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S].1994.
[47]ASTMD7200—2006Standard Practice for Sampling and Counting Airborne Fibers,Including Asbestos Fibers,in Mines and Quarries,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2006.
[48]ASTMD7201—2006Standard Practice for Sampling and Counting Airborne Fibers Including Asbestos Fibers in the Workplace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With an Option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2006.
[49]ISO14966Ambient air Determination of Numerical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Fibrous Particl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ethod[S].2002.
[50]日本水道协会.上水实验方法[S].2001.
[51]NIOSH7402Asbestos by TEM[S].1994.
[52]EPA/600/4—83-043(Method100.1)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sbestos Fibers in Water[S].1983.
[53]EPA/600R—94/134(Method100.2)Determination of Asbestos Structures Over 10 Micrometer in Length in Drinking Water[S].1994.
[54]冯惠敏,苏昭冰,王勇华,等.化妆品中石棉检测试样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9(5):31-33+49.
[55]虞接华,袁坤珍,甘浩,等.非金属制品石棉检测预处理方法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5(2):79-80,112.
[56]黄建权,施寿康,金家富,等.空气中石棉纤维计数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85(1):25-30,44,64.
[57]曲桂珍,高晓红.石棉测定方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4):402.
Review of Detec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ization for AsbestosFibersinAmbientAirandWater
LIJie,LIHongyan,LIUChao,ZHENGBei,YANGMin
(Key Laboratory of Drink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Abstract:Recently,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asbestos materials have been restricted.However,the environmental residues and health hazards caused by the use of asbestos still cannot be ignored.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related regulation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asbestos.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haracteristics,sources,harm,and management of asbestos in ambient air and water,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tec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ization status of asbestos fibers in ambient air and water,including detection principles,samples pretreatment,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This review intend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develop standard testing methods for the asbestos fibers in ambient air and water.
Key words:asbestos fibers;testing methods;air;water;standardization
文章编号:1671-1556(2016)03-0040-06
收稿日期:2015-11-02修回日期:2016-04-06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4ZX07402001)
作者简介:李洁(1988—),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中污染物质分析及膜法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lijie@rcees.ac.cn
中图分类号:X5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6.03.007
通讯作者:李红岩(1976—),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中污染物质分析及相关方法方面的研发工作。E-mail:hyli@rcee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