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媒与新闻流俗现象探究

2016-07-19夏晶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流俗网络传媒受众

夏晶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网络传媒与新闻流俗现象探究

夏晶晶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发挥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新闻流俗化现象,我们必须重视其负面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让网络传媒正确发挥其重要作用。

网络传媒;新闻流俗;负面影响对策

近年来,网络传媒作为信息时代的第四大媒体,在传媒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为网络传媒自身存在局限性,为了追求点击率与影响力,部分从业者不惜以虚假新闻作为噱头,或者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散布暴力、媚俗信息。也就是说网络传媒虽然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度,但也伴随着严重的新闻流俗现象的产生。

1 网络传媒定义及特点

通常所说的网络传媒,多指发布新闻的媒体,是具有一定资质,利用网络的媒介形式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被称为大众媒体并列的“第四媒体”[1]。具体来说,网络传媒一方面包括网络报刊、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媒体形式,并在运营过程中常以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比如新华网、央视网等。另一方面,某些专业网站定期更新发布新闻,如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站的新闻频道。除此之外,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在自媒体的发展历程中,网民摆脱了以往单方面的接受者地位,成为主动的传播者。

网络传媒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具有三个特点:互动性、个性化、复合性。

首先,网络传媒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互动性,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单向信息传递。网络传媒可以与互联网任一用户进行连接,使用户和用户间实现了无障碍交流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受众不仅仅是信息接受者,还成为了信息传播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自如地角色转换体现了良好的互动性,使得受众们畅所欲言,及时反馈。

其次,网络传媒实现了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和收阅,不同于传统媒介的被动接受。网络传媒以互联网为基础,根据用户的信息使用需求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的受众群体,同时用户不再单纯被动地接受信息,还可以选择和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在受众逐渐转变成用户的现在,个性化服务在新闻传播中逐渐被重视,使得网络传媒逐渐成为了双向交流系统,特别是在网络传媒时代,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

最后,网络传媒采用复合性信息传递形式,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单一方式。网络传媒则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突破了这种单一性,互联网传递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完全融合,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另外,它将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集于一体,也充分体现了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实现了在不同接受终端,不同渠道,不同地域,以不同信息形态进行信息传递。

2 网络传媒中的新闻流俗的表现

第一,制造噱头,追求轰动效果。一些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存有过度炒作,甚至恶意炒作的现象。在这种传播效果下,食物似乎都是吃不得的,建筑房屋都是住不得的……久而久之难免造成民众不安与焦躁的心理。尤其是在涉及道德问题报道中,一些媒体从业者为了新闻影响力甚至经济利益,不惜放弃职业操守和社会效益,或者是无意识地已制造了信任危机,其本身已成为道德滑坡的帮凶。比如,对于医患关系的对立,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负起责任。

第二,网络色情的传播。目前的低俗文化利用了网络传媒的多种传播形式产生了许多新趋势,例如,缺乏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网络色情传播。网络色情的泛滥成灾已经发展到了触犯法律的程度,其日益猖獗的声势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网络色情传播方式变得更加隐秘,手段更加多样且与诈骗紧密结合,使得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色情犯罪的难度加大。

作者简介:夏晶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第三,热衷暴力与猎奇。网络时代的来临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讯,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网络暴力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人们的思维开放、行为异化,以引人注目、获得利益为目的的网络暴力、猎奇新闻已经屡见不鲜。这些网络新闻或言论具有非理性和不负责任性等特点,甚至涉及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以求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冲击[2]。

3 网络传媒中新闻流俗现象的负面影响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促进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其强大的社会功能的中包含了一些负面影响。

1)被报道者与受众权益被侵害。在现实传媒环境中,有些网络传媒会迫于竞争压力报道违背社会公德、不适宜宣扬、误导受众的新闻内容和公认的善良风格不相符合的内容[3]。这种不负责任或偏激的新闻报道往往会毒害人的身心健康、导致事件受害者受到再度伤害、制造社会心理恐慌、侵害了其合法的知情权、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有些网络传媒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大众口味,使得新闻内容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导致了受众心灵的空虚与麻木,对社会产生错误认知,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让一些内容中原本具有的庄严、崇高的精神意义大大弱化。网络的日新月异带给人类的也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社会秩序、价值观念的颠倒与错乱。

2)影响网络传媒公信力。媒体公信力确实所感染的决不仅仅只是传统媒体,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新媒体、自媒体更加难以免疫。网络传媒以追求轰动、刺激作为赢得短期利润的筹码进行不公正、损害公共利益的新闻报道。部分网络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布虚假新闻、广告新闻、进行宣传上的不良导向,置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于不顾、违背新闻道德操守、不顾广大受众的利益,得不到受众的尊重与信任,失去公信力。

4 解决网络传媒中新闻流俗问题的对策

媒信息的主要受众和评鉴者,在解决网络传媒中新闻流俗问题这一过程中,应当将网民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建立网络信息投诉中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网民的参与意识与互动感,在外界监督和媒体自律失职的情况下,网络信息投诉将是对网络传媒信息最为及时有效的反馈途径,从而有利于解决网络传媒中新闻流俗问题。

其次,提升网络传媒从业者的自律意识,自律是一种行为主体的自觉所体现的自愿行为,这种道德行为离不开主体的伦理认知与道德信念。在面临权利、财富、名气的诱惑时,网络媒体从业者必须坚守公共原则与新闻原则,坚持舆论氛围的积极导向,履行媒体社会责任。

最后,加强网络法制监管,形成互联网管理体系。健全网络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改善网络环境,优化网络结构和布局,对于网络媒体的使用要有必要的规范,对于违规甚至犯罪行为要实施必要的惩处,以有效控制越轨。

网络媒体在现行社会生活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传播的放大作用对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体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开创了新的信息接受方式,为个人意见的发表提供了平台,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全新的生活理念,另一方面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虚假、暴力、色情等有悖社会道德的网络新闻流俗化现象。因此,只有从受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网络传媒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三方面着手,才能提升网络传媒的主流影响力,促进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提升受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网络传媒最广大的受众群体,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媒传播信息的内容。提升网民整体素质,尤尤其是其社会责任感,将对解决网络传媒中新闻流俗问题具有极大的影响。网民作为网络传

[1]胡勇.梁亚梅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述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2):90-91.

[2]任宝旗.网络新闻传媒的现状与对策探微[J].扬州大学学报,2010(A6):100-104.

[3]张睿敏.浅析网络作为新闻媒体的弊端[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1):70-72.

2096-0360(2016)14-0025-02

G2

A

猜你喜欢

流俗网络传媒受众
略论汉语流俗词源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浅析网络传媒广告的情感化设计
网络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分析
黄永厚不从流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媚 己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文学作品中英国19世纪的社会流俗
关于网络传媒低俗化问题的思考