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中熟玉米域试验站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2016-07-19杨学达郭奥楠王俊茹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6期

杨学达,郭奥楠,王俊茹

(1.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铁岭 112616;2.铁岭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辽宁铁岭 112000)



东北中熟玉米域试验站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杨学达1,郭奥楠2,王俊茹1

(1.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铁岭 112616;2.铁岭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辽宁铁岭 112000)

摘 要:为确保国家东北中熟(辽宁)玉米区域试验站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选址要符合区域或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土地利用中长期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应代表某一生态区域的典型土壤类型、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和生产水平;应满足试验及展示需要的水、电、通讯等条件,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应不受林木及高大建筑物遮挡,无污染源,自然灾害少,且地势力平坦、地力均匀、形状规整、土壤肥力中上等水平;当地农民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能较快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真正让新品种充分发挥出优良种性;当地政府和部门重视农业生产,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积极支持配合区试站的建设和运行。

关键词:场址选择 建设条件 情况分析

1 建设地点

国家东北中熟(辽宁)玉米区域试验站拟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牵头,设为总站。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街南段238号农科院内。区试用地占地26.67 hm2,位于铁岭农科院南侧和西侧。

分站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满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溪县碱厂镇黄堡村试验基地、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院清原县双河村试验基地、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宾镇民主村四组试验基地、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昌图县宝力镇小城子村试验基地。

总站与4个分站气候条件较为一致,均属东北中熟玉米区,相距不到150 km,机械和仪器运输方便。近年来各家单位都承担了国家或省种子管理局的区试任务5年以上,具备承担区试任务的基础条件。

2 土地权属

总站与分站项目试验用地均为国有划拨土地,土地性质为科研用地和试验用地,使用期限为长期。

3 项目区基本条件

3.1地形地貌

铁岭市系辽宁省14个省辖市之一,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地处东经123°27'~125°06',北纬41°59'~43°29'之间。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北与吉林省四平市相连,东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吉林省辽源市接壤,西与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通辽市为邻。全市东西最长134 km、南北端宽162 km,总面积1.3 km2。铁岭市地势大体是东高中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山地和丘陵分列东西两侧,中部为由北向南缓泻的辽河平原。全市可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辽河低丘平原区两大地貌区。铁岭大体是“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东部山区属长白山余脉。主要山脉有冰砬山、城子山、鸡冠山、龙首山。以辽河流域为主的中西部平原,地势平坦。

3.2气候条件

铁岭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均日照为2 700 h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00 mm左右,年平均气温6.3℃,最低气温-31℃,最高气温34.4℃,封冻期150 d左右,无霜期127~162 d。

3.3水文地质条件

铁岭有以辽河为主包括87条大小支流在内的辽河水系,水资源总量31.41亿m3,可利用量21.15亿m3,不仅满足了铁岭城乡人民生活用水,而且为全市及其下游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国7大江河之一的辽河,纵贯境内100 km,境内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39条。境内市属大中小型水库82 座,省属水库2座。其中大型水库有清河水库、柴河水库、南城子水库和榛子岭水库。水库总控制面积6 202 km2,总库容量22.3亿m3,不仅为沈阳、铁岭、鞍山、盘锦4市10个县的5.2万hm2稻田提供灌溉用水,同时每年还为铁岭发电厂、清河发电厂、铁煤集团提供工业用水。

3.4交通运输

铁岭市境内有京哈铁路、平齐铁路、四梅铁路、开丰铁路、铁法铁路5 条国营铁路纵横交错,总长为450 km,平均铁路货物发送量为562 t/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铁岭市距离沈阳桃仙机场仅40 min车程,经高速公路2 h可抵营口港,3 h达大连港,京哈高速公路和哈大公路(国道102线)纵贯全境。

3.5电力条件

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清河发电厂,曾是国家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之一,装机总容量120万kW,年发电量 82 亿kW/h,约占东北电网直属电厂年发电量的1/9左右,是东北电网大型骨干和枢纽电厂。铁岭发电厂地处铁岭市银州区北郊,与铁岭市城区隔辽河相望,是辽宁省第一座集资兴建的大型坑口电站、东北电网骨干电厂、全国特大型发电企业,该厂装机容量为240万kW,负责铁岭市居民及工业用电。

3.6项目建设条件

土地:项目建设地点的土地位于西部辽河低丘平原区,较为平整,土壤养分适中。

供水: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水量充足,但降水分布不太均匀,春夏雨量多,秋冬相对较少。基地内现有机井一眼,井深30 m,单井出水量30 m3/h,能够满足科研生产对水的需求。

供电:院区已接入市政电网,现有变压器剩余容量能满足本项目新增仪器设备用电需求,不需增容。

3.7互适性分析

该项目主要承担农作物区试工作,属农业种植项目,种植期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尽量不用农药或选用低毒及生物农药,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在建设期间,严格按照环保部门法规和条例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重视区试站建设,区试站的建设和运行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水、电、通讯设施保障到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为项目建设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地农民科技意识较强,农业生产技能较高,劳动力充足,能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完成区试的各项农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